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熟 能 生 巧
       “熟能生巧”,这是本人的初三化学教学全过程的浓缩,是本人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精髓。下面,就从教与学两方面逐字介绍。
      首先是“熟”。教学工作是双边活动,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熟”字上,一方面,本人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熟悉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对初三化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所规定的要求、原则和界定:
      2.熟悉教材内容,即熟悉初中化学建材的知识结构、编排方式和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把握知识网络,对不同内容应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一整套教学方法;
      3.熟悉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优劣,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
      在“熟”字上的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化学用语、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元素化合物知识,即现在所说的对这些知识能熟练地“列举、表述、判别和应用”。这些都是“能、生、巧”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是“能”。教育学生,不同于开机器或 操纵电脑。学生终究是一个人,有他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如何做到师生同心、协调一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本人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辩证法和方法论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运用于教学过程,同时,适时而恰当地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前途理想教育、爱国主义和献身精神教育,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让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原动力,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阅读和理解化学教材内容或试题的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推理和判断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总之,通过教学实践,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学习化学的方法和培养能力。这也就是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为国家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着想。
       第三是“生”。“生”也就是在教学方法上善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教学三法:即“分类笔记法、趣味诗歌法和知识网络法”。
       例如:教给学生建立一些表格,即“重要实验现象一览表,一些物质的俗名、学名、化学式一览表和有色物质或离子比较表“等,这是 列表比较法;
       又如,将一些重要元素或离子的名称按一定顺序编成”诗歌"让学生朗读,并要求对应地默写出符号,学生很乐意去做,效果也好,这里不妨将几首“诗歌”献给大家:“五言四句”一首:“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这是大纲或新课标要求的1-18种(另加两种)实用的元素名称,熟悉它们对解决有关化合价、化学式等问题十分有利;还有“七言六局”一首: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 从左到右比活性,氢前九子*能换氢,金属入盐前换后,牢记溶否*三雄*情*”。(”九子“是指活性表中从钾到铅九种活泼金属; “溶否”是指这其中的盐必须是溶入水的,才能发生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三雄”是指活性表中最前面的钾、钙、钠,“三雄情”是指钾钙钠太活泼,当它们进入盐溶液时,主要是跟水反应,产生氢气,同时生成难溶性碱而产生沉淀,结果并没有多少金属被置换出来)这是重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七言两句”一首:“氢氨钾钠钡钙镁,铝锰锌(亚)铁铁铜银”。这是“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中十四种阳离子的简称记忆顺序,记熟了他,能在解决有关物质溶解性的问题时大派用场。至于这些诗歌的具体运用就不细说了。
       2、在初三化学中有许多知识点是零散的,没有规律可循,本人便以”化学之最“的形式处理,让学生自己收集并进行比赛,看谁收集的最多最好,结果在历届学生中有好些个学生竟收集了70多个,一般都收集了30~40个。诸如”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等,平时逐个收集,有趣不累,到了复习考试和应用时却非常有用。
       3、作为一个初三学生,面对一门新的学科,学习时间又短,如果能将这门学科要领一握在手,平铺跟前,居高临下,一目了然,该有多好 ! 为此,本人随着教学的进程,分段续成,最后引导他们自己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此时,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会豁然开朗,并用以指导复习,大有得益!曾有一个学生在中专学校里来信告诉我说,有了那张网络图,她可以在半个多小时将初三化学知识要点回味一遍。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明了概念之间的区别,或者掌握物质的性质,本人精心设计实验,改进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增补实验,尽量提高实验的视觉效果。关于改进两种仪器的论文《改进教学仪器  增强教学效果》获得2000年国家级一等奖。
       有关”生“这方面就不尽述了。
       现在来说说”巧“吧!这里的”巧“,有巧妙运用、得心应手或走捷径、讲效益等意。说实在的,在教学上本人一直坚持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付出较少的劳动,却力求较大的收益,向45min要成绩"。十多年来,尽管是在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的狂澜中本人独自一人,冒着各种风险,坚持不懈,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或者是“令人不解”的成功。因为本人从来不以增加作业量和频繁的测验作为压力,让学生被动地学习,而是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轻松环境,让其自觉而有效地学习化学。有的说“压力变动力”,而本人的实践证明:并非尽然。而且,事实证明高压的结果是,学生的智力受损,缺乏主观能动性、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历届学生的状况就是有力的证明:本人所授的班级中学生最喜欢的和期考、中考成绩最好的科目就是化学,而学生花在本学科上的时间却是最少的。由此可见,偏离乃至违背教学规律的做法,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说到“巧”,有了前面的“熟、能、生”,也就能巧,也就巧得自然。教学过程中,本人注意引导学生巧妙地思维,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还有解计算题时“巧用质量分数法“和“巧做资料”、“巧用时间”等等。下面就举一个“巧”的实例吧。
       例如“巧思”。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理解了某个概念或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解决问题上来。先弄清楚概念或知识点与其它概念或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及其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再讨论用不同方式表述,从不同角度去看它会得到什么印象,估计提问角度和方式的可能性,然后指出:“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握了其本质,如何变化着出题,都能找到解题方法或突破口。这就犹如”翱翔在天空中的雄鹰观察地面上的兔子的行踪“一样容易。当面对一道试题时,千万不要钻入试题设计的“迷宫”,而是腾跃到迷宫的上方俯瞰,这样便可以发现题给信息的闪光点,那便是解题的突破口,然后用顺向思维或逆向思维以及立体思维的方法,便可得到解题思路。显然这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境界,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一旦为学生所掌握,是何等好事!许多学生受本人思维的启迪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人格的熏陶,正在他们的学习中或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事业的成功具有积极意义。这,不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么!请再比较一下,让一个学生泛舟于波澜万千的题海之中,还是给他一副强健的翅膀好?如此教法,不就是“巧”的体现嘛!
       所有这些,便是本人要说的:“熟—能—生—巧”。
注:此文于2006年获得县级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现在本人已经退休,特将其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年第11期第58页。
2、《二十一世纪教育文献》第六卷第537~538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袁志超: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关注课堂突发事件及处理
这位老师唱rap、讲段子、上综艺……学生超爱他的课!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点滴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