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亿以下的基金经理,我已经不看了~

上周四的文章,写了医美赛道在爆发,这个赛道本周继续发力,龙头公司爱美客、华东医药连续上涨,也部分说明我的前瞻性吧。

某赛道爆发了~

医美在本质上属于新型消费,但它具有上瘾性、高毛利、新模式等特点,被市场看好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连续大涨后,后续如何演变,还是要注意相关风险。

今天的文章,从投资实战出发,可能有点得罪人。

在此强调,对事不对人,没有任何特指,你们就当是一个独立第三方的观点,只是说一下个人的真实看法。

一、小市值公司失宠

昨天有篇文章刷屏,叫《你们才30亿市值,我们接待不了》。

里面的主要观点是,30亿市值以下的小公司,已经被规模比较大的基金公司排斥了,想去路演,也被机构拒绝了。

机构拒绝的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司市值规模太小,没有交易量,除了大宗交易,二级市场上根本买不到量。小市值公司对大规模基金来说,也没什么配置价值。

2、不到30亿市值,意味着大概率净利润不到一个亿,稳定性不一定很强,行业地位还没有奠定,产业地位也不强势。

3、不到30亿市值,意味着公司虽然可能有过辉煌,但当前大概率遇到了短期担忧。

这篇文章对小市值公司的分析,和我近年来的思路是一样的,在我个人的组合配置里,没有低于300亿市值的公司。

原因除了上面分析的以外,我认为,还有几点因素要考虑:

第一、小市值公司失宠,和我国的经济周期有关。

当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变为高质量增长,就意味着小公司出头的机会更少了,这时候头部公司会更有优势。

第二、从2016年开始,公募基金、外资开始主导市场,以大为美、以头部公司为重点,追求确定性就成为主流趋势。

至于什么小公司要进行市值管理,我觉得完全没有用。

你如果是发展前景好的新兴公司,以奶茶一个赛道来看,比如喜茶、茶颜悦色、奈雪的茶等,初创期就有很多机构在追逐了。

优秀的公司,只要商业模式性感,做好主营业务,保持信息顺畅,在上市后,自然有大把机构认可。

比如爱美客这样的公司,主流公募机构在上市头几天就大举建仓了,不需要做什么市值管理。

你如果发展前景不清晰、商业模式不佳、知名度不够,那就没什么机构对你有兴趣,即使去公募路演,公募拒绝接待,也是很正常、很合理的。

这年头,大家都很忙。

二、100亿以下的基金经理,我已经不看了

从小市值公司失宠,我引申一个观点:有五年投资经验,依然在100亿以下的基金经理,我已经不看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一、如果五年还做不出名气和规模,说明基金经理投资不够极致。

从2016年到现在,五年时间,上证指数涨了17%,偏股混合基金涨了不到100%。

在这五年时间,回想一下,2016年是周期股、地产股行情,2017年是蓝筹股行情,2018年是熊市,2019年是头部公司普涨行情,2020年是消费、医药、科技的成长股行情。

无论什么风格,在这五年都有机会。

而只有抓住一两次机会,在市场成名,在2020年-2021年的基金牛市里,就有可能做到百亿规模以上。

如果作为一个基金经理,在这么好的五年时间,都没有做到百亿规模,多少说明投资不够极致、市场影响力不足。

二、有时候规模上不去,是受所在基金公司实力影响,但公募明显已是头部时代。

有的基金经理业绩是出色的,但是做了很多年,依然没有百亿规模,这里面大概率是被基金公司实力影响。

因为小公司在品牌、渠道、激励上面都是缺乏实力的,基金业绩好也卖不动。

最近和不少公募的朋友探讨,一致的观点是,只有行业前20名的公司,生存环境较好,后面的公司很多面临落伍甚至淘汰的风险。

近两年,一方面,爆款基金不断、基金新发规模历史新高。

从表面看,基金公司好像越来越滋润了,但其实不然,实际上,业内的人都有这个感觉,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公募基金的非货币规模排名前20强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资源越来越向易方达、汇添富、华夏、广发、南方、富国这样有特点的公司集中,那些具有业绩、渠道、品牌优势的基金公司,发展越来越快,而实力不突出的公司,前景危险。

现在的公募竞争有多激烈?

甚至有很多规模在10强的基金经理和我交流,说担心公司被行业淘汰。

在这样的环境下,缺乏资源的小公司,还有多少机会?

三、市场资源会加速向头部基金经理倾斜。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基金经理在出圈,资金和各类资源在加速奔向头部基金经理。

以目前市场公认的公募一哥,易方达张坤为例,即使在年初对管理的一只基金进行了暂停申购,刚公布的一季报显示,他的管理规模不减反增到1331亿。

张坤的一次调研,可以引发市场跟风,国际医学在调研公开当天涨停,其后连续大涨。

而在一季报新增平安银行作为重仓股后,帮助该银行今天大涨6%。

这就是头部基金经理的市场影响力。

目前市场有哪些权益方向的头部基金经理,我统计了一下:

在管理规模上,管理经验5年以上,前10名如下:

张坤、刘格菘、刘彦春排在前三,500亿规模以上的权益基金经理有12人,可以称为顶流基金经理。

其中易方达基金三人,汇添富基金两人,鹏华基金两人。

在年化回报上,管理经验5年以上,规模100亿以上,近五年业绩前10名如下:

这里面基本都是基金名将,华安饶晓鹏、交银施罗德王崇、中欧基金周应波名列前三,兴证全球的谢治宇在公司一枝独秀,而汇添富基金体现了团体的力量,胡昕炜、雷鸣、郑磊排名前10。

再来看一下10年老将的业绩:

规模超百亿,管理经验超10年的权益基金经理,只有16人。

年化回报超过15%的,只有5人。

年化回报超过20%的,只有两人,分别是富国朱少醒和睿远傅鹏博,两人业绩非常接近。

所以很明显的趋势是,各类资源会加速向以上长期绩优的百亿基金经理倾斜,他们会有越来越多的调研优势、市场优势和影响力。

这对小规模基金经理来说,显然是不乐观的。

四、公募不退则进,佛系意味着失去竞争力

如果我们把管理经验超10年,规模仍然不到100亿的基金经理列表,可以看到不少年化收益10%以上,规模只有不到20亿的基金经理。

这个数据比较尴尬,就不列出具体名单了。

这样的基金经理,在我的理解里:

1、一种可能是佛系,进入养老状态,不思进取

2、一种可能是定位不清晰,风格飘忽,缺乏辨识度

3、一种可能是频繁跳槽,缺乏积累

4、还有一种可能是基金公司实力差

但无论如何,我个人的理解,公募基金是一个高竞争行业,不进则退,你选择了这个行业,就不应该选择佛系。

因为,这个市场很残酷。

一旦一家开放式基金不再受到市场青睐,投资者就会纷纷赎回基金,把资金转移到这家基金的竞争对手,或者干脆退出股市投入货币市场,这家基金规模很快就会大大缩水。

这就是为什么开放式基金经理,根本无法像封闭式基金经理那样夜夜安稳入睡的根本原因。

无论对于基金公司、还是投资者来说,公募需要的是狼性,我个人肯定不会选择佛系的基金经理。

以我的偶像,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为例,因为过度勤奋,他选择在46岁退休。

在回忆录里,彼得林奇写到:“宣布退休前,我被邀请管理一个保证丰厚收入的封闭式基金。

但是这个安排仍有两个问题尚未解决:第一,我对战胜市场的渴望程度远远超过我对落后于市场的容忍程度;第二、我一直相信基金经理应该自己独立来选股而不依靠别人。

因此,即使是管理这样一个封闭式基金,我还是会重新回到和原来管理开放式基金一样的工作狂状态。

即使是周六也照样会一天到晚待在基金办公室里,在成堆的年报中迷失真正的自我;依然和以前一样,只是一个钞票越赚越多但是时间却越来越少的可怜家伙。”

所以,最优秀的基金经理,一定是狼性的,有着强烈的战胜市场欲望,他会全力投入工作,这样的人不可能是佛系的。

列出这四点,就是我不看管理规模在100亿以下基金经理的原因,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看好主动型基金的人越多,我越看好沪深300
盘点市场上那些'小而美'的基金
基金公司的跃进与掉队
基金规模越大越好?事实还真不是这样! 部分投资者知道基金清盘的规模是小于5000万,因此为了避免被清...
支付宝里的基金怎么判断出优质产品?
如何挑选头部基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