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引汤解白
userphoto

2023.03.12 黑龙江

关注

文/喜乐小语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本文是纯干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自然风的形成,是空气流动的结果。

地球上各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从而形成温度差异,高温地方压强小,低温地方压强大。

两地之间的气压梯度导致空气从压强高的地方向压强低的地方流动,即空气由低温向高温流动,从而形成风。

这种情况亦适用于人体,人体处于寒热错杂或上热下寒时,气机由低温处向高温处运动,这也是内风产生的根本原因。

古人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若要真正掌握经方的内涵,则必须从方剂名称入手。

风引汤的命名,就考虑为取类比象法所得。

风引汤适用于寒热错杂、上热下寒、真寒假热证。

之所以命名为“风引汤”,除了所治疾病的临床表现有风邪的特点外,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患者体内确有风邪。

风为阳邪,其性开泻善升,易袭阳位,而头为诸阳之会,四肢者,阳也。

故可推测,风引汤所治疾病病位多在头面部及四肢。

风邪善行数变,风盛则动,临床表现为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

《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根据上述风邪的特性,可以推测出风引汤治疗的疾病为眩晕、烦躁、失眠、焦虑抑郁症、两目上视、游移不定的疼痛、震颤、癫痫等病证。

原方为大黄、干姜、龙骨各60g,桂枝45g,甘草、牡蛎各30g,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90g。用量仅供参考。

风引汤治疗的疾病,本于阳虚水饮停滞,水饮属于湿邪,易阻遏阳气运行,治疗当以温药和之。

方中使用温补类药物容易理解,但除温补药外,还有三种寒凉消导类金石药物,其用意何在?

《湿热论》也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本方中,寒水味辛咸,有清热降火、利窍消肿的功效;

滑石味甘淡,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的功效;石膏味辛甘,有清热泻火、除烦生津的功效。

三者合用,并加苦寒之大黄,与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三石汤的功效相近,有清热利湿、通利三焦之效。

这三种石类药物可使水饮从小便排出,从而达到湿邪得祛、阳气得通、气机得畅的目的。

但苦寒之性容易伤阳,不利于阴邪外出,那为什么还要加用大黄呢?

推测本方所治疾病确有热邪存在,热邪可从小便外泄。

那么这里的热邪又从何而来呢?

其一,疾病本于阴阳之理,当三焦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趋下,阴盛于内,格阳于外,阳气不得潜藏,故出现阳热在上的临床表现;

其二,由于肺脾功能失司,饮邪不散,郁而化热;

其三,考虑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大剂温补类药物所产生的热。

有大夫认为内热的实质是阳气衰减,不能满足人体日常所需,是机体过度调动阳气以维持正常运行而产生的虚性亢奋。

久之则阳气更虚,所以临床应格外重视阳气的培补,而风引汤恰好体现了这种思想。

本方寒热、敛泻并用,从而起到平调寒热、燮理阴阳的作用。

临床应用时当以扶阳为先,在本方基础上加用附子、花椒、吴茱萸等温阳药治疗各种慢性疾病。

同时注意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寒热配比,根据证候适当加用行气泄浊养阴之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金匮要略>>治法类疏(转自民间中医)
(15)病毒性肝炎
浅谈少阴病寒化热化的证治
上热下寒,根子是这里堵了!1揉2补,打开淤堵、让身体「寒热对流」
UC头条:金匮要略寒热同治法探讨
健康通论——人道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