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领导干部应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
领导干部应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
中共东平县委党校   郑允霞


  前不久,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强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这一新的执政理念值得赞扬和变成现实。

  一、“功成不必在我任期”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政绩观

  “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突出的是一种工作的持续,彰显认真负责的精神,要求领导干部从政创业要谋划长远,注意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当然,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政绩观是导向、是方向、是指挥棒。希望自己的任期内有很大的政绩,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在自己的任期内办成,有所建树本无可厚非。但是,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科学政绩观,科学政绩观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这样创造出的政绩,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

  当前,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刻意追求短期的轰动效应,为自己制造“任期政绩”,他们有的热衷于任期内能显见成效的工程建设;有的为了能在自己任期内竣工,不惜牺牲工程质量赶工期,使一些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豆腐渣”工程,搞得质量打折,形象受损,危害长远。这些“政绩工程”有一个特点就是“任期内”。这种心态,容易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说到底这是不科学的政绩观,因为这是做给上级看的,是为了自己提拔用的,群众利益肯定就被抛到一边。这种现象不仅劳民伤财,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今天,我们已进入改革深水区、矛盾凸显期,需要我们领导干部从具体而微的基础性工作做起,从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的事情做起,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关键要坚持科学的执政理念

  “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关键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执政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民生项目。民生问题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其显著特点就是周期长、见效慢,不是短时间内能见成效的,需要领导干部一任接着一任,一届跟着一届不断为之奋斗。如果急于求成,往往就会蛮干,不注重各方面利益的平衡,不注重协调发展,为后续发展造成障碍甚至是不可逆的损害。对于领导干部个体而言,则要有淡薄名利的心志,要善于栽树,肯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领导干部任职是有期限的,但对社会建设的努力与投入是没有尽头的。在自己的任期内,只要对群众有好处,就要义无反顾、毫无怨言地做下去,多干承上传下的事业,哪怕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哪怕是给后来人乘凉的事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即使在任期内未能完成任务,但所做的工作为下一任打下了基础、使他们在前面有很好条件的基础上能够顺利的完成。。

  三、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需要有宽阔的胸襟和长远眼光

  “功成不必在我任期”,需要宽阔的胸襟、良好的接续。宽阔的胸襟方能甘为人梯不言悔。有些“功成”,要经过好几任的接力才能实现。对于继任者来说,同样需要秉持前任的理念。只要前任的蓝图绘得好,能最大限度地利民惠民,就应充分尊重,把前任的蓝图绘下去,当然,在现实中,长期没有耀眼的政绩,也可能会招致误解或非议。也就是说,“功成不必在我任期”,需要一开始就能“守得住”,在任期过程中还要能“顶得住”一时的误解。这就需要过硬的为政治素养。自身的位置摆得正,才能将群众的各类诉求和民生大事、急事牢记于心,殚精竭虑,扎扎实实解决问题,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政绩观树立得正,才会专注于“功成”,而不是搞“花架子”去“邀功请赏”,对上级领导机关一套对群众一套。如果位置观和政绩观都处理得好,就能释然于功成于后任,欣然于给群众创造最大的实惠。

  四、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需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干部任用调配制度,是全面了解、正确评价、合理任用、激励教育干部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强化“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氛围。一是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不能只指向GDP增速,而忽视民生幸福指数。考核评价机制应突出考核那些打基础、利长远的政绩,着眼于民心民生的项目,使“功成不必在我任期”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共识。二是干部调配和任用要严肃任期制,防止一些干部成为“溜冰干部”,“火箭提拔”。“一年干,二年看,三年等着换”的不正常现象,损害的不仅是地方发展和群众利益,还有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三是从“硬指标”与“软任务”的成果上检验绩效。在评价标准上,既要重数字,又不能唯数字,坚决防止“数字出干部”的倾向。要从当前和长远的结合上考核绩效。考察干部实绩必须走群众路线,要看工作思路是否代表了群众的意愿;要看工作过程是否听取了群众的呼声,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要看工作的成效是否得到了群众的赞成。从真实绩与假政绩的甄别上判断绩效。要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甄别,剔除那些好大喜功、短期行为、形式主义等与求真务实和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所谓“政绩”。总之,通过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干部任用调配制度,让没有在任期内功成的“吃亏者”所作出的努力与所具有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把更多的干部引导到“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上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着正确政绩观履新
走群众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
当官必须做事 做事的不一定都能当官
错误政绩观的五大表现
新任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干部考核重“显绩”轻“潜绩”?这种倾向要警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