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生儿溶血病(HDFN)产前预测

胎儿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是由于母体来源的免疫球蛋白(Ig)G抗体经胎盘传播,作用于遗传有父系抗原(母体红细胞中不存在此类抗原)的胎儿红细胞表面所致。母体来源的IgG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结合,引起溶血或红系生成受抑。溶血过程可引起贫血、髓外造血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能导致胎儿流产、新生儿死亡或残疾。母婴医学专家、血液学专家、输血医学专家、放射学专家与新生儿专家的共同努力已大大降低了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围产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产前诊断能确认具有风险的胎儿,并能评估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出生后,光疗和血液置换通过去除母体来源的抗体,将胎儿循环中的红细胞替换为相关抗原阴性的红细胞,以防止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过度升高,从而避免胆红素脑病及其所致的大脑损害(核黄疸)。免疫球蛋白(RhIg)已能有效地防止因RhD抗原致敏所致的高风险胎儿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的发生,但在当前,尚无预防其他红细胞抗体导致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的治疗方案。未来免疫血液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望为本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策略。对于中国人群而言,根据所涉及的抗原,可将同种免疫性HDFN分为三大类型:主要的ABO,次要的Rh、MN,以及少见的Duffy、Kidd抗原等。

1938年,病理学家Ruth Darrow的一个婴儿因核黄疸去世,她推测胎儿红细胞溶血是由于胎儿诱导母体产生抗体所致。随后Landsteiner和Weiner发现Rh抗原,在此基础上,Levine及其同事探明了Rh型HDFN的病理生理机制。由此开始,经过医学的不断探索从而拯救了无数深受新生儿溶血疾病困扰的万千家庭。

04:10

来源:输血视界  作者:李凌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D免疫球蛋白在胎儿/新生儿RhD血型不合溶血病中的应用进展
《免疫与健康》
新生儿溶血病-39健康网
Rh阴性血(熊猫血)妊娠的相关问题
RH血型不合溶血病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