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永怀一颗感恩的心

永怀一颗感恩的心

黄明朗


  3月5日到了,每年这个时候,各地都会掀起学雷锋的高潮。笔者以为,学雷锋,核心是要像雷锋那样永怀一颗感恩的心。

  日前,市委书记王辉忠在党代会报告中满怀深情地说:从灵魂深处感恩群众,发自内心依靠群众,真心实意造福群众。这番话值得广大党员干部深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乌鸦反哺羊跪乳,落叶归根麦低头”。中华民族是崇尚感恩的民族,对于社会给予我们的关怀和帮助,心存感激,知恩图报,是人的良知的流露,是做人的本分。对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而言,则应该将感恩群众作为自己的自觉要求。在这方面,雷锋是一个从灵魂深处感恩党和人民的典型,也是一面镜子,照出一些同志身上存在的差距。

  雷锋的感恩深沉。感恩,是雷锋人生成功的引擎。在旧社会,雷锋的父亲在贫困和疾病中去世,母亲遭地主凌辱自尽,他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靠乞讨度日。是党把他从苦难中解放出来,在当地政府帮助下,上了学,参加了工作,体味着温暖的人间真情。因此,雷锋对新社会和它的缔造者充满真挚的感激之情。更重要的是,经过上级和师长的教育,使他对党和人民朴素的情感得到升华,忠于党、忠于人民成为他坚定的政治信仰。

  今天,我们要从灵魂深处感恩群众,就要不打折扣,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然而,一些人对党和人民的恩情停留在低级阶段,理解太过肤浅,特别是在取得一些成绩之后,往往觉得所有的荣誉、待遇、地位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或者归结于某些人的提携,对某些人感恩戴德,结成某种形式的利益联盟,一些人为了报答“知遇之恩”,甚至丧失原则,干出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来。

  雷锋的感恩广泛。雷锋曾说:“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他时时处处想着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群众,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让自己的感恩之心化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世界;只要群众需要,他不论分内分外,不管上班下班;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甘愿付出,不求回报,即使有时被冤枉、被误解、被损害也从不计较。然而,我们一些同志在职位较低时尚能谦虚谨慎,一旦职务提升,便以为高人一等,飞扬跋扈,为所欲为;一些人在工作顺利时心态平和,一旦遭到挫折、受到批评就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一些人跟党和人民只能同甘,不能共苦,在困难时期看不到前途和光明,甚至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走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

  雷锋的感恩持久。雷锋怀着一颗回馈的心,自觉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对党和人民感恩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他当过农民、公务员、工人、战士,工作岗位多次调整,但不管在哪里,他都表现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立足本职、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真正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然而,我们一些同志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在入党、提干之初,还能兢兢业业,一旦时过境迁,感恩之心便不自觉地蒙尘,对工作失去热情,感到厌倦,就觉得贡献太大而收获太小,就以为奉献到头、居功自傲,同党和人民讨价还价。其实,这些为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的人,不过是因为已经得到太多,感觉已经迟钝,心灵已经麻木而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永远不能忘记党和人民的恩泽,永远做党和人民需要的事,永远做党和人民满意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评线】让“雷锋精神”在“疫”线闪耀光芒
雷锋牺牲后,宋任穷问为何雷锋没被提拔干部,吕青一语道破
学习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
像杨善洲那样做人、做事、做官
民政党委给史春同志的评语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