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陇州社火——黄土地上的狂欢节
陇州社火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


 陇州—陇县 


陇县,古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阪而得名,位于关中平原西部、陕西省宝鸡市西北,与甘肃接壤,为陕、甘、宁“三省通衢”和边贸重镇。


 社火—从古至今 


陇县社火起源于宋元、普及于明清,到现在已发展成有固定脸谱、服饰、道具和表演时间的群众性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娱乐活动。

据陇州旧志载,早在秦汉时陇州民间就有“百戏”游演活动;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年至十三年,陇州有“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诡状异形,以秽缦为欢乐,内外共观,兽不相避”的记载;明清时期,陇州各古庙会戏唱斗台,陇县各家社火昼夜不绝,随场变演,已形成赛社火的风俗。

“社火” 是节日迎神赛会扮演的杂戏杂耍,古时的劳动人民在祭祀土神谷神的活动中,把它作为趋吉避凶的社祀方式之一,以后逐渐演变成了迎春贺年的娱乐活动。

人们通过耍社火、看社火来诉说一年的丰收喜悦,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形式

特点

陇州社火多达二十多个种类,有重现古战场的马社火,粗犷剽悍的背社火,血腥恐怖的“血社火”,双脚踩蹬、玄妙精彩的高芯社火;多伴有威武雄壮的锣鼓队、传神夸张的社火脸谱及意趣横生的秋千、跷板,形式多样的舞狮舞龙、跑旱船社火表演,传神夸张的疙瘩脸谱社火等。

社火内容多取材于神话、历史演义、民间传说故事,也有求吉庆,颂政通人和,宣传社会发展的内容,近几年来更与现代科技和生产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内容。


 步社火


步社火,顾名思义就是用步行的方进行演绎的社火。这种社火扮相多样,可以打鼓敲锣,可以画舞大刀,还可以踩着高跷,并配唱曲调兼表演,这是最便于与观众互动的一种形式。

在农村,步社火甚至会进入到家家户户的庭院当中,意在为这家人安神避凶。


马社火 


马社火,马背骑有社火角色,每个角色装有头盔、衣着、脸饰、道具等齐全精悍的巧妙装饰。这种社火给人一种驱妖迎春,赛福比美和打仗行军的威武神奇的感觉。


 高芯社火 


高芯社火最引人注目,它是用钢筋做成高达5—7米的铁芯支架绑在花车上,由儿童装扮角色凌空表演,远观近看皆惊险玄妙。

不仅如此,高芯社火有着丰富的表演内涵,多为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的内容,比如西游记、桃园结义、七仙女......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人们会在花车上装扮相应的装饰,使得高芯社火更加精美,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


 背社火


背社火,又叫挈社火,表演时由一身体强壮的演员做好扮相后将背架绑于肩,让十岁左右的儿童扮成同一故事中的人物绑在背架上。据专家介绍,在中国各地社火中,背社火陇县一家独有。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 


每年春节期间,陇县各乡村、工厂和国家企事业单位都要装扮社火,社火演员正是与土地为伴的农民和孩子。他们经过了一年的辛苦劳作,终于在这一天扫清疲惫,走乡串户、过街入巷,背着沉重的戏服、画着浓重的油彩坚持一整天,为人们带来精彩的表演,为新一年的丰收谋求一个好兆头。

正月十五元宵节,政府举办”陇州社火游演大赛“,集中在县城游演,扮装团队多达二百余个,游演者达四五千之多,数万群众到县城观看,大街小巷,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轰鸣,成为一大景观。

因为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全民参与的文化特色,陇县也被称为“社火之乡”。

然而疫情之下,每年的社火表演不得不叫停,如今已是第三个年头。我们由衷地期盼疫情早日结束,届时同聚大街小巷,共赴社火盛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陇县社火
陇县社火为啥这么火
陇县网友佳作《来年见,陇州社火》
宝鸡:航拍陇县陇州社火,美的很
社火闹关中
“慢火车”上闹元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