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2、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3、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

4、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

5、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6、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宋)王禹俏

7、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祭诗》
8、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9、欲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清明祭诗》  

10、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11、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清明》 

12、清明节气杏花天,诗酒清吟祭华年。折尽长条倚春雨,为君垂泪小窗边。《清明祭诗》

13、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清明祭诗》

14、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清明》

15、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长安清明》

16、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清明祭诗》

17、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18、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清明》

19、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20、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诗》

21、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22、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

23、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24、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25、江南烟雨画屏中,半镜斜窗弄小红。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清明》

2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27、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夜》 【唐】白居易

28、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唐)张继

29、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30、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31、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清明祭诗》

32、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宋)程颢

33、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清明祭诗》

3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唐)韩翃

35、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清明日》

36、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诗》

37、半园新杏连绵雨,送尽清明百姓家。《清明祭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
一、出处
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全诗内容为: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译文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
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
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注释】
纷纷:形容多。
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三、全诗赏析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
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四、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
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郦波解读杜牧的《清明》
杜牧《清明》:表现忧伤的诗,未必跟清明节有特别的关系
《清明》杜牧
清明 • 古诗词赏析
《节日》
杜牧《清明》是宋诗吗 罗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