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三境界 || 施麒俊

石湾园里劝君更尽一杯酒

秋浦堂上邀友共赏七队茶

——施麒俊/撰书


曾来德先生有著名书法三境界说,他从“法”的角度作了极为幽默也极为智慧的阐述:第一境界,知法守法;第二境界,以身试法;第三境界,逍遥法外。初听起来,茅塞顿开,细细咀嚼,很是会心。是的,法无所不在,法控制着人,又牵引着人。就书法艺术而言,绝大部分习书者,只能臻于第一、二境界,如何进入书法的第三境界,做一个“逍遥法外”之人,是我们书法学习者的终身目标。

第一境界,知法守法。书法以法度为核心,离开了法度,汉字也就是规范字,而不能成为书法。初学书法者必须经历这个阶段,知其法,守其法,万变不离法度。首先有笔法,然后有字法,也叫结法、结构、结体,最后还有章法和墨法,这四法就是书法的四大基本法。学习书法,必须遵循这四大基本法。四大基本法是怎样的法,是古法,怎么得古法,那就是临帖,临帖是知法守法的必由之路,也是传承古法的不二法门。

第二境界,以身试法。这四个字听起来似乎是贬义,其实这里是贬义词褒用,这个阶段需要解决法与我的核心关系,在核心关系统领之下还有诸多子关系,如笔与我的关系,纸与我的关系,墨与我的关系等等。这个“以身试法”的过程也就是按照四大基本法的法度要求不断实践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是如何解决笔法问题的,各种书体的结构特点,章法布局落款钤印的基本规律,以致如何调墨,水墨关系的处理,墨色变化是否丰富等等问题。当然,曾先生所言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大量的“以身试法”的练习,只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才能在肌肉记忆的基础上实现质的提升,按照禅宗说法,就是不断获得“渐悟”的过程。

第三境界,逍遥法外。这也是贬义词褒用,用得好,用得活,用得准,这个境界亦如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法在心中,法随心转,随心所欲,如果第一、第二境界是“入帖”的话,那么第三境界就是“出帖”,既不离于法,又逍遥法外,这个掌控与拿捏的程度即是在“渐悟”的基础上“顿悟”的成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亲眼目睹曾先生在东九华莲峰云海的飞白草书与题款,又亲见先生在六尺宣纸上涂抹大幅山水,可谓让人耳目一新,感觉到一个世外高人“逍遥法外”,又仿佛庄子笔下庖丁解牛的“游刃有余”,坊间说“艺高人胆大”就是“游于艺”,法在心中,烂熟于心,又在心外,逍遥驰骋,信手涂抹,又下笔有由。

读到朱良志《艺术之美》之《钟起寒山寺》一文,他总结艺术中重视沧桑气氛的创造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性,二是苦难味,三是神仙气。这与曾先生的书法三境界有些契合,“知法守法”体现了“时间性”,漫长的临摹学习过程,积淀,积累,积学储宝,积健为雄,以致“望尽天涯路”;“以身试法”体现了“苦难味”,书法实践艰难的历程,痛苦无奈,挫折挣扎,欣喜兴奋,沉浸其中,人生况味形成,“衣带渐宽终不悔”“不知有我更无人”;“逍遥法外”体现了“神仙气”,从入帖到出帖,从渐悟到顿悟,修炼了艺术的沧桑感,书法的烟火气全消,出入无间,来去无踪,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艺术成就了个性的符号。

又想起南宋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这情形又与曾先生的三境界合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即是“知法守法”的第一境界,初学如少年,蒸蒸日上,走正大光明之路;“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即是“以身试法”的第二境界,壮年充满着艰辛的苦难味,“人到中年万事休”,也正因为岁月的磨难,让你从无奈中走出来,烈火见真金,成就金刚不坏之身;“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即是“逍遥法外”的第三境界,僧庐之下,雨打芭蕉,历尽悲欢离合,无情,无义,无悲,无怨,一切空空如也,进入佛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境地,沧海桑田,仙风道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由此看来,书法三境界,亦是学问三境界、人生三境界。曾先生所言,止于书法,又不止于书法。啖之,味之,觉之。

2022615日于九华山下砚云轩


施麒俊,本名施七斤,又名骐骏、淇浚,自号西溪堂、砚云轩,一九六四年生。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收藏家协会会员,池州市书协副主席,青阳县文联副主席,青阳县书协主席。《青阳教育》主编。高中美术教材《中国书画》核心编委。书法创作多次参加省内外、国内外展览,被多家博物馆收藏,书法作品多次荣获安徽省一等奖。个人专著《一个人的教育视界》《砚畔随笔》分别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下列为作者部分书法作品欣赏:

1981年,电影《天云山传奇》片段。拍摄地:青阳县南阳乡湾里观音桥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法欣赏的三个境界
刘小晴《小楷技法指南》三
练习书法,如何才能从心所欲,又不失法度?
《书法导报》“书坛精英”访谈——卢祖江访谈
所以书法有法,首先要懂”法
儒家的学与禅家的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