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山鼓王制作不简单,制鼓的师傅有三个绝招,不是谁都能做的

每逢过年、佳节、喜庆之时,激越雄浑的鼓声便响了起来,在隆隆的鼓声之下,年节喜庆的气氛也越来越浓。虽然祖国各地都有敲鼓的习惯,可是全国公认的“鼓王”却不多,“鼓王”不仅要会敲鼓,更要会制鼓。“鼓王”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制鼓的?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广西省南宁市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略偏西一带,东接上林县,西邻河池市、南靠武鸣区,北望都安县。马山县面积并不大,只有2345平方千米,总人口数量为55.58万,是著名的“中国黑山羊之乡”,同时也是全国闻名遐迩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具有民族特色的“扁担舞”与“会鼓”等艺术形式皆出自于此。

马山县每年秋季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各地村民齐聚一处,在鼓乐喧天中用自己特色的民族舞蹈,来表达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在盛会之上,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最为惹眼,他一身盛装,忘情的敲打着身前的大鼓,似乎与音乐融为了一体。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这个人就是韦先生,马山县著名的“鼓王”。
韦先生不仅爱打鼓、会打鼓,而且善于制作大鼓。这位“马山鼓王”是马山会鼓的第二代传人,从小就喜欢打鼓的他,已经致力于敲击与制作会鼓30多年,曾参加过“2008年奥运圣火南宁传递仪式”、“第11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演唱会”、“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等项目,还曾先后亲手制作过40余面大小不同的会鼓,称其为“马山鼓王”,一点也不夸张。

既然是“鼓王”,其本人制作出的会鼓也绝非等闲之物,据说他制作出的鼓,可以卖到几千到几万元不等,堪称天价。“鼓王”制鼓有自己的三个绝招,都有哪些绝招呢?别急,我们继续往下看:
1.巨木挖空
鼓的自身结构很简单,基本可分为“鼓腔”与“鼓皮”两部分,其中的鼓腔部分是整面鼓的主体构架,鼓的质量与音色都取决于它,正因如此,鼓腔的制作也成为了制鼓的关键步骤。“鼓王”介绍说,在制鼓腔时最好选用整根巨木挖空,虽然也可以用木条拼制鼓腔,但是其音色却远不如前者。在挖制鼓腔时,“鼓王”先是用小凿刀开口,再用中凿刀深入,最后用大凿刀挖空。在此之后,鼓的内外立面需要用刨刀刨成弧形,如此一来,一面完整的鼓腔便成型了。

2.猪血定漆
成型后的鼓腔,需要上大漆,而上漆之前还要有一道工序,就是使用猪血与干粉调和成的漆料做底漆。猪血漆在反复涂抹鼓腔之后,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光滑而又牢固的介质,容易配合大漆固定于鼓腔表面。
在涂满大漆后,就要放置到太阳下暴晒,直至将鼓腔表面的漆皮晒干为止。而且据说,用猪血调和底漆的大鼓,一旦敲击起来,极具“滚滚如雷”的演奏效果。

3.鼓皮刮制
光有鼓腔还不行,鼓皮也是鼓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鼓皮的原材料多为羊皮与牛皮,羊皮鼓面可以让鼓声清脆响亮,但是难以长久保存,因此牛皮也就成了制作鼓面的不二之选。
鼓皮的制作也有很多讲究,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皮质的“厚度”与“紧绷度”。决定鼓皮厚度的工艺叫做“刨皮”,刨皮是需要很多技巧的,皮薄容易被敲漏,皮厚容易失音,故此这项手艺堪称“绝活儿”,制鼓匠没有20年的功底,绝对难以把握好其尺度。
对于鼓皮的紧绷度来说,追求的是越紧越好,为了能让鼓皮紧绷,“鼓王”只能用脚蹬、用“竹刮子”刮,每当完成一面鼓皮的固定,他都要累得满头大汗。

以上三种制鼓的方法,虽然看起来简单无比,其实关于细节的讲究还有很多。“鼓王”回忆说,自己曾经做出过40余面会鼓,其中20面长1.5米的大鼓,20面0.8米左右的中鼓,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制作出一些小鼓,以此来充当纪念品赠送朋友。正常来说,“鼓王”制作一面鼓,往往需要10天左右的工夫,之后他本人也会累的趴在床上起不来。由此来看,制鼓工艺不仅是一项技术活,还是一项体力活。

“鼓王”也有自己的担忧,因为自己的年岁已经大了,需要找几个继承人,将制鼓的手艺传承下去,可现代年轻人往往对此并不感兴趣。更何况制鼓是一个“精细活”,一点细微之处就能影响鼓的整体质量,比如鼓边稍有突起,敲击鼓皮时,就会发出“吱吱”异响,可谓是容不得一点马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年轻人也就更没有耐心学习了。
写至此处,小编不禁有些感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古老的手艺也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后继无人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不过小编还是相信,在国家的努力扶持与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下,我国传统手工文化遗产也会继续传承下去,“鼓王”也会找到自己心爱的徒弟,为后世子孙制造出更多优质的大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TBC怀旧服进入全民敲鼓时代,5种大战鼓登场,恢复鼓可每秒回蓝40
合肥“中国鼓”创本地历史首个建筑类吉尼斯纪录
非洲鼓文化
折除了灯光的钟鼓搂依然是西安古城耀眼的地标
爵士鼓的调音技术问题
非洲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