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溶剂的分类

第一类溶剂  是指已知可以致癌并被强烈怀疑对人和环境有害的溶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这类溶剂。如果在生产治疗价值较大的药品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这类溶剂,除非能证明其合理性,残留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如2ppm)、四氯化碳(4ppm)、12-二氯乙烷(5ppm)、11-二氯乙烷(8ppm)、111-三氯乙烷(1500ppm)。

 第二类溶剂  是指无基因毒性但有动物致癌性的溶剂。按每日用药10克计算的每日允许接触量如下,乙腈410ppm)、氯苯(360ppm)、氯仿60ppm)、环己烷(3880ppm)、二氯甲烷600ppm)、二氧杂环己烷(380ppm)、112-三氯乙烯(80ppm)、12-二甲氧基乙烷(100ppm)、2-乙氧基乙醇(160ppm)、2-甲氧基乙醇(50ppm)、环丁砜(160ppm)、1234-四氢化萘(100ppm)、嘧啶200ppm)、甲苯890ppm)、甲酰胺(220ppm)、12-二氯乙烯(1870ppm)、NN-二甲基乙酰胺(1090ppm)、NN-二甲基甲酰胺(880ppm)、乙烯基乙二醇(620ppm)、正己烷(290ppm)、甲醇3000ppm)、甲基环己烷(1180ppm)、N-甲基吡咯烷酮(4840ppm)、二甲苯(2170ppm)。

 第三类溶剂  是指对人体低毒的溶剂。急性或短期研究显示,这些溶剂毒性较低,基因毒性研究结果呈阴性,但尚无这些溶剂的长期毒性或致癌性的数据。在无需论证的情况下,残留溶剂的量不高于0.5%是可接受的,但高于此值则须证明其合理性。这类溶剂包括戊烷、甲酸、乙酸、乙醚、丙酮、苯甲醚、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戊醇、乙酸丁酯、三丁甲基乙醚、乙酸异丙酯、甲乙酮、二甲亚砜、异丙基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乙酸异丁酯、乙酸甲酯、3-甲基-1-丁醇、甲基异丁酮、2-甲基-1-丙醇、乙酸丙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ICH常用有机溶剂分类及残留限度
溶剂混溶性表
溶剂毒性分类及高关注物质
Q3C:杂质残留溶剂的指导原则
suzuki偶联生产实例(优化,工艺,除杂,除Pd)
部分溶剂缩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