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育种技术

各位老师好,大家好!

我是洛阳农科院杨洪强,今天由我代表29号“麦向未来”小组值日,小组成员有河南漯河农科院李爱国老师(组长)、张锋老师,北京市农林科院杂交小麦研究所廖祥政老师,中国种业、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辑陈丽娟老师、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李进永老师,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张兴居老师,信阳农科院朱保磊老师,九圣禾新科种业张保民老师,宝丰农科院王功庆老师,安徽谷神种业王军老师和我。感谢一麦众承这个平台,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深受启发。结合本人多年来旱地小麦育种经验,浅谈抗旱高产小麦育种思路,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上世纪末,黄淮旱作麦区小麦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一是缺少既抗旱又高产的品种,生产上推广的旱地小麦品种往往抗旱性有余而丰产性不足,在丰水年份容易出现大面积倒伏而减产;或者盲目引进丰产较好但抗旱性较差的高水肥品种,在干旱年份大幅减产。二是缺少综合性状优良、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地力水平、产量弹性跨度高的广适性品种;三是冬春冻害、干旱和后期高温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造成小麦产量长期低而不稳。

针对以上问题,以选育高产稳产性好、抗旱节水性突出、并兼具抗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等多抗特性的小麦品种为目标,以“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为中心、综合抗逆性鉴定技术为手段、以分子标记和生理生化指标为辅助育种的抗旱小麦育种技术体系,通过加大环境选择压力,使育成品种实现了抗旱、高产、综合抗逆性协同提高。

1 构建了“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育种技术

洛阳农林科学院从1982年开始进行旱地小麦育种工作,经过近30多科研攻关,借鉴国内其他育种单位抗旱小麦育种经验,结合“CIMMITY”的选择混合育种方法,创建了“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育种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图1 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示意流程图

1.1确立了高产稳产性好、抗旱节水性突出、并兼具抗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等多抗特性的育种目标;强调品种类型的设计,一是旱地小麦产量目标提高到一般亩产400-450公斤、具有500公斤以上产量潜力,注重单株分蘖成穗数多、灌浆快、粒重高、穗粒数多等类型的选择;二是注重产量、抗旱性、水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三是注重地下部根系尤其是次生根的数量、根长的选择。

1.2 运用生态学和遗传学原理,在优选亲本的基础上,注重组合选配质量,改传统的“旱×旱”杂交模式为“水×旱”生态型间杂交模式。可把水、旱不同生态类型小麦的有利基因结合在一起,丰富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解决小麦抗旱性与丰产性难以结合的矛盾。

水地小麦和旱地小麦的生态型差别较大,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已形成两大相对独立的基因源。水地品种具有抗病性好、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产量潜力高等特点,旱地品种具有植株较高、抗旱、抗寒、耐瘠等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旱地小麦的亲本组配上一般采用的是“旱×旱”杂交组配模式,选育出的品种虽然较能适应干旱生态环境,但存在株高偏高、抗倒性和产量水平较低等问题,品种的推广受到很大局限性。

水旱协调选择混合育种技术特别强调提高组合选配质量,选用生产上高产矮秆、抗病性好的水地主导品种作母本,和性状互补、血缘远缘的抗旱耐瘠、抗逆性好的旱地品种为父本,采用“水×旱”的杂交组配模式。该模式可以大大地提高杂种后代遗传变异幅度,融合水、旱不同生态类型的有利基因,提高后代优良性状结合机率。

1.3 营造多样化的育种环境条件,使育种早代(F1-F5)在水、旱不同生态环境下交替种植选择,改进传统旱地育种方法仅在干旱环境下选择模式,提高早代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1育种早代(F1-F5)在交替种植选择环境的确立。

小麦的抗旱性和丰产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背景十分复杂,打破或消弱抗旱与高产、水分匮缺与高效利用的负相关效应,通过基因重组与聚优实现综合性状水平共同提高,是实现抗旱高产小麦育种目标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育成品种要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和保持高的遗传产量潜力,仅在旱作条件下进行旱地小麦品种选育,不利于丰产、抗病、抗倒等性状的表达,需在干旱胁迫和灌水环境中轮流种植选择。

确定不同世代种植环境关键是F2世代,由于该世代性状分离最大,放在灌溉环境种植,多数性状能够得以充分表达,最大限度保存组合的遗传多样性;其次要突出水旱交替种植选择思路,确立育种F1、F3、F5世代在干旱环境下种植选择,F2、F4世代在灌水环境下种植选择。

1.3.2不同世代、不同选择环境目标选择性状确立。

根据不同环境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广义遗传力的研究结果,穗长、株高、千粒重、不孕小穗、单株次生根条数、主茎小穗数、主茎穗粒数等遗传力较高,宜于在早代进行田间选择。水、旱两种环境下在穗长、株高、千粒重早代选择的基础上,旱作条件下侧重基部不孕小穗、单株次生根条数的选择,灌溉条件则侧重主茎小穗数、主茎穗粒数的选择。

1.4 改进早代选择技术,结合系谱法和混合法优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选择混合法,即F2-F3代按照育种目标选择单株,但不进行单株收获种植,而是每株取1-2穗后脱粒混合,之后仍然按照组合群体种植。

1.4.1 选择混合法具有以下的突出优点:

(1)选择混合法可以进行大量的株选或穗选,通过加大选择单株数量,保证基因重组出现优异基因型的机率,弥补了受多基因控制的抗旱性、丰产性等重要性状在早期分离世代进行单株选择效率不高、甚至无效的不足。

(2)选择混合法占地较系谱法少得多,以同样面积的试验地可以容纳更多的组合,每个组合可保持较大的群体规模,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人工和经费。

(3)结合了系谱法和混合法二者的优点,改人工稀植点播种植为宽窄行条播密植(株距1-3寸),接近大田生产;改人工选择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相结合。

1.4.2 选择混合法的早代鉴定技术创新

方法从早代选择开始加大抗旱、抗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的能力,提高了中选株系的综合抗逆性:

(1)抗旱性和抗干热风选择:F1、F3、F5世代均在旱作条件下筛选鉴定,使抗旱性好、抗干热风能力强的材料在干旱胁迫下得到充分体现,进而筛选出与干旱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抗旱基因型,提高育成品种的抗旱性。

(2)丰产性和抗倒性选择:F2、F4世代在高水肥条件下筛选鉴定,使早代单株株高得到充分表达,根据育种目标有效控制中选单株的株高极限,从而提高抗倒伏能力。同时通过宽窄行条播、加大株距(5寸),使各单株充分显示其丰产的遗传潜力,产量性状表达充分,提高育成品种的丰产性。

(3)抗寒性和抗病性选择:F1-F5代,将播期提前至9月25日左右(较当地生产提前10-15天),使抗寒性充分表达,通过增加越冬期和起身期的抗寒性选择,拔除春性不抗冻单株,提高中选单株的抗寒性;改病害自然鉴定为接种鉴定,改单一条锈病鉴定为三锈、白粉病等多种病害同时鉴定等,提高中选单株综合抗病性。

(4)育种早代进行品质选择:F4代利用近红外品质测定仪对中选单株籽粒进行蛋白质、水分、硬度、沉降值的初步检测,F5代进行复测,F6-8代对进入产量比较试验的种子进行粉质仪、面筋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同时对品质优良且稳定的重点组合进行稀播,通过单株品质测定,细分株系间品质指标,加大选择和检测压力。

1.5 稳定品系采用水旱平行鉴定、异地多点鉴定、综合抗旱性鉴定等多方法相结合进行筛选鉴定,使抗旱性、丰产稳产性和广适性得到良好结合。

为了提高品种的适应性,满足旱地小麦生产在不同环境气候条件下对品种产量弹性要求,对苗头品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多点试验,分析同一品系在不同的生态、耕作栽培条件下的适应性。

稳定品系采用水旱平行种植(干旱环境、灌溉环境同时进行)、异地多点鉴定、综合抗旱性鉴定等多方法多地点鉴定,通过基因和环境的互作,用空间换取时间,对品种的抗旱耐瘠性、丰产稳产性、广适性、抗病性等进行综合鉴定。

1.1确立了高产稳产性好、抗旱节水性突出、并兼具抗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等多抗特性的育种目标;强调品种类型的设计,一是旱地小麦产量目标提高到一般亩产400-450公斤、具有500公斤以上产量潜力,注重单株分蘖成穗数多、灌浆快、粒重高、穗粒数多等类型的选择;二是注重产量、抗旱性、水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三是注重地下部根系尤其是次生根的数量、根长的选择。

1.2 运用生态学和遗传学原理,在优选亲本的基础上,注重组合选配质量,改传统的“旱×旱”杂交模式为“水×旱”生态型间杂交模式。可把水、旱不同生态类型小麦的有利基因结合在一起,丰富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解决小麦抗旱性与丰产性难以结合的矛盾。

水地小麦和旱地小麦的生态型差别较大,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已形成两大相对独立的基因源。水地品种具有抗病性好、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产量潜力高等特点,旱地品种具有植株较高、抗旱、抗寒、耐瘠等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旱地小麦的亲本组配上一般采用的是“旱×旱”杂交组配模式,选育出的品种虽然较能适应干旱生态环境,但存在株高偏高、抗倒性和产量水平较低等问题,品种的推广受到很大局限性。

水旱协调选择混合育种技术特别强调提高组合选配质量,选用生产上高产矮秆、抗病性好的水地主导品种作母本,和性状互补、血缘远缘的抗旱耐瘠、抗逆性好的旱地品种为父本,采用“水×旱”的杂交组配模式。该模式可以大大地提高杂种后代遗传变异幅度,融合水、旱不同生态类型的有利基因,提高后代优良性状结合机率。

1.3 营造多样化的育种环境条件,使育种早代(F1-F5)在水、旱不同生态环境下交替种植选择,改进传统旱地育种方法仅在干旱环境下选择模式,提高早代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1育种早代(F1-F5)在交替种植选择环境的确立。

小麦的抗旱性和丰产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背景十分复杂,打破或消弱抗旱与高产、水分匮缺与高效利用的负相关效应,通过基因重组与聚优实现综合性状水平共同提高,是实现抗旱高产小麦育种目标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育成品种要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和保持高的遗传产量潜力,仅在旱作条件下进行旱地小麦品种选育,不利于丰产、抗病、抗倒等性状的表达,需在干旱胁迫和灌水环境中轮流种植选择。

确定不同世代种植环境关键是F2世代,由于该世代性状分离最大,放在灌溉环境种植,多数性状能够得以充分表达,最大限度保存组合的遗传多样性;其次要突出水旱交替种植选择思路,确立育种F1、F3、F5世代在干旱环境下种植选择,F2、F4世代在灌水环境下种植选择。

1.3.2不同世代、不同选择环境目标选择性状确立。

根据不同环境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广义遗传力的研究结果,穗长、株高、千粒重、不孕小穗、单株次生根条数、主茎小穗数、主茎穗粒数等遗传力较高,宜于在早代进行田间选择。水、旱两种环境下在穗长、株高、千粒重早代选择的基础上,旱作条件下侧重基部不孕小穗、单株次生根条数的选择,灌溉条件则侧重主茎小穗数、主茎穗粒数的选择。

1.4 改进早代选择技术,结合系谱法和混合法优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选择混合法,即F2-F3代按照育种目标选择单株,但不进行单株收获种植,而是每株取1-2穗后脱粒混合,之后仍然按照组合群体种植。

1.4.1 选择混合法具有以下的突出优点:

(1)选择混合法可以进行大量的株选或穗选,通过加大选择单株数量,保证基因重组出现优异基因型的机率,弥补了受多基因控制的抗旱性、丰产性等重要性状在早期分离世代进行单株选择效率不高、甚至无效的不足。

(2)选择混合法占地较系谱法少得多,以同样面积的试验地可以容纳更多的组合,每个组合可保持较大的群体规模,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人工和经费。

(3)结合了系谱法和混合法二者的优点,改人工稀植点播种植为宽窄行条播密植(株距1-3寸),接近大田生产;改人工选择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相结合。

1.4.2 选择混合法的早代鉴定技术创新

方法从早代选择开始加大抗旱、抗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的能力,提高了中选株系的综合抗逆性:

(1)抗旱性和抗干热风选择:F1、F3、F5世代均在旱作条件下筛选鉴定,使抗旱性好、抗干热风能力强的材料在干旱胁迫下得到充分体现,进而筛选出与干旱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抗旱基因型,提高育成品种的抗旱性。

(2)丰产性和抗倒性选择:F2、F4世代在高水肥条件下筛选鉴定,使早代单株株高得到充分表达,根据育种目标有效控制中选单株的株高极限,从而提高抗倒伏能力。同时通过宽窄行条播、加大株距(5寸),使各单株充分显示其丰产的遗传潜力,产量性状表达充分,提高育成品种的丰产性。

(3)抗寒性和抗病性选择:F1-F5代,将播期提前至9月25日左右(较当地生产提前10-15天),使抗寒性充分表达,通过增加越冬期和起身期的抗寒性选择,拔除春性不抗冻单株,提高中选单株的抗寒性;改病害自然鉴定为接种鉴定,改单一条锈病鉴定为三锈、白粉病等多种病害同时鉴定等,提高中选单株综合抗病性。

(4)育种早代进行品质选择:F4代利用近红外品质测定仪对中选单株籽粒进行蛋白质、水分、硬度、沉降值的初步检测,F5代进行复测,F6-8代对进入产量比较试验的种子进行粉质仪、面筋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同时对品质优良且稳定的重点组合进行稀播,通过单株品质测定,细分株系间品质指标,加大选择和检测压力。

1.5 稳定品系采用水旱平行鉴定、异地多点鉴定、综合抗旱性鉴定等多方法相结合进行筛选鉴定,使抗旱性、丰产稳产性和广适性得到良好结合。

为了提高品种的适应性,满足旱地小麦生产在不同环境气候条件下对品种产量弹性要求,对苗头品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多点试验,分析同一品系在不同的生态、耕作栽培条件下的适应性。

稳定品系采用水旱平行种植(干旱环境、灌溉环境同时进行)、异地多点鉴定、综合抗旱性鉴定等多方法多地点鉴定,通过基因和环境的互作,用空间换取时间,对品种的抗旱耐瘠性、丰产稳产性、广适性、抗病性等进行综合鉴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研8号小麦品种选育及探析
“西农”小麦育种搭建品种梯队
信息公开目录
抗逆优质陇鉴系列冬小麦品种选育
何中虎|二伏吃面有讲究,中国好面条从何而来?
藏粮于技:挖掘小麦抗旱耐热潜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