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访湘西草堂(散文)


   王船山故居又名湘西草堂。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便隐居于此。
   数年前,我与湘西草堂有一面之缘。那次春季的草堂之行,我撑扶着病殃殃的学姐,满怀心事,来不及细品石船山的风貌,便与草堂匆匆别过。转眼数年,物是人非。学姐没熬到春花凋落,就匆匆离去,而船山故居却旧貌换新颜。
   金秋十月,我再次拜访湘西草堂。时过境迁,当开车从县级公路转至村道,眼前的景象,竟然再也寻不到当年的一丝痕迹。
   努力回忆彼时,一条绵延小道,从村口直通山坳。它是大罗山连接与外界相通的纽带,一头连着草堂,一头连着游人的心。像一条脐带,一端连着母亲,另一端连着大千世界的中华儿女。路旁的花草,像大山里的孩子,拥到路边看热闹。偶有调皮的花朵,在小路旁探出头、伸出胳膊来捣乱。也许,浴沐船山先生的书香,格外的灵动。
   而此刻,道路两旁的路灯上挂船山故居的灯笼,那喜庆的红色点缀初秋的乡野,非常醒目。青幽幽的沥青路,宽阔平坦,从两侧通向湘西草堂。正中那一片宽阔的草坪,浅绿色的小草,绵绵密密地占满草坪的每一寸泥土。深绿的深草凸显出八个立体大字:船山故居,圣境曲兰,仿是名家雕刻的翡翠,碧绿剔透。现代三A级景点,一草一木都彰显民风纯朴,好客热情。
   放眼望向远处,逶迤绵延的大罗山脉,像一条黛青色巨龙,伏在天际边。绿草坪前方、巨龙脚下,宽阔的船山广场中间,一本石雕巨书翻开扉页。船山先生在湘西草堂创作十七年,几百卷、逾千万字的各类著作,留传后世。也许石书的重量超过先生的手稿之量,可是,它无法超越船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份量。
   “湘水西滨,衡阳古郡;草堂仰目,陋室扬名。灯映澄塘,风临门兮缓缓;庐结幽境,雁至此而萦萦。黛瓦白墙,隐苍林兮蔽日;藤龙枫马,绕翠柏之擎旌。衡岳峰高,未掩船山之势;湘江涛远,时发隐士之声……”一首《湘西草堂赋》如行云流水般的字体,隽秀地刻在石书上,亦如船山先生的清癯儒雅。
   广场前边,横卧的汉白玉上,“王船山故居”五个金色的大字,向游人展示修葺后的辉煌。焦黄色的巨石,“湘西草堂”蓝色的大字,“草”字那一竖,潇洒地书写出独特的笔韵。
   初访湘西草堂,草堂陋室未经修建。纯天然的原生态模样,让游人讶异。那个春季,大自然是神奇的魔术师,用魔法手掌拂去灰色的冬装,为草堂换上鲜艳的衣裳。此时大自然画家调和许多颜色,把草堂安放在绚烂的画卷之中。它用魔杖点响夫之河,夫子河的琴弦响起优美的叮咚声。蝉鸣鸟啼,草堂静谧。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先生在《船山遗书》中,一语双关,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今日草堂,游人摩肩接踵。游客肃穆而虔诚的表情,朝拜先贤,似乎读懂先生隐居时心。
    
   二
   穿过广场。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幢青瓦白墙的小院落。小院落根据原貌修复成明未清初的建筑风格,飞檐翘角,古香古色。仿佛来到时光隧道,穿越到远古。
   三百年前,衡阳县曲兰镇菜塘弯大罗山脉,一座貌不起眼的小山坡上有一块巨石,形如倒扣水中的船,山因石而得名,叫石船山。王夫之,字而农,隐居此地,以石寓志,自号“船山”。大罗山脚下,清澈见底的夫之河,汇入湘江的西畔。
   “前朝干净土,高节大罗山。”这是船山先生对自己心中理想的净土和所隐居的大罗山的描述。船山先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被后世誉为“东方的黑格尔”。
   湘西草堂修复的夫之学堂,曾是船山先生讲学的地方。而今,书章卷起,瀚墨飘香。夫之学堂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传统六艺活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一所学校组织孩子们,正在接受国学礼仪教育。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就像一朵朵向日葵,迎着阳光绽放。
   湘西草堂是安静的。即便再多的游人来访,任何喧嚣,此刻荡涤无存。夫之学堂的沙沙声,不是蚕食桑叶,而是笔在纸上划出动听的音乐;山风吹来的唰唰声,那是孩子们翻开书页的旋律。
   穿过夫之学堂,来到湘西草堂旧居。它像白发苍苍的老人,慈详等着,迎接游客再次来访。参天的松树,在空中搭成绿帐篷;山风直扑过来,拥抱久别的至交;道路两旁的菊花,排成迎宾的队形,高举鲜花在风中晃动。竹子挺直腰身站着,唯有抖抖叶片,以示招呼。
   来到旧草堂的前坪,有一棵虚心的参天古松,树杆留一处空洞,一根竹子从树洞穿过,组成“胸有成竹”成语的图画。草堂三间,至简陋室;庐结于幽境,黛瓦衫白墙。
   山上的石船,倒扣在泥土之中,沉默千年。仿佛看到一位仙道风骨的老人,清癯儒雅、木屐隔地,长巾披发、鹤影云衫、手撑油纸伞,独步在石船山。他轻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蝉鸣声应,松涛附和。
   “潇洒安康,天君无系。亭亭鼎鼎,风光月霁。”船山先生《示子侄》中明示,做人要洒脱详和、人品高尚;气度恢弘、胸襟开阔,坦然无愧。
   王夫之选择隐居于湘西草堂”,乃世道所迫。他虽有避乱遁世,然其只避一时、未避一世。他始终关注现实,积极反清。船山身在草堂,“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看似几间陋室,却是先生蛰伏福地。
   “留千古半分忠义,存大明一寸江山。”先生忧国忧民,忠肝义胆。隐居草堂的岁月里,他笔耕不止。创作涉及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经学、史学、佛学和哲学等巨著,把湖湘文化提高到新台阶。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人们在茅舍读懂怡然,湘西草堂之陋室,创造出湖湘学习。翠竹读懂先生先修身、再治国的儒家风范。瓦楞在湘西草堂的听出平仄的韵律;低矮的檐下,追溯先生在普通的岁月里,创造出不平凡。
   草堂的后山上,船山先生长眠于此。青石砌筑的椭圆形墓坪,清幽静穆。王船山先生墓庐凸起的坟茔,像那不屈的脊梁,挺立在大地之上。
   人们很难想像,船山先生选择隐居草堂是何等心境?先生在草堂,食不果腹、穷困潦倒得需要乡邻接济的时候,依然终日与书为伴。船山先生访遍乡里大户员外,他没无钱买书,便借书坚持读书。饥饿难耐时,他嚼山果充饥,坚持创作。对比自己的学习和创作环境,我有什么颜面用没时间来推脱写文章?
   离开湘西草堂。回望身后,暮色中的大罗山脉,像一道青翠的屏障,一座连着一座。倒扣山破的石船,像一艘乘风破浪满载而归的船,停靠在港湾,晾晒甲板,为又一次远航,准备扬帆。我在薄薄的雾蔼看到,船山先生的魂融在石船里。
   平凡的大罗山,传奇的石船、湘西草堂,历经百年沧桑,依然坚守不变的风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船山故居行
湖南衡阳县王船山故居
散文天地‖ 难忘船山故居 文/曾祥云
船山文化园开园,海量美图加航拍视频带你全方位逛园
武冈女老师去寻找曾国藩故居,却在曲兰镇遇见他的隔世知音
《《王夫之评传○湘西草堂杂咏十首》(萧 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