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宣宗朱瞻基热衷斗蟋蟀,却为何被史学家评价功绩堪比文景二帝?

明朝宣德年间,皇帝痴迷斗蛐蛐,朝廷每年向民间催征蛐蛐。有一年,一个农家小孩不小心将全家视若珍宝的蛐蛐弄死了,出于惊恐自责,他跳井自尽,死后竟化身为一只蛐蛐,帮家里度过一劫——这故事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促织》。

明人吕毖《明朝小史》里有记载:

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焉。

《促织》是蒲松龄受到吕毖的《明朝小史》记载经过改编来的。

两个故事写的都是“蛐蛐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单从文章里看皇帝为了斗蛐蛐,搞得民不聊生,这不玩物丧志吗?难道是朱棣看走了眼,选错了皇位的继承人?

话说谁还没点爱好呀,朱瞻基不仅仅是酷爱斗蛐蛐,还喜欢各类运动,在书画方面也有颇高的造诣。

真实的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不仅英俊还是一位有才的君主,从小就深受朱棣的喜爱,不仅给他请最好的老师,还亲自教导他,对他悉心栽培,朱瞻基自然也没有让爷爷朱棣失望,他在位时一系列举措,使得宣德年间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凡是他经手的事情也都完成得十分漂亮,他和父亲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为“仁宣之治”

洪熙元年(1426年),朱瞻基正式登基。一年之后,他的叔叔汉王朱高煦谋反,平定叔叔的叛乱之后,削藩问题得以解决,政局趋于稳定。

朱瞻基采用了爷爷和父亲的政治方针,保留了父亲时期的政府架构,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最为著名的就是内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还有夏原吉、蹇义,朱瞻基对这几位重臣十分信任,他们提出的建议虚心采纳,朱瞻基曾说:“汉、唐诸君,文帝、太宗能纳谏,文帝几致刑措,太宗致贞观之治,亦皆受善之效”,可以体现出君臣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宣德六年(1431年)七月的一天,已是深夜时分,朱瞻基跑到大臣杨士奇的家中,就是想和杨士奇说说话,完全可以让召他进宫,陪自己说话,可朱瞻基却跑人家里去了,弄得杨士奇措手不及,君臣关系肯定是十分融洽的,不然不会深夜造访大学士家中,而且仅为了说说话。

宣德元年时(1426年),朱瞻基下令,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们读书,为了方便他们能够处理文件和朝廷官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朱瞻基沟通宫中内阁与外朝的效率,但也给明朝的未来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朱瞻基宅心仁厚,宽松治国的理念下,整个明朝出现一片大好形势,没有党派之争。

皇宫里有个画家,叫边文进,有一年向皇帝举荐文艺人时,收取贿赂,这件事儿被有心之人告诉了皇上,朱瞻基听了之后很生气,说他因为会画画得到官职,竟然恃宠而骄。生气归生气,但朱瞻基并没有杀边文进,只是将他贬为庶民了事,实在是仁厚。

在经济方面,朱瞻基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经常外出巡查农田,看看庄稼的生长状况,偶尔还会自己亲自去犁田,告诫官员要爱惜百姓的劳动成果,也减免了不少灾区地区的赋税,百姓安居乐业。

对于边疆的骚扰,他也都御驾亲征,开战之际他一马当先冲入阵营,亲自射杀敌军先锋,杀死三人,打得敌队溃败而逃,得以安宁。

撤兵安南(今越南),朱瞻基认为国中疲惫,远征无益,决定立一位国王,之后安南每年都要向中国朝贡。

最为壮观的是他派郑和第七次远航,人数高达两万多人,访问的国家有二十多个,开辟了大明王朝与世界多国之间的交流,对中国历史之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可谓是史无前例。

没有内外危机,以仁政统治,朱瞻基开创了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天妒英才,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朱瞻基驾崩于乾清宫,享年三十六岁,虽然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间比较短,但确实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瞻基
明朝唯一真正微服私访过的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热衷斗蟋蟀,却为何被史学家评价为功绩堪比文景?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多面的明宣宗,被人误解太多
一个被误解的“蛐蛐皇帝”,玩物不丧志,才华堪比宋徽宗
明朝的一位大臣,辅佐五位皇帝,开创“仁宣之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