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带着问题学
话说带着问题学
四川省委宣传部   吴景双
2012年07月11日13:39   


带着问题学,由来已久。孔子“每事问”,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亚里士多德“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等等都是。而且,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创造型人才必备的重要条件,是每一代人总是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强大动力,也是人类社会永不停止、不断前进的发动机。

带着问题学,就是带着“?”号学。“?”号的意义与用法有三:

第一,疑问,就是不明白,不清楚,持怀疑态度。疑问是大量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之所以有大量的疑问存在,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在知道一些后,就懒了,不愿意再费心、费神、费力了;另一方面,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譬如:受历史限制,环境影响,有些问题人们无法回答、无法解决,更有些问题无法提出;再一方面,新生事物总是层出不穷,科学越发达越冒出新想法。疑问有别人已经解决自己还未解决的,这一部分需要通过书本、通过学习来解决;有别人已经解决自己仍有不同看法的,有别人未提出自己新提出的,这两部分也可以通过知识的积累、认知的丰富来解决。因为创新也是有源头的,找到了源头,就可以引出无数的新来。

第二,设问,就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不单是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知识含量。知识含量越高,问题越尖锐,吸引力越大,成果越丰硕。细分起来,一部分人提问前就已经找到了答案,而且答案经得起检验。设问,只是为了引起注意,特别地加深印象;还有一部分人设问前虽然初步想了一个答案,初步定了一个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是有争议的?因而只能放在那儿,等更有智慧的人来“一语点破”。所以,提出来的问题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利用任何一块余地,补上任何一点边角,都是贡献,都是创造发明;更有一部分人设问之时信心满满,可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答案,只能摆在那儿,顺着下去,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是非常了不得的大成就。譬如:歌德巴赫猜想,庞加莱猜想,……。

第三,反问,就是反过来问提问的人,包括问自己,答案是肯定的吗?是确定的吗?问一遍的时候是肯定的、确定的,问上二遍三遍甚至是十遍百遍的时候,也许就不敢肯定、不敢确定甚至怀疑。诸多的学问,包括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老大难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是通过一再而再再而三地反问,找到了新的路径和办法。因而,经常地、大量地反问,不但主观臆断的问题,经验主义的问题,教条主义的问题,等等,能够得到有效地防止、有效地解决,而且一些曾经被忽视了的问题或者是细节容易被发现,一些漏洞乃至疏忽能够及时被填堵,学习的质量和层次、工作的质量和层次,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提升。

总结起来,有的人看到书就头痛,有的人觉得自己学的已经够用了,有的人学得很浅,有的人读得很少,……,症结在于“?”号缺失。“?”号缺失,学习的自学性、主动性、积极性全无,强行地逼,硬性地压,囫囵地灌,换来的是“应付交差”,即使出现一点点表面的光华,换来一点点细微的进步,也见不得真刀真枪,上不得“厅堂”,下不得“厨房”,酸腐透了,还是“百无一用”。

带着“?”号学,目的明确,指向明确,最能把理论(书本)与实践(应用)贯穿起来,从书里来到书外——露一手,从书外回到书中——上一层。从书本到实践,从实践到书本,如此反复地深问,催问,逼问,打破沙锅——问(纹)到底,实践中搞不清楚、弄不明白的问题,感到迷茫而又困惑的问题,……,都会激起回到书本中去的强烈愿望,而带着明确的目标、明确的指向回到书本中去,为什么学的问题解决了,学了为什么的问题也解决了,这时的学习就是充满了境界的学习,上了层次的学习,无须安排,无须督促,无须施压,无须用力,就会自觉地学,主动地学,积极地学,努力地学,下功夫地学,长时间地学,不间断地学,厌学的问题,只学不思的问题,学用脱节的问题,……,就会解决得比较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会读书27:质疑阅读法
读书能致富吗?
读书的层次
中考开卷考试,这么“抄”书本才能拿高分!
《如何阅读一本书》好的阅读方法像磨刀不误砍柴工,越早掌握越好
知识亦有“真”和“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