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为灸感

《神奇的针灸》科普系列

何为灸感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艾灸室

首先知道,为什么直接说灸感,而不说穴位的灸感?这里的“感”,是感传作用或感传现象的意思。

人体的经络体系是各种组织与器官互相沟通联系的,自然的生理机制也是人体内部一个相对稳定的有机体系,在针灸或是其他作用激发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则是一种人为的生物物理反应,能因病变的性质、部位、刺激物的性质、作用量与作用方式等不同情况而有不同变化与反应,没有稳定的反应特点与特征。

这就不能以人为的物理反应与自然的生理机制相提并论,再者在人为的针灸作用激发下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在四肢虽然可按照古人所说的经络体系循经前进,但当进入躯干或者头面以后常常混淆难分,除在某一脏腑病症而取其相应之精确,可以出现外经内脏的关系外,其余更多的情况则是交叉会合没有固定范畴,可以直接称之为“感传作用”或“感传现象”,这样可以加深对针灸作用的理解而不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所拘束。


施灸过程中感觉

在施灸过程中,患者自我感觉到一系列反应:热感、痒麻感、蚁行感、冷感、传导感等。此为艾灸得气,当灸感消失也就达到了透灸的效果。

灸感意义是反应经络是否敏感;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经络通畅,作用快;没有灸感并非没有效果,只是表示经络中病气淤积严重,需要时间开淤散阻。

施灸过程中会出现酸、胀、麻、热、重、痛、冷、痒感等,同时也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01

透热:从施灸点皮肤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02

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03

传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所;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甚热;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

艾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

灸疗过程中,即使没有外界环境的诱因,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种种不适反应,原因主要是人体的正气和邪气发生冲突感,正邪之争的结果。

01

出汗:过程中或灸后出汗,持续几天或更久。

02

红疹:出汗一个阶段后,开始出现红疹,为正充足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

03

排尿增多:灸后尿频,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功能减退,女性提示妇科问题。

04

排稀便:一般胃肠问题多,艾灸后腹内气流走动、肠蠕动、腹中鸣响、矢气、打嗝等正常现象。

05

发热:初次艾灸可能会有发烧症状,可督脉和膀胱经刮痧或走罐退热。

06

咽痛牙痛:中医的上火,重者停灸,症状消失后再灸。

07

头晕耳鸣、眩晕:可以在症状消失后进行,也可在大椎点刺放血、刮痧。

08

精神反应:类似抑郁现象。

09

肢体冰凉:艾灸一段时间后出现,提示身体阳虚明显,寒气盛。

10

皮肤痒:为风邪在表,坚持灸即可缓解。

11

妇科反应:分泌物褐色或水样增多等,此为艾灸在辅助调整。

12

出现水泡:灸到一定程度体内寒邪外排所致(烫伤除外);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继续艾灸即可;如水泡较大,也可用灭菌注射器抽出液体,将艾灰直接涂到水泡上,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尽量不要碰水,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出,1-2周可愈。

13

睡眠:尤其是初次艾灸,多伴疲倦无力,失眠或嗜睡,继续艾灸会明显改善。

14

艾灸走窜现象,如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有胃脘部不适,可能是肝有隐患或胃有疾病,艾灸主动帮助你调整,这是艾灸的通窜功能。


-- end --

@减重调泌话健康

宣传健康减肥

提倡科学减重

教你减肥背后的科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灸反应说明书
艾灸中的27种身体反应分别代表啥?
艾灸中的27种身体反应分别代表什么?
艾灸排病反应连载:艾灸排病反应及解决方案,请灸友收藏!(四)
艾灸的副作用 正确施灸不用担心副作用
「中医」​艾灸以后感到很累?这是副作用,还是不适合做艾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