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河医派的形成与发展(转)

孟河医派的形成与发展

               


 

   孟河医派源远流长。最早始于明末清初的费氏,原籍江西锴山县,后迁居镇江,曾为明末朝臣,入清不愿为官,隐迹从医。四世费尚有,因避战乱,迁居孟河,秉承家业,擅长内科杂病辨治,由此,开创了孟河费氏医学生涯,代有传人,迄今十四世,300余年,其中以九世伯雄最著。

   另一支费氏,来自山东费县,经考与尚有无宗属关系。亦系名医,最早是乾、嘉年间的费士源,兰泉(士源孙)擅长内科杂病调治。

   明末清初,太医院马院判,招蒋成荣为婿,成荣继大业,开创了孟河马氏世医,其中以四世马省三、六世马培之最盛名。

   略晚于费尚有、蒋成荣的孟河名医还有法征麟、法公麟,上承高祖世美之学,下传历代子孙,前后达300余年。至今共18代,后代曾迁居常州、和桥等地。

   孟河沙氏以外科见长,乾隆年间的沙晓峰、沙达周等均以外科名重一时。

   镇江名医王九峰,对孟河医派的形成颇有影响,王是乾嘉年间人,精内外科,《清代名医医案大全》谓:“大江南北莫不知有王先生者,先生尝至孟河愈奇疾,惊其士大夫……”。今武进县挖掘孟河医家的医案中,经考证不少是九峰之笔,可见一斑。

   嘉庆、道光年间,孟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在孟河医家中,有声振寰宇,为名公巨卿倒履者;有一时喧赫,舳舻衔接十里者。时有费尚有九世孙伯雄,费士源之孙兰泉;马家的马省三,马培之祖孙两入;巢家的巢渭芳等均名重一时。其中最著者费伯雄、马培之等人。

   费伯雄:善治虚劳内伤杂病著称,著《医醇》二十四卷,不幸毁于战火,七十岁时,追忆《医醇》中语,著《医醇剩义》、《医方论》、《怪疾奇方》、《费批医学心悟》等。

   马培之:内外科兼长,外科尤甚,有《马评外科全生集》《医略存真》《外科传薪集》等著作。   孟河医家影响所及,近者,北抵两泰,南抵宜兴、溧阳,东抵苏州、上海,西抵镇江、南京;远者,浙、皖、赣求治者也纷至沓来。孟河镇上居然容纳了十几家中药房,可见当时医药之繁盛。

   道、咸年间,孟河医家便有迁居外地者。至清末民初,达到高潮,这时著名者有沙石安、巢崇山、余听鸿、费绳甫、丁甘仁、贺季衡、邓星伯等。

   沙石安:自孟河迁往镇江大港,以内外科名世,有“大港沙派”之名,外证善用清肺散火内消,火针透脓。著有《疡科补苴》、《医原纪略》。

   巢崇山:家为世医,初在孟河行医,后悬壶上海50年。崇山擅长内外两科,而于刀圭尤有独到之处,其于肠痈所施的刀针手法,多得家传,留有医案若干。从学者有贝颂美、陶佐卿、汪剑秋、刘俊丞、黄晓初等人,其子风初、侄松亭亦世其业。

   余听鸿:童年在孟河天宝堂药店当学徒,因谦虚好学,被费兰泉收为门徒。业成后悬壶家乡,中年应友人敦请,往常熟愈数危疾,声名遂震,乃留居虞地,时有“余仙人”之美誉。余氏长于内科,兼通外科及喉科,著作有《诊余集》、《外证医案汇编》、《余注伤寒论典》等。其子振基、振元皆业医。

   费绳甫:少侍祖父伯雄录方,及长,同案诊病,因诊脉精细、辨证明确、用药纯粹不杂,颇得伯雄赞赏。中年迁居上海,诊务繁忙,生平少著述,留有验案数十则,多为病情较重而辨证独到者,其用药秉承家风,清润平稳。传其学,裔孙有子彬、赞臣等。

   丁甘仁:为孟河医派后期之冠。先学医于圩塘马仲清,后从马培之,学成以后,初在无锡、苏州等地行医,后经巢崇山推荐,去上海仁济善堂施诊,从此一举成名。著作有《孟河丁氏医案》、《喉病诊治概要》、《脉学辑要》等。1916年,他联合夏应堂、谢利恒诸同道,兴资办学,成立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又建沪南北广益中医院,从此各省求学者闻风而来,其中程门雪、黄文东、章次公等最有名,有称为“丁氏学派”者。丁甘仁之子仲英,孙济万、济华、济民、济南等,亦克绍家业。

   贺季衡:丹阳人,年七岁时患肠痈,为马培之治愈,由是奋然有志于医。受业于马培之,六年业成,归里以医名世。季衡精内外科,早些善治温热病,晚年以调理杂病为多,学验甚富,编有《指禅医案》。

   邓星伯:无锡人,世代业医,年轻时悬壶,曾遭人奚落,遂立志深造,拜马培之为师,三年尽得其学,归而名动故里。邓氏外科最长,内科造诣亦深,清末摄政王载沣患湿温,邓氏赴京复诊五次而见起色,一时传为妙手。

   孟河医派的形成,其一、世医相传久长,如费、马两家自明末至民国,历300余年,累世不衰,门人学生遍及大江南北。二、各家名医辈出,约计30余人,杏林春暖,极医林之盛事。三、尊师爱徒,互教互学,取长补短,促后来居上,如培之随祖父16年临诊,又得生父、伯雄三家心法而成大业。费、马两家又有姻娅之谊,互教互学,尽心尽力。培之又培养马伯藩、巢渭芳、丁甘仁、贺季衡、邓星伯等不遗余力。并均成一方名医。四、医派中各名医能吸取金元各家学说之长,不限于古方,从理论至实践,创造出自己独有的特色。五、适合时代群众需求,学成多学科,多数名医内、外、妇兼治,擅刀针,精炮制,讲务实,为诊疗内、外各科急性危重病人作出努力。六、总结提高、著书立说,许多名医至中晚年均有著作,并各具自己特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医学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河医派简介
孟河医派的形成
《清史稿》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著。”费伯雄生平
孟河医派文化之七
孟河医派说《老中医》
孟河医学:近代中国最具活力的中医流派|黄煌教授医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