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窥镜辅助假体隆乳术中的精确定位

硅胶假体隆乳术是目前十分流行的乳房整形手术。采用腋窝切口入路时,传统方法完全在盲视下操作,依靠钝性分离假体置植入腔隙,因而存在假体腔隙分离不精确、术后假体移位、双侧假体位置不对称等问题。传统观念认为,分离的假体腔隙越大越好。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强调精确控制分离腔隙大小的重要性。20093月至20114月,我们对189例患者采用内窥镜辅助腔隙精确定位的方法,准确剥离假体置入腔隙,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术前定位

术前患者站立位、双上肢上举呈45°抱头,用记号笔标记剥离范围(图1)。其内侧界在正中线旁约1.25cm,内外侧边界之间直线距离为假体宽度+1.00cm,乳头至新的乳房下皱襞最低点之间的皮肤长度在最大拉伸状态下,按栾杰提出的椭圆公式法计算,乳头新乳房下皱襞皮肤长度(N-IMF)=1/2(W+P+T)cm,其中W=假体宽度,P=假体突度,T=乳腺厚度(平胸=0、一般=1、较厚=2)。

 

术中定位

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双上肢外展90°。沿胸骨线及新乳房下皱襞,在肋骨表面胸大肌后用含0.1%利多卡因和120万肾上腺素溶液2040ml局部浸润麻醉。于双侧腋窝中腋前线后皮肤自然皱褶设计长约4.0cm切口,通过该切口进入胸大肌后间隙。应用栾杰设计的内窥镜专用拉钩显露术野,用内窥镜电刀在电凝模式下,于胸大肌后间隙由上至下、由中央向四周逐层剥离。对于穿支血管需谨慎处理,应在内窥镜下尽早辨识血管,并在出血前将血管凝住,然后切断,以免因出血导致视野不清晰。在接近标记假体腔隙边缘时,以7号注射器针头垂直于皮肤表面刺入腔隙作为指引,精确剥离至术前设计边界。在内窥镜下剥离至针尖刺入点,即达到体表定位标记线。腔隙剥离完成后,按术前设计位置在针刺引导下切断胸大肌,形成双平面腔隙,置入假体并调整假体位置,一般不需要进一步调整假体腔隙,腔隙松紧度以可容纳一指为宜。放置负压引流并关闭切口, 用弹力带以适当松紧度置于乳房上极,以限制假体上移,无须加压包扎。术后无须按摩假体,鼓励患者在2周后,做长时间静态压迫动作,如俯卧等。要求所有患者术后第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 

 

讨论

采用内窥镜辅助技术,可以将盲视钝性剥离转变为直视下的锐性剥离,使剥离的假体腔隙十分清晰、界限分明。术者不仅可以更为精确地确定乳房下皱襞位置及弧度,还可以很清楚地确定胸大肌离断位置与乳房下皱襞的关系,并准确控制离断的范围。由于腔隙内没有胸大肌肌束及纤维条索对假体的限制和牵拉,假体不易出现移位。本组患者术后双侧均维持了较好的位置和对称性,未出现假体移位,乳房下极弧度圆滑,外形满意。

同时,我们采用注射针头穿刺引导的方法,按照术前站立位下标定的剥离范围,对剥离腔隙进行更精确地定位,以达到对腔隙与标记范围的高度一致性。采用这种相对客观的方法,减少了对手术医师经验方面的依赖,使内窥镜辅助隆乳术变得更加简便和准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分离腔隙时内窥镜拉钩对组织的牵拉,在穿刺定位时,针头的方向应当垂直于皮肤,以确保引导位置的准确。

采用内窥镜技术,还可以对术中出血进行更好地控制。术中通过内窥镜,可以观察整个剥离腔隙,包括胸大肌止点及断端;术中对穿支血管进行电凝,预防出血,并对肌肉断端以双极电凝进行细致的止血。

此外,双平面技术结合精确的剥离腔隙,保证了假体位置的稳定性,只要术前设计准确,术中剥离到位,术后无假体移位的顾虑;且术后包扎十分简便,允许患者早期活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恢复时间。

 

结论

内窥镜技术结合使用体表穿刺定位的方法,可以十分准确地通过腋窝切口对乳房假体腔隙进行剥离、定位,且止血确切,可达到对假体隆乳术的精确控制,是采用腋窝隆乳术时十分实用、可靠的辅助技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平面隆胸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置丨专业视点
隆胸技术介绍(一)
大医生栾杰给您揭秘隆乳的真相
隆乳手术
专家教你如何挑选隆胸假体
隆乳术后假体破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