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人笔记留下一张菜谱,从其背后,可知朱元璋关于节俭的三个秘密

朱元璋在历代帝王中,是出身最低的一个,他不仅当过和尚,而且还讨过饭,当过待遇最差,打仗还要冲在最前面的“大头兵”,朱元璋最后身经百战,成为了大明朝的皇帝,可以说,他堪称是一个草根逆袭,人生励志的典型。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后,他并没有忘本,可以说,穷极一生,都在崇尚节俭,在他人生的字典里,真的没有“享受”这个词。当时,朱元璋的手下,曾经大破陈友谅,将士们在陈友谅武昌城的皇宫中,缴获了一张富丽堂皇的金床,可是这张床被献给朱元璋后,朱元璋大怒,当即命人将其毁掉!

朱元璋真的很简朴吗?明朝人曾经写过一个笔记,里面记录了一张朱元璋当皇帝后的菜单,从这张菜单中,不仅能看出朱元璋的不奢侈,而且还能发现他的三个关于吃的秘密!

1、朱元璋的四菜一汤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定鼎兴国,定天府就是今天的南京城。大明朝建立,这是普天同庆的大好事,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臣子们,按照功劳大小,尽皆都获得了心仪的官职,可以说满朝上下,一派欣欣向荣的好景象。

朱元璋升殿理政,办完了公事,他说道:“众位爱卿都别走,朕在偏殿赐晚宴!”

这些大臣们听罢三呼万岁,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来到偏殿,都想美美地吃皇帝一顿,可是太监们将五个菜一端上来,大臣们全都愣住了。

这些大臣们原本想着朱元璋第一次请客,又是庆祝大明开国这样的重要场面,不敢说山珍海味,水陆并陈,但至少也是肉山酒海,杯盘罗列。可是宽大的桌面上,只摆着五个“寒酸”的菜,他们分别是:炒韭菜、清炒萝卜丝、炒小白菜、炒青椒和葱花豆腐汤。

马皇后也觉得有些看不过去,低声告诉朱元璋,这也太节省了。朱元璋呵呵大笑道:“朕为何让众卿家,吃这五道菜,那是有深刻意义的!”

炒韭菜: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代表着明朝的江山生生不息,各位卿家的禄位永不断绝。

清炒萝卜丝:萝卜是一味好药,吃这道菜代表吃健康,众卿家只有身体好,才能为国家多做事情。

炒小白菜、炒青椒:青椒白菜,各有所爱,在大明朝,只有爱朝廷,只有爱皇帝,才能君臣一体,令大明的江山,才能够万世流传。

葱花豆腐汤:这道菜就更好理解了,当官一定要一清二白,只有这样,才能算个好官。

朱元璋的四菜一汤,虽然吃在嘴里,味道不佳,可是意义深远,具有指路明灯的作用,众位臣子们听朱元璋讲完菜的寓意,他们纷纷拿起了筷子,开始了“光盘”行动,一场宴席吃罢,他们也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虽然朱元璋的四菜一汤是个简单的故事,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朱元璋向群臣表达的深意,那就是——节俭忌奢。

2、朱元璋的一张菜单

在传奇故事中,朱元璋宴请群臣,可以吃“四菜一汤”,但在历史事件中,别说皇帝,就是平民老百姓,宴请朋友,都得讲究菜肴“丰富”两个字,为的是赚一个脸面。

朱元璋平日里都吃些什么?在明人留下的一本笔记中,曾记载了洪武十七年(1384年)6月,朱元璋午餐菜谱的内容:胡椒醋鲜虾、烧鹅、燌羊头蹄、鹅肉巴子(肉干)、咸鼓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蒸鲜鱼、五味蒸面筋、羊肉水晶角儿、丝鹅粉汤、三鲜汤、绿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饭、蒜酪、豆汤、泡茶。

我们先看一下主食,一共有五种:五味蒸面筋、羊肉水晶角儿(饺子)、绿豆棋子面、香米饭、蒜酪(就是用蒜调味的奶酪)。

接着我们看一下汤类:蒜醋白血汤,丝鹅粉汤、三鲜汤和豆汤,一共有四样。

而茶只有一样,就是泡茶。

最主要的,我们看朱元璋吃的菜肴:胡椒醋鲜虾、烧鹅、燌羊头蹄、鹅肉巴子(肉干)、咸鼓芥末羊肚盘、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蒸鲜鱼、椒末羊肉。

首先揭开的第一个秘密:一餐十个菜,菜里面有海鲜类的虾和鱼,还有鸡有鹅。这说明朱元璋很注意营养的均衡。

接下来,我们看朱元璋如何注重节俭的第二个秘密:朱元璋的十个菜里面,有同材质的菜肴,一共有两组,第一组是鹅。我们都知道鹅的体型挺大,一个人一顿基本吃不了,为了节省,厨师就做了两道菜和一道汤,他们分别是:烧鹅、鹅肉巴子(肉干)和丝鹅粉汤。

第二组同材质的菜肴是:燌羊头蹄、咸鼓芥末羊肚盘、元汁羊骨头,椒末羊肉。糊辣醋腰子(应该是羊腰子)(羊肉水晶角儿——这道菜只能算主食)。很显然,御厨房杀了一只羊,为了节省,分别用羊的头蹄,羊骨头,羊腰子,羊肉和羊肚,制作了六样菜肴和主食。

最后一个秘密是朱元璋吃的随便:五味蒸面筋和五味蒸鸡,这样用同味道的菜和面食,出现在一张桌子上,可见厨师的水平不高,也就是说明,朱元璋是不挑食的。

即使是平民百姓的家庭,估计也没有这样吃的,由此可见,朱元璋的节俭,确实是少见的。

3、朱元璋的生前死后之事

公元1366年,朱元璋做了一件大事,那是修建大明王朝南京皇城。这座皇城代表着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可是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故此,朱元璋就将此事,交给了刘伯温。

刘伯温在历史上大名鼎鼎,那可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道地理,中间知道修皇宫的“多面手”。刘伯温很快就画了一张图纸,在这张图纸上,明朝的皇宫被画得富丽堂皇,高大雄伟。可是朱元璋看罢,却一个劲地埋怨刘伯温,说他“穷奢极欲,陷孤于侈”。

朱元璋为何这样说,道理很简单,一根皇宫的横梁一千两银子,可是在刘伯温的图纸上,就变成了五千两银子,因为要雕梁画栋。

朱元璋挥起笔来,直接将横梁上的图案全都给抹去了,大明朝的皇宫高大雄伟这个不能缩水,因为那是脸面,外国使臣要是来朝,总得震撼他们一下子对吧,但雕梁画栋就不必了,能省则省,有钱要用在刀刃之上。

朱元璋在历史上,虽然杀戮功臣,让人诟病,但他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勤俭节约的好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他不仅废除了丞相和行中书省,并设三司分掌权力,他还大力发展经济,并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个时期,就是被后来史学家称颂的“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71岁朱元璋去世,令人惊奇的是,他的明孝陵墓地,从来也没有被盗贼光顾过,这是为什么?要知道,明孝陵依山为陵,墓中有防盗机关,明孝陵距离南京太近,有人想对其下手,恐怕很快就会被发现,除了这些表面上看起来,让人知道的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朱元璋去世前,曾经传下了一道遗旨:长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一句墓中祭祀的东西,不用金银,就彻底地断绝了盗墓贼的念想,面对这节俭的皇帝,别说是盗墓贼,就是神仙都没有办法。

总结:

朱元璋是一位节俭的皇帝,吃一顿饭,主菜是一只鹅、一只羊就够了。我们再看明朝以后的皇帝,一个个穷奢极欲,仿佛不奢侈一把,就好像对不起朱元璋一样。

人只有一个胃,吃不下太多的东西,一个人只有一个身体,不能同时穿几件衣,睡几张床,住几套房。故此,享受和奢侈都是有度的,而我们要向向朱元璋学习简朴,绝对是很有必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皇帝的“职业套餐”,都吃什么?
当了皇帝的朱元璋每天享用都是山珍海味?
朱元璋请客吃饭,群臣都很高兴,刘伯温看到菜后知道大家必死
冷知识(55) “四菜一汤”来源自皇帝朱元璋
说到吃,明代皇帝口味有多重?
明清两朝几张皇帝食谱 有的看了让人流口水 有的让人恨不得掀桌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