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化学微专题
高中化学微专题
微专题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题型
1.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电解精炼粗铜(含有锌、铁等杂质),若阳极溶解 32 g 铜,转移电子数目为 NAB.  256 g S8(分子结构如右图)含S—S 键数目为 7NA
C.  某温度下,pH=1 的 1L H SO 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 0.1N
2    4    A
D.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 22.4 L 气体时,负极消耗的气体分子数目为 2NA
2.  (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A
0.5 L2 mol·L-1 盐酸中含有 N 个氯化氢分子B.  在标准状况下,2.24L 氖气含有 NA 个电子
C.  常温下,24 g C H 18OH 分子中含有 3.5N 个共价键
2  5  A
D. 
若 2H2S+SO2  3S↓+2H2O 生成 3.2 g 硫,则反应过程中转移0.1NA 个电子
3.  (2017·广东广州检测)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23 g Na 与氧气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B.  1 mol 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C.  46 g 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 氨水含有NH3 分子数为 NA
4.  (2017·福建厦门质检)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L 0.1 mol·L-1 NaHSO 溶液中含有 HSO- 数为 0.1N
3    3  A
B.  50 mL 18.4 mol·L-1 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 SO 分子数为 0.46N
2    A
C.  1 mol H2 和 1 mol I2 充分反应,可得到 HI 分子数为 2NA
D.  2.2 g CO2 与足量镁粉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2NA
5.  (2017·安徽合肥质检)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0 g H 18O 与 D 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2  2  A
B.
A
50 mL 18 mol·L-1 浓硫酸与足量铜共热,转移电子数为 0.9NC.  0.1 molCl2 通入含 0.1 mol FeBr2 的溶液中,被氧化的溴离子数为 0.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 NO和足量 O2 反应,生成物中含有 NO2 的分子数为 0.1NA
6.  (2017·广东东莞调研)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6 g O2 和 O3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
B.  2.3 g 金属钠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
C.  100 mL 12 mol·L-1 浓盐酸与足量 MnO 共热,生成的 Cl 分子数为 0.3N
2    2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SO3 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7.  (2017·江西赣州联考)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1 的(NH ) SO 溶液中,含有 NH+数小于 N
B.  1 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
4  2  4    4   A
C.  3.9 g Na2O2 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 0.2NA
D.  含 4 mol HCl 的浓盐酸和足量MnO2 加热反应,生成 Cl2 分子数小于 NA
8.  (2017·河南豫南模拟)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0.5 mol·L-1 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 NB.
A
铜粉溶于 1 L 0.5 mol·L-1 稀硝酸中,当生成 2.24 L NO 时,溶液中的 N原子数为 0.4N
C.  20 g D2O 和 19 g NHD2 中含有的电子数均为 10NA
D.  1 mol Cl2 溶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9.  (2017·河北石家庄二模)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 NaHSO4 熔化或溶于水时电离出来的离子总数均为 3NA
B.  0.1 molNO和 0.1 mol O2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2NA
C.  常温下,1 L pH=2 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小于 0.01NA
D.  100 g 质量分数为 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6NA
10.  (2017·山西晋商四校联考)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11.2L 氟化氢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0.5NA
B.  室温下,21.0g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是 NA
C.  室温下,2 L 0.05 mol·L-1 NH NO 溶液中所含的氮原子数目是 0.2N
4    3   A
D.  22.4 L Cl2 与足量 NaOH溶液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11.  (2017·安徽蚌埠二模)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11.2L 水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NA
B.  常温常压下,22 g 二氧化碳气体所含有的原子个数为 1.5NA
C.  常温常压下,6.72L 氯气与 5.4 g 铝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 0.6NA
D.  100 mL 18.4 mol·L-1 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生成SO 分子的数目为 0.92N
2   A
12.  (2017·江西一模)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 乙烯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 5NA
B.  8.0 g Cu2S 和 CuO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铜原子数为 0.1NA
C.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生成 22.4L 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D.
A
室温下向 1 L pH=1 的醋酸溶液中加水,所得溶液中H+数目小于 0.1N13.  (2017·河南郑州三模)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解精炼铜,当外电路通过 NA 个电子时,阳极质量减小 32 g
B. 
反应 3H (g)+N (g)    2NH (g) ΔH=-92 kJ·mol-1,当放出 9.2 kJ热量时,转移电子 0.6N
2    2  3    A
C.  1 mol·L-1 氯化铜溶液中,若Cl-的数目为 2N,则 Cu2+的数目为 N
A  A
D.  标准状况下,NO 和O2 各 11.2 L 混合充分反应,所得气体的分子总数为 0.75NA
14.  (2017·湖北黄冈质检)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01 mol·L-1 氯水中,Cl 、Cl-和ClO-的数目之和大于 0.01N
2   A
B.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 22.4 L 气体时,负极消耗的气体分子数目为 2NA
C.
A
0.1 molCu 与足量的浓硫酸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u2+数目为 0.1ND.  2.0 g D2O 中含有的质子数、电子数均为 NA
15.  (2017·福建宁德三模)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7 g H2O2 与 17 g H2S 所含的电子数均为 9NA
B.  0.3 mol NO 与水反应,生成 H+数目为 0.3N
2   A
C.  0.1 molCl2 通入适量水中,转移电子数为 0.2NA
D.  2 L pH=3 的醋酸与足量的锌反应,产生H 分子数为 10-3N
2    A
16.  (2017·湖南湘潭模拟)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pH=1 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SO2-数目为 0.05N
4    A
B.  100 g 质量分数为 46%的乙醇溶液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12NA
C.  100 mL 1mol·L-1 CH COONa 溶液中含有的CH COO-数目为 0.1N
3  3    A
D.  0.2 molNH3 与 0.3 mol O2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所得 NO 的分子数为 0.2NA
17.  (2017·广东深圳调研)质量分数为 a的某物质的溶液 m g与质量分数为 b的该物质的溶液 n g 混合后,蒸发掉 p g水,得到的溶液密度为 q g·cm-3(此过程中无溶质析出),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则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 
q(at+bt)
c(t+n-p)
B. 
c(t+n-p) q(at+bn)
C. 
1  000q(at+bn)
c(t+n-p)
D.   
c(t+n-p)
1  000q(at+bn)
18. (2017·江西南昌二模)CuSO 、Fe(SO ) 、H SO 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 SO2-
4  2   4 3   2   4   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 mol·L-1,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    ) A. 5.6g  B. 11.2 g
C. 22.4 g    D. 33.6 g
微专题二  化学与STSE
1.  (2017·海南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蔗糖可作调味剂
B.  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
C.  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D.  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2.  (2017·广东韶关六校联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B.  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均不可食用
D.  大米煮成粥后,淀粉就变成了葡萄糖
3.  (2017·河南洛阳三模)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中,核原料裂变产生的 2 种放射性同位素碘 -131 和铯 -137的中子数不同
C.  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要求
D.  PM2.5 是指空气中直径接近 2.5×10-6 m 的颗粒物,其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4.  (2017·安徽皖南八校二模)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科研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天宫二号”载人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
B.  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C.  蒸馏“地沟油”可以获得汽油
D.  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可减少尾气中 CO 的含量
5.  (2017·福建宁德质检)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山东疫苗案”涉及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B.  硫、氮、碳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  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  自来水厂常用明矾作消毒杀菌剂
6.  (2017·河北邯郸质检)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选项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ClO2 具有强氧化性
自来水消毒杀菌
B
Al(OH)3 分解吸收大量热量并有 H2O 生成
阻燃剂
C
NaHCO3 受热易分解
焙制糕点
D
SO2 具有还原性
用作漂白剂
7.  (2017·湖北荆门调研)有关化学资源的合成、利用与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能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
B.  通过有机合成,可以制造出比钢铁更强韧的新型材料
C.  安装煤炭燃烧过程中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
D.  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
8.  (2017·江西赣州联考)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消毒过程中细菌的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B.  用 O3 替代Cl2 作饮用水消毒剂
C.  鱼、虾等海鲜用福尔马林防腐保鲜
D.  pH=5.6 的雨水称为酸雨
9.  (2017·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 PM2.5 的污染
B.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
C.  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 NaHCO3 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  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为“……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黄芽指的是黄铜
10.  (2017·广东清远模拟)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大气中 PM2.5 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B.  氯气分别和氢氧化钠溶液、石灰乳反应得到的所有含氯化合物都具有漂白性
C.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新纳米材料,具有导电性
D.  刚玉、红宝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铝,陶瓷、分子筛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11.  (2016·广东珠海期末改编)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银耳
B.  硅胶吸附能力强,常用作催化剂载体和食品干燥剂
C.  氧化铁与酸反应,可用作红色颜料
D.  明矾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12.  (2017·湖北七市联考)化学与生活、生产、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4C 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 和 12C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C.  高纯度的 SiO2 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  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的催化重整和煤的干馏
13.  (2017·河南大联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其实际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    )
选项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
可用食醋除去水瓶内的水垢
B
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
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C
葡萄糖的醛基具有还原性
可利用银镜反应制玻璃镜子
D
NH3 具有还原性
作食品加工的制冷剂
14.  (2017·江西一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Al(OH)3 是某些胃药的一种成分
B.  乳酸铁是某些补铁口服液的有效成分
C.  臭氧可以作为新型自来水消毒剂
D.  SO2 常用作红葡萄酒中的杀菌消毒剂
15.  (2017·广东深圳二模改编)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自来水中加入氯气与污水中加入明矾的原理不同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硫酸铜溶液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是利用了 Cu2+能使蛋白质盐析
16.  (2017·广东韶关二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明矾既可用作净水剂,也可用作消毒剂
B.  小苏打、氢氧化铝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D.  已知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μm(1 μm=1 000 nm)的颗粒物,则 PM2.5 在空气中能形成胶体
17.  (2017·河南百校联盟质检)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B.  下雪后,常用播撒 NaCl 颗粒的方法来防止道路结冰
C.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 SO2 漂白纸浆的原理不同
D.
4
在医学上用 BaSO 作钡餐,是因为Ba2+对人体无毒18.  (2017·山西五校第三次联考)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选项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浓硫酸有脱水性
浓硫酸作干燥剂
B
Cu 能与 FeCl3 溶液反应
用 FeCl3 溶液蚀刻铜制线路板
C
K2FeO4 与水反应生成 O2 和 Fe(OH)3
K2FeO4 可作水的消毒剂和净化剂
D
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与
铁不反应
用钢瓶储存液氯
微专题三  有机化学基础
1.  (2017·广东湛江二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的系统命名为 3- 甲基 -2- 丁醇
B.
 分子中至少有 11 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  羟基的电子式:
D.  软脂酸和油酸互为同系物
2.  (2017·河南郑州模拟)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和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B.  二氯甲烷属于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
C.  己烷(C6H14)有 5 种同分异构体
D.  新戊烷与 2,2- 二甲基丙烷的结构不同
3.  (2017·福建宁德三模)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乙苯的一氯代物只有 5 种
B.  2- 甲基丁烷也称为新戊烷
C.  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D. 
丙烯与 Cl2 生成 CH2 CH—CH2Cl 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4.  (2016·广东惠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淀粉、油脂、纤维素均为高分子有机物
B.
3    2 5  3   2 5
酸性条件下,CHCO18OC H 的水解产物是 CHCO18OH 和 C H OHC.  用新制 Cu(OH)2 可以鉴别乙酸、乙醇和葡萄糖溶液
D.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不能共平面
5.  (2017·湖北七市联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B.  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C.  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D.  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3H6Cl 取代,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 9 种
6.  (2017·广东梅州一检)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B.  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C.  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同分异构体
D.
7.
A.
甲烷和氯气按体积比 1∶2 混合后光照,生成的有机物全部是 CH2Cl2
(2017·山东潍坊二模)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顺 -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
B.
C.
分子式为 CH4O 和 C2H6O 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2- 甲基丁烷和甲苯的一溴代物都有 4 种
D.  在酸性条件下,C2H5CO18OC2H5 的水解产物是 C2H5CO18OH 和C2H5OH
8.
(2017·安徽蚌埠二模)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甲苯的一氯代物有 4 种
B.
聚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丙烯分子中最多有 7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
利用乙醇的氧化反应测定酒驾中酒精的含量
9.  (2017·江西南昌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属于加成反应
B.  CH3CH2CH3 分子中的 3 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C.  聚乙烯、麦芽糖和蛋白质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 O2 的物质的量相同
10.  (2017·广东深圳二模)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2- 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C4H9Cl 有 3 种同分异构体
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1.  (2017·广东广州模拟)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
A.  乙烯和乙醇
B.  甲苯和环己烷
C.  环己烯和苯
D.  丙烯和乙酸乙酯
12.  (2017·福建莆田模拟)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淀粉、油脂、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  聚乙烯、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D.  硝基苯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 H 被—C4H9 取代后形成的有机物共有 9 种
13.  (2017·河南开封一模)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2
A.  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3 种
B.  可用 Br2/CCl4 鉴别乙苯和苯乙烯
C.  乙苯和苯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  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 7
14.  (2016·湖南衡阳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是 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  等物质的量的苯与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  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 KMnO4 酸性溶液褪色
D.  等质量的甲烷、乙烯、1,3-丁二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减少
15.  (2017·河南豫南模拟)某单官能团链状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 74,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 CO2 和H2O,它可能有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 2 种 B. 3 种
C. 4 种 D. 5 种以上
16.  (2017·湖北武汉调研)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戊烷有 4 种同分异构体
B.  乙酸和乙烷均可发生加成反应
C.  乙烷与乙烯可用酸性 KMnO4 溶液鉴别
D.
皂化反应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17.  (2017·湖北黄冈一模)薄荷醇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薄荷醇属于芳香烃的含氧衍生物
B.  薄荷醇分子式为 C10H20O,它是环己醇的同系物
C.  薄荷醇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 3 种
D.  在一定条件下,薄荷醇能与氢气、溴水反应
18. 
(2017·山西太原一模)茅台酒中存在少量具有凤梨香味的物质 X ,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难溶于乙醇
B.  X 的分子式为C6H10O2
C.  酒中的少量丁酸能抑制 X 的水解
D.  分子式为 C4H8O2 且官能团与 X 相同的物质共有 5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9.
(2016·上海卷)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 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PPV 是聚苯乙炔
B.  该反应为缩聚反应
C.  PPV 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
D.  1 mol
   最多可与 2 mol H2 发生反应
20.  (2016·江苏卷)化合物 X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  不能与饱和 Na2CO3 溶液反应
C.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D.  1 mol 化合物X 最多能与2 mol NaOH 反应
微专题四  化学实验目的、装置、操作、现象与结论
1.  (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用苯和饱和溴水制溴苯
B.  用浓盐酸和铁粉制少量氯气
C.  用 NaOH 溶液除去 MgCl2 溶液中的AlCl3 杂质
D.  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2.  (2017·广东深圳调研)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  用图 1 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 NH3
B.  用图 2 所示装置可除去 NO2 中的 NO
C.  用图 3 所示装置可分离 CH3COOC2H5 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D.  用图 4 装置制备 Fe(OH)2 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3. 
(2017·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  用图 1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 Cl2
B.  用图 2 所示装置证明非金属性:Cl>C>Si
C.  图 3 所示装置中水不能持续流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D.  用图 4 所示装置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4.  (2017·山西太原一模)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
选项
实验结论
A
稀盐酸
CaCO3
Na2SiO3 溶液
非金属性:Cl>C>Si
B
浓硫酸
蔗糖
Ba(NO3)2
溶液
验证SO2 与可溶性钡盐可生成白色沉淀
C
浓氨水
生石灰
酚酞溶液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D
浓硝酸
Fe
NaOH 溶液
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2
5.  (2017·湖北襄阳一调)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  用图 1 装置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B.  用图 2 装置进行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C.  用图 3 装置验证酸性:CH3COOH>H2CO3>C6H5OH
D.  用图 4 装置吸收氨气
6.  (2017·广东汕头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说法正确的是   (    )
A.  检查是否漏水是使用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仪器的第一步操作
B.  碘水中加 CCl4 振荡静置后,上层为紫色,下层几乎为无色
C.  可用加热法分离 NH4Cl(s)和 I2(s)
D.  蒸馏、分馏和干馏都是利用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方法
7.  (2017·广东深圳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
A
Al2O3(SiO2)
NaOH 溶液
B
CO2(SO2)
Na2CO3 溶液
C
FeCl2 溶液(FeCl3)
Fe 粉
D
NaHCO3 溶液(Na2CO3)
Ca(OH)2 溶液
8.  (2017·福建漳州八校联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室中,可用金属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B.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  只用水无法鉴别苯、乙酸和四氯化碳
D.  植物油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
9.  (2017·山西运城调研)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Fe(NO3)2 是否变质
将Fe(NO3)2 溶于稀硫酸中,再滴加 KSCN 溶液,观察是否变色
B
制备Fe(OH)3 胶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 溶液,加热并搅拌
C
证明H2O2 的氧化性比Fe3+强
将硫酸酸化的H2O2 溶液滴入 Fe(NO3)2 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D
验证
Ksp(AgI)<Ksp(Ag Cl)
向AgCl 的悬浊液中滴加 KI 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10.  (2017·广东惠州三模)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只表现脱水性
B
常温下将 Al 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现象
Al 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将一小块 Na 放
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 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D
将盐酸滴入Na2CO3 溶液中
产生气泡
Cl 的非金属性比C 强
11.  (2017·广东揭阳一模)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 SO2 气体通入Ba(NO3)2 溶液
有白色沉淀
SO2 中混有 SO3
B
向 NaAlO2 溶液中持续通入气体 Y
先出现白色沉淀,最终沉淀又溶解
Y 可能是 CO2 气体
C
AgCl 悬浊液中滴入少量 Na2S
溶液
沉淀变黑色
Ksp(Ag2S)>Ksp(AgCl)
(续 表)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D
向盛有KI3 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溶
液和AgNO3 溶液
前者溶液变蓝色,后者有黄色沉淀
KI3 溶液中存在平衡:
I-  I +I-
3   2
12.  (2017·广东肇庆三模)下列各项实验相应操作、实验现象及原因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    )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或推论
A
把铁片投入浓硫酸
无明显变化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B
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
白纸变黑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导致纸中的纤维素炭化
C
把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D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
试纸变蓝
该气体是氨气
13.  (2017·河北邯郸质检)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酸性 KMnO4 溶液中滴加 H2O2 溶液至过量
紫色消失
H2O2 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
B
向溶有 SO2 的 BaCl2 溶
有白色沉淀
X 一定是 Cl2
液中通入气体 X
产生
C
向 FeBr2 和 KSCN 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氯 水,再滴入 CCl4,振荡、静置
有机相呈红棕色,水相呈无色
Fe2+的还原性大于 Br-
D
铝丝用砂纸打磨后, 放入 CuSO4 溶液中
铝丝表面变红色
铝可以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
14.  (2017·江西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应适时在漏斗中搅拌
B.  蒸发时,不需要把蒸发皿放置于石棉网上加热
C.  萃取分液时,将活塞上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小孔,然后打开活塞才能放出下层液体
D.  使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
微专题五  电化学与金属的腐蚀
1.  (2017·福建宁德质检)有一种瓦斯分析仪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传感器显示出来。
2 3   2
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 Y O -Na 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4   2   2
电极 a 的反应式:CH+4O2--8e-  CO +2H OB.  电极 b 是正极,O2-由电极 a 流向电极 b
C.  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 a 流向电极 b
D.  当固体电解质中有 1 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4 mol
2. 
(2016·浙江卷)金属(M)-空气电池(如下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式为 4M+nO2+2nH2O    4M(OH)n。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B.  比较 Mg、Al、Zn 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
C.  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
4Mnn++nO +2nH O+4ne-    4M(OH)
2  2   n
D.  在 Mg-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 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
3.  (2017·江西调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是以固体氧化钇(Y2O3)、氧化锆(ZrO2)为电解质,这种电解质在高温熔融状态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某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两个多孔电极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有关该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已知 1 mol 电子所携带的电量为 9.65×104 C) ( )
A. 
3    2    2
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 OH-6e-+3O2-    CO↑+2H OB.  若有 16 g 甲醇发生反应,该电池理论上提供的电量最多为 2.895×105 C
C.  氧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D.  O2-在电解质中的移动方向:正极→负极
4. (2017·江西南昌三模)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子由 Al 电极通过外电路流向 Ag2O/Ag 电极
B.  电池负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
C. 
2    2
正极反应式为Ag O+2e-+H O    2Ag+2OH-D.  负极会发生副反应:
2Al+2NaOH+2H2O    2NaAlO2+3H2↑5.  (2017·河南二模)一种以 NaBH4 和 H2O2 为原料的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子从电极 a 经电解质溶液流向电极 b
B.  电池放电时 Na+从 b 极区移向 a 极区
C.  放电一段时间后,正极消耗的 OH-和负极生成的 OH-的量相等
D.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BH--8e-+8OH-  BO-+6H O
4    2   2
6.  (2017·福建宁德三模)一种钌(Ru)配合物光敏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及电池中发生的反应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极 X 为电池的正极
B.  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光能
C.  电池工作时,电极 Y 上发生还原反应
D.
3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 I-和I- 的浓度不断减少7.
(2017·河南郑州三模)下图甲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尿素[CO(NH2)2]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生成环境友好物质的装置,同时利用此装置在乙中的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铜电极应与 Y 电极相连接
B.  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
C.  当 N 电极消耗 0.25 mol 气体时,则铁电极增重 16 g
D.  M 电极的反应式:
2  2   2  2  2
CO(NH ) + H O-6e-    CO ↑+N ↑+6H+8.
(2017·广东茂名一模)肼(N2H4)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爆炸,但利用其作燃料电池是一种理想的电池,具有容量大、能量转化率高、产物无污染等特点,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电池工作时,正极附近的 pH 降低
B.
2
当消耗 1 mol O 时,有 2mol Na+由甲槽向乙槽迁移C. 
2  4  2    2
负极反应为 4OH-+N H -4e-  N ↑+4H OD.  若去掉离子交换膜,电池也能正常工作
9. (2017·湖北七市联考)用 NaOH 溶液吸收尾气中的 SO2,将所得的 Na2SO3 溶液进行电解再生循环脱硫,其原理如右图。a、b 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分成三个区域,电极材料均为石墨。甲~戊分别代表生产中的原料或产品,其中丙为硫酸溶液。下列说法错 误 的 是 ( )
A.  图中 a 表示阳离子交换膜
B.  当电路中通过 1 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 0.25 mol O2 生成
C.  甲为 NaOH 溶液
D.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SO2-+H O-2e- SO2-+2H+
3   2   410.  (2017·安徽黄山二模)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中盛放含铬废水,工业设备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A 接电源正极
B.  阳极区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Cr O2-+6Fe2++14H+    2Cr3++6Fe3++7H O
2  7   2
C.  阴极区附近溶液 pH 减小
D. 若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当收集到H 13.44L 时(标准状况),有 0.1 mol Cr O2-被还原
2  2 7
11.  (2017·安徽蚌埠二模)通过电解法分离NaHSO3 与 Na2SO3 混合物,其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OH--4e-  2H2O+O2↑
B.  阳极区 c(H+)增大,H+由a 室经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 室
C. 
c 室得到Na SO 的原因是OH-+HSO-  H O+SO2-
2    3    3   2   3
D.  外电路每转移 0.2 mol 电子,有 0.2mol Na+从 b 室进入 c 室
12.  (2017·广东佛山二检)电镀产生的工业废水含有的重金属离子(Cu2+、Ni2+等)和 CN-形成难以除去的络合物,用电解法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处理废水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已知氰化氢有毒易挥发。电解装置如上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铁片连接电源的负极
B.
4
电解时,每生成 1 mol FeO2-,转移电子3 molC.
2    2
CN-被氧化成 CO 和 N ,Cu2+、Ni2+形成难溶碱而除去D.  已知 HFeO- 的氧化性比 FeO2-更强,故pH<7 时处理废水效率更高
4   413.  (2017·河南安阳二模)电解 NO 制备 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阳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NO-3e-+4OH-  NO-+2H O
3   2
B.  电解生成 1 mol NH4NO3  时,转移 5NA 个电子
C.
3
电解质溶液中,NO- 向阴极移动D.  为了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 NH4NO3,需补充的物质 A 为稀硝酸
14. 
(2017·湖南益阳一模)已知某镍镉(Ni-Cd)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 KOH溶液,其放电总反应式为Cd+2NiOOH+2H2O    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充电时阳极反应:
2   2
NiOOH+H O+e-  Ni(OH) +OH-B.  充电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C.  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OH-向正极移动
15. 
(2017·广东广州 4 月综合检测)镍氢电池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电池类型。该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NiOOH+MH    Ni(OH)2+M,其中M 表示储氢合金,MH 表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
放电时负极反应:MH+OH--e-  M+H OB.  放电时,每转移 1 mol 电子,有 1mol NiOOH 被氧化
C. 
2   2
充电时阳极反应:NiOOH+H O+e-  Ni(OH) +OH-D.  电池电解液可用 KOH 溶液,充电过程中 KOH 浓度减小
微专题六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2017·北京卷)2016 年 IUPAC 命名 117 号元素为 Ts(中文名“
”,tián),T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Ts 是第 7 周期ⅦA 族元素
B.  T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T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  中子数为 176 的 Ts 核素符号是
176
Ts
117
2.  (2017·江苏卷)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 Y、Z 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 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X<Y<Z<W
B.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C.  Y 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 的强
D.  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3.  (2017·安徽合肥第二次质检)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 的原子半径最小,W、Y 同主族,X、Z 同主族,且X、Z 的原子序数之和是 W、Y的原子序数之和的 2 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由 W 和 X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  由 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为 Y2ZX2 或 Y2ZX4
C.  由 W、X、Y、Z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强酸性
D.  W、X、Y、Z 四种元素两两之间形成二元化合物
4.  (2017·广东广州 4 月综合检测)短周期元素 W、X、Y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X2-和 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W 与氢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 1∶1 的化合物有多种
B.  X 的氢化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C.  Y 单质可通过电解Y 的氯化物获得
D.  W 与Z 形成化合物WZ2 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5. (2017·河南安阳二模)W、X、Y、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W 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是一个质子;X、Y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Z 为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B.  W 与X、Y 形成的最简单分子的沸点:X>Y
C.  Y、Z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
D.
·    ·
W、Y、Z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Z+[· Y  ·W]-··
6.
(2017·河南郑州、平顶山、濮阳二模)X、Y、Z 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为Y>X>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15;X、Y、Z 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右图转化关系,其中 R 为 10 电子分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溶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X 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16 列
B.  X、Y、Z 元素两两之间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 的化合物
C.  X、Y、Z 元素形成的单质均具有强还原性
D.  R 的沸点高于M 的沸点
7.
(2017·福建毕业班质检)X、Y、Z、W 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Y、Z 为金属元素。X、Y、Z、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甲、乙、丙、丁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反应关系(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 是 ( )A.  X 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  Z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3 周期ⅠA族
C.  4 种原子中,Y 原子半径最大
D.  W 的最高化合价为+7
8.
(2017·河北石家庄二模)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和Z 位于同一主族。m、n、p 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易溶于 XZ2,n 是一种二元弱酸。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W<X<Y
B.  W 与X 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极性键
C.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
D.  非金属性:Y>Z>X
9. 
(2017·山东德州二模)已知 X、Y、Z 是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A、B、C、D分别是由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化合物,且A 与C 中均含有10 个电子。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Z>Y>X
B.  稳定性:A>C
C.  反应②和③均为吸热反应
D.  X、Y、Z 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10.  (2017·山东青岛一检)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 m、n、p、q;x、
y、z 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 z 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25℃ 0.01 mol·L-1 w溶液中, c(H+) =1.0×10-10。
c(OH-)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的大小:a<b<c<d
B.  氢化物的沸点:b>d
·· ·
C.  x 的电子式为 O · C·
···
O
·
·· ·
····
D.  z、w 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11. (2017·山西太原二模)短周期元素 a、b、c、d 分属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b 与 a、c 两种元素均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 或 1∶2 的化合物,a、c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b、d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在工业上是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  d 的含氧酸是强酸
B.  离子半径:d>c>b
C.  b、c、d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  a、c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具有还原性,可与水反应
12.  (2017·湖南湘潭 5 月模拟)X、Y、Z、W、R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化合物甲由 X、Z、W 三种元素组成,常温下0.1 mol·L-1 甲溶液的 pH=13。工业
上常通过电解饱和 WR 溶液制得甲。Y的单质与由Y、Z 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的半径:W>Z>R
B.  XR 与 XRZ 均为强酸
C.  化合物 W2Z2 中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键
D.  图中转化过程发生的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13.  (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A、B、C、D、E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 的原子序数是B 和D 原
1
子序数之和的 ,C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中强碱。甲和丙是D 元素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乙和丁是 B 元素的两种
4
常见同素异形体,0.005 mol·L-1 戊溶液的 pH=2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省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D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共价化合物
B.  A、D 分别与 B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C.  C、D 的简单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D.  E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大于D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14. (2017·湖南衡阳十校调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X、Y、Z、W,X 的最高正化合价与 Z 的相同,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0.4 倍, Y 元素的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 Q 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干燥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原子半径:Y>Z>W>X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
C.  野外钢轨焊接中常用到 Y 的单质
D.  加热条件下 Q 可氧化 X、Y、Z 的单质
15.
(2017·安徽马鞍山质检)X、Y、Z、M、Q、R 皆为前 20 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Z 与M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B.  X、Y、Z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酸、碱或盐
C.  简单离子半径:M>Y>Q
D.  电解 RM2 水溶液可得到 R 单质
16.  (2017·福建莆田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R、T 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如下图所示。Y 与 Z 能形成Z2Y、Z2Y2 型离子化合物,R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 倍,Z 与 T 形成的化合物 Z2T 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T
B.  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是 Y>R
C.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 Y<Z
D.  由 X、Y、Z、T 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微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与数形结合图像分析
1. (2017·湖北武汉二模)在 T ℃时,Ag CrO (橘红色) 在水溶液中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又知AgCl 的 K =1.8×1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4  sp
(    )
A.  将 AgNO3 溶液滴加到 KCl 溶液中,反应的活化能几乎为零
B.T ℃时,Ag CrO 的K =1×10-8
2   4    sp
C.  饱和 Ag2CrO4 溶液中,加入水能使溶液由 X点变为 Y点
D. T ℃时,AgCl 比Ag2CrO4 的溶解度大
2.
2
(2017·广东佛山二模)25 ℃时,向 0.10 mol·L-1 H Y 溶液中逐渐加入 NaOH固体(忽略加入时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所得溶液中含 Y 元素的三种微粒的分布系数(浓度分数)δ随溶液 pH 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上任意一点均存在:
c(H+)+c(Na+)=c(OH-)+c(Y2-)+c(HY-)
B. c(Na+)=0.10 mol·L-1 时,溶液中:
2
c(H+)+c(H Y)=c(OH-)+c(Y2-)C.
2   2
由图可知,HY 为二元弱酸,如果将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20 mol·L-1 的 NaHY 和 Na Y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4.2D.  已知 25 ℃时,HCOOH 的 K=1×10-4。若把少量 H Y 加入到 HCOONa 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H Y+2HCOO-
a    2   2
2HCOOH+Y2-
3.  (2017·河南新乡三模)298 K 时,向体积均为 15.0 mL、浓度均为 1.00 mol·L-1 的氨水和 NaHCO3 溶液中分别滴加 1.00 mol·L-1 盐酸,溶液的 pH 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个滴定过程均可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B.  曲线 a是 NaHCO3 溶液的滴定曲线
C.  当 V(盐酸)=4.00 mL 时,
c(HCO-)>c(NH+)>c(CO2-)
3  4  3
D.  当 V(盐酸)=15.00 mL 时,
4
c(Na+)=c(NH+)
4. (2017·广东梅州模拟)织物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在溶液中可生成 ClO 、HClO 、ClO-、Cl-等,其中 HClO 和 ClO 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 是有毒
2    2   2    2    2  2   2
气体。25 ℃时,各组分浓度随 pH 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Cl-没有画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25 ℃时, ClO- 的水解平衡常数 K=10-8
2  h
B.  在 pH 约为 4.0~4.5 范围内使用该漂白剂较好
C.  25 ℃时,等浓度的 HClO2 溶液和 NaClO2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
c(HClO )+c(H+)+c(Na+)=c(ClO-)+2c(OH-)
2  2
D. 
当 pH=5 时往 NaClO2 溶液中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lO +OH-  H O+ClO-
2  2    2
5.
(2017·安徽马鞍山质检)
可用 AG 表示溶液的酸度,其表达式为 AG=lg c(H+) 。室温下,实验室里用 0.1 mol·L-1 盐酸滴定 10 mL 0.1mol·L-1 MOH 溶液,
c(OH-)
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滴定过程可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B.  若 B点加入的盐酸体积为 5 mL,所得溶液中:
c(M+)+2c(H+)=c(MOH)+2c(OH-)
C.  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A<B<C<D
D. C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等于 10mL 6. (2017·四川泸州三模)
室温下,用 0.2 mol·L-1 NaOH 溶液滴定 10.00 mL 0.2 mol·L-1 一元酸 HA 溶液,溶液的温度和 pH 随加入 NaOH溶液体积(V)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HA 是弱酸
B. c点水的离子积最大
C. c点后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NaA 水解吸热
D.  在 a、b点之间(不包括 b点)一定有c(A-)>c(Na+)>c(H+)>c(OH-)
7. (2017·四川绵阳三模)
常温下,浓度均为 1.0 mol·L-1 的 HX 溶液、HY溶液、HY 和 NaY 的混合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稀释后溶液的pH 随浓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HX 是强酸,溶液每稀释 10 倍,pH 始终增大1
B.  常温下 HY 的电离常数为 1.0×10-4
C.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点大于 b点
D. c 点溶液中:
c(Na+)>c(Y-)>c(HY)>c(H+)>c(OH-)
8. (2017·江苏南通三模)
已知 NaHC O 溶液的 pH<7。常温下,向 pH=8.4 的Na C O 溶液中滴加 0.1 mol·L-1HCl 溶液,溶液 pH 与pOH[pOH=-lgc(OH-)]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各点所示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
2 4   2 2 4
a点:c(H+)+c(HC O-)+2c(HC O )=c(OH-)2  4   2 2 4
B.b点:c(Cl-)>c(H C O )+c(HC O-)+c(C O2-)
2 2 4
2  4   2 4
C.c点:c(Na+)=c(HC O-)+c(C O2-)+c(Cl-)
2  4   2 4
D.d点:c(OH-)+c(Cl-)<c(H+)+2c(H2C2O4)
9. (2016·福建厦门二模)
25 ℃时,PbR(R2-为 SO2-或CO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右图。已知:K (PbCO )<K (PbS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  3
(    )
A.  曲线 a表示 PbCO3
sp    3   sp    4
B.  以 PbSO4、Na2CO3 和焦炭为原料可制备Pb
c(SO2-)
C.  当 PbSO 和 PbCO 沉淀共存时,溶液中    4=105
3
4    3  c(CO2-)D.  向 X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Pb(NO3)2,可转化为 Y点对应的溶液
10.  (2017·广东广州一模)25 ℃时,用 0.100 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 0.100 0 mol·L-1 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Ⅰ、Ⅱ分别表示盐酸和醋酸的滴定曲线
B.  pH=7 时,滴定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相等
C. V(NaOH)=10.00 mL 时,醋酸溶液中:
3
c(CH COO-)>c(Na+)>c(H+)>c(OH-)D. V(NaOH)=20.00 mL 时,两溶液中:
3
c(CH COO-)>c(Cl-)11.  (2017·湖北八校联考)已知:pK=-lg K,25 ℃时,H SO 的pK =1.85、pK =7.19。常温下,用 0.1 mol·L-1NaOH 溶液滴定
a   a  2   3   a1   a2
2 3
20 mL 0.1 mol·L-1H SO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上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点所得溶液中:
2c(H SO )+c(SO2-)=0.1 mol·L-1
2    3   3
B. b点所得溶液中:
c(H SO )+c(H+)=c(SO2-)+c(OH-)
2    3  3
C.
3
c点所得溶液中:c(Na+)>3c(HSO-)D.d点所得溶液中:c(Na+)>c(SO2-)>c(HSO-)
3    3
12. (2017·河南一模)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 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 pOH[pOH=-lgc(OH-)]与 pH 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M点和 N点溶液中H2O 的电离程度相同
B.
4
Q点溶液中,c(NH+)+c(OH-)=c(Cl-)+c(H+)C. M点溶液的导电性大于 Q点溶液的导电性
c(NH+)
D.N点溶液加水稀释,    4   变小
c(NH3·H20)13. (2017·江苏苏北三模)常温下将 0.100 0 mol·L-1 盐酸分别逐滴加入到 20.00 mL 0.100 0 mol·L-1 三种一元碱MOH、XOH、YOH 溶液中,溶液的 pH 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别加入盐酸 10 mL 时:
c(M+)>c(X+)>c(Y+)>c(Cl-)
B.  分别加入盐酸 15 mL 时:
c(Cl-)>c(X+)>c(MOH)>c(YOH)
C.  分别加入盐酸至 pH=7时:c(X+)=c(M+)=c(Y+)
D.  将分别加入盐酸 20 mL 后的三种溶液混合:
c(H+)+c(Y+)=c(OH-)+c(X+)+c(MOH)
微专题八  化学综合实验题型研究
1.  (2017·安徽合肥三模)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 与FeCl3·6H2O 能否反应产生 Cl2。
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 1
按上图所示加热MnO2 与FeCl3·6H2O 混合物
①试管 A 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②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③试管 B 中溶液变蓝
实验 2
把A 中的混合物换为FeCl3·6H2O,B 中溶液换为KSCN 溶液,加热
A 中部分固体溶解,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B 中 KSCN 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实验中的白雾是   ;试管 A 管口向上倾斜的原因是     。
(2) 实验 2 说明黄色气体中含有 FeCl3,写出 FeCl3 使KI- 淀粉溶液变蓝的离子方程式: 。
(3) 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中含有 Cl2,该学习小组对实验 1 提出两种改进方案。方案 1:在A、B 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 C,结果 B 中溶液仍变为蓝色。
方案 2:将B 中KI- 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 溶液,结果 B 中溶液呈橙红色,且未检出 Fe2+。则方案 1 C 中盛放的试剂是    ;方案 2 中检验 Fe2+的试剂是   ,选择 NaBr溶液的依据
(4) 实验 1 充分加热后,若反应中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1∶2,则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
(5) 该学习小组认为实验 1 中溶液变蓝,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原因: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此猜想:
2.  (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氮化铝(AlN)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在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广阔。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制氮化铝原理,欲在实验室制备氮化铝并检验其纯度。
查阅资料:
①实验室用饱和NaNO2 与NH4Cl 溶液共热制N2:
NaNO2+NH4Cl    NaCl+N2↑+2H2O。
②工业制氮化铝:Al2O3+3C+N2  2AlN+3CO,氮化铝在高温下能水解。
③AlN 与 NaOH 饱和溶液反应:
AlN+NaOH+H2O    NaAlO2+NH3↑。
一、 氮化铝的制备(1)   实验室中使用的装置如上图所示,请按照氮气气流方向将各个仪器接口连接完整:e→c→d→  。(根据实验需要,上述装置可使用多次)。
(2)   B装置内的 X 液体可能是     ;E 装置内氯化钯溶液的作用可能是    。二、氮化铝纯度的测定
[方案ⅰ]甲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 AlN 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3)  为准确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虚线框内)中的 X 液体可以是    (填字母)。
a. CCl4 b. H2O c. NH4Cl 饱和溶液 d. 植物油
(4)   若装置中分液漏斗与导气管之间没有导管 A 连通,对所测 AlN纯度的影响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  用下列仪器也能组装一套量气装置,其中必选的仪器有     (填字母)。
a. 单孔塞    b. 双孔塞    c. 广口瓶
d. 容量瓶    e. 量筒    f. 烧杯
[方案ⅱ]乙同学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 AlN 的纯度。
(6)  步骤②的操作是    。
(7)  实验室里煅烧滤渣使其分解,除了必要的热源和三脚架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等。
(8)  样品中 AlN 的纯度是     (用 m1、m2、m3 表示)
3. (2017·湖南衡阳十校调研)乙醚(CH3CH2OCH2CH3)曾经用作麻醉剂,实验室中可将乙醇、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至 140℃制取一定量的乙醚,制备装置、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夹持装置、加热仪器和沸石均略去):
沸点/℃
水溶性
密度/g·mL-1
乙醇
78
混溶
0.8
乙醚
34.6
难溶
0.7
回答下列问题:
(1) 仪器A 的名称为     ,温度计 X 的水银球应位于  。
(2) 使用仪器 B 与不使用仪器 B 相比,其优点是   。
(3) 制取乙醚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所得到的乙醚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及酸性物质。为得到高纯度的乙醚,可依次用 NaOH 溶液、水洗涤,然后用无水 CaCl2 干燥,最后进行蒸馏精制。
①洗涤操作应在     (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②蒸馏精制时,最好的加热方式是     。
③若实验中使用了 30.0 mL 无水乙醇,最后得到乙醚 18.0 mL,则乙醚的产率为     。
(5) 实验中,发现 A 中的液体会变黑;E 中的溶液会逐渐褪色,加热后又会变红。
①A 中溶液颜色变黑的原因是   。
②乙醇、浓硫酸的混合液在加热条件下会有副反应发生,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机气体,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 请对已有的实验装置进行必要的改进(可添加必要的装置),证明该反应中有CO2 生成:
4.  (2017·湖北武汉调研)碘及其化合物在科研、生活等方面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 海带中富含碘,按如下实验流程可对海带中碘的含量进行测定。
取 0.010 0 mol·L-1 AgNO3 标准溶液装入棕色滴定管,取 100.00 mL 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测得的电动势(E) 反映溶液中 c(I-)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
V(AgNO3)
/mL
15.00
19.00
19.80
19.98
20.00
20.02
21.00
23.00
25.00
E/mV
-225
-200
-150
-100
50.0
175
275
300
325
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坩埚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填字母)。
a. 烧杯 b. 三脚架 c. 温度计 d. 泥三角
e. 酒精灯 f. 坩埚钳
②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 。
③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     。
(2)  “大象的牙膏”是著名化学实验之一,其实验方法是将浓缩的过氧化氢溶液与肥皂液混合,再滴加少量碘化钾溶液,即可观察到泡沫状物质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
已知:2H O (l)    2H O(l)+O(g) ΔH=-196 kJ·mol-1,活化能 E=76 kJ·mol-1,若用 I-催化时活化能 E'=57 kJ·mol-1。
2  2   2   2    a  a
2 2
①在 H O 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作催化剂,反应过程中发生 I-与IO-之间的转化,请依次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甲     、反应乙    。
②反应甲为吸热反应,且甲的反应速率小于乙的反应速率,在下图中画出在 H2O2溶液中加入 KI 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图。(3)
4
HI 不稳定,其水溶液具有强酸性。现用0.1 mol·L-1 KI 溶液、NH I 固体、pH 试纸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性质,简述实验方案。①强酸性: 。
②不稳定性: 。
5. 
(2017·福建毕业班质检)NaNO 可用作食品添加剂。NaNO 能发生以下反应:3NO-+2H+  NO-+2NO↑+H O、
2
NO-+Ag+  AgNO ↓(淡黄色)。
2    2  3   2
2  2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
(1)  制取 NaNO2
反应原理:Na2CO3+2NO2  NaNO2+NaNO3+CO2、Na2CO3+NO+NO2  2NaNO2+CO2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①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过程中,需控制 B 中溶液的 pH>7,否则产率会下降,理由是 。
③往 C 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反应结束后,B 中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等操作,可得到粗产品晶体和母液。
(2)  测定粗产品中 NaNO2 的含量
4
称取 m g 粗产品,溶解后稀释至 250 mL。取出 25.00 mL 溶液,用 c mol·L-1 KMnO 酸性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V mL。
已知:2MnO-+6H++5NO-  5NO-+2Mn2++3H O
4   2    3    2
①稀释溶液时,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填字母)。
A. 容量瓶    B. 量筒
C. 胶头滴管  D. 锥形瓶
②当观察到     时,滴定达到终点。
③粗产品中 NaNO2 的质量分数为     (用代数式表示)。
(3)
2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母液中含有 NO-:    (限选用的试剂:硝酸、硝酸银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钡溶液)。
6.  (2017·福建宁德三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备硫化亚铁并探究其自燃性质。
实验Ⅰ 在石棉网上把研细的硫粉和铁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混合物,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时,移开玻璃棒,得到黑色FeS。
(1) 玻璃棒的作用是 。
(2) 常温下,该实验制得的硫化亚铁     (填“能”或“不能”)自燃。
实验Ⅱ 将 H2S 气体长时间通入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中进行硫化,制备硫化亚铁。装置示意图如下:
(3) B装置的作用是   。
(4) C中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的离子方程式为     。
(5) C中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检验过滤所得固体物质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6)  产品分析结果如下表。
硫质量分数/%
总铁质量分数/%
亚铁质量分数/%
硫化亚铁质量分数/%
22. 00
44.60
38.50
x
①表中 x=    。
②总铁质量分数大于亚铁质量分数,原因是   。
(7)  制得的硫化亚铁在常温下能发生缓慢氧化而自燃,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
微专题九  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型研究
1.  (2017·河南安阳二模)一种带有多孔结构的镍铝合金对 H2 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其高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使得该镍铝合金被用于很多工业过程中和有机合成反应中。下图是以镍黄铁矿(主要成分为 NiS、FeS 等)为原料制备该镍铝合金的工艺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Ni(CO)4 中 C、O 化合价与 CO 中的 C、O 化合价相同,则 Ni 的化合价为    价。
(2)  
镍黄铁矿在空气中“煅烧”生成 Ni2O3 和 Fe2O3,写出生成 Fe2O3 的化学方程式:  。
(3)  操作“镍    Ni(CO)4  镍”的目的是   。
(4)  Ni、Al 高温熔融时,气体 X 的作用是   。对“高温熔融”物冷却后,需要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处理的目的是   。
(5)  
“碱浸”可以使镍产生多孔结构,从而增强对 H2 的吸附性,“浸出液”中的主要离子是   ;“浸出液”中的铝元素可循环利用,写出回收“浸出液”中的铝元素,并制备“高温熔融”时的原料 Al 的流程:
(示例:CuO    Cu2+  Cu)。
2.
(2017·广东汕头期末)高锰酸钾可用于生活消毒,是中学化学常见的氧化剂。工业上,用软锰矿制高锰酸钾的流程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KOH 的电子式:     。
(2) 写出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熔融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从经济性考虑试剂 X 宜选择:     (填名称)。上述流程中,设计步骤Ⅳ和Ⅴ的目的是。
(4) 已知:常温下,K [Mn(OH) ]=2.0×10-13。工业上,调节 pH 沉淀废水中的 Mn2+,当pH=10 时,溶液中
sp  2
c(Mn2+)=   。
(5) 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纯度:向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硫酸锰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当溶液由紫红色刚好褪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写出离子方程式:    。
(6) 以惰性材料为电极,采用电解锰酸钾溶液的方法完成步骤Ⅲ的转化。
①阳极反应式为     。
②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 pH 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2017·山西五校第三次联考)海水晒盐后所得的苦卤中含有较高浓度的 MgCl2、KCl以及金属溴化物。以下是苦卤中的化学成分分离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若试剂 A 是一种有色气体单质,则 A 是    (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操作Ⅱ”是     (填“蒸发”、“蒸馏”、“分液”或“重结晶”,下同),“操作Ⅲ”是    。
(3) 试剂B 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
A. 饱和 NaCl 溶液  B. CCl4 C. NaOHD. 乙醇
实验室中也可用苯代替试剂 B,但工业生产中,通常不使用苯,理由是 (任写两点)。
(4) MgCl2 中可能含有 NaCl 杂质,检验杂质存在的方法
是    。
4.
(2017·河南适应性考试)PFS 是水处理中重要的絮凝剂,下图是以回收的废铁屑为原料制备 PFS 的一种工艺流程。(1) 酸浸槽以及聚合釜中用到的酸应是    ;PFS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在酸浸槽中,为了提高浸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两条)。
(2) 若废铁屑含有较多铁锈(Fe2O3·xH2O),则酸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3) 如果反应釜中用 H2O2 作氧化剂,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生产过程中,发现反应釜中产生了大量的气体,且温度明显升高,其原因可能是     。
(4) 聚合釜中溶液的 pH 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溶液酸性过强,造成的后果是    。如果溶液酸性太弱又会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铁沉淀。若溶液中 Fe3+的浓度为 1 mol·L-1,当 Fe3+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 约为   。[已知
Fe(OH) 的 K ≈1.0×10-39]
3    sp
5. (2017·山西运城调研)七水硫酸镁(MgSO4·7H2O)为白色细小四角柱状结晶,无臭,味苦,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化工厂生产硼砂的废渣硼镁泥可制取七水硫酸镁。硼镁泥的主要成分是 MgCO3,还含有其他杂质(MgO、SiO2、Fe2O3、CaO、B2O3、Al2O3、MnO 等)。
表 1: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 pH
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Mn(OH)2
Mg(OH)2
pH
4.7
3.2
9.7
10.4
11.2
表 2:两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 g/100 g 水)
温度/℃
10
30
40
50
60
CaSO4
0.19
0.21
0.21
0.20
0.19
MgSO4·7H2O
30.9
35.5
40.8
45.6
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表格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在酸溶过程中,想加快酸溶速率,提出两种可行的措施:     。
(2)  沉淀A 中除二氧化硅外,还含有硼酸(H3BO3),硼酸微溶于水,为一元弱酸,其酸性不来源于羟基的电离,写出硼酸水溶液电离方程式:   。
(3) 对沉淀 B 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二氧化锰,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二氧化锰的原因: 。
(4) 加入硼镁泥调节 pH=5~6 的目的是    。
(5)  得到的沉淀C 的组成是    (填化学式),过滤Ⅲ需趁热过滤,原因是     。
(6)  检验过滤Ⅱ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 Fe3+的实验方法是    。
6. 
(2017·山东潍坊二模)金属钛被誉为“21世纪金属”。工业上用钛矿石(FeTiO3,含少量 FeO、Al2O3、SiO2 等杂质)制得海绵钛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
要提高酸浸时钛矿石的溶解速率,请提供可行的措施:   ,酸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副产品中含有杂质 Al2(SO4)3。要将副产品进一步提纯,请结合右图的绿矾溶解度曲线完成提纯过程:将副产品溶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用NaOH 溶液调节反应液的 pH 约为 5,过滤沉淀后得到 FeSO4 溶
液,    ,过滤,用冰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 FeSO4·7H2O 晶体。
(3)  
高温时,由 TiO2 转化为TiCl4 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一定条件下,将足量 TiO2(s)和固体炭放入密闭容器中,再通入Cl2 进行反应至平衡,当改变外界条件时,TiCl4(g)体积分数φ(TiCl4)变化的趋势如右图所示。由图判断:
①该反应的ΔH    (填“>”或“<”)0。
②在 750 ℃、100 MPa 和 800 ℃、200 MPa 下 Cl2 的转化率分别为α1、α2,则α1  (填“>”、“<”或“=”)α2。
(4)  
常温下,H TiO 的沉淀溶解平衡为H TiO (s)  TiO2+(aq)+2OH-(aq),其溶度积常数 K =1.0×10-29。若在 TiOSO溶液中加
2   3  2   3   sp   4
入 NaOH溶液调 pH 使 TiO2+完全沉淀(当离子浓度等于或小于 10-5mol·L-1 时可认为完全沉淀),则此时溶液的 pH 至少为    。
7.
(2017·河北唐山一模)下图表示从废旧普通锌锰电池内容物中回收制备 KMnO4 等物质的一种工艺(不考虑废旧电池中实际存在的少量其他金属)。(1) KMnO4 稀溶液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其消毒机理与下列物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A. 双氧水    B. 75%酒精   C. 苯酚 D. 84 消毒液(NaClO 溶液)
(2) ①黑色固体混合物水浸时为提高浸出速率,常采用的措施为    (答出两条即可)。
②滤渣水洗灼烧后固体是一种黑色的化合物,操作 a 中得到熔块的主要成分是 K2MnO4 和 KCl,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图中化合物 A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其化学式为   。
(3) 测定 KMnO4 产品的纯度可用标准Na2S2O3 溶液进行滴定。
2 2 3
①配制 250 mL 0.100 0mol·L-1 标准 Na S O 溶液,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量筒、    和     。
4   2 2 3
实验次数
1
2
3
消耗 Na2S2O3 溶液体积/mL
19.30
20.98
21.02
②取上述制得的 KMnO 产品 0.700 0 g,酸化后用 0.100 0 mol·L-1 标准 NaS O 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记录实验消耗Na2S2O3 溶液的体积,重复步骤②,三次平行实验数据如下表。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MnO-+S O2-+H+    SO2-+Mn2++H O,未配平)
4  2  3    4  2
2 2  3   4
将 0.100 0 mol·L-1 标准 Na S O 溶液盛装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进行滴定。计算该 KMnO产品的纯度为     。
微专题十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型研究
1. 
(2017·河南洛阳二模)NO2 与 SO2 能发生反应:NO2+SO2  SO3+NO,某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相关实验探究。(1) 已知:2NO(g)+O2(g)  2NO2(g)
ΔH=-113.0 kJ·mol-1
2SO2(g)+O2(g)    2SO3(g)
ΔH=-196.6kJ·mol-1
则 NO2(g)+SO2(g)    SO3(g)+NO(g)
ΔH=     。
(2)
实验中,尾气可以用碱溶液吸收。NaOH 溶液吸收 NO 时,发生的反应为 2NO +2OH-  NO-+NO-+H O,反应中形成的化学键是
2    2   2    3 2
(填化学键的类型);用 NaOH 溶液吸收少量SO2 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使用某种催化剂,改变原料气配比[n0(NO2)∶n0 (SO2)] 进行多组实验(各次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测定 NO2 的平衡转化率[α(NO2)]。 部分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
①当容器内     (填字母)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时,可以说明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a.  气体的压强
b.  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c.  气体的密度
d.  NO2 的体积分数
②如果要将图中 C点的平衡状态改变为 B点的平衡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③若 A点对应实验中,SO(g)的起始浓度为 c mol·L-1 ,经过 t min 达到平衡状态,该时段化学反应速率 v(NO )=
2   0   2
mol·L-1·min-1。
④图中 C、D两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 TC和 TD,通过计算判断:TC    (填“>”、“=”或“<”)TD。
2. 
(2017·广东广州 4 月综合检测)航天员呼吸产生的 CO2 用下列反应处理,可实现空间站中O2 的循环利用。Sabatier 反应:CO2(g)+4H2(g)    CH4(g)+2H2O(g)
水电解反应:2H2O(l)    2H2(g)+O2(g)
(1)  将原料气按nCO2 ∶nH2 =1∶4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 Sabatier 反应,测得 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平衡曲线)。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②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该反应的进行,原因是
③200℃达到平衡时体系的总压强为 p,该反应平衡常数Kp 的计算式为   (不必化简。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  Sabatier 反应在空间站运行时,下列措施能提高 CO2 转化效率的是     (填字母)。
A.  适当减压
B.  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C.  反应器前段加热,后段冷却
D.  提高原料气中 CO2 所占比例
E.  合理控制反应器中气体的流速
(3)  
一种新的循环利用方案是用 Bosch 反应 CO2(g)+2H2(g)    C(s)+2H2O(g)代替Sabatier 反应。
2   2
①已知 CO (g)、HO(g)的生成焓分别为-394 kJ·mol-1、-242 kJ·mol-1,Bosch 反应的ΔH=    kJ·mol-1。(生成焓指一定条件下由对应单质生成 1 mol 化合物时的反应热)②一定条件下 Bosch 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启动,原因是   。
③新方案的优点是 。
3.  (2017·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Ⅰ. 煤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1)  反应Ⅰ:C(s)+H O(g)    CO(g)+H (g) ΔH=+135 kJ·mol-1。通入的氧气会与部分碳发生燃烧反应,请利用能量转化及平衡移动原理说明通入氧气的作用:
2   2
。图 1
(2)  
反应 Ⅱ:CO(g)+H2O(g)    CO2(g)+H2(g)ΔH=-41 kJ·mol-1。图1 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煤气化反应Ⅰ发生后的汽气比(水蒸气与 CO 物质的量之比)与 CO 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关系。
①判断 T1、T2 和 T3 的大小关系:  。
②若煤气化反应Ⅰ发生后的汽气比为 0.8,经煤气化反应Ⅰ和水气变换反应Ⅱ后,得到 CO 与H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则反应Ⅱ应选择的温度是     (填“T1”、“T2”或“T3”)。
(3)  ①甲烷化反应Ⅳ发生之前需要进行脱酸反应Ⅲ。煤经反应Ⅰ和Ⅱ后的气体中含有两种酸性气体,分别是 H2S 和     。
②工业上常用热碳酸钾溶液脱除H2S 气体得到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Ⅱ. 利用甲烷超干重整CO2 技术可得到富含CO 的气体,将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利用的化学品,其能源和环境上的双重意义重大。该技术中的化学反应为 CH4(g)+3CO2 (g)   2H2O(g)+4CO(g) ΔH>0。CH4超干重整 CO2 的催化转化原理示意图如图 2。图 2
(4)  过程Ⅱ实现了含氢物种与含碳物种的分离。生成 H2O(g)的化学方程式是  。
(5)  假设过程Ⅰ和过程Ⅱ中的各步均转化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过程Ⅰ和过程Ⅱ中均含有氧化还原反应
b.  过程Ⅱ中使用的催化剂为 Fe3O4 和CaCO3
c.
4
若过程Ⅰ投 n(CH )=1,可导致过程Ⅱ中催化剂失效n(CO2)
图 3
(6)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2 mol CH4(g)和 4.8 mol CO2(g),发生反应 CH4 (g)+3CO2
(g)    2H2O(g)+4CO(g) ΔH>0。实验测得,反应吸收的能量和甲烷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3。计算该条件下此反应的ΔH=    。
4.
(2017·福建厦门第二次质检)丙烯(C3H6)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丙烷脱氢制丙烯发生的主要反应及能量变化如图1。图 1
图 2
(1) 丙烷脱氢制丙烯为强吸热过程,为提供反应所需热量,恒压时向原料气中掺入水蒸气。
①K(主反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α(C3H8)   。
②温度升高,副反应更容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填“Ea1>Ea2”或“ΔH1>ΔH2”)。
(2) 图 2 为丙烷直接脱氢法中丙烷和丙烯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压强分别为104 Pa 和 105 Pa)。
①104 Pa 时,图中表示丙烯的曲线是     (填“ⅰ”、“ⅱ”、“ⅲ”或“ⅳ”)。
p
②104 Pa、500 ℃时,主反应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 K=   (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
数)。图 3
(3)
2
利用 CO2 的弱氧化性,开发了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新工艺。该工艺可采用铬的氧化物为催化剂,其反应机理如图 3。已知:CO 和 H 的燃烧热(ΔH)分别为-283.0kJ·mol-1、-285.8kJ·mol-1。①图中催化剂为     。
②298 K 时,该工艺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③该工艺可以有效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炭,维持催化剂活性,原因是     。
5.  (2017·广东佛山第二次质检)燃煤烟气脱除 SO2 及 NOx对解决雾霾污染很重要,脱硫脱硝的方法很多,一种ClO2 气相氧化法反应机理和速率常数(k)如下:
脱硝:
①NO(g)+ClO2(g)    NO2(g)+ClO(g)  ΔH1
1
k=1.7×1011  mL·mol-1·s-1
②NO(g)+ClO(g)    NO2(g)+Cl(g) ΔH2
2
k=8.8×1012  mL·mol-1·s-1脱硫:
③SO2(g)+ClO2(g)    SO3(g)+ClO(g)  ΔH3
3
k=2.1×10-4  mL·mol-1·s-1
④SO2(g)+ClO(g)    SO3(g)+Cl(g) ΔH4
4
k=6.9×1011  mL·mol-1·s-1两过程中产生的 Cl 可与 ClO2 进一步反应,如:
⑤Cl(g)+ClO2(g)    2ClO(g) ΔH5
(1)  
同时脱硫脱硝反应 NO(g)+SO2(g)+2ClO2(g)    NO2(g)+SO3(g)+2ClO(g)的反应热最简表达式ΔH=     。
(2)  已知反应③④的速率方程分別为 v正=k3·c(SO2)·c(ClO2)、v正=k4·c(SO2)·c(ClO),试判断两反应的活化能大小:E3
(填“>”、“<”或“=”)E4。控制脱硫速率的关键步骤是  (填“③”或“④”)反应。
(3)  SO2、NO单独氧化及同时氧化对两气体氧化率变化如下图,同时氧化对     气体的氧化率影响明显,结合①③④反应及其速率常数分析原因:
。(4)  气相中水蒸气含量提高,SO2 单独氧化率会迅速提升,并生成两种常见的酸,请写出该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湿式吸收法”利用吸收剂与 SO2 发生反应从而达到脱硫目的。
①下列适合作该法吸收剂的是     (填字母)。
A. 氨水   B.Na2SO4 溶液
C. Na2CO3 溶液   D. NaHSO4 溶液
②用石灰水也可吸收 SO2,生成亚硫酸钙浊液。
计算 CaSO (s)+H+(aq)    Ca2+(aq)+HSO-(aq)的平衡常数 K=   。25 ℃时,H SO 电离常数K=1.41×10-2,K=6.30×10-
3    3
8;K (CaSO )=6.76×10-3。
2   3    1   2
sp    3
6.  (2017·河北保定一模)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其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PM2.5,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改善能源结构、机动车限号等措施能有效减少 PM2.5、SO2、NOx等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离子
K+
Na+
NH+
4
SO2-
4
NO-
3
Cl-
浓度/ mol·L-1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将一定量的某 PM2.5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制成待测试样(忽略 OH-)。常温下测得该试样的组成及其浓度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试样的pH=   。
(2)  
已知汽缸中生成 NO 的反应为 N2(g)+O2(g)    2NO(g)ΔH>0,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说法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C.  N2、O2、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2
D.  氧气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3)  为减少 SO2 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1
2
已知:H2(g)+ O2(g)    H2O(g)
ΔH=-241.8kJ·mol-1
2
1
C(s)+ O (g)    CO(g) ΔH=-110.5 kJ·mol-1
2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洗涤含 SO2 烟气。下列可作为洗涤含SO2 的烟气的洗涤剂的是     (填字母)。
A. 浓氨水   B.碳酸氢钠饱和溶液
C. FeCl2 饱和溶液D. 酸性 CaCl2 饱和溶液
(4)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 NOx的排放,这使 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性小组在实验室以 Ag - ZSM -5 为催化剂,测得 NO 转化为N2 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 775 K,发现 NO 的分解率降
低,其可能的原因为       n(NO)=1的条件下,为更好地除去 NO 物质,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
,在n(CO)    x
K 左右。
(5)  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 NO。在5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NO 和活性炭(假设无杂质),一定条件下生成气体E 和 F。当温度分别在 T1  ℃ 和 T2  ℃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n/mol)如下表。
物质
温度/℃
活性炭
NO
E
F
初始
3.000
0.10
0
0
T1
2.960
0.020
0.040
0.040
T2
2.975
0.050
0.025
0.025
①写出 NO 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 T1<T2,则该反应的ΔH  (填“>”、“<”或“=”)0。
③上述反应 T1℃时达到化学平衡后再通入 0.1 mol NO 气体,则达到新化学平衡时 NO 的转化率为   。
微专题十一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型研究(选考)
1.  (2014·新课标Ⅰ卷)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 三种金属元素组成。
(1) 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   方法区别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  基态Fe 原子有     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   。可用硫氰化钾检验 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  。
(3)  新制的Cu(OH)2 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 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1mol 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 4 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   个铜原子。
(4)  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 a=0.405 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 Al 单质的密度:    g·cm-3。
2.  (2013·新课标Ⅰ卷)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基态Si 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电子数为     。
(2) 硅主要以硅酸盐、     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 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    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 8 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     个原子。
(4) 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 Mg2Si 和 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表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化学键
C—C
C—H
C—O
Si— Si
Si—H
Si—O
键能/kJ·mol-1
356
413
336
226
318
452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②SiH4 的稳定性小于 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图 1
(6)
4
在硅酸盐中,SiO4-四面体(如图 1)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图 2 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 Si 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Si 与 O 的原子数之比为     ,化学式为    。
图 2
3.  (2017·安徽皖南八校二模)铁与人类密切相关,它的单质及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   基态铁原子的电子占据能量最高的能层符号是     ,与铁同周期的所有过渡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铁不同的元素有   种。
(2)  下列关于铁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Fe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
B.  铁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ⅧB 族
C.  铁丝可用于焰色反应实验时蘸取待测物,是由于铁在光谱图中无特征谱线
D.  Fe 能与 CO 形成配合物Fe(CO)5,Fe(CO)5 中Fe 的化合价为 0
(3)
某铁的化合物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①组成该化合物的主族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该化合物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③该化合物中 C  O 键、C  N 键、C—N键的键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 A—B 或 A B 表示)。
④在上图中用“→”标出亚铁离子的配位键。
(4)
铁有δ、γ两种晶体,如下图所示。δ -Fe 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为     ,γ -Fe 的原子堆积方式为    。4.  (2017·安徽合肥第二次质检)2016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三位科学家,其研究对象之一“分子开关”即与大环主体分子苯芳烃、硫或氮杂环杯芳烃等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  对叔丁基杯[4]芳烃(如图 1 所示)可用于ⅢB 族元素对应的离子萃取,如 La2+、Sc2+。写出基态二价钪离子(Sc2+)核外电子排布式:   。其中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    个。
(2)  对叔丁基杯[4]芳烃由 4 个羟基构成杯底,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3)  不同大小的杯芳烃能识别某些离子,如N-、SCN-等。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判断N- 空间构型为    ;一定条件下,SCN-
3   3
与 MnO2 反应可得到(SCN)2。试写出(SCN)2 的结构式:    。
(4)  已知 C60 分子结构如图 2 所示、C60 晶胞示意图如图3 所示。
则一个 C60 分子中含有σ键个数为    ,与每个C60 分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60 分子有    个,C60 晶体的密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  (2017·广东广州 4 月综合检测)硼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 基态B 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     ,其第一电离能比 Be     (填“大”或“小”)。
(2) 氨硼烷(NH3BH3)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型储氢材料之一,分子中存在配位键,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     ,写出一种与氨硼烷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   (填化学式)。
(3)
常温常压下硼酸(H3BO3)晶体结构为层状,其二维平面结构如图 1。①B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从氢键的角度解释硼酸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小而加热时溶解度增大:     。
②路易斯酸碱理论认为,任何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叫路易斯酸,任何可给出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叫路易斯碱。从结构角度分析硼酸是路易斯酸:     。
(4)
立方氮化硼(BN)是特殊的耐磨和切削材料,其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如图2 所示。①与氮原子直接连接的硼原子构成的几何形状为     。硼原子和氮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为    元环。
②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如图2 所示,其中 X 原子的坐标参数为(0,0,0),Y
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1 ,0, 1  ,则 Z 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立方氮化硼的密度为
2  2
A
d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则晶胞参数a=   nm(列出计算式即可)。6.  (2017·河南安阳二模)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 1 000 多年的历史,其成分是木炭(C)、硫粉(S)和硝酸钾(KNO3)。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黑火药爆炸生成无毒的气体和 K2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Se与S 同主族,则 Se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     ,有    对成对电子。
(3)  C、N、O、K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  黑火药爆炸除生成 K2S 外,还生成少量K2S2,其结构类似于 Na2O2。则 K2S2 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
(5)  KS 遇酸生成 H S,H S 分子中 S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KNO可电离出 NO-,NO- 的空间构型是     。
2    2   2
3    3    3
(6)
2  2
K S 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其中 K+的配位数为     ,若 K S 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则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 S2-核间距为    cm(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7.  (2017·河南郑州、平顶山、濮阳二模)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碳原子核外电子有     种不同的运动状态;碳原子的价电子在形成 sp3 杂化后,其轨道表达式为     。
(2)
3
写出一种与 CO2-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的化学式:     ,其空间构型为  。(3)  有机物 M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 N
①沸点:M     (填“高于”或“低于”)N。
②M 中碳原子杂化类型为     ,不同杂化类型的碳原子数之比为    。
③有机物 N 中除氢原子之外的其他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
已知 CaCO3 的热分解温度为 900 ℃,SrCO3 的热分解温度为 1 172 ℃,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 CaCO3 的热分解温度低于SrCO3 的原因:    。
(5)  石墨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它的一种晶胞结构和部分晶胞参数如右图。
1
①原子坐标参数描述的是晶胞内原子间的相对位置。石墨晶胞中碳原子A、B 的坐标参数分别为 A(0,0,0)、B(0,1, ),则 C 原
2
子的坐标参数为     。
②晶胞参数用以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石墨晶胞底边长为 a cm,层间距为d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石墨的密 度为   g·cm-3(写出表达式即可)。
8.  (2017·福建毕业班质检)铍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正日益被重视。
(1) 最重要的含铍矿物是绿柱石,含 2%铬(Cr)的绿柱石即为祖母绿。基态 Cr 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2) 铍与相邻主族的铝元素性质相似。下列有关铍和铝的叙述正确的有     (填字母)。
A.  都属于 p 区主族元素
B.  电负性都比镁大
C.  第一电离能都比镁大
D.  氯化物的水溶液 pH 均小于 7
(3) 铍、铝晶体都是由金属原子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堆积而成(最密堆积)。铍的熔点(1 551 K)比铝的熔点(930 K)高,原因是 。
(4)
氯化铍在气态时存在 BeCl2 分子(a)和二聚分子(BeCl2)2(b),固态时则具有如下图所示的链状结构(c)。①a 属于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②b 中 Be 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且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 的结构式为    (标出配位键)。
③c 中 Be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④氯化铍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     (填字母)。
A. 范德华力 B. σ键 C. 极性键 D. 非极性键
E. 离子键
(5)
BeO 立方晶胞如下图所示。①BeO 晶体中,O2-的配位数为     。
②若 BeO 晶体的密度为 d g·cm-3,则晶胞参数 a=     nm (列出计算式即可)。
微专题十二  有机合成与推断综合题型研究(选考)
1.
(2017·广东广州 3 月综合测试)石油分馏得到的轻汽油可在 Pt 催化下脱氢环化,逐步转化为芳香烃,以链烃 A 为原料合成两种高分子材料的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
①B 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组峰;G 为一氯化烃。
②R—X+R'—X   R—R'(X 为卤素原子,R、R'为烃基) 回答以下问题:
(1) B的化学名称为     ,E 的结构简式为    。
(2) G生成 H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J的结构简式为   。
(4) F合成丁苯橡胶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I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能与饱和 NaHCO3 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 4 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6∶2∶1∶1的是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6)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 2- 甲基己烷和一氯甲烷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化合物E 的合成路线。
2.  (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某医药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
(1) 烃的含氧衍生物 A 在日常生活中可用作润滑剂,A 与化合物Ⅰ除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外,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也相同,则A 的结构简式为    。
(2) 化合物Ⅳ的化学名称为    。
(3) 化合物Ⅱ转化为化合物Ⅲ的反应条件为   。
(4) 写出化合物Ⅵ与 CH3N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化合物Ⅵ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多种,B 和C 是其中的两类,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如下:
①已知 B 遇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苯环上只有两个对位取代基,则 B 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或  。
②已知 C 分子中含有甲基,能发生水解反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则 C 的结构有    种。
(6) 丁烯酮(
  )可用作聚合反应单体制取阴离子树脂,还可用作烷基化剂和合成甾族化合物及维生素 A 的中间体。请以乙烯和乙炔钠(NaC≡CH)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丁烯酮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A
B……
目标产物
3.
(2017·河南考前预测)苯丙烯酸苯酚酯(
  )是合成高聚酚酯的原料,其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图所示。已知:
ⅰ. CH3CH CH2
CH3CHO+HCHO
ⅱ. RCHO
(1) A的化学名称为     ,B 的结构简式为   。
(2) C分子中官能团名称是     ,由C 生成D 的反应类型为    。
(3)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D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碳碳双键和
    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还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 5 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2∶1∶2∶2∶1 的结构简式为     (任写一种)。
(6) 根据题目信息,写出以丙烯为原料合成乳酸(
  )的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4.  (2017·山东淄博一模)双安妥明可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其结构简式如下:
该物质的合成线路如下:
已知:Ⅰ.RCH2COOH
Ⅱ. RCH  CH2  RCH2CH2Br
Ⅲ.同温同压下 A 的密度是 H2 密度的 28 倍,且支链有一个甲基;G 能发生银镜反应,且 1 mol G 能与 2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
(1) 双安妥明的分子式为    。
(2) A的结构简式为    。
(3) B→C 的反应条件是    ,G→H 的反应类型是     。
(4) 反应“F+I→双安妥明”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符合下列 3 个条件的 F 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与 FeCl3 溶液显色  ②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③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 3 mol NaOH 反应
(6)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请设计由
(    与苯环性质相似)与   合成
的路线。
5.
(2017·广东广州 4 月综合检测)环丁基甲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以下问题:
(1) A属于烯烃,其结构简式为    。
(2) B→C 的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生成的与 C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是    (填结构简式)。
(3) D的结构简式为    ,E 的化学名称是   。
(4)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G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填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核磁共振氢谱为 3 组峰
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1 mol 该同分异构体与足量饱和 NaHCO3 反应产生 88 g 气体
(5) 
H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为丙烯酸乙酯(CH2 CH—COOC2H5),写出聚丙烯酸乙酯在 NaOH 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6)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
和化合物 E 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
6.  (2017·安徽合肥第二次质检)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一种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以
  为原料合成氯吡格雷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名称为   ,D 的结构简式为   。
(2) 化合物 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间成环反应生成含 3 个六元环的有机物,其化学方程式为     。
(3) 一定条件下,1 分子Y 与 1 分子HBr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最多可能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由E 转化为F 时,生成的另一种产物是  。
(4) 写出 B 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任意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①含有两个—NH2 的芳香族化合物 ②核磁共振氢谱有 3 组吸收峰
(5) 结合上述流程,写出以乙醇为有机物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2OH    CH2 CH2
7.  (2017·河南郑州三模)医用麻醉药苄佐卡因E 和食品防腐剂 J 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 M代表E 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Ⅱ.
请回答下列问题:(1) 芳香烃 A 的质谱图如右图,其名称是     。
(2) 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3) 由A 制备 F 的反应类型是   。
(4) C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5) 反应②中试剂ⅱ是     (填字母)。
a.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6)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7) 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简式:     。
a.  为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且与 FeCl3 可以发生显色反应
b.  与 J 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8) 以 A 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涂改液的主要成分亚甲基环己烷(
  ),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高考能力点 1  物质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
【物质的分类】
1.  (2017·山西孝义九校三模)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体的营养物质
B.  明矾水解时能生成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故可用作漂白剂
C.
Ba2+对人体无毒,故 BaSO 在医学上可用作“钡餐”
4
D.
MgO 熔点很高,故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2.
(2017·福建漳州八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
C.
氯化铵、二氧化硫溶于水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D.
云、烟、雾等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3.
(2017·河南考前适应性测试)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B.
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C.
天然存在的动植物油脂,大多属于单甘油酯
D.
乙烯可作水果催熟剂,能促进水果尽早成熟
4.
(2017·广东梅州一检)化学与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硝铵与草木灰不能混合使用,否则将使前者失去肥效,而后者仍有肥效
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
可用于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采用“静电除尘”、“原煤脱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
5.
(2017·福建漳州八校联考)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
B.
C.
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金刚石
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
D.
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
【有机化合物】
6.  (2017·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分子式为C4H8O 的三元环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 5 种  B.6 种
C. 7 种    D.8 种
7.  (2017·湖北武汉武昌区模拟)已知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其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
A. 7 种 B. 8 种
C. 9 种 D. 10 种
8.  (2017·福建宁德质检)某烯烃分子式为C6H12,其同分异构体中主链为 4 个碳原子的有    (    )
A. 2 种    B.3 种
C. 4 种    D.5 种
9.  (2017·山西大同模拟)分子式为 C4H2Cl8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 10 种   B.9 种
C. 8 种    D.7 种
10.  (2017·湖北武汉武昌区 5 月调研)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C.  分子式为 C5H10O2 的有机物中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的有 4 种
D.  在加热条件下,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可鉴别乙醇和葡萄糖
11.  (2017·江苏卷)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和b 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a 和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  a、b 和 c 均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D.  b 和c 均能与新制的Cu(OH)2 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12.  (2017·安徽黄山二模)苯佐卡因是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后创伤止痛、溃疡痛等,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苯佐卡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分子式为 C9H14NO2
B.  苯环上有 2 个取代基,且含有硝基的苯佐卡因的同分异构体有9 种
C.  1 mol 该化合物最多与 4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分子中将氨基转化成硝基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化学用语】
高考能力点 2  化学用语  阿伏加德罗常数
1.  (2017·福建漳州八校联考)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
··
A.
·   ·
HF的电子式: H+[· F ·]-··
B.  HClO 的结构式:H—O—Cl
C.  S2-的结构示意图:
D.  CH4 分子的球棍模型:
2.  (2017·河南开封一模)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
8
中子数为 10 的氧原子:10OB.  Mg2+的结构示意图:
··
C.  硫化钠的电子式:Na· S
· Na
··· ·
D.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
3.  (2017·山西晋商四校联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
A.  NH4Br 的电子式:
B.  CO2 分子的比例模型:
C.  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D. 
NaH 中氢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4.  (2017·山东泰安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12C 与 14C 为不同核素
B.  石墨和 C60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H2O 和 D2O 互为同位素
D. 35X 与 37Y 为同种元素
17   17
【阿伏加德罗常数】
5.
A.
(2017·河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设 NA 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mol Fe 在 1 mol Cl2 中充分燃烧,转移 3NA 个电子
)
B.
7.8 g Na2O2 中含阴离子数为 0.1NA
C.
D.
标准状况下,11.2 L 苯中含有C—H 键的数目为 3NA
1 L 水中溶解 5.85 g NaCl 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0.1 mol·L-1
6.
(2017·安徽江淮十校 3 月联考)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50mL 18.4 mol·L-1 硫酸与足量Cu 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 0.92NB.
A
2L 0.5 mol·L-1 醋酸溶液中含有的 H+数为 NC.  2.0 g H 18O 与 D 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2  2  A
D.  密闭容器中 2 mol NO 与 1 mol O2 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 2NA
7.  (2017·广东深圳二模)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14 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 2NA
B.  1 mol N2 与 4 mol H2 反应生成的 NH3 分子数为 2NA
C.  1 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 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 CCl4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4NA
8.  (2017·河南考前适应性测试)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4
1.8 g N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1NAB.  2.2 g CO2 和 N2O 的混合气体中原子数为 0.15NA
C.  1 mol Na2O2 与足量CO2 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NA
D.  25 ℃、101 kPa 时,2.24 L CH4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4NA
9.  (2017·广东肇庆二模)设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9 g 超重水(3H 16O)含中子数为 6N
2   A
B.  标准状况下,22.4L CCl4 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NA
C.  常温常压下,16 g 甲烷中共价键数目为 4NA
D.  1 L 0.1mol·L-1NaHCO 溶液中 HCO- 和 CO2-数目之和为 0.1N
3  3   3    A
10.  (2017·山东菏泽一模)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 Na218O2 中所含的中子数为 42NA
B.  9.8 g 由H2SO4 和H3PO4 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0.4NA
C.  2 mol·L-1FeCl 溶液中含有的 Fe3+数目小于 2N
3   A
D.  1 mol 环己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2NA
高考能力点 3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共存】
1.  (2017·河北唐山二模)25 ℃时,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0.1 mol·L-1 NH HSO 溶液:Ba2+、Na+、NO-、Cl-
4   4    3
B.  加 KSCN 溶液变红色的溶液:NH+、Al3+、SO2-、Cl-
4  4
C.  c(H+) =1×1014 的溶液:Ca2+、Na+、ClO-、NO-
c(OH-)  3
D.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K+、Na+、CO2-、NO-
3   3
2.  (2017·山东济南一模)常温下,在指定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加入 Al 能放出 H 的溶液:K+、Cu2+、NO-、SO2-
2   3    4
B.
3
某无色透明溶液:Fe2+、ClO-、SiO2-、Na+C.
3
加入(NH4)2CO3 后加热,有气体产生的溶液: Na+、K+、NO-、Cl-D.  0.1 mol·L-1 NaHCO 溶液:Na+、Al3+、SO2-、NO-
3    4   3
3.  (2017·山西五校第三次联考)在加入铝粉能产生 H2 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4
Mg2+、Cu2+、SO2-、Cl-B.
3
K+、Mg2+、NO-、I-C.  Na+、Ba2+、Cl-、Br-
D.  NH+、Ca2+、SiO2-、NO-
4  3   3
4.  (2017·广东韶关六校联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Ca2+、OH-、HCO-
4    3
B.  NH+、Br-、Na+、SO2-
4  4
C.
3
Ag+、H+、SO2-、ClO-D.
3
H+、Cl-、Fe2+、NO-5.  (2017·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H+)=10-12  mol·L-1,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
A.
2
K+、Na+、AlO-、Cl-B.  Na+、Cl-、SO2-、HCO-
4    3
C.  NH+、Na+、NO-、SO2-
4    3    4
D.
3
Ba2+、Na+、Cl-、NO-6.  (2017·安徽合肥一模)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Na+、K+、Cl-、ClO-
B.
4
滴入 KSCN 显血红色的溶液中: Na+、Mg2+、SO2-、Br-
+
C. c(OH-)=1.0×1012 的溶液中:c(H)
K+、Na+、NO-、HCO-
3    3
D. 由水电离的 c(H+)=1.0×10-13mol·L-1 的溶液中:NH+、Fe2+、NO-、SO2-
【离子方程式】
4  3    4
7.  (2017·安徽合肥一模)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    )
A. 
FeCl3 溶液中滴加 HI 溶液: 2Fe3++2HI    2Fe2++2H++I2
B. 
1 mol·L-1 NaAlO 溶液和 4 mol·L-1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AlO-+4H+    Al3++2H O
2   2    2
C.  NH4HSO4 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 溶液:
NH++H++SO2-+Ba2++2OH-  BaSO ↓+NH·H O+H O
4    4   4
3   2   2
D.  Na2S2O3 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硫酸:
3S O2-+2H+    4S↓+2SO2-+H O
2  3    4  2
8.  (2017·河南开封一模)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4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B.  pH=2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SiO2-
4  3
C. 
2  2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 +2OH-    ClO-+Cl-+H O
D.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H++SO2-+Ba2++OH-    BaSO ↓+H O
4    4  2
9.  (2017·山西太原二模)下列说法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合理的是 (    )
A. 
纯碱溶液去油污:CO2-+H O    HCO-+OH-
3   2    3
B.  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
2Al3++3CO2-+3H O    2Al(OH) ↓+3CO↑
3   2   3   2
C. 
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SO2-+Ba2++4OH-    BaSO ↓+AlO-+2H O
4   4    2   2
D. 
2  2
用石墨为电极,电解 Pb(NO3)2 和Cu(NO3)2 的混合溶液制取 PbO2 时,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Pb2++2H O-2e-  PbO+4H+10. (2017·河南洛阳二模)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A. 
3 4    2
Fe3O4 溶于足量稀硝酸中: Fe O +8H+    Fe2++2Fe3++4H O
B.  NH4HCO3 溶液与足量NaOH 溶液混合:
HCO-+OH-  CO2-+H O
3  3   2
C.  将过量的 SO2 通入 NaClO 溶液中:
SO +ClO-+H O    HClO+HSO-
2    2  3
D. 
将 0.2 mol·L-1 KAl(SO ) 溶液与 0.3 mol·L-1B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2Al3++3SO2-+3Ba2++6OH-    2Al(OH) ↓+3BaSO ↓
4 2    2
4    3    4
11.  (2017·广东东莞调研)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Na+Cu2+  Cu+2Na+
B. 
2  2
工业上将 Cl2 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 Cl +2OH-    Cl-+ClO-+H O
C.  向 Ba(OH)2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H4HSO4 溶液:
Ba2++OH-+H++SO2-    BaSO ↓+H O
4  4  2
D. 
1.0 mol·L-1NaAlO 溶液和 2.5mol·L-1 盐酸等体积混合:2AlO-+5H+  Al3++Al(OH) ↓+H O
2  2  3  2
12.  (2017·河北唐山一模)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向 Fe2(SO4)3 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Fe3++Fe    2Fe2+
B. 
3  3    3   2  2
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 +2CH COOH    2CH COO-+Ca2++CO ↑+H OC.  铜与浓硝酸反应:
3Cu+8H++2NO-  3Cu2++2NO↑+4H O
3   2
D.  向 Na2SiO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2   3  2   3
Na SiO +2H+  H SiO ↓+2Na+【氧化还原反应】
13. 
(2017·安徽合肥一模)乙醇与酸性K Cr O 溶液混合可发生如下反应: Cr O2-+C H OH+H+   Cr3++CH COOH+H O(未配平)。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Cr O2-中Cr 元素化合价为+6
2 2 7
2  7  2 5   3   2
2 7
B.  氧化产物为 CH3COOH
C.  K2Cr2O7 溶液常用硫酸酸化
D.  1 mol C2H5OH 发生上述反应转移 2 mol e-
14. 
(2017·河南开封一模)O2F2 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  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是氧化产物
B.  O2F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若生成 4.48 L HF,则转移 0.8 mol 电子
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
15. 
(2017·湖南衡阳一模)F2 和 Xe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氧化性极强且极易与水反应的 XeF2、XeF4 和XeF6 三种化合物。其中XeF4 与 H2O 可以发生反应:6XeF4+12H2O  2XeO3+4Xe↑+24HF+3O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B.  XeF4 按以上方式与水反应,每生成 3 mol O2 转移 12 mol 电子
C.  XeF2 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将重新生成 Xe 和 F2
D.  XeF2、XeF4 和 XeF6 在空气中都能长期存放
16. 
(2017·广东惠州模拟)高铁酸钾 K2FeO4 是一种高效、氧化性比 Cl2 更强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常用下列反应先制高铁酸钠:2FeSO4+6Na2O2  2Na2FeO4+2Na2O+2Na2SO4+O2↑,然后在低温下,在 Na2FeO4 溶液中加 KOH 固体至饱和就可析出 K2FeO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Na2O2 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  高铁酸钾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
C.  K2FeO4 能消毒杀菌,其还原产物水解生成的Fe(OH)3 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D.  制取高铁酸钠时,每生成 1 mol Na2FeO4,反应中共有 4 mol 电子转移
17.  (2017·广东深圳三校联考)已知下列反应:
反应Ⅰ:Co2O3+6HCl(浓)  2CoCl2+Cl2↑+3H2O 反应Ⅱ:5Cl2+I2+6H2O   10HCl+2HI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Ⅰ中 HCl 是氧化剂
B.  反应Ⅱ中 Cl2 发生氧化反应
C.  氧化性:Co2O3>Cl2>HIO3
D.  还原性:CoCl2>HCl>I2
18. 
(2017·福建漳州八校联考)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    2NO+HNO3+9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NF3 是氧化剂,H2O 是还原剂
B.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C.  若生成 0.2 mol HNO3,则转移 0.2 mol 电子
D.  NF3 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性质与用途】
高考能力点 4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  (2017·河南开封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SO2 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 75%
C.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D.  还原铁粉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2.  (2017·广东广州一模)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选项
性质
实际应用
A
SO2 具有漂白性
SO2 可用于食品增白
B
SiO2 熔点高
SiO2 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
C
Al(OH)3 具有弱碱性
Al(OH)3 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D
Fe3+具有氧化性
FeCl3 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3.
A.
(2017·山东德州二模)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晶体硅熔点高,可制玻璃仪器
(    )
B.
C.
D.
NaHCO3 受热分解,可焙制糕点N2 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明矾易水解生成胶体,可作净水剂
4.
(2017·江西南昌三模)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物质性质与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    )
A.
明矾易水解生成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
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作芯片
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D.
Na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作织物漂白剂
5.
(2017·安徽淮北二模)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84”消毒液中的 NaClO 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
B.
C.
使用 Na2CO3 溶液比使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更环保
铝、氧化铝烧结成的金属陶瓷能耐高温、不易破碎
D.
钙、铁、锌、铜、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化学与生活】
6.  (2017·安徽宣城第二次调研)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食品包装中使用生石灰或硅胶可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
B.  将化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加高可减少烟尘对环境的污染
C.  将家用“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可提高去污效果
D.  向海水中加明矾可使海水淡化
7.  (2017·广东佛山质检)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军舰船底镶嵌锌块作正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B.  “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  烈性炸药硝化甘油是由甘油(丙三醇)硝化制得,它属于酯类
D.  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蚁酸使人觉得不适,可以用肥皂水氧化蚁酸处理
【环境保护】
8.  (2017·湖北六校联合体联考)下列有关环境、健康及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氮的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所以它们的含量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项目
B.  PM2.5 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的肺功能造成很大伤害
C.  聚乙烯是生产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不能用聚氯乙烯替代
D.  利用催化转化装置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 NOx、CO 等有害气体转化为N2、CO2 等无害气体
9.  (2017·湖北黄冈 3 月质检)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使用含有氯化钙的融雪剂会加速桥梁的腐蚀
B.  雾霾是一种分散系,N95 活性炭口罩可用于防霾,其原理是吸附作用
C.  大力推广使用煤的液化、气化技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  晶体硅制得的光电池能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10.  (2017·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
A.  Na2O2 吸收CO2 产生O2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ClO2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SiO2 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NH3 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高考能力点 5  元素周期表
1. (2017·湖北武汉调研)元素 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p、q、r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n 分别是元素Y、Z 的单质,n 通常为深红棕色液体,0.01 mol·L-1 r 溶液的 pH 为 2,p 被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s通常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油状液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的大小:W<X<Z
B.  W 的氧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C.  Y 的氧化物可能呈黑色或红棕色
D.  Z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2. (2017·广东茂名一模)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R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p、r 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q、s 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三元化合物且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s 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0.1 mol·L-1 n 溶液的 pH 为 13,m 可制作耐 火管且属于两性物质,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离子半径大小:Y>Z>W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Y
C.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 的强
D.  单质熔点:Z>R>X
3.
(2017·广东韶关二模)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A、B、C、D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m、p、n 分别是元素A、B、C 的单质, D 的单质可与热水发生置换反应;x、y、z 是由 A、B、C 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 y、z 是气体,且 z 可用于配制碳酸饮料。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 的单质起火燃烧时可用z 作灭火剂
B.  元素的非金属性:C>A>B
C.  B、C 与 A 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B
D.  原子半径:D>B>C>A
4.
(2017·山东淄博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p、q、m、n 分别是元素 W、X、Y、Z的气体单质,p 和 s 均为有色气体,v 的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0.1 mol·L-1t 溶液与 0.1 mol·L-1u 溶液的 pH 均为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Y、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B.  元素的非金属性:Z>Y>X,原子半径:X<Z<Y
C.  s 溶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X
··
D.
·
X
·
v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X· Y ·5.
(2017·湖南百所重点高中联考)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 与 Z 为金属元素,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相同。p、q 是它们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化合物,r 是 W 的单质,s 是 Z 的单质。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Y>Z>W>X
B.  q 属于离子化合物
C.  p 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一定条件下,r 与 s 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p
6.  (2017·山东潍坊三模)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p、q、r、s 是上述四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 r 是一种中学常见的两性氧化物,s 是一种强酸,r与 s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 p 与 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简单离子半径:W>Y>Z
B.  气态氢化物的沸点:Y>W
C.  Y 与W 可以形成多种二元化合物
D.  p、q 与 r 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7.
4
(2017·湖北新联考第四次联考)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 处于同一主族。Z、W 形成常见离子Z2-和 W+,且二者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 与Y、Z 组成的等电子离子YX+、ZX-能发生反应,生成物质甲和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物质甲和乙所含的电子数相同
B.  最外层电子数:Y>Z>X
C.  原子半径:W>Y>Z
D.  Y、Z 分别与 X 形成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Z>Y
8.  (2017·河南考前预测)短周期元素 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由以上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A 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生成甲、乙、丙、丁四种气体,甲、乙分别能使无水硫酸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丙能用品红试液检验,丁能参与大气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W<X<Y<Z
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C.  W 分别与X、Z 形成的化合物均能抑制水的电离
D.  在化合物 A 的分解反应中丙为氧化产物,丁为还原产物
高考能力点 6  实验装置与操作  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实验装置与操作】
1.  (2017·河北衡水中学)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1图 2
图 3
图 4
A.  图 1 装置可制取干燥纯净的 NH3
B.  图 2 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C.  图 3 装置可测量 Cu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D.  图 4 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 Fe(OH)2
2.
(2017·安徽合肥一模)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  甲用于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
B.  乙用于分离 I2 和NH4Cl
C.  丙用于测定某 NaOH 溶液的浓度
D.  丁装置能组成 Cu-Zn 原电池
3.  (2014·新课标Ⅰ卷)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
选项
实验结论
A
稀硫酸
Na2S
AgNO3 与
AgCl 的浊液
Ksp(AgCl)>
Ksp(Ag2S)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续 表)
选项
实验结论
C
稀盐酸
Na2SO3
Ba(NO3)2
溶液
SO2 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
D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
溶液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4.  (2017·湖南永州二模)下图所示的实验或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A.  图①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且彼此互溶的液态混合物
B.  图②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并收集少量的 NH3
C.  图③表示的是实验室配制溶液的转移过程
D.  图④可用于除去 SO2 中的 HCl 气体
【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5.  (2017·安徽宣城第二次调研)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对应的实验结论都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 CO2 通入CaCl2 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
CaCO3 难溶于水
B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 Ag+
C
向 AgCl 沉淀中滴加 NaBr 溶液
白色沉淀转化为浅黄色沉淀
Ksp(AgCl)>
Ksp  (AgBr)
D
将苯滴加到溴水中
溴水褪色
苯和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6.  (2017·安徽合肥三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
预测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A
向饱和 Na2CO3 溶液
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立即有气体
逸出
CO2-+2H+    H O+CO ↑
3   2  2
B
将浓硫酸滴加到盛有铜片的试管中, 并将蘸有品红溶液
的试纸置于试管口
品红试纸褪色
SO2 具有漂白性
C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
上加热
铝熔化但不
会滴下
Al2O3 的熔点比铝高
D
向淀粉的酸性水解
液中滴入少量新制Cu(OH)2 并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高考能力点 7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物质的检验与推断
1.  (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图为实验室中的蒸馏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仪器甲是锥形瓶,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B.  温度计水银球应该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  直形冷凝管可用球形冷凝管代替
D.  石油蒸馏时加沸石,制蒸馏水时不用加沸石
2.  (2017·河北八所重点中学联考)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
B.  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  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
D.  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  (2017·安徽皖南八校二模)实验室利用反应 2KClO3
2KCl+3O2↑制取氧气,并将残渣经溶解后分离回收 MnO2 再干燥后称量。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制取氧气   B.收集氧气
C. 分离 MnO2   D. 称量 MnO2
4.
(2017·福建漳州八校联考)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图 1 所示装置除去 Cl2 中含有的少量HCl
B.  用图 2 所示装置蒸干 FeCl3 饱和溶液制备FeCl3 固体
C.  用图 3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 CO2 气体
D.  用图 4 所示装置分离 CCl4 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5.  (2017·江西南昌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    )
物质
杂质
试剂
方法
A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饱和碳酸钠溶液
洗气
B
苯酚
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C
氯化钠溶液
碘化钠
氯水、酒精
萃取、分液
D
BaSO4
BaCO3
过滤
6.  (2017·山东潍坊二模)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a2CO3
溶液
Na2SO4
溶液
加入过量的 Ba(NO3)2 溶液,过滤
B
H2
HCl
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浓硫酸
C
NaCl 固体
细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D
铁粉
Fe2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7.  (2017·山西临汾联考)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 C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2-
2  3
B.
4
在某试样中加入 NaOH 浓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则试样中含有NH+C.  用 Na2CO3 溶液可以鉴别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1 的稀盐酸和稀硫酸
D.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8.
(2017·湖北黄冈模拟)有一包白色粉末,由 BaCl2、K2SO4、CaCO3、NaOH、Cu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aCl2、CaCO3 一定存在,NaOH 可能存在
B.  K2SO4、CuSO4 一定不存在
C.  NaOH、CaCO3、BaCl2 一定存在,K2SO4 可能存在
D.  C 为单一溶质溶液
【反应热】
高考能力点 8  反应热  原电池  电解池
1.  (2017·江苏卷)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C(s)+H2O(g)    CO(g)+H2 (g)
1
ΔH=a kJ·mol-1
②CO(g)+H2O(g)    CO2(g)+H2 (g)
2
ΔH=b kJ·mol-1
③CO2(g)+3H2(g)    CH3OH(g)+H2O(g)
3
ΔH=c kJ·mol-1
④2CH3OH(g)    CH3OCH3 (g)+H2O(g)
4
ΔH=d kJ·mol-1A.  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  反应③也是 CO2 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 反应CH OH(g)    1   1
   
d   -1
3    CH3OCH3 (g)+ H2O(l)的ΔH= kJ·mol
2   2  2
D. 
2  3   3   2
反应2CO(g)+4H (g)    CH OCH (g)+H O(g)的ΔH=(2b+2c+d) kJ·mol-12.  (2017·河北保定一模)已知通过乙醇制取氢气通常有如下两条途径:
a. 
CH CH OH(g)+HO(g)    4H (g)+2CO(g) ΔH=+256.6 kJ·mol-1
3    2  2  2   1
b. 
2CH CH OH(g)+O(g)    6H (g)+4CO(g) ΔH=+27.6 kJ·mol-1
3    2  2   2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升高 a 的反应温度,乙醇的转化率增大
B.  由 b 可知,乙醇的燃烧热为 13.8 kJ·mol-1
C.  对反应 b 来说,增大 O2 浓度可使ΔH2 的值增大
D.  以上两种途径,制取等量的氢气,无论哪种途径,消耗的能量均相同
3. (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铁系氧化物材料在光催化、电致变色、气敏传感器以及光电化学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诱人的前景。实验室中可利用 FeCO3 和O2 为原料制备少量铁红,每生成 160 g固体铁红放出 130 kJ 热量,则下列有关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2FeCO3(s)+O2(g)    Fe2O3(s)+2CO2(g)
ΔH=-130kJ·mol-1
B. 4FeCO3(s)+O2(g)    2Fe2O3(s)+4CO2(g)
ΔH=+260kJ·mol-1
C. 4FeCO3(s)+O2(g)    2Fe2O3(s)+4CO2(g)
ΔH=-260kJ·mol-1
D. 4FeCO3(s)+O2(g)    2Fe2O3(s)+4CO2(g)
ΔH=+130kJ·mol-1
4.  (2017·山西晋商四校联考)有关能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2    2   2  2
2H(g)+O (g)    2H O(g) ΔH=-483.6 kJ·mol-1,则 H 的燃烧热为 241.8 kJ·mol-1B. 
由 C(石墨,s)    C(金刚石,s) ΔH=+1.9 kJ·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
D.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5.  (2017·河南开封一模)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 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 O(l)    2H (g)+O (g) ΔH=+571.6kJ·mol-1
2  2    2    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 O(g)    CO(g)+H (g) ΔH=+131.3kJ·mol-1
2   2    2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 (g)+HO(g)    CO(g)+3H (g) ΔH=+206.1 kJ·mol-1
4    2  2    3
A.  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  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 减小
D. 
4    2
反应CH (g)    C(s)+2H (g)的ΔH=+74.8 kJ·mol-1【原电池】
6.
(2017·广东揭阳模拟)右下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放电过程中,电子从正极转移到负极
B.  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C.  正极反应式为
2    2
MnO +4H++2e-  Mn2++2H OD.
若 Cm(H2O)n是葡萄糖,当电路中转移 6NA 个电子时,消耗的葡萄糖是 1 mol7.  (2017·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右图是利用乙烯催化氧化制备乙醛同时能获得电能的一种装置,其电池总反应为2CH2    CH2+O2    2CH3CH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每有 0.1 mol O2 反应,则溶液中迁移 0.4 mol e-
C.  负极反应式为
CH2   CH2-2e-+H2O    CH3CHO+2H+
D.  正极区溶液的 pH 增大
8. 
(2017·河南高考诊断卷)含氯苯(   )的废水可通过加入适量乙酸钠,设计成微生物电池将氯苯转化为苯而除去, 其除去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A 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H+由A 极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B 极
C. 
A 极反应式为
  +2e-+H+    Cl-+
D.
反应后电解液的 pH 升高9.  (2017·安徽芜湖期末)科学家最近开发了一种“叶片绿色电池”,利用 CO2 和H2O合成甲醇,示意图如右图,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新型电池仅存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B. 
电池总反应为 2CO2 +4H2O    2CH3OH +3O2
C.  电子从电极 b 流向电极 a
D.  产生标准状况下 2.24 L O2,转移电子 0.6NA
10.
(2017·福建莆田模拟)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下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尿素[CO(NH2)2]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物质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 电极有CO2 和 N2 生成
B.  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
C.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D. 
2    2
N电极反应式为O +2H O+4e-  4OH-
【电解池】11. (2017·广东深圳调研)某电解装置如右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淀粉 -KI 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右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 +6OH-   IO-+5I-+3H 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3  2
(    )
A.  石墨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  刚开始电解时,左侧溶液的 pH 增大
C.  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 I-
D.
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KI+2H2O    I2+H2↑+2KOH12.  (2017·广东梅州一检)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极为负极,电子从铂电极流向该极
B.  Pt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Ag-Pt 电极发生的反应:
2NO-+12H++10e-  N ↑+6HO
3   2    2
D.  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极减少的质量一样多
13. 
(2107·湖北武汉武昌区模拟)碱性硼化钒-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 4VB2+11O2  4B2O3+2V2O5,室温下用该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装置如下图。当外电路中通过 0.04 mol 电子时,乙装置中溶液的体积为 400 m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外电路中电子由 a 电极流向 b 电极
B.  电极上生成气体的体积为 4.48 L
C.  乙装置中溶液的 pH 为 13
D.  VB2 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
2  2   2  5   2 3
2VB +11H O-22e-  V O +2B O +22H+14. 
2
(2017·江西南昌一模)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 Mg+ClO-+H O    Cl-+Mg(OH) ↓,图乙是含Cr O2-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2 7A.  图甲中发生的氧化反应:
2   2
Mg2++ClO-+H O+2e-  Cl-+Mg(OH) ↓B.  图乙中惰性电极棒上有 O2 放出
C. 图乙中 Cr O2-向惰性电极移动,与该极附近的 OH-结合转化成 Cr(OH) 除去
2  7    3
D.  若图甲中 3.6 g 镁产生的电量用于图乙中废水处理,理论上图乙中有8.4 g 阳极材料参与反应
15.  (2017·河北邯郸质检)已知:镁电池的总反应为 xMg+Mo3S4
MgxMo3S4,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 2Li+S
Li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锂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
B.  镁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Mo S +2xe-   Mo S2x-
3 4   3 4
C.  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出电能的大小称为该电池的比能量)
D.
下图中 Li 作负极,Mo3S4 作阳极高考能力点 9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1.
(2017·安徽合肥一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2Y(g)    2Z(g) ΔH>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  )2. 
时间/s
0
1
2
3
4
c(NO)/ mol·L-1
9.50×
10-3
4.50×
10-3
2.50×
10-3
1.50×
10-3
1.50×
10-3
c(CO)/
mol·L-1
9.00×
10-3
4.00×
10-3
2.00×
10-3
1.00×
10-3
1.00×
10-3
(2017·河南郑州三模)汽车尾气脱硝脱碳主要原理为 2NO(g)+2CO(g)    N2(g)+2CO2(g)ΔH<0。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测得该反应在不同时间 NO 和 CO 的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定温度下,从开始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逐渐增大
B.
2
前 2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N )=1.75×10-3 mol·L-1·s-1
C.  达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 11.11%
D.
3 s 时NO 和 CO的浓度都不再变化,反应停止进行
3.  (2017·山东淄博一模)可逆反应 L(s)+aG(g)    bR(g) ΔH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 的体积分数,压强 p1>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1+a<b
B.  ΔH<0
C. a>b
D.  增加 L 的物质的量,可提高 G 的转化率
4.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2017·福建宁德质检)在 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 CO 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上述生成 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 
25 ℃时反应 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 0.5
C.
4
在某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 Ni(CO) 、CO 浓度均为 0.5 mol·L-1,则此时温度高于 80 ℃
D.  80 ℃达到平衡时,保持体积不变,往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CO,再次达到平衡后 CO 的体积分数减小
5.
(2017·福建漳州八校联考)在体积为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A(g)+yB(g)   zC(g),图 1 表示 200 ℃时容器中A、B、C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2 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 C 的体积分数随起始 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 的是 (   )
图 1
图 2
A.  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
B. 
由图 2 可知反应xA(g)+yB(g)   zC(g)的ΔH>0,且 a=1
C.  若在图 1 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 He,此时 v正>v逆
D.  200 ℃时,向容器中充入 2mol A 和 1 mol B,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小于 0.5
6.
(2017·江苏卷)H2O2 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 70 ℃时不同条件下H2O2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 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  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 pH 越小,H2O2 分解速率越快
C.  图丙表明,少量 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 分解速率越快
D.
2 2
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 H O 分解速率的影响大高考能力点 10  电解质溶液及其平衡
1.  (2017·湖南怀化三模)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 T ℃时,某溶液中c(H+)= Kw,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
B.  25 ℃时,若弱酸与强碱溶液的 pH 之和等于 14,则它们等体积混合液呈酸性
C.  常温下,pH 相等的NaOH 溶液与氨水稀释后保持 pH 仍然相等,则氨水加水多
D.  体积和 pH 均相等的 HCl 与 CH3COOH 溶液分别与足量锌粒反应,放出H2 一样多
2.  (2017·广东广州 4 月综合检测)25 ℃时,pH=2 的 HA 和HB 各 1mL 分别加水稀释,pH 随溶液体积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Kw 的数值:a点大于 c点
B.  溶液中的总酸量:a点大于 b点
C.  HB 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 c点
c(A-)
D.  将 a点与 b点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 减小
c(B )
3.
2
(2017·福建莆田模拟)298 K 时,在 100 mL 1 mol·L-1 H R 稀溶液中滴入1 mol·L-1 NaOH 溶液,溶液中 HR-、R2-的物质的量随 pH 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pH=4 时,溶液中 c(HR-)∶c(R2-)=1∶10
B.  滴入 150 mL NaOH 溶液时,溶液中:
c(Na+)>c(HR-)>c(R2-)
C.a点溶液中存在 c(Na+)+c(H+)=c(HR-)+c(R2-)+c(OH-)
D.
2
c点溶液中含R 的微粒有HR-、H R、R2-4. (2017·湖北武汉模拟)常温下,0.1 mol·L-1 H C O 溶液中 H C O 、HC O-、C O2-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 pH 变化的
2 2 4
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2 2 4
2  4   2 4
A. HC O-  H++C O2-,K=1×10-4.3
2  4    2 4
B.  将等物质的量的 NaHC2O4、Na2C2O4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 pH 恰好为 4.3
C. 
常温下 HF 的 K=1×10-3.45,将少量 H C O 溶液加入到足量NaF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H C O +F-  HF+HC O-
a    22 4
2 2 4  2 4
D. 在 0.1 mol·L-1NaHCO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c(HC O-)>c(C O2-)>c(OH-)
2 4
5.  (2017·安徽合肥第二次质检)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2  4   2 4
弱酸
HCOOH
HCN
H2S
电离平衡
Ka=1.8×
Ka=4.9×
K =1.3×10-7
a1
常数(25 ℃)
10-4
10-10
K =7.1×10-15
a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等体积、等浓度的 HCOONa 和 NaCN 两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数目相等
B.  HCOO-、CN-、HS-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C.  NaHS 溶液中加入适量 KOH 后:
2
c(Na+)=c(H S)+c(HS-)+c(S2-)D.  恰好中和等体积、等 pH 的 HCOOH 和 HCN,消耗NaOH 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6.  (2017·湖北联考)25 ℃时,三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弱酸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4.9×10-10
K=4.3×10-3
1
K=5.6×10-11
2
A.  向 N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离子反应:
2CN-+H O+CO    2HCN+CO2-
2  2    3
B.  相同 pH 的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CH3COONa)>c(Na2CO3)>c(NaCN)
C.a mol·L-1 HCN 溶液与 b mol·L-1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a+)>c(CN-),则 b一定大于 a
D.  等物质的量的 CH3COONa 和 NaCN 的混合溶液中:
3    3
c(CH COO-)+c(CH COOH)=c(CN-)+c(HCN)7.
(2017·河南安阳二模)硫酸锶(SrSO4)可用于烟火和陶瓷工业,该物质是矿物天青石的主要成分,可由 Na2SO4 溶液加入锶盐溶液沉淀而得。下图是硫酸锶的溶解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像中 a、c两点的溶度积:Ksp(a)<Ksp(c)
B. 363 K 时的溶度积K (SrSO )=1.0×10-3.20
sp    4
C.  SrSO4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313 K 时,b点为饱和溶液,d点为不饱和溶液
主观题型 1  化学综合实验
1.  (2017·山西晋商四校联考) FeCl3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 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工业上,向 500600℃的铁屑中通入氯气可生产无水氯化铁;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可生产无水氯化亚铁。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生产流程制备无水 FeCl3 并对产物做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 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用 a、b、c…h表示)。
(2) 
①A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D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3) 反应结束后,生成的烟状 FeCl3 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B 中硬质玻璃管的右端。要使沉积的FeCl3 进入收集器,需进行的操作是  。
(4) FeCl3 溶液常用于吸收有毒气体 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
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淡黄色溶液中加入试剂 X 生成淡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6) 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该小组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
①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 FeCl3 溶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试剂X,溶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盐酸和 BaCl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②另取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FeCl3 溶液滴加 2 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根据上述实验得出溶液褪色的原因:   。
2.
(2017·广东东莞调研)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 NaNO2 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 中加热装置已略去)。[背景素材]
①2NO+Na2O2  2NaNO2;
②NO 能被酸性KMnO 氧化成NO-,MnO- 被还原为Mn2+;
4   3    4
③在酸性条件下,NaNO 能把I-氧化为 I ,S O2-能把 I 还原为 I-。
2
[制备 NaNO2]
2   2 3    2
(1) 装置A 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B装置中水的作用是   ;铜的作用是。
(3) 为保证制得的亚硝酸钠的纯度,C 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    (填字母)。
A. P2O5    B. 碱石灰  C. 无水 CaCl2    D.生石灰
(4) E 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测定 NaNO2 纯度]
(5) 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硫酸、c mol·L-1 KI 溶液、淀粉溶液、c mol·L-1 Na S O 溶液、c mol·L-1 酸性 KMnO 溶液。
1   2    2 2 3  3    4
①利用 NaNO2 的还原性来测定其纯度,可选择的试剂是   。
②利用 NaNO2 的氧化性来测定其纯度的步骤:准确称取质量为m g 的 NaNO2 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1 mol·L-1 KI溶液、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    滴定至    ,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读数,重复以上操作 2~3 次。(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3.  (2017·广东韶关二模)草酸是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
为 101 ℃,易溶于水,受热易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常温下它的电离常数 K=5.4×10-2、K=5.4×10-5。回答下列问题:
1   2
(1)
拟用下列装置分解草酸制备少量纯净的 CO,其合理的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2) 相同温度条件下,分别用 3 支试管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
试管
A
B
C
4 mL 0.01 mol·L-1 KMnO
4 mL 0.02 mol·L-1 KMnO
4 mL 0.03 mol·L-1 KMnO
加入
4
1 mL 0.1 mol·L-1 H SO
4
1 mL 0.1 mol·L-1 H SO
1 mL 0.1 mol·L-1 H SO
试剂
2 mL 0.1 mol·L-1 H C O
2 mL 0.1 mol·L-1 H C O
2 mL 0.1 mol·L-1 H C O
褪色时间
28 s
30 s
不褪色
写出试管 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上述实验能否说明“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填“能”或“不能”);简述你的理
由:     。
(3)
2 2  4  2 2 4
为测定某 H C O 溶液的浓度,取 20.00 mL H C O 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 23 滴指示剂,用 0.100 0 mol·L-1 NaOH 溶液进行滴定,并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所用NaOH 溶液体积分别为 19.98 mL、20.02 mL 和 22.00 mL。①所用指示剂为     ;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
②H2C2O4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
③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字母)。
A.  滴定管在盛装 NaOH 溶液前未润洗
B.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得太剧烈,以致部分液体溅出
C.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4.  (2017·山西太原二模)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打磨过的镁条投入到滴有酚酞的饱和 NaHCO3 溶液中,发现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该小组同学对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Ⅰ. 提出假设:
(1)  甲同学:可能只是 MgCO3;
乙同学:可能只是     ;丙同学:可能是 xMgCO3·yMg(OH)2。
(2)  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需将沉淀从溶液中过滤、洗涤、低温干燥。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是 。
(3)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乙同学的假设是错误的: 。
Ⅱ. 定量实验探究:取一定量已干燥过的沉淀样品,利用下列装置测定其组成(部分固定夹持装置未画出),经实验前后对比各装置的质量变化来分析沉淀样品的组成,得出丙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4)  写出xMgCO3·yMg(OH)2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用 x、y表示)。
(5)  ①合理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为     →    →     →    →。(各装置只使用一次)
②实验一段时间后,当装置 B 中  (填实验现象)时,停止加热,说明沉淀样品完全分解;然后打开 E 处的活塞,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    。
③指导老师认为在上述实验装置末端还需再连接一个装置 D,若无此装置,则会使测出的 x∶y的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主观题型 2  无机综合与化学工艺流程
1.  (2017·安徽宣城第二次调研)从镍矿石尾矿中提取NiSO4 是解决我国镍资源匮乏的一条重要途径,已知该过程如下:
表 1:各物质的 Ksp 数据
物质
MnS
NiS
PbS
CuS
Ni(OH)2
Ksp
2.5×10-13
1.1×10-21
8.0×10-28
6.3×10-36
2.0×10-15
表 2:滤液A 中各金属离子的含量
成分
Ni2+
Fe3+
Fe2+
Mn2+
Cu2+
Pb2+
含量/g·L-1
3.80
4.80
x
0.20
0.15
<0.00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Ⅰ酸浸之前需将矿石粉碎,目的是   。
(2) 若杂质离子的浓度 c≤1.0×10-5 mol·L-1 即可认定沉淀完全,则步骤Ⅱ中当 Pb2+恰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硫离子的浓度
c(S2-)=     mol·L-1;此时 Ni2+是否已开始沉淀?    (填“是”或“否”)。
(3) 常温下进行步骤Ⅲ的目的是除去铁和锰元素,已知除铁元素的离子反应如下:
2   3
2Fe2++ClO -+5H O    2Fe(OH) ↓+Cl-+4H+
2
此时 Mn2+的氧化产物为 MnO ,写出除锰元素的离子方程式:  。(4)
4    4
为测定滤液 A 中 Fe2+的含量(每升溶液中含有的亚铁离子的质量,以g·L-1 表示),每次移取 20.00 mL 待测液,并用0.02 mol·L-1 KMnO溶液滴定,若已知其他离子均不反应,且三次滴定平均消耗 KMnO 溶液 18.00 mL,则 x的值为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5) 所得 Ni(OH)2 是制造镍镉电池的重要原料,镍镉电池工作原理如下: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
则随着放电的进行,正极区 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  (2017·河南新乡三模)以铬铁合金(含少量 Co、Ni、C 等元素)为原料制备Cr2O3 并获得副产品 FeC2O4·2H2O 的工艺流程如下:
(1) 工业上酸溶时通常用硫酸而不用盐酸的原因是    。
(2)  已知滤渣 2 的主要成分是CoS 和NiS,则滤渣 1 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
2
在加入 Na S除杂前需将溶液 pH 调到 4 左右,Cr3+、Fe2+浓度与溶液 pH 之间的关系如右图,分析 pH 调至 4 左右的原因:pH 过小,加入 Na2S 后会产生 H2S 并逸出;   。(4)  Fe3+易与 C O2-形成配合物存在于滤液中。检验过滤 2 的滤液中是否存在Fe3+的试剂为   。
2 4
(5)  FeC2O4·2H2O 与 LiH2PO4 混合煅烧,可制得锂电池的电极材料LiFePO4,其他产物以气体形式放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  已知 Cr(OH) 是两性氢氧化物,若沉铬时 pH 过大,则 Cr(OH) 会转化为 Cr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2
为     ;证明 Cr(OH)3 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3. (2017·安徽芜湖期末)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俗名摩尔盐。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广泛用于医药、冶金、电镀等。工业上利用硫铁矿(主要成分 FeS)生产硫酸亚铁铵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提高硫铁矿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任写两点)。
(2)  工业生产中气体 X 经过多步转化可利用。写出400 ℃时,催化剂作用下气体 X 与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固体M 为     ,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
(4)  操作A 包含以下步骤: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一般用乙醇洗涤,选择乙醇的目的是   。
(5)
4    4
制得的摩尔盐产品往往含有极少量的 Fe3+,为测定摩尔盐产品的纯度,某实验小组称取产品2.0 g,溶于水,并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用 0.100 0 mol·L-1KMnO 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KMnO 溶液 10.00mL,则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
②该滴定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该产品的纯度为    。
4.  (2017·湖南怀化四模)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MnO2)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晶体,中间产物为锰酸钾。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制备 KMnO4 晶体的操作流程。
已知:锰酸钾(K MnO )是墨绿色晶体,其水溶液呈深绿色,这是锰酸根离子(MnO2-)在水溶液中的特征颜色,在强碱性溶液中能稳
2   4  4
定存在;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MnO2-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MnO- 和 MnO 。
4  4  2
回答下列问题:
(1) KOH 的电子式为   ,煅烧KOH 和软锰矿的混合物应放在    (填字母)中加热。
A. 烧杯    B. 瓷坩埚   C. 蒸发皿   D.铁坩埚
(2) 调节溶液 pH 的过程中,所得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 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
(4) 已知 20 ℃时 K2SO4、KCl、CH3COOK 的溶解度分别为11.1 g、34 g、217 g,则从理论上分析,选用下列酸中    (填字母),得到的高锰酸钾晶体纯度更高。
A. 稀硫酸   B.浓盐酸   C. 醋酸   D.稀盐酸(5) 产品中 KMnO4 的定量分析:
4
①配制浓度为 0.125 0 mg·mL-1 的 KMnO 标准溶液 100 mL。②将上述溶液稀释为浓度分别为 2.5、5.0、7.5、10.0、12.5、15.0(单位:mg·L-1)的溶液,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并将测定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右图。
③称取 KMnO4 样品(不含 K2MnO4)0.125 0 g,按步骤①配得产品溶液 1 000 mL,取 10 mL 稀释至 100 mL,然后按步骤②的方法进行测定,两次测定所得的吸光度分别为 0.149、0.151,则样品中KMnO4 的质量分数为  。
(6) 酸性KMnO4 溶液与FeS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主观题型 3  化学反应原理
1.  (2017·江西南昌一模)研究碳、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对于环境的改善有重大意义。
(1)  氧化还原法消除 NOx的转化如下:
NO    NO2   N2
已知:NO(g)+O3(g)    NO2(g)+O2(g)ΔH=-200.9  kJ·mol-1 2NO(g)+O2(g)   2NO2(g)
ΔH=-116.2 kJ·mol-1
则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有人设想将CO 按下列反应除去:2CO(g)    2C(s)+O2(g)ΔH>0,请你分析该设想能否实现?   (填“是”或“否”),依据是    。
(3)
a
一定条件下,CO 可与粉末状的氢氧化钠作用生成甲酸钠。已知常温时,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1.70×10-4。
①甲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②向 20 mL0.1 mol·L-1 甲酸钠溶液中滴加 10 mL 0.1 mol·L-1 盐酸,混合液呈     (填“酸”或“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4)  活性炭也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 NO。在 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0.100 0 mol NO 和 2.030 mol 固体活性炭,生成A、B 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固体活
性炭/mol
NO/mol
A/mol
B/mol
200 ℃
2.000
0.040 0
0.030 0
0.030 0
335 ℃
2.005
0.050 0
0.025 0
0.025 0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200 ℃时,平衡后向恒容容器中再充入 0.1 mol NO,再次平衡后,NO 的百分含量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计算反应体系在 335 ℃ 时的平衡常数:     。
2.  (2017·湖北新联考第四次联考)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是环保和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1)
新的研究表明,利用太阳能可以将 CO2 分解制取炭黑,其原理如下图所示。该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 在整个过程中,FeO 的作用是   。已知:
3  4  2
①2Fe O (s)    6FeO(s)+O (g) ΔH=a kJ·mol-1
2   2
②C(s)+O (g)    CO (g)   ΔH=b kJ·mol-1 则过程 2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2(g)+CH4(g)    2CO(g)+2H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CO2 的转化率降低
C.  增大 CO2 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平衡时 CO、H2 的体积分数不一定相等
(3)  
在 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CO2 和 n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CO2 的转化
率与温度、投料比 X =  n(H2)
n(CO2)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若从反应开始到 A点需要 10 s,则 v(H2)=     。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若 X1=3,则 B点的 K=    。
③根据图像判断 X1     (填“>”、“<”或“=”,下同)X2,平衡常数 KA     KB。
④若在 500 K 时,按 X1 投料,在恒压下进行,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CO2 的转化率  (填“>”、“<”或“=”)75%。
(4)  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突破性的新太阳能电池,能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换成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燃料,解决了现代社会的两大挑战:“减少大气的碳含量”以及“有效率地制造高密度能源”。下图是通过CO2 和 H2O 作用制备 CH3OH的原理示意图。
①a 电极的名称为     ,电极产物为    。
②b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
3.  (2017·山东济南一模)近年我国汽车拥有量呈较快增长趋势,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回答下列问题:
(1)  
2  2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起反应:N2(g)+O2(g)  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 的原因之一。2 000 K时,向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N2与 2 mol O2,发生上述反应,经过 5 min 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 NO 的体积分数为 0.75%。则该反应在 5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O )=    mol·L-1·min-1,N的平衡转化率为     ,2 000 K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2)  一定量 NO 发生分解的过程中,NO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反应 2NO(g)    N2(g)+O2(g)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一定温度下,能够说明反应 2NO(g)    N2(g)+O2(g)已达到平衡的是     (填字母)。
a.  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c.  NO、N2、O2 的浓度保持不变
d.  单位时间内分解 4 mol NO,同时生成 2mol N2
容器代号
NO
N2
O2
A
2
0
0
B
0
1
1
C
0.4
0.6
0.8
D
1
0.5
0.4
③在四个容积和温度均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相应物质的量(mol)如下表所示。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后,N2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填容器代号)。
(3)  
当发动机采用稀薄燃烧时,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 NOx。可用 CH4 催化还原NOx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已知:CH4(g)+4NO2(g)   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
CH4(g)+2NO2(g)    N2(g)+CO2(g)+2H2O(g) ΔH=-867 kJ·mol-1
①写出 CH4 与NO 反应生成N2、CO2、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使用催化剂可以将汽车尾气的主要有害成分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2017·广东韶关二模)硫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可形成多种化合物。H2S 和 SO2 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
(1)   H2S 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 ℃时,在 0.10 mol·L-1 H2S 溶液中,通入 HCl 气体或加入 NaOH 固体以调节溶液 pH,溶液 pH 与 c(S2-)关系如图 1 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和 H2S 的挥发)。
图 1
2
①pH=13 时,溶液中的 c(H S)+c(HS-)=    mol·L-1。
2
②某溶液含 0.01 mol·L-1 Fe2+、未知浓度的Mn2+和 0.10 mol·L-1 H S,当溶液pH=     时,Fe2+开始沉淀;当 Mn2+开始沉淀
中   2+
时,溶液  c(Mn2+)=     。c(Fe )[已知:K (FeS)=1.4×10-19,K (MnS)=2.8×10-13]
sp   sp
1
(2)  
2
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 SO2 转化为SO3 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SO2(g)+ O2(g)    SO3(g)
ΔH=-99 kJ·mol-1。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3.33。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 2 所示。图 2
2 5    2 5
①图 2 中ΔH=  kJ·mol-l;该反应通常用 V O 作催化剂,加V O 会使图中 A点降低,原因是      。②该温度下,向 10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 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 v(正)
(填“<”、“>”或“=”)v(逆)。
③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图 3 表示 L一定时,SO2(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则 X代表的物理量   是   ;L1、L2 的大小关系为 L1     (填“<”、“>”或“=”)L2。图 3
主观题型 4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1.  (2017·广东韶关模拟)硒(Se)是一种有抗癌、抗氧化作用的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1) 基态硒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  锗、砷、硒的第一电离能大小排序为   。H2SeO4 的酸性比H2SeO3 的强,其原因是    。
(3)  H SeO 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     ;SeO2-的立体构型是    。与 SeO2-互为等电体的分子有
2   3  3  3
(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4) H2Se 属于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单质硒的熔点为 217 ℃,它属于    晶体。
(5)
A
硒化锌(ZnSe)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晶胞中硒原子的配位数为   ;若该晶胞密度为ρ g·cm-3,硒化锌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1,N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晶胞参数 a为  pm。2.  (2017·湖北黄冈 3 月质检)铁氧体是一种磁性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
(1) 基态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  工业制备铁氧体常使用水解法,制备时常加入尿素、醋酸钠等碱性物质。尿素分子中四种不同元素的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醋酸钠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
(3)  工业制备铁氧体也可使用沉淀法,制备时常加入氨(NH3)、联氨(N2H4)等弱碱。比较下表中氨(NH3)、联氨(N2H4)的熔、沸点, 解释其高低的主要原因:
N2H4
NH3
熔点/℃
2
-77.8
沸点/℃
113.5
-33.5
(4)  右图是从铁氧体离子晶体 Fe3O4 中取出的能体现其晶体结构的一个立方体,则晶体中的氧离子是否构成了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填“是”或“否”),该立方体是不是 Fe3O4 的晶胞?    (填“是”或“否”),立方体中三价铁离子处于氧离子围成的    (填空间结构)空隙。
(5)
3 4    3 4
解释该 Fe O 晶体能导电的原因:    ,根据上图计算 Fe O 晶体的密度为     g·cm-3 (图中 a=0.42 n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  (2017·湖北七市联考)已知:A、B、C、D 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 元素 3p 能级半充满,C是所在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 是第 4 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D 元素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     。
(2) D可形成化合物[D(H2O)6](NO3)3 。
①[D(H O) ](NO ) 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    。NO- 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
2    6  3 3  3
②在[D(H2O)6]3+中 D3+与 H2O 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    ,1mol [D(H2O)6]3+中含有的σ键有     mol。
(3) 已知 B、C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有两种。这两种化合物中  (填化学式)为非极性分子。另一种物质的电子式为   。
(4)
由 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都具有球型对称结构,它们都可以看作刚性圆球,并彼此“相切”。下图所示为 A、C 形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图以及晶胞的截面图。
A
晶胞中距离一个 A+最近的 C-有     个,这些 C-围成的图形是     ,若晶体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 N
A
表示,则 A+的离子半径为   cm(用含 N 与ρ的式子表示)。4.  (2017·河北石家庄二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Ⅰ. K Cr O 曾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CrO2-(橙色)+CHCH OH——Cr3+(绿色)+CHCOOH (未配平)。
2 2 7
2  7  3    2   3
(1) 基态 Cr 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
(2) CH3COOH分子中所含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所含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   。
(3) 已知:Cr3+等过渡元素水合离子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离子
Sc3+
Cr3+
Fe2+
Zn2+
水合离子的颜色
无色
绿色
浅绿色
无色
请根据原子结构推测 Sc3+、Zn2+的水合离子为无色的原因:    。Ⅱ. ZnCl2 浓溶液常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例如与 FeO 反应可得 Fe[Zn(OH)Cl2]2 溶液。
(4) Fe[Zn(OH)Cl2]2 溶液中不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     (填字母)。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金属键
2
D. 配位键    E.范德华力 F. 氢键溶液中[Zn(OH)Cl ]-的结构式为 。
Ⅲ.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堆积方式如图 1,晶胞结构如图 2。图 1
图 2
(5) 锌的堆积方式为     ,配位数为    。
(6)
A
若锌原子的半径为 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则锌晶体的密度为     g·cm-3 (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
5.  (2017·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X、Y、Z、W、R、M 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 W、Z与 R 分别是同族元素;X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小于同周期前一族元素的原子;Z 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有 3 个未成对电子;M 元素的单质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其单质及合金是一种优良的航天、航空材料,M 的基态原子核外有 2 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3
NaZ3 可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气囊中的 NaZ3 迅速分解产生大量 Z 的单质气体,从而使安全气囊瞬间充 气弹出,减轻了乘员受到的伤害。基态 Z 原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与Z-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
3
(写一个即可),Z- 的空间构型是    。(2)
6    4  4
W 元素可形成[WF ]3-、[WCl ]-配离子,而X 只能形成[XF ]-配离子,由此可知决定配合物中配位数多少的因素之一是     。(3)  已知Y 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与 Na+、K+、NH+形成的酸式盐溶解度都小于其正盐的溶解度,原因是 HCO- 之间以
4    3
3
(填作用力)作用形成长链,减小了 HCO- 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导致溶解度降低。(4)  R 元素通常有白、红、黑三种颜色的单质,其中最稳定的同素异形体G 在通常状态下是一种黑色有金属光泽的晶体,G 在储能、电子和光伏发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比石墨烯更优秀的新型材料。晶体 G 具有与石墨类似的层状结构, 如图 1 所示。下列有关G 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G 中R 原子杂化方式为sp3 杂化
B.  G 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是配位键
C.  与石墨类似,G 的每一层中 R 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
R 元素三种常见的单质中,G 的熔、沸点最高图 1 G 的层状结构
图 2
(5)  M 与 O 形成的离子晶体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形态,其中金红石型是三种形态中最稳定的一种,其晶胞如图 2 所示,则M、O 配位数之比为  ;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类型的因素有    、     、键性因素。
6.  (2017·山东德州二模)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及科研中应用广泛,铁与C、O、N、F 可形成多种化合物。
(1)  基态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Fe3+中有     个未成对电子。
(2)  非金属元素 C、N、O 中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其原因是 。
(3)  铁可与 CO、CN-等形成络合物。
①配合物 Fe(CO)5 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 ℃,沸点为 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 Fe(CO)5 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Fe(CO)5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Fe(CO)5(s)    Fe(s)+5CO(g),已知反应过程中只断裂配位键,则该反应生成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3  6    6
②K [Fe(CN) ]可用于检验Fe2+,配体CN-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1 mol [Fe(CN)]3-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   。(4)   氟化亚铁晶胞属于四方晶系,其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数据计算该晶体密度ρ=    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7.  (2017·山东潍坊二模)C、O、N、Cl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和化合物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 C、O、N、Cl 四种元素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C、O、Cl 原子得到电子时放出热量,而 N 原子得到电子却吸收热量的原因是
(2) NO- 的空间构型为   ;H O 分子中H—O 键键角小于 NH 分子中 N—H 键键角的原因是
3    2  3
(3) CO 可形成多种配位化合物,CO 的结构式为   ,与 CO 互为等电子体且带 1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
(4) C元素的单质石墨烯的结构可以看作是单层的石墨,其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C60 的晶体结
构类似于干冰,则每个 C60 晶胞的质量为   g(用含 NA 的式子表示)。
(5) NaCl 晶体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已知:NaCl 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 NaCl 晶体中最近两个Na+的距离的数学表达式为     cm(用含a、NA 的式子表示)。
主观题型 5  有机推断与有机合成(选考)
1.
(2017·山东德州二模)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丙烯为原料合成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钠
 和苯甲酸异丙酯的流程如下(部分条件已经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 由丙烯生成 A 的反应类型为     。B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2) D的结构简式为    。
(3) 由 E 与 F 生成苯甲酸异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填字母)。
a. E 的沸点高于丙烯   b. 有机物 D 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A<B d. 聚丙烯酸钠能与H2 发生加成反应
(5) 比苯甲酸异丙酯少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 G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G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的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最少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在酸性溶液中的水解产物遇 FeCl3 溶液显紫色
(6)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    和 F 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有机物
的合成路线。
2.  (2016·四川绵阳模拟)多沙唑嗪盐酸盐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沙唑嗪的合成路线如下:
(1) 写出D 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和  。
(2) 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 D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的一取代产物只有两种
②与 Na2CO3 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③水解后的产物才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3) E→F 的反应中还可能生成一种有机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4) 由F 制备多沙唑嗪的反应中要加入试剂 X(C10H10N3O2Cl),X 的结构简式为   。
(5) 苯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香料。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苯甲醛和乙醇为原料合成苯乙酸乙酯(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 并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R—Br+NaCN    R—CN+NaBr;②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③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2OH
H2C  CH2    BrH2C—CH2Br
3.
(2017·福建毕业班质检)苯并环己酮是合成萘(
)或萘的取代物的中间体。由苯并环己酮合成 1- 乙基萘的一种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 萘的分子式为     ;苯并环己酮所含官能团是    (填名称)。
(2) Y的结构简式为    。
(3) 
步骤Ⅲ的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
(4) 
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标明反应条件)。
(5)  苯并环己酮用强氧化剂氧化可生成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
(6)  1-乙基萘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萘的取代物的有     种(不含 1- 乙基萘)。W 也是 1- 乙基萘的同分异构体,它是含一种官能团的苯的取代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 W 有 3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 1∶1∶2,W的结构简式
为    。
(7)  仍以苯并环己酮为原料,上述合成路线中,只要改变其中一个步骤的反应条件和试剂,便可合成萘。完成该步骤:   (表示方法示例:A
B)。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化学常用计量及定律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2章 热点强化4 包罗万象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
2014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精品学案2 常用化学计量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计算题析
高中 | 化学必修1 阿伏伽德罗常数高考真题(2017-2015)
高中化学考试规律总结之-阿伏加德罗常数综合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