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麦地中茎的形成及危害!

小麦出苗后,如果我们拨出麦苗就会发现,小麦有两层根,下层根为初生根,上层根为次生根,两层根之间有一细长的组织,这就是小麦的地中茎。

地中茎形成

小麦地中茎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播种过深,小麦正常播种深度是3-5厘米,当播种深度超过5厘米或更深的时候,地中茎的长度就越明显,看下图就能明白。

地中茎危害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小麦种子播种后从发芽、生根至出苗的过程是需要一定的营养!此时的营养供应不是来源于外界(土壤或撒施的底肥)而是来自种子体内自带的养分,播种过深时形成地中茎,地中茎的生长也需要营养,地中茎生长的越长,营养消耗就越大,当种子仅有的营养都消耗在地中茎的生长时,小麦出苗后势必会出现干尖、黄苗、生长弱化,看下图↓

当这种情况出现后,会影响小麦有效分蘖的形成,最终影响产量,同时也降低了小麦的抗逆性,冻害、旱灾也会呈严重发生,病害如茎基腐病、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也会随波逐流的严重发生。

综合防治措施

①秸秆还田一定要破碎均匀,切勿有大量秸秆聚集一块或裸露在土表上,造成压耧。

整地要平坦切勿出现高低不平,造成播种深浅不一。

播种时掌握合理播种深度3~5厘米,确保小麦生长一致。

②出苗后;如发现出苗缓慢或异常,生长不一,可采用木耙或竹耙轻耙破土,或其它工具在播种的田块表面搂土,人工降低播种深度。

种子出苗后,若发现有缺苗断垄的情况,要及时补种,补种时尽量浅播,让种子尽早出苗。

③出现苗情异常时,如天气干旱或临近浇越冬水时,可采取浇水补肥的方式,补水、补肥来缓解苗情长势。

④幼苗生长期或越冬期;如出现因播种过深出现的黄苗、弱苗、干尖等不正常时,可以选择在晴天温度高时使用啦啦兑、液体缓释氮肥、腐植酸水溶肥或其它全营养元素液体肥加必硕或苄氨基嘌呤.赤霉酸或芸苔素内酯等调节剂,配合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同时缓解或恢复小麦正常生长,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麦出苗不齐五大原因 您提前预防了吗?
种小麦许多农民都忽略了这6点因素,难怪会出现苗黄苗弱!
小麦出苗不齐是什么原因?怎么补救呢?
香菜应该怎么种植呢?
玉米缺苗怎么办?了解原因、提早预防和有效补救,一样高产高效
小麦播种后,这些问题巧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