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腰突症,趴着休息俩月,为啥没改善?

通过之前落枕疼痛的文章,大家理解“休息”了吗?学会“休息”了没?

或许印象还不够深刻,那我们今天再通过一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案例来加深一下认识~

*小知识点:

“腰椎间盘突出/膨出”是形态学或影像学的描述、定义,仅凭MRI或CT即可诊断,也就是“片子”上看到了异常,就可诊断,膨出、突出只是程度的区别。但“片子”见到异常,患者不一定会感到不适。

如果这种形态改变引起了患者不适,从医学上说,这种影像学的形态变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等相符,才可给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




(一)再看个案例~ 

这是近期接诊的一位患者,中青年男性,由于腰部无力、右下肢疼痛来诊。

患者进入诊室时,患者右手扶右腰,右下肢不能任力,弯腰前屈、上半身左倾地缓慢行走,时而需要停下来,由于难以保持坐位,只能屈膝站立以双手撑着双膝休息,面容痛苦

询问病史,患者从事司机职业已有十余年,十分勤勉。前些年有过一次腰痛,在家中趴着休息了一阶段之后,就恢复了。

这次是从年前开始出现腰腿不适,起初患者并未在意,照常工作,后逐步加重,最严重时右臀部、右下肢疼痛剧烈,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坐卧,只有俯卧以缓解疼痛。

根据上次的经验,患者就趴着休息了2个月,右臀部疼痛转为右侧腰臀无力感, 站立时腰部前屈难以伸直、右下肢疼痛,依然不能支持站立和行走,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患者近期检查资料显示腰椎曲度消失、腰4/5/骶1椎间盘膨出。

先予针刺气海、水分,留针时教予患者腰部太极操,但患者此时腰部无力,稍活动则腰部劳累难以支持。故予水分、气海埋线后,让患者改俯卧位,此时臀部难以平放,右臀部翘起,右腰部肌肉紧张僵硬。予针刺左侧腰3/4/5夹脊,左侧上髎,双侧次髎、中髎。

连续两天针刺后,患者腰部无力改善,基本可以直起腰来走路,右下肢疼痛明显减轻。我再次去邯郸出诊时,又连续针刺两天,患者说,前两次针刺后能站直了,后两次针刺后能坐住了。另配合内服中药,目前在继续治疗。

另外,叮嘱患者一定要坚持、每日、多次练习腰部太极操患者十分配合并坚持练习。练习时,需遵循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循序渐进、劳逸结合,感到腰部略有劳累时,可俯卧以放松休息


(二)还是有个问题~ 

患者几年前腰腿痛,经卧床休息后恢复,为何这次,趴了2个月也没休息好呢?

首先,这是与患者两次病情的轻重程度不同有关,经过几年的时间,患者的疾病有所进展,腰椎及腰部软组织的状态更差,自行恢复困难。

再者,这实际上还是又回到了“休息”的问题上。腰椎间盘突出证患者,到底应该如何“休息”呢?

中华医学会《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中指出几点:

1.非手术治疗应作为不伴有显著神经损害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方法中,卧床休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3.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与正常的日常活动相比,卧床休息并不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4.对疼痛严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应尽量缩短卧床休息时间,且在症状缓解后鼓励其尽早恢复适度的正常活动姿势,避免扭转、屈曲及过量负重。

为什么呢?


(三)了解一点人体的知识~ 

~亦可跳过此节,直接阅读(四)~

关节骨骼肌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的每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这三者的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关节相连形成骨骼,构成了人体坚韧的骨支架,支持着人体的质量,也赋予了我们人体的基本形态,并对器官起到基本的保护作用。

骨骼肌附着于,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产生收缩和舒张运动,以关节为支点牵引骨改变位置,产生运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则是动力器官

图片摘自《运动解剖图谱》

蓝字注释 by 栩灼

骨骼肌属于“随意肌”,也就是受我们意识控制的肌肉,比如你想喝水,那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肌肉带动骨、关节完成伸出手、拿水杯、倒出水、张开嘴、吞咽水、放下杯、擦擦嘴的整个过程。

所以说,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主动部分,而骨和关节是运动系统的被动部分。这句话通俗地讲就是:骨骼自己不会动肌肉拽着骨骼动

by pixabay

我们脊柱的各椎骨之间借韧带软骨滑膜关节相连,椎间盘就是两个相邻椎骨的椎体之间的软骨连结。附着在椎骨上的肌肉也是一层又一层。脊柱运动就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骨、关节和肌肉配合完成的。

图片摘自《运动解剖图谱》


(四)讲解一下其中的道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是着眼于腰椎间盘本身的状态给出的:在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损伤的病理基础上,发生椎间盘局限性突出,刺激和(或)压迫神经根、马尾而表现出腰痛、神经根性疼痛、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还记得刚才的这句话吧:骨骼自己不会动肌肉拽着骨骼动。生理状态如此,疾病状态也不会例外,自己不会动的椎间盘髓核怎么就跑了出来呢?自己不会动的椎骨序列的曲度怎么就变直了呢?

除了外力破坏直接导致骨折、椎间盘突出甚至是脱出等情况以外,椎间盘突出、腰椎曲度改变等恐怕也只是一个中间环节或结果,而从发生过程来看,椎骨、椎间盘可能都是“受害者”呢!

在骨、关节“受害”的过程中,骨骼肌是施力者。骨骼肌在正常时可以“拽”着骨、关节产生运动,而在异常时也可以把骨、关节的结构给“拉”歪。

那为何肌肉产生了异常呢?其实,真正的凶手是我们的日常姿势习惯!生病起于过用,长时间处于单一姿势,如久坐,特别是处于不良坐姿,如“葛优瘫”。

此时,我们腰椎承受的压力是明显增加的,久而久之,不仅骨骼承受的压力大,包绕骨骼的肌肉等软组织也会处于慢性劳损状态,肌肉力量不协调,有的无力、僵硬,有的尚且有力,就会导致身体力量失衡,造成骨、关节的稳定性变差在此基础上,一旦有弯腰等突然用力的动作,就容易造成腰部各类组织的损伤,包括椎间盘突出。

那对腰部而言,“休息”就是要停止造成腰部组织劳损、结构失稳的单一姿势,比如久坐。在急性期疼痛拘挛严重者,应当根据病情适度卧床,这的确是一种休息;但同时我们还需考虑到,如果卧床时间过长,不但腰部原本的活动功能废用,而且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单一姿势,还是不利于腰部运动功能的恢复。因此,要合理评估腰部状态、适度休息、尽快恢复正常运动功能、循序渐进,避免过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


学习腰部协调运动~ 

上次的文章讲过,骨骼、关节、肌肉及其他软组织之间最好的状态是“协调”,协调胜过力量。避免单一姿势的最好办法,就是协调运动。

对于每个可以完成圆运动的部位而言,圆运动就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并且调动全员的一种协调的运动方式。我们的古人就发现了这个了不得的秘密,因此便有了太极这种运动方式。

凭借对“太极”的感悟,加之对人体运动功能的深入了解,贾海忠老师创立了慈方太极操系列,临床使用十分有效、安全。其中,腰部太极操就是适用于腰部的保健和康复~~腰部有问题的朋友,坚持练习,益处多多~~

腰部保健法宝——腰部太极操:

第一节  环转腰身舒筋骨

第二节  从容旋脊调任督

第三节  单手攀足固腰肾

第四节  蓄势转足气力增

(有兴趣可以来医馆学习练习

特别提醒:

突发严重腰部疼痛者,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明确诊断,合理治疗,遵循医嘱。

如果,

觉得还有点好看的话,

别忘了,

戳一下“在看”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教初中生物八上《第5单元 第2章 第1节 动物的运动》PPT课件 (1)
运动系 腰突+颈椎病+肌肉+骨连接与骨关节+骨+概况
骨骼肌组织健康的专养之道
9个适合中老年人的锻炼方法(值得收藏)
力量结构分析助您判断孩子运动障碍问题所在
脊椎有多好,就有多年轻!你会保养脊椎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