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百里黄河行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在中国,只有这座城市将煤“玩”得出神入化
走过了黄河内蒙古段
“几”字大弯的乌海、巴彦淖尔、包头
八百里黄河行采访团
从草原鹿城出发,一路向南
跨过黄河
来到了本次大型采访活动的最后一站
与黄河北岸的
乌海、巴彦淖尔和包头遥遥相望
有着神秘的“蓝色高原”之称的
鄂尔多斯
在这里
记者们将一如既往地
向您讲述母亲河沿岸的精彩故事
总策划 一舟
站在高空中俯视
在黄河“几”字湾的怀抱里
鄂尔多斯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
镶嵌其中
提起鄂尔多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资源富集。一路采访中,不时有人告诉记者,鄂尔多斯是国家极其重要的能源基地,已探明的矿藏大概有50多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2102亿吨,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内蒙古的二分之一,预测总储量在1万亿吨以上……守着自然赐予的资源,鄂尔多斯人没有满足,他们在思考如何依靠科技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路工业园区内景
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6月23日上午,记者团一行走进位于准格尔旗的大路新区。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就在这里,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70平方公里,由煤化工基地、煤电铝循环产业基地和市政服务区三部分组成,煤化工、煤电铝循环……煤仍是这里的主角,只不过,经过一系列的科研“加持”和深加工,煤原料在这里已经有了“新使命”。
穿过林立的厂房,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伊泰公司)到了。作为首家进驻大路工业园区的企业,伊泰公司在园区里的地位首屈一指。“我们进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漠呢。”公司工作人员的介绍里充满着自豪与时光流逝的感叹。
伊泰公司的母公司伊泰集团原本是一家以煤炭生产、运输、销售为基础的大型能源企业。早在2002年5月,伊泰集团就投资1800万元,与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共同开发煤基合成液体燃料浆态床技术。2003年12月30日,中试装置中产出无色透明的高品质柴油。2006年5月,伊泰集团在大路工业园区建设的总投资37.7亿元、年产16万吨煤制油工业化示范项目正式奠基开工。2009年3月27日,项目顺利产出我国煤间接液化工业化第一桶合格成品油。
2016年,内蒙古垣吉化工有限公司正式进驻大路工业园区,投资1.3亿元新建了年产10万吨费托蜡精制和2万吨渣蜡精制项目。说句通俗的话,内蒙古垣吉化工有限公司是奔着伊泰公司才来到园区的,因为他们需要采购煤制油公司产品煤基合成蜡为原料,生产不同型号的煤基合成蜡,以满足各行业对高品质蜡的追求。
“我们入驻园区,并且离伊泰公司这么近,就是考虑到我们需要他们的粗加产品作为原材料,离得近,运输也方便。” 内蒙古垣吉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飞介绍,“伊泰公司出来的费托合成腊是一个粗产品,到了下游的高端产业是没法直接用的,我们作为中间的一个桥梁,把它深加工,根据产品领域应用的不同,再细分到相应的应用领域里。” 内蒙古垣吉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飞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产品用途广泛,可以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比如有一些标号的腊是很好的防腐剂,而女性所用的口红里面也含有腊。“我们的生产用水使用的是循环利用的中水。因为是用物理方法生产,所以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几乎是零排放,只排放一些蒸汽和二氧化碳。”彭飞说。
神华中铝的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也已入驻园区的煤电铝循环产业基地。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是一个国际技术难题,但历经8年艰苦卓绝的科研攻关,2011年,神华准能集团终于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2017年,准能集团氧化铝循环经济项目第一条生产链获国家能源集团批准投建,在煤炭能源企业延伸产业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清洁化生产的道路上,准能集团生产的煤炭完成了从黑到白(氧化铝)的嬗变,由燃料变成了原料,把粉煤灰这个能源消费的废品变成了宝贝。
露天矿生产现场
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久泰能源(准格尔)有限公司的中控室外,隔着透明的玻璃门,10多块监控大屏幕都在忙碌地运转,十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实时监控、控制着各个设备的运行运转情况。“好像导弹发射基地。”有记者开玩笑,玩笑里有对于久泰能源(准格尔)有限公司对于科技舍得投入的认可和称赞。只有舍得在科研上投入,才能给企业带来最新技术,企业才能跃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产业链的延伸,无不是要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理念,实际上在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建区时就已确立。
大路工业园区共有39家企业,工业区规划建设面积140平方公里,其中,煤化工基地面积78平方公里,煤电铝循环产业基地面积62平方公里。为服务于企业,园区还配套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市政服务区,建有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这边有医院、新闻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也已经建成,我们去年已经在那里举行过好多场次的话剧演出。园区里还有幼儿园、小学、职业高中、内蒙古工业大学的二级院校矿业学院等。这里有一个动车车站,年底可以直达北京。园区紧临黄河主干道,年过境量是248亿立方米,水资源非常丰富,特别适合发展煤化工。园区里有统一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4.5万吨污水,而且有统一的灰渣场……”从工业园区讲解员樊瑞的介绍中可以了解到,高标准建设的园区始终不忘循环再利用和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词。
实际上,这个位于准格尔旗东北部,地处库布齐沙漠尾端的大路工业园区只是鄂尔多斯工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花草环绕的鄂尔多斯市王道酒业有限公司厂区,我们看到“高标准、严要求、零缺陷”是如何执行的。“我们酿酒的主要原料是优质红高粱,来自于东北原产地和当地的种植基地,确保其有机天然的纯绿色品质,包括粮食粉碎、制曲、发酵、蒸馏、陈酿(老熟)和灌装在内的全部过程,都在本厂内完成,没有添加任何非粮食成分。”王道酒业负责人介绍,在生产过程中,他们精选纯绿色的优质高粱、豌豆、大麦,将老熟陈酿、地缸发酵、生态储藏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流水线有机融合,从源头上和全过程确保产品的优良品质,所以虽然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他们生产的酒已经成功打开了外地市场。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企业才能有恒久的生命力!
鄂尔多斯共有17个园区,无论是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还是内蒙古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园区已经成为鄂尔多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这些园区和其他星罗棋布的企业一起,构成了鄂尔多斯工业的立体布局。

(记者:孙英侠,刘蔚君,李亚强,青萍,李强;编辑:贺怡欣)
本文为包头晚报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焦】大路工业园区:榨干“黑色”尽显“绿色”!
鄂尔多斯“煤变”反击战
鄂尔多斯大路园区与6家企业签订现代煤化工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投资238亿!中石化大手笔布局非油气领域!
鄂尔多斯市:中国最大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
鄂尔多斯40亿方煤制气项目引入合作共建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