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一则子宫肌瘤误治的医案,炮轰一下现在的中医大神

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老中医师傅亲传“十字”生发要诀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190篇原创文章

最近很痛心第看到北京一位女士的痛苦。这位女士因少阴寒湿、太阴脾弱导致气血瘀滞,形成了子宫肌瘤,本应在温阳化生正气的基础上,再去活血化瘀。但经当地几位医生完全不顾这位女士正气衰弱,阳气衰亡的身体基础,或单纯破气,或单纯破血,或气血双破等多次误治,病情越来越严重,且经当地医院建议即将走上手术台。

一则中医误治医案

这位女士当地的医生都是诊断的。我看过其中的两个诊断单。

第一个:脉微细,就给他开了大量的活血化瘀的药。我请问:脉细为血不足,你不论寒热,用大量的用血分药入阴,不是更加阴寒,难道不会导致更加的血瘀吗?我还要问:脉微为正气不足,你只需要稍稍的问一下,就会发现病人手足冰凉,浑身怕冷的症状,此时你就不会忽略温经散寒的关键关键。

第二个医生:脉弦细。因为患者肝气郁,所以开了大量的破气药。我请问:脉细为血不足,你不问问血吗?脉弦主肝没错,但它你难道不判断一下浮沉,如果弦而浮,那么身体必然寒热夹杂,外寒而内热;如果沉弦,一般主寒主疼,请问你问了吗?只需要你稍微问下寒热,都不需要再问其他信息,就不会忽略掉关键信息。

以上二位医生可能都是专家,病人常年摩肩接踵,匆忙断证尚且迎接不暇,根本就没有细心问诊的时间。或许有的医生能够望望而知之,听而知之,但望到的听到的,毕竟是少数信息,大多数的病情,难道不是需要患者提供吗?

号脉仅仅是中医四诊其中的一个手段,而且是排在望闻问切的最后,其在诊断的过程中,仅仅能起到判断气血盛衰的一个指标,是不能单纯用来辩证和治病的,需要做到脉证合参,才能做到准确的诊断。

在现代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西医发明的诊断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反观一些中医,不仅不吸取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或者处于无知,或者只顾了钻赚块钱,又或者为了显示其神乎其技,仅仅以三根肉指,三部不参,四诊不合,就草率断病,真如古人哀叹的那些品行庸俗的医生一般,杀人无算,诚可哀矣。

炮轰中医坐诊的几个弊端

自从自学中医后,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跟师抄方,以及后来跟师行诊的过程中,发现中医坐诊及行诊模式对于一些感冒啊咳嗽啊等常见疾病尚且能够应付,但对于一些病情错综复杂的疑难杂症,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一般而言,寻找中医诊治的疾病,大多都是疑难杂症,病情繁杂,患者经常是连自己都搞不清楚,需要中医师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与了解。而如果面对同类型的重症患者,西医采取的都是住院治疗,通过每天定期的测量体温,常规性检查,以及每天的巡房查体,多方面的手段系统了解病情以及治疗的进程,远远对中医粗放的个体坐诊索形成降维打击。

1、中医个体坐诊难以满足患者对于病情的梳理。一般中医大夫的坐诊地点都在中药房内,里面大多环境嘈杂,没有独立的“四诊”空间,患者因为害羞、害怕个人隐私暴露、匆忙想不起来、不知如何表达等多种因素,导致对于病情表述的并不是十分到位,虽然中医大夫可以进行问诊引导,但很多患者往往依然会遗漏重要的病情。而西医完善的诊断仪器检查,则完全规避了这一点。

2、中医馆个体坐诊难以让中医师对于治疗方案进行周密思考。受到传统中医诊断模式的影响,现在的群众一方面有了疑难杂症才来找中医,一方面又希望遇到的中医是神医,总希望中医能够三分钟之内,仅仅依靠诊脉、然后一言不发,立等中医开方,甚至出现你问诊说明你医术不高的奇谈怪论。而且还要求药便宜,见效快,甚至开方的速度稍有迟疑,就给患者形成医术不高的印象,倒逼着中医现场发挥,快速开方,形成恶性循环,必然导致存在病情因素考虑遗漏,治疗方案不完备的地方。

3、中医馆个体坐诊缺乏对于中医患者的长期跟踪问效。很多患者病情稍有好转,立即停止治疗,甚至是一个疗程还没服完,疗效还没有显露,就放弃治疗或投医他门,无法形成对于诊断、用药的系统性观察和诊治,对患者本身形成很大的伤害。也难以对于疑难杂症进行临床上的科学总结与提高,不利于中医人才的实践提高。

当然一些杠精完全可以说以上问题纯属医术不精。但请问,西医领域的专家大神,哪个不是依靠先进仪器的精微诊断,哪个不是对病人进行严密是思虑,从而制定出治疗方案。

而很多中医大神,往往成名前疗效卓著,而成名后门诊量暴涨,仅仅靠着三五分钟的诊脉,凭着有限的脑容量草草开方,即便是天纵英才,必然疗效平平,甚至草菅人命。

当然现在大多数的中医,因为中医教育、传承,特别是国家政策打压等因素,导致中医从以前的治病医生,成为了需要非遗保护的医中医文化符号,所开的方药,都是一些“治病吃了白吃,养生吃了有害”中药方,病看不好,只能给人带来心理安慰的慢郎中和样子郎中。

反思传统中医师承的囚徒困境

本人先后找过多个老中医师傅,通过熟人介绍人士,好烟好酒好茶的送礼,希望拜在门下,但往往只是见了一个面就没有了下文。

品德高尚的师傅,会指点你自己去先读几本书,但往往也是不吐露真经,大多是说你去读药性啊,背九畏十八反啊,汤头啊这些。等读完了再去找他。但更多的师傅,几乎不给你吐露只言片语,真的在你面前像一尊菩萨。

于是经历过多次碰壁之后,我决定先闭门读书,于是利用两年的世间 ,系统学习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并学习了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然后读了些本草经和脉法。

在此基础上,我终于找到了一位村医,也许是和我有缘分,他最终收留了我。经历过一段曲折的经历,我一直思考其中的原因,直到走上给人诊病的道路后,才对于这种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

传统的中医师承模式只所以还能在民间延续,完全依靠的是一些老中医对于中医医术免遭中断的无奈,还在勉强延续,苦苦支撑,但在经济社会的冲击下,老师傅传承的热情实在备受打击。

1、这种简单的模式,缺乏固定的利益链接和保护。对比一下中医院校的老师,民间中医师傅没有稳定的工资,也没有临床的压力,自然不存在生存的困难,但因为脱离临床,自然也不需要对疗效负责,造成中医教育难以接地气。相对而言,民间中医老师傅虽然没有系统的教育,但却连一点点生存的保障都没有,还备受国家非法行医的打击。另一方面,中医院的专家老师,因为享受着系统性红利,老师往往是站在系统顶端的人,具有资源分配的权利。而民间中医师傅,假如有一天,徒弟的医术超过了师傅,师傅的生存余地将遭受很大程度的打击,老师傅还能在这小地方生存的下去吗?

2、民间中医师傅理论传授的能力缺乏。很多民间的中医文化水平本来就不高,用药号脉完完全全是靠自己的老师傅带出来的,是靠自己悟出来的,摸索出来的。能用就行,但道理讲不出来。但现在的师承,并不像过去那种师徒长期生活在一起,徒弟需要养活师傅的那种紧密的关系,如果徒弟和师傅所学的中医门派不同,根本就无法交流,徒弟所能做到的,只有安静的学习,安静的去悟。

3、中医师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观察徒弟的人品特点及性格特点。比如有的徒弟就喜欢用药见效快的经方派,而有的徒弟喜欢用药轻灵的温病派。这些门派,用的药不同,治病的思路也不一样,中医师傅需要去仔细观察,看合适不合适将相应的方法传给徒弟。比如徒弟性格稳妥,思虑缜密,那么传给他一个猛点的方子没问题,但如果冲动冒进,那么一个好的药方也会变成一个杀人的方子。

4、中医师傅会长时间观察徒弟的禀赋和悟性。很多老师傅发明的经验方,自己也说不出系统的逻辑和应用范围,需要徒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感悟,去思考,从而做到活学活用。毕竟天下病人千千万,而一个人脑容量再大,也做不到一人一方,方方效果卓绝吧。所以中医师傅有时候宁愿不传,也不能滥传误人,

5、国家对于民间中医技术的无偿掠夺。一个中医方剂的形成,往往经历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的千锤百炼,这些民进中医师傅的经验方,国家没有拨付过一分钱的经费,但成方形成后,往往采取各种办法无偿掠夺,被一些有头有脸的教授用去发表论文,获取名利。甚至被一些大型药企采取各种方式巧取豪夺,导致中医师的方剂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成果,也根本得不到任何利益。

以上这些问题,在现行政策层面势必很长时间难以改变,那么中医师承存在的“难、散、弱、慢”的现象,将会不可避免的长期存在。

如果国家将对于中医的发展支持仅仅落实在口号上,落实在中西文化的差异化对抗上,落实在一级应对一级的空洞无措的文件上,中医传承将很难形成体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传承机制,很多民间中医的瑰宝真的将遗失在历史云烟中。

 
       

采药东篱下|悠然中南山 

扫描二维码      咨询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要是没这么做,中医早就失传了
2018年民间中医转正流程公布(附申报表)
中医确有专长:乡村医生如何考取医师(专长)资格。
用国法为国粹“开良方”
发愤传承潘老医道,立志重现天下无癌
中医馆火了可中医从哪里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