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大家怎么治疗食道癌?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 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中医怎么治疗食道癌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223篇原创文章

食道癌在中医中属“噎嗝”范畴。中医认为食道癌的发生与饮食、情志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

食道是饮食入胃的一个关键通道,从饮食入胃的过程来看,必须经历: “胃化生营卫——以传于肺——输精于皮毛”这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受到阻滞,则会在食道部位形成阻滞性病变,形成噎嗝。

本文从伤寒论外感闭塞心胸、四圣心源脾湿肺胃冲逆、张锡纯中气虚而降胃冲逆等多个角度,探析中医治疗食道癌的路径


伤寒论:外寒风寒,心胸部位阻滞而受病

如果人体感受风寒,气机郁滞则会“气停则化水,水停则成饮,饮停则成痰”导致“心中”、“胸中”、“心下”这三个离食道较近部位的凝滞,就会导致气机不降,而形成噎嗝。

经文中的“心中”,“胸中”,“心下”基本对应了现代医学中食管的上、中、下段。而食管的神经支配来自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食管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是来自脑干疑核和迷走神经背核的迷走神经,调控食管的运动和促进腺体的分泌。来自脑干疑核的胆碱能运动神经元支配食管横纹肌。

神经末梢止于食管肌间丛,一些分支还会加入到迷走神经干中,这些交感神经不支配食管的运动功能,但能调节血管的收缩、食管括约肌的收缩节律、松弛食管肌壁、增强腺体分泌功能等。从神经支配上看食管功能的实现与传统中医的膀胱经所行处关系密切。

停于“心中”则容易出现“心中奥恼”的枙子豉汤证;停于“胸中”则容易出现陷胸汤证;停于“心下”则容易出现诸“泻心汤”证。假如是气停心下化饮而同时表寒未解,则形成“外寒内饮”的小青龙汤证。

 除了外感六淫容易导致气机停止之外,七情内伤也容易导致气滞,而情绪导致的气滞往往最容易出现在“心下”,所以平时生气着急之后最容易出现“心口窝堵的慌”也就是“心下痞”的症状。气机停滞“心下”则整个气机运转过程就会变缓、变慢,甚至停滞。这时候就会间接出现“卫气不足,不能护表,再受风寒”的小青汤证。

如果因为吐下致冲气肝气皆因中气虚损而上干,迫搏于心下作痞硬,且其外呼之气必噫而后出者,则非小青龙汤所能治矣,而必须治以旋复花代赭石汤。

人之胃气,其最重之责任在传送饮食,故以息息下行为顺。乃此证因汗吐下伤其胃气,则胃气不能下行,或更转而上逆。下焦之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原上隶阳明,因胃气上逆,遂至引动冲气上冲,更助胃气上逆。

且平时肝气原能助胃消食,至此亦随之上逆,团结于心下痞而且硬,阻塞呼吸之气不能上达,以致噫气不除,噫气就是强呼其气外出之声也。

此中原有痰涎与气相凝滞,故用旋复花之逐痰水除胁满者,降胃兼以平肝,又辅以赭石、半夏降胃即以镇冲,更伍以人参、甘草、大枣、生姜以补助胃气之虚,与平肝降胃镇冲之品相助。

赭石最善平肝、降胃、镇冲,所以在方剂中,应加重用量,轻用则六钱,重用则一两,不但取其能助旋复、半夏以平肝、降胃、镇冲也,能助人参以辅助正气。人参虽善补气,而实则性兼升浮,惟借赭石之重坠以化其升浮,则人参补益之力下行可至涌泉。否则,人参升浮之性更能助长逆气,而丝毫起不到助正气的作用,所以临床中,赭石用量至少应当是人参的三倍。

旋复花,《神农本草经》谓其味咸,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为其味咸,有软坚下行之功,诚有殊效。

同时如果心胸部位有淤血,可以用抵当汤、抵当丸、下瘀血汤、大黄大黄蛰虫丸诸方。如果痰淤严重的,十枣汤也有使用的机会。

四圣心源:脾湿木陷,肺胃冲逆而致病

中气虚败,湿土湮塞,则肝脾遏陷,下窍闭涩而不出,肺胃冲逆,上窍梗阻而不纳,是故便结而溺癃,饮碍而食格也。

苓桂半夏汤: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生姜三钱   芍药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茯苓桂枝半夏汤的作用,在于泄脾湿降胃逆,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脾湿及胃逆的程度,灵活把握用药:

一是重用半夏将胃逆。噎病胸膈滞塞,雾气淫蒸而化痰饮。上脘不开,加以痰涎胶粘,故食阻不下,法宜重用半夏,以降胃气。

二是痰盛者,加茯苓、橘皮,行其瘀浊,生姜取汁,多用益善。痰饮极旺,用瓜蒂散,吐其宿痰,下其停饮。胸膈洗荡,腐败清空,则饮食渐下。

三是散肝气郁结。肺胃上逆,浊气不降,以甘草缓其迫急,芍药柔肝,柴胡、鳖甲散其肝气结郁。若兼风木枯燥,则加阿胶、当归,滋木清风。

四是温寒滋脾。土湿胃逆,肺郁痰盛,不能化生津液,以滋大肠,导致大便燥结,粪粒坚硬,此宜以干姜、砂仁,温中破滞,益脾阳而开肠窍,以桂枝达木郁而行疏泄。干涩难下者,重用肉苁蓉,以滑肠窍,白蜜亦佳。木枯血燥,不能疏泄,加阿胶、当归,滋其风木。

五是利水泄湿。如果肺郁痰盛,不能生水以渗膀胱,土湿木郁,疏泄不行,水道不利,小便红涩,此宜苓、泽、桂枝,泻湿疏木,以通前窍甚者,用猪苓汤加桂枝,猪、茯、滑、泽,泻湿燥土,桂枝、阿胶,疏木清风,水道自利。

张锡纯:中气衰弱,贲门痰涎壅滞而致病。

噎膈之证,大多认为有贲门枯干、有冲气上冲、痰瘀、血瘀等多种因素,但张锡纯认为,大多属于中气衰弱,不能撑悬贲门,以致贲门缩如藕孔(贲门与大小肠一气贯通,视其大便若羊矢,其贲门大小肠皆缩小可知),痰涎遂易于壅滞,因痰涎壅滞冲气更易于上冲,所以不能受食。

张锡纯治疗食道癌,常用的有以下三个方剂:

1.参赭镇气汤: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

野台参(四钱) 生赭石(六钱,轧细) 生芡实(五钱) 生山药(五钱) 萸肉(六钱,去净核)生龙骨(六钱,捣细) 生牡蛎(六钱,捣细) 生杭芍(四钱) 苏子(二钱,炒捣)

生赭石镇胃气冲气上逆,开胸膈,坠痰涎,止呕吐,通燥结。虚者可与人参同用人参借赭石下行之力,挽回将脱之元气,以镇安奠定之,亦旋复代赭石汤之义。

2.参赭培气汤

潞党参(六钱) 天门冬(四钱) 生赭石(八钱,轧细) 清半夏(三钱) 淡苁蓉(四钱) 知母(五钱)当归身(三钱) 柿霜饼(五钱,服药后含化徐徐咽之)

人体自口唇飞门至至魄门,上下一气,所以如果人体中气充盛,则其贲门(胃之上口)宽展,自能容受水谷,下通幽门(胃之下口)以及小肠、大肠,出为二便。

如果中气衰惫,不能撑悬于内,则贲门缩小,以及幽门、小肠、大肠皆为之紧缩。比如有的食道癌病人,大便如羊矢,看似是由津液虚竭导致,但实际上确是因为中气不足,紧缩而肠细导致的。

中气不旺,胃气不能息息下降,而冲气转因胃气不降,而乘虚上干,致痰涎亦随逆气上并,以壅塞贲门。况且此时贲门已缩如藕孔,又加逆气痰涎以壅塞其间,饮食自然无法下达。

所以治疗噎嗝病人,所以加人参大补中气,以用赭石、半夏、柿霜。以清痰理气为使,又虑人参性热、半夏性燥,所以加知母、天冬、当归、柿霜、以清热润燥、生津生血。同时用苁蓉者补肾敛冲气。而且患食道癌证者,大多有便秘之象,而此方用苁蓉与当归、赭石并用,润便通结之功甚效。若服数剂无大效,当系贲门有瘀血,宜加三棱、桃仁各二钱。

《伤寒论》有旋复代赭石汤,原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周扬俊、喻嘉言皆谓治膈证甚效。拙拟此方,重用赭石,不用旋复花者,因旋复花《神农本草经》原言味咸,今坊间所鬻旋复花,苦而不咸,用之似无效验。惟邑武帝台为汉武帝筑台望海之处,地多咸卤,周遭所产旋复花,大于坊间鬻者几一倍。其味咸而兼辛,以治膈食甚效。

神农本草经虽未明言旋复花味辛,但《神农本草经》载其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由此可见旋复花当为平肝降气之要药,应借辛味,以镇肝木,其味宜咸而兼辛明矣。至于苦味,性多令人涌吐,是以旋复花不宜兼此味也。其味不至甚苦,亦可斟酌加入。

张锡纯论述赭石特长有六∶其重坠之力能引胃气下行,一也,既能引胃气下行,更能引胃气直达肠中以通大便,二也;因其饶有重坠之力,兼能镇安冲气使不上冲,三也;其原质系铁养化合,含有金气,能制肝木之横恣,使其气不上干,四也;为其原质系铁养化合,更能引浮越之相火下行,而胸膈烦热、头目眩晕自除,五也;其力能降胃通便,引火下行,而性非寒凉开破,分毫不伤气分,因其为铁养化合转能有益于血分(铁养化协议于铁锈故能补血中之铁锈),六也。是以愚治胃气逆而不降之证,恒但重用赭石,即能随手奏效也。

此方仿仲景旋复代赭石汤之义,重用赭石至八钱,以开胃镇冲,即以下通大便(此证大便多艰),而即用人参以驾驭之,俾气化旺而流通,自能撑悬贲门使之宽展,又佐以半夏、知母、当归、天冬诸药,以降胃、利痰、润燥、生津,用之屡见效验。

迨用其方既久,效者与不效者参半,又有初用其方治愈,及病又反复再服其方不效者。再三踌躇,不得其解,亦以为千古难治之证,原不能必其全愈也。

3、变质化瘀丸:治疗血瘀贲门肿胀而致病

变质化瘀丸:旱三七    桃仁     硼砂     粉甘草  西药沃剥 (碘化钾)  百布圣(胃蛋白酶)  上药六味调和,炼蜜为丸,二钱重。服时含化,细细咽津。

胃癌由于胃瘀血,其贲门积有瘀血者十之七八。其瘀之重者,必须兼用治瘀血之药。其瘀之轻者,只用开胃降逆之药,瘀血亦可些些消散。

古下瘀血之方,若抵当汤、抵当丸、下瘀血汤、大黄 虫丸诸方,可谓能胜病矣。而愚意以为欲治此证,必中、西之药并用,始觉有把握。

这是因为以上诸方治瘀血虽有效,以消瘤赘恐难见效。西医名此证为胃癌,所谓癌者因其处起凸若山之有岩也。其中果函有瘀血,原可用消瘀血之药消之。若非函有瘀血,但用消瘀血之药,即不能消除。

人之肠中可生肠蕈,肠蕈即瘤赘也。肠中可生瘤赘,即胃中亦可生瘤赘。而消瘤赘之药,惟西药沃剥即沃度最效,此其在变质药中独占优胜之品也。

今拟定治噎膈之法∶无论其病因何如,先服参赭培气汤两三剂,必然能进饮食。若以后愈服愈见效,七八剂后,可于原方中加桃仁、红花各数钱,以服至全愈为度。若初服见效,继服则不能递次见效者,可于原方中加三棱二钱, 蛰虫钱半;再于汤药之外,每日口含化服变质化瘀丸三丸或四丸,久久当有效验。若其瘀血已成溃疡,而脓未尽出者,又宜投以山甲、皂刺、乳香、没药、花粉、连翘诸药,以消散之。

此证之脉若见滑象者,但服参赭培气汤必愈。而服过五六剂后,可用药汤送服三七细末一钱,煎渣服时亦如此。迨愈后自无再发之矣。

胃中生癌贲门所生之癌多属瘀血,幽门所生之癌多属瘤赘。瘀血由于血管凝滞,瘤赘由于腺管肥大。治法亦宜各有注重,宜于参赭培气汤中加生鸡内金三钱,三棱二钱;于变质化瘀丸中加生水蛭细末八钱,再将西药沃剥改作十五瓦,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钱。日服两次。而后幽门所生之癌,若为瘤赘,可徐消,即为瘀血亦不难消除。又

(中南山,秦岭中医,专注风湿病与肾病。关注我,分享更多中医经典与经方解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53)张锡纯膈证(食道癌)方论
噎嗝——食道癌与胃癌
张锡纯参赭培气汤
启膈散治噎阻
中医临床思维经验杂谈
参赭培气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