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栓弹力图(TEG)七问

近年来,国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都逐渐开展了血栓弹力图的检查项目,英文简称TEG,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利用血浆进行的凝血相关检查项目,血栓弹力图的登场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很多患者和家属对这个项目不甚了解。今天笔者就带各位看官通过一篇文字,七个问题,来了解一下凝血检测中的新贵——血栓弹力图。

01

 TEG具有多长的历史?

Answer:

1948年,TEG于由Hartert发明,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近年来TEG的临床应用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临床上监测凝血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

02

 TEG具有怎样的原理?

Answer:

从患者体内取一小部分血液,轻轻旋转4º45',每分钟六次,以模仿缓慢的静脉血流,同时激活凝血。使用细线探针测量凝块形成。通常通过计算机以多种方式测量凝块形成的速度和强度。样品凝固的速度取决于血浆凝固系统的活性,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溶解和其他可能受遗传,疾病,环境和药物影响的因素。凝块中强度和弹性变化的模式提供了关于血液可以进行止血的程度的信息,以及可以对血液哪个方面有问题进行提示。

 如果用通俗一点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体外模仿体内血液凝固的过程,通过探针检测凝血过程中全血的各种变化,通过机械作用的传导最后变成图形,而不同的图形会提示患者凝血过程中的哪种成分有问题。


03

TEG具有什么优势?

Answer:

常见的血液试验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INR)和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只能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反映凝血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种凝血产物。TEG测量全血,不仅可测量凝血因子功能,还可评估血小板功能,凝块强度和纤维蛋白溶解。

04

TEG图形能产生哪些指标?

Answer:

正常TEG图形的代表性指标包括四个值:反应时间(R值),K值,角度α和最大振幅(MA)。R值表示直到检测到凝块的第一证据的时间。K值是从R末端到凝块达到20mm的时间,这表示凝块形成的速度。角度α是达到K时曲线的正切,提供与K类似的信息。MA是凝块强度的反映。此外,由制造商确定的数学公式可用于确定凝血指数(CI)。除了这些指标以外还包括其它一些指标并具有相应的意义。



05

TEG有哪些常用的种类?

Answer:

首先是标准TEG,是最常见的测试,包括上述参数,反映相应的凝血功能改变。

其次是肝素酶TEG用于评估肝素相关的抗凝作为出血的原因。它最常用于体外循环术,在患者因复发性凝血病(通常在到达ICU后不久)出现出血的情况下,肝素酶TEG可以帮助快速识别可以接受额外剂量的鱼精蛋白治疗的患者。在该测定中,标准TEG运行两次 :一次仅使用患者的血液,另一次使用患者的血液加上添加的肝素酶。如果这两个图几乎相同,则出血的原因与肝素反弹无关。然而,如果与添加肝素酶的样本相关的R时间明显短于未添加肝素酶的患者血液的R时间,则出血可能是由于肝素反弹并且应当对鱼精蛋白的施用有反应。

最后, TEG血小板图旨在确定基于花生四烯酸(AA)或二磷酸腺苷(ADP)的药理学途径的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程度。阿司匹林通过AA途径抑制血小板功能,而氯吡格雷通过ADP途径抑制血小板功能。因此,该测试可用于确定患者因药物治疗而抗凝的程度。在该测定中,使用患者的全血运行标准TEG。然后,使用添加的AA或ADP的患者血液进行单独的测定。使用数学公式减去纤维蛋白对MA的贡献,就可以分别确定MA(AA)和MA(ADP)。患者的全血结果与AA / ADP添加结果之间的差异用于计算抑制百分比。

06

TEG在哪些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Answer:

首先是监测各类疾病患者的凝血功能。TEG检测能够全面展现血凝块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凝血因子的激活到牢固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形成再到纤维蛋白溶解,展示患者凝血状况的全貌和血凝块形成的速率、血凝块的强度,血凝块的纤溶水平。TEG由于这些优点,已经在血液科,创伤外科,重症医学科,骨科,妇产科等众多科室的患者中进行应用和普及。在心内科等内科患者中由于TEG血小板图能够监测患者因药物而产生的抗凝效果的程度,因而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其次是指导成分输血。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能判断导致出血的具体原因,初步确定是凝血因子、纤维蛋白、血小板的原因还是肝素残留导致的出血,这样就能够指导输注正确的血液成分进行止血治疗。通过对术后出血原因进行鉴别,还能够减少二次手术风险。因此近年来输血科也同样逐渐开展TEG监测,用来指导输血。

07

需要怎样采血进行TEG检测?

Answer: 

TEG普通检测项目只需要一管蓝帽血,TEG肝素酶检测也只需要一管蓝帽血,TEG血小板图检测则需要一蓝一绿两管血进行检测。抽血之后尽快送检。

参考文献:1.  Luz L T D.Thrombelastography (TEG®):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on its clinical use in trauma resuscita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Trauma,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Medicine.2013;21:29

2.   Moore, Hunter B, Moore, Ernest E.et al. 'Viscoelastic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Challenge Predicts Massive Transfusion in 15 Minut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2017; 225 (1): 138–147.

3. Donahue SM, Otto CM, Thromboelastography: a tool for measuring hypercoagulability, hypocoagulability, and fibrinolysis, Journal of Veterinary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2005, 15(1): 9-16

4.  Dirkmann D, Hanke AA, et al. Hypothermia and acidosis synergistically impair coagulation in human whole blood.Anesth Analg. 2008;106(6):1627-32

供稿:刘忱  医学博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副研究员

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平台仅做分享,如有侵权我们请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血栓弹力图在急诊中的应用
ECMO抗凝-每天半小时轻松学会独立管理ECMO
冷冻血小板在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三七粉影响血栓弹力图检测一例
CMIT周刊 | 化验单上不可忽视的小窍门——心血管医师必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