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中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原来是这个意思

人文风云

发布时间:03-0812:23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源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事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做学问,学问能够一天天增加;修道却一天比一天减少。一少再少,越来越少,就到了无为的境界。因为无为,所以能够无所不为。治理天下,要经常用不干涉、不生事的方法,如果强行作为,就不能再掌握天下了。

01、缘何“为学”

老子在本章讲的为学,并不是包括所有的学问,尤其不包括他所讲的“道”。在《道德经》的全章中,都是以道为核心去展开的,在老子的眼中,“道”是凌驾于万物之上。在第六十四章《无为无败》中:“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意思是圣人向往众人不向往的,不看重难得的财物,学习众人不愿意学习的,从而才能纠正众人之过错。那么老子认为的为学是何意思?现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都是指为学 ,这些都是实际性的知识,学了能拿来求职生存。在老子的时代,实际知识是诸子百家的理论,尤其是儒家思想理论和百家理论中的为政治国之术。学习了这些东西,个人的技能能一天比 一天精进。

02、缘何“为道”

“道”与老子主张的“无为”贯穿其中。“无为”就是不要有过分的作为的意思,做人治国都应如此,是智慧的体现。在古代中国,主张“无为”的并非老子一个人,比如孔子就曾说过:“无为而治的政治图景,大概出现在尧舜时期吧。他们每天都做些什么呢?不过就是端端正正坐南朝北地坐在朝堂上。”顺其自然地治理国家,不过分干涉,方能长久安邦治国。人们心中都有对原始社会简单纯朴的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但是把“道”提升到哲学高度,并试图论证其社会意义的只有老子一个人。

03、为学日益,缘何“为道日损”

老子认为:知识理论掌握得越多,其在社会中技能本领越强。然而人性的私欲委见也会层出无穷,“为学”是外在的修养。而“为道”是是一种高级的智慧和内心的修养,人保持空杯心态,为道之人每天都会减少一些东西,减少一点浮躁,减少一点私欲,减少一点内心的狭隘和成见等,从而更高等级的智慧迭代内心原有的认知。

03、要领

知识固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生存下来,但智慧可以让我们生存得更有价值和幸福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背后的秘密:老子怎么悟的道?你认为真相是怎样的?
《道德经》:道法自然,知常曰明,上善若水
《道德经》:不去妄为,反而更容易成功,这是无为而治的智慧
老子《道德经》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几点启示
【为什么说“静为躁君”?】老子说:“道冲...
解读《老子》中的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