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使(散文)

      有一群人身着白大褂,穿梭在生与死之间。他们帮助病人战胜病魔,瘟疫肆虐时,他们挡在前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
   
   一、天使,阳光
   阳光教授是衡阳一家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他是为父亲开颅的主刀医生。
   我与阳光教授同住在衡阳。却因为父亲在广东做开颅手术,通过中山神经外科包主任,在广东认识。
   父亲患阿尔茨海默(老年痴呆)病。我只是理解他、包容他,迁就他不去医院看病检查。直到父亲生命垂危、昏迷、才送去医院,查出肿瘤。
   父亲患的是额叶脑膜瘤,从颅底嗅神经沟往上生长,头顶凸起,压迫视神经,导致双目失明。巨块肿瘤压迫正常脑组织,导致父亲继发性老年痴呆。介于肿块巨大,年龄大(76岁),许多医院建议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说白了就是等死,而离死期不会超过一星期。
   弟弟不愿放弃对父亲的救治,联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神经外科的师兄包主任。包主任看过片子,把检查结果发给阳光教授,与他网上会诊。看到父亲已出现颅内高压危象,阳光教授与包主任决定,立刻行开颅手术。
   上午九点,父亲进手术室。母亲、我和妹妹在手术病人家属等候室来回踱步、喝水、上厕所,看着等候室的滚动屏幕、听着广播的叫唤,生怕漏掉手术室内传出来的蜘丝马迹。此刻我深知,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中午十点多。弟弟在手术室里,发来一段手术视频。明亮无影灯下,两位手术医生专注地低着头,电锯切割颅骨“吱吱吱”的声音,把我们悬着的心,揪了起来。
   时间过得太慢。中午十二点,弟弟发出来一张图片。手术孔巾的术野,一双带着硅胶手套的手,把网状的血管丝,一根根分离。
   “手术顺利进行。比我们想象中更难更复杂,每一根细小的血管和神经,都需小心剥离。有一根大血管从肿瘤中间穿过,难度更大,稍有不慎,伤及血管,将回天无力。”图片后,配弟弟的语音。
   我的心提到嗓子眼。
   下午一点半。弟弟发来图片,一个不锈小碗里,装了半碗暗红色的肉。
   “手术顺利进行,左边的肿瘤已切除。右边的肿瘤更大,安心等候。”
   弟弟语音报平安。可是,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那种心情喜忧参半,喜已切除部分,忧剩下的大部分。
   下午三点多。弟弟从手术室又发出图片,不锈钢碗里装满暗红的肉。
   “已成功分离肿瘤中央的血管,并切出肿瘤。接下来,还要切除颅底部嗅神经沟处的肿瘤根部。请耐心等候。”
   弟弟的语音,让我的心稍稍平复,并没有放下悬着的心。
   下午五点多,弟弟传出语音,肿瘤根部成功切除。此刻,父亲在手术室已过了八个多小时。切除肿瘤只是手术中的一部分,切除后还要修复头颅。
   我们从上午等到日落,再盼到窗外一片漆黑,一点不觉得饥饿。
   父亲满头裹着纱布,推进ICU。阳光教授手术团队出手术室,已是晚上九点,许多饭店酒家都已打烊。东凤镇的一家湘菜馆,热情地接待几个衡阳人。在湘菜馆的卡座靠椅上,阳光教授和包主任两个人都略显憔悴,却谈得十分愉快,像战场上凯旋而归的战士。
   阳光教授坐在我面前。他戴着黑框眼镜,白皙的面颊,似乎染上白大褂的颜色;前额稍长的头发乌黑,有些凌乱。他说话的声音柔和,形色略显疲倦。阳光教授背靠椅子,双臂张开,搭在椅背上,支撑身体。他是为父亲开颅的阳光教授。
   我心中迷惑,这样文弱的一介书生,是怎样在手术室呆上十二小时?弟弟一直守在手术室现场,席间,我向他打听阳光教授是如何吃中餐。
   “每一个外科医生,特别是神经外科医生,都具备特异功能——憋功。”身为眼科医生的弟弟,笑我大惊小怪,“这十二小时,阳光教授、包主任和我,我们仨人在手术室,不喝水,不上厕所,不吃饭,就是这样度过的。”
   我正夹起一块莲藕。听完,惊得莲藕掉到汤碗里,溅得我满身汤水。我抬头看着阳光教授,他只顾低头吃,也许是饿了,也许习以为常。
   他笑笑推开碗筷:“我吃完了!”
   接着又是靠椅背支撑、两手搭椅背的姿势。我很难想象,阳光教授清癯儒雅的样子,是如何坐在显微镜前,坚持十二个小时手术;更无法想象,在阳光教授忍受饥渴、忍受高强度紧张的状态下,颅内蜘蛛网般的血管和神经,是如何被那双细长的手指一一剥离。也许,是毅力支撑;也许,更有为医者的精神。
   我加了阳光教授微信,以便后期向他咨询父亲的病情。在他的空间,我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每个外科医生心中都有一块墓地》。
   “每个外科医生都有一块自己的墓地。这是非外科医生永远无法体会的!”阳光教授这样不吃不喝不拉,置身体不顾,也许,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医生必须学着同自己和解,同死亡和解。一切生物终有一死。”阳光教授淡定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他同自己和解,同死亡和解,同一切生物正常的组织和解,切掉多余的赘生物。
   那天早晨,一缕阳光从厚厚的窗帘后透射进病房时,父亲重见光明。
   
   二、天使,逆行
   猪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有这样一群天使,他们逆向而行,明知武汉危险,却愿自入险境,保他人平安。
   八十四岁高龄院士钟南山,曾经参加2003年抗击非典。新闻播出后,他呼吁人们,没事别去武汉,而自己则义无反顾地奔向疫区。
   订不到机票,钟老便坐高铁。高铁无座位,钟老被安排在餐车一角。耄耋之年的钟老疲惫不堪,靠在椅背,仰面就睡着了。看到图片,让我动容。忽然觉得,这场景似曾相识,多少次看自己的同事,抱凳而睡。
   钟老到达武汉,给疫区一针强心剂,给人们吃了定心丸。讲解病毒特征、传播途征,制定有效阻断方案。他在疫区一个又一个医院会诊,忘了自己,忘了家人,心里只有:如何找到病毒病源;如何控制病毒漫延;如何有效控制病情。
   虽然钟老不是外科医生,但他心中也有一块墓土。生死度外,无怨无悔。
   疫情紧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张旃,写下请战书。主动申请上一线临床。
   “在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场,将无人可以幸免!我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进行进一步的分检工作……”
   “……人生处处是战场。”
   当病毒肆虐时,为保人们平安,甘愿将自己置于险境,这就是白衣战士,这就是天使。
   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衡阳市中心医院,衡阳组织一百多人的医疗队伍,于大年初一,奔向武汉。
   小汤山医院,当年非典的抗战创造零感染的英雄团队,写下请战书:“……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广西的白衣天使,义无反顾地立下誓言:“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大年初一。工作群拜年信息过后,便是“结束假期,立刻上班”的通知。却有同事害怕疫情,想请假。我立刻分析疫情,请同事们理性对待,不恐惧、不造谣、加强防护。可会后还有人轻信谣传,打退堂鼓。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全国面临的是恐慌。”我再次打字发到群里,“新肺炎是要加强防范没错。躲在家里只是切断传播途径,只适合大众人民。如果医生躲家里,疫情就能好,那也不是大问题。”
   “首先要调整好心态,防护自己便可!”
   “各位同事,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是一场硬战。我们是这场战争的战士!从选择职业那天,就别无选择!如果一个月能缓解疫情,武汉不必六天战一座新医院。”
   “我再次申明:想请假的同事,请写好请假条。”
   “我一定是支持请假的!”我发狠话,“疫情过后,永远不用上班了。”
   武汉封城后,我失眠了。有友问我是否申请去武汉,我是想去。可是,我不具备防护自己和参加救护的能力。理智告诉我不能上前线添乱,只能守护好疫情的后方,维护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定民心。
   这场没有销烟的硬仗,医护人员临阵无逃兵。瘟疫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护人们。灾难降临时,他们用血肉之躯挡在前面。防护服里汗水浸透;防目镜后,千叮咛,万嘱咐。疫情不容勿视,请防范自己,减少传染的可能性。
   神州大地,一队又一队白衣战士,主动申请奔赴疫区……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医学生誓言。在医患关系剑拔弩张的时期,医护人员用行动、用生命履行誓言。不计得失,无论生死。无愧天使之称谓。
   天使带翅,逆向飞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那不堪岁月中的温情(三)
[黄石文坛]​汪卫红的散文《父亲》
顶尖外科大师怎么做手术?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出面请来裘法祖,师生再同台
一箭双雕!贵黔杂交手术一次完成重症老人两台复杂手术
医院里的奇迹都给了哪些人?看后我决定转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