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溜

​复溜

【出处】《灵框·本输》: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

【别名】伏白、昌阳(《针灸甲乙经》),外命(《外台秘要》),昌阳(《西方子明堂灸经》)

【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类属】五输穴之经穴

【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当太溪直上2寸,跟之前缘处取穴。

主治】①脾肾病:腹胀,肠鸣,泄泻,水肿。②汗证:盗汗,热病无汗或汗出不止。③经脉病: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穴解】本穴为足少阴肾经之经穴,配五行属金,肾配五行属水,根据五行相生原则,金能生水,复溜为本经之母穴,虚则补其母,故本穴可治疗脾、肾两脏的疾病。本穴配五行属金,金应于肺,肺主表,外合皮毛,开腠理,故取本穴既可发汗,又可止汗,以治疗汗证,对汗证具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配以合谷则疗效更好。腰为肾之府,故取本穴可治疗腰病。肾经经脉循行于下肢内侧,本穴位于小腿的中下段,近于内踝,故取之又可治疗下肢经脉病。

【刺灸法】直刺0.5~1寸,局部有酸麻感,或有触电感向足底放散;可灸。

【配伍应用】①配关元、足三里、肾俞、大肠俞,治肾虚泄泻。②配肾俞、脾俞、水分、太溪,治肾虚水肿。③配内关、合谷、太溪,治自汗。

【文献摘要】

《素问·刺腰痛》: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

《针灸甲乙经》:鼻孔中痛,腹中常鸣,骨寒热无所安,汗出不休,复溜主之。腰痛引脊内廉,复溜主之。风逆四肢肿,复溜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足胫寒,复溜、申脉、厉兑。水肿气胀满,复溜、神阙。

《备急千金要方》:复溜、丰隆,大都主风逆四肢肿。

《玉龙歌》:伤寒无汗泻复溜,汗出多时合谷收。

《杂病穴法歌》:水肿,水分与复溜。

【按语】本穴为治疗汗证的常用穴。本穴又为保健常用穴,经常艾灸可预防水肿、足跟痛。

【注意事项】本穴深刺时,一定要避开胫后动、静脉,以防刺破血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足少阴肾经穴位(7)复溜
水肿针灸处方分享(二)
艾灸--水肿的克星!(辩证治疗水肿)
程门解穴-红斑狼疮水肿医案处方穴解、偏历穴性分析
古典针法 (己)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