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阳程豫传奇故事:出身布衣官至四川布政使,诰封荣禄大夫

豫,名茂芳,字秉谦,号立斋、方伯、杜洲,山阳县高坝店人。堂兄弟排行第五,俗称程五老爷,祖籍安徽休宁。

据程氏家谱记载:雍正五年(1727),江南遍遭水患,曾祖母牵着八九岁的程才通,辗转乞讨来到山阳县高坝店。才通有三子建文、建武、建发,这“三房”共有五子。程建武生两子,次子程豫,在堂兄弟中最小,故排名老五。程豫落居高坝店为第四代人。

沿途乞讨,意外获得风水宝地

程豫的曾祖母在雍正五年(1727),因江南遭水灾,离开安徽休宁故乡,牵着八九岁的儿子程才通,沿途乞讨横跨数省,辗转来到山阳县高坝店蹄子沟口,用三方石头架起了锅灶,母子即去荒野拾柴准备造饭,他们返回时,正遇野狗往锅内拉便。程才通怒火万丈,捡起石头欲打狗,母亲说,才通呀,我们有救了,锅里有便,说明这里有饭吃,我们应该留下来。

从此,母子就落居高坝店。程才通给当地姜家大户当长工,先放牛后做庄稼,一干就是十几年,勉强维持母子生活,直到三十多岁才成家立业,娶妻生子。程才通有三子,名为建文、建武、建发,程才通五十而卒。因其是外迁户,没有坟山,冬雪覆盖大地,到处皆白,家人见姜家荒坡岩下无雪,好说歹说将才通遗骨葬在岩窝石头堆里,隔年这面坡垮方,把坟严严地埋在里边。其子们欲迁坟,风水先生说,这里是风脉之地,天地照应着。

百年之后,程豫中举。姜家后人很不服气,就请风水先生给治一治,便在程才通坟墓所在的山头上建了一个大石寨,欲压程家的风脉。咳咳,不仅没有压住,程豫当上了知县、知府,按察使。

姜家另请高明的风水先生再治一治,风水先生笑了笑说,哈哈,这寨子正好是官帽。欲要压一压,可在程才通的墓前砌一大石堤方可压住风脉。大石堤建成后路过的几位风水先生笑说,这是给程才通加上了玉带么!

果然,程豫又升至布政使,坐镇四川大省。清廷还追赠封程才通荣禄大夫。随后又追赠程豫的父亲程建武荣禄大夫呢!

幼年丧母,每天给土地爷磕头

程豫的母亲朱氏,在他四五岁时就撒手人寰。继母贺氏精心照料程豫生活关爱又加,豫十分感动。少时上学,常挽一笼捡拾枯叶,晚间燃烧枯叶照亮,刻苦攻读,学业有成。

程豫对继母非常孝顺。十冬腊月放学回家,将继母贺氏的双脚紧紧地抱在怀中暖和不放。他在河北岸玉皇观上私塾时,路过东街头山嘴处一座土地庙,上学、下学路过都给土地爷磕头,并在心中祷告:一要保佑继母长寿健康,二要保佑自己读书上进,早入仕途,挣钱养母不让她这般辛苦。

程豫长期给土地爷磕头,让土地爷甚感难当。土地慌忙向村上里正托梦,希望告诉程豫不要再磕头,他受不起的。豫依然如故不辍,土地又托梦里正在其庙前修一照壁挡挡方休。

这座土地庙前修一照壁,真怪!在十里八乡中是绝无仅有的。

勇斗无赖,负荆请罪进县衙

程豫十三四岁,正读四书五经之际。从岭南来一恶少赖皮,在高坝店一带住下不走了,拦路抢窃,偷鸡摸狗,打架斗殴,侵害妇女,扰得村民怨声载道。村中老者建议,豫读孔孟之道,饱学之才,治恶当有奇招妙策!豫笑言,妙计倒有,当听指挥。

程豫让村民在河滩中间挖一深窟,让恶少赖皮到河滩窟前叙话,本欲用孔孟之道教育教育了却此事,然而,犹如对牛弹琴。不想恶少理屈词穷,面红耳赤,不等程豫把话说完,趁其不备,一拳击面将程豫打倒在地,拿起石头欲侵害。围观群众义愤填膺,抬起恶少扔于沙窟里,天厌其恶,砂石轰然塌进窟里,恶少赖皮窒息而亡。

见此情景,程豫他毅然去县衙代民“自首”其罪,村民也蜂涌而至说明详情及恶少劣迹,知县谅豫为民除害,还受褒奖。

变卖功名 再中进士归故里

程豫在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秋,上省赶考,没有路费盘缠,即向协泰商号大伯借钱,大伯说,你那能考得上?不借,不借!他只好在私塾老师的帮助下,赴省乡试中举。

他的父亲建武过世得早,为了让继母贺氏能够过上好日子,他也不想看到旁人白眼,私下里变卖了举人功名,出乎他的意料,竟然得到一笔巨款,盖了房子,置了地产,立马见效,改变了穷困潦倒的局面,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让继母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生活。

程豫第二次进京会试,他没有向任何人借钱,在继母的操办下,一切准备就绪。出发赴京的前一天,让他事料不及的是大伯怒火冲天,他竟然扛着扁担欲教训教训:茂芳呀,茂芳,你真不成器,考功名就考功名,考取功名你变卖,这不是糟贱功名吗?你以为你是谁?皇家会试是给你一人举办的?功名就是满地有,你也不会再次拿到的。

程豫夺下大伯手中的扁担,顶在自己的头上,跪在大伯面前声泪俱下地说:伯父大人,您来家教训侄子,这是对我的关心,我会感激不尽的。可是,我的父亲过世早,家里真是过不下去了。前一次变卖功名,实为改变家中困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今次上京会试,机会难得,侄儿向大伯发誓:拿不到功名,请伯伯可用此根扁担仗毙侄儿,考取功名,绝不变卖啊!程建文大伯扶起程豫,取下他头上的扁担洒泪而别。

程豫没有辜负大伯的期望,大清咸丰六年(1856)考取进士,荣归故里。

接任粗心 麻袋裹砖顶金银

程豫在接替四川布政使前任时,事前曾与前任同僚数年的总督丁葆祯告诉程豫,前任处事为人十分诡谲,接任时,一定要小心谨慎防范,勿入圈套。

程豫上任,受到前任热情欢迎和周到款待,忘却了丁葆祯的忠告,在接交库银的宴会中,豫只看帐本数目,未查看核对库银。待前任走后,他约总督到金库一看,山码大堆圆鼓鼓的大麻袋,竟然全是砖头瓦片,惊得丁葆祯目瞪口呆,片刻后,他十分同情地说,秉谦呀,秉谦,真是老好儿,太老好儿了,你怎么能以仁义之心去度豺狼呢!

这一巨款欠库,让豫吃了个哑巴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随后,通过逐年皇家赏赐与薪金及亲朋的馈赠偿还了这笔无妄之灾的损失。

凝聚陕西大商户 背土淤塘建会馆

程豫在成都直隶大街上,总能遇见在渝陕西的一些商户,他倍感亲热和欣喜。只要遇见乡党都要找个地方聊一聊,时间长了,他总想尽尽地主之谊,应该为陕西商户办一件事的。经过商议,大家一致希望在成都有个说一说心里话的地方,若能建一座陕西会馆那该多好啊!好呀,好呀,那就建一处能说话的陕西会馆吧,一定会吸引更多的陕西商户来直隶经商,有事可在会馆商议,那就方便多了。

程豫为找这块地大受周折,成都偌大的地方竟无插足之地,正当他着急之时,突然望见一汪水塘,这让他高兴万分,欣喜若狂。在商议中,豫提议,每个从商人员皆从自己家乡背一袋陕西黄土,用来淤这汪水塘,视为这处会馆为故乡。大家欢呼雀跃,乐意支持。于是由33家连锁商家大户筹集资金,很快建成了匹配周全十亩左右的陕西大会馆拔地而起。主建筑为三层仿古楼阁式建筑,带有浓浓的陕西特色,古朴典雅,宏大壮观气质的楼堂馆所(现列为四川省一级文物保护古建筑)。由于陕西会馆的带动影响,吸引了更多的商户在成都投资,逐渐形成了以会馆为轴心的数千米的长街。

厉反贪贿 刚正不阿

程豫在四川布政使任上,与总督丁葆祯密切合作,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治理四川中,成绩卓著,特别是在厉行财政收支,力戒骄奢,杜绝贪贿问题上,刚正不阿,高风亮节的精神令蜀域内士民折服,被誉为“活包拯”程方伯。

豫有两个儿子,长子程功铨,与父秉性相同,曾为山西太谷县知县,湖北襄垣县知县加同知衔,忠于职守,成绩不错。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在任上卒。次子程功鑑,没有功名,跟随父亲却在衙门里做事。

大清光绪三年丁丑(1877)春,豫坚决执行皇命,在域内大力惩治腐败中,发现次子功鑑,依仗父势,收贿贪腐被查处,数额巨大,涉及官员很多,为境内首腐。总督丁葆祯提议,只要清退贪污受贿银两就不要惩处了。豫坚持严惩。随后,用自己的薪金补齐了上缴银两,于当年秋末,毅然就地处斩了程功鑑。

告老还乡 盗匪感义变护卫

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初夏,一天,程豫告老还乡的骡马车轿小行李队伍,还没有走出四川境内,突然,被全副武装的十多个盗匪拦截,不由分说地哄抢驮运、车拉的行李。豫坦然应对没有制止,当他们打开麻袋一看,竟是石块、砖头、瓦当残片,个个呆若木鸡而不能言,张口结舌地问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程豫将上任未查金库被骗、厉行皇命、整治贪腐、小儿被斩之事详详细细地说给他们听,盗匪们十分感动,个个都翘起拇指,夸他是再世的“活包公”。

那你运这些砖头何干?

程豫啼笑皆非地说,程某是四川的一名大官,返乡回家么,拉这些砖头瓦片,也可以充充面子嘛!当然,这是此要的。为了记取教训将砖头拉回故里,也让晚辈后代们引以为戒啊!

盗匪们非常感动,一直保护着程豫一家人安安全全地回到了高坝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孟頫楷书《寿春堂記》
七襄公所记[清]程 筌
吉凶
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东四十四条
在求道、修道、辦道這段過程裡,有沒有曾經徬徨過? 有沒有曾經無奈過?有沒有曾經猶豫過?那你是怎樣渡過的呢?
宋河镇的江西会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