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圣先贤祠——陈元光祖祠
陈元光祖祠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集乡陈集村。又名将军祠。唐代大将陈元光后裔所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重修。现存正殿五间,大式硬山灰瓦顶。殿内支柱,有厢房等建筑十四间,硬山灰瓦顶,保存较完好。
陈元光主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Ⅲ-358) [1] ,清代祠堂古建筑。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集乡陈集村。又名将军祠。唐代大将陈元光后裔所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重修。现存正殿五间,大式硬山灰瓦顶。
祠堂结构:殿内支柱,有厢房等建筑十四间,硬山灰瓦顶,保存较完好。将军饲面向清光峰,占地5081平方米,
原房近百间,现有房间31间,房屋面积740平方米。门前一泓碧水称“月牙塘”,建筑总体为四合大院,分门楼,左右耳放房,后堂,左右厢房,配房。整一个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石基,石柱,青转灰瓦,堂室含廊,木框架结构。
将军饲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主体建筑突出,结构完整,注重细节,室内外均为石竹柱下部石狮,石象做工细致,形象精美,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是一组有教育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群体。柱下部石狮,石象做工细致,形象精美,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是一组有教育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群体。
历史人物:陈元光 [2] (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祖籍河南固始县陈集乡陈集村;自幼聪颖好学,又喜骑射,及长通儒术,精韬略,文武双全。总章二年(669年),随其父归德将军陈政率中原子弟兵先后入闽平乱。不久,陈元光祖母魏敬又率援军至闽。
陈政逝后,陈元光袭父职,继以功授岭南行军总管,于相继平定闽粤三十六寨峒之后,拓土开疆,创立漳州,为首任漳州刺史。在开漳治漳期间,陈元光屯兵闽南四境,且战且耕,融合汉蛮民族,施行“唐化”教育,传播中原文化,兴学办校,奖农助耕,惠工通商,使处于闽粤间的这一千古蛮荒之地走向长治久安和初步的繁荣发展,并与中原地区形成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统一,成为“扼闽粤之吭,开千百世衣冠文物”(《漳州府志》)的八闽名邦之一。
景云二年(711年),陈元光以身殉职。尔后,其子陈珦、孙陈酆、曾孙陈谟相继担任漳州刺史,祖孙六代承先启后开漳治漳计150年,深受百姓爱戴。陈元光为开发漳州,维护大唐皇图一统,建功于国,造福于民,受到历代朝廷的褒封和人民百姓的尊崇,被奉为“开漳圣王”。
随后,记者一行又来到位于安山浮光顶峰“奶奶庙”,这里祭祀着魏敬夫人,魏敬字玉珏,世称魏妈妈,号云霄,为开唐女将。相传她在安山一带严惩盗匪,整治恶僧,救助贫民,深得当地民众的尊敬和爱戴。在戌闽开漳的伟大事业中,她曾代子领兵,远征闽南,辅佐儿孙操理政务,为平定叛乱、推章建制立下了不朽功绩。为了追纪功德,唐廷加封魏敬夫人为“昌文弘武茂德慈祥云霄娘娘”。
2014年2月27日,烟雨蒙蒙中,记者来到陈元光的老家,固始县城东北20多公里的陈集镇。陈元光祖祠又称陈氏将军祠,就在镇中心,现存正殿、厢房、耳房等,为四合院结构,清净古雅,门前一方水塘,雨水点点。
陈集镇副镇长李红宝介绍说,将军祠为陈元光嫡孙陈酆于唐天宝年间由漳州回故乡所建,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经过整修,大殿的石质廊柱及其下狮子底座等应为沿用旧基,年代很早。“。第宅参文武,姻连半帝王。珠楼帘结绮,花苑水流香……”戎马一生的陈元光心中也有一片柔情,这首《故国山川写景》与如今故乡之景颇为应照。浮光峰是固始县安山的主峰,天晴时,在将军祠就能遥望。
固始县根亲文化协会副会长张立先生老家就在浮光峰下,“小时候,远近居民都是靠观察浮光峰来判断雨晴。峰顶有乌云并且往西走,我们就会说,大山放云了,马上要下雨;云往东走则叫收云,代表雨要停”。这种奇特的现象,也被列入“固始八景”,为“大山雨信”。陈元光幼时当也常目睹此景,但征战入闽,故国山川从此只在梦中。
而陈家留在家乡的传说,更具传奇色彩的要数陈元光的祖母魏敬夫人。浮光峰上有座云霄庙,便是为魏敬夫人所修,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几经废兴。魏敬夫人喜兵法战阵骑射之术,丈夫陈克耕原在隋朝为官,在她劝说下率兵投奔李唐。陈政兄弟三人跑到福建平叛后,魏敬夫人也坐不住了,举家南下,以70多岁高龄指挥作战。今天固始县博物馆内,还辟有“魏氏夫人出征”展栏。有说,佘太君的原型就是她。
公元711年十一月,潮州一带流寇又起,陈元光率轻骑出击,被敌将蓝奉高所伤,以身殉职。但陈元光的影响在后世却越来越大,当朝和后世朝廷对其多有旌表,其中,以宋代追封的“开漳圣王”影响最广。
河南省固始县为迎接中国侨联、河南省政协举办的首届“2009中国固始根亲文化节”到来,正在对“开漳圣王”陈元光祖祠进行保护修缮。陈光元祖祠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集乡,始建于盛唐,重修于明清,现存房屋31间,是一组典型的明清豫南民居建筑群体,又是独一无二、没有争议的“开漳圣王”陈元光祖祠,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元光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在闽台的影响巨大。其父子前后率领的两批固始籍将士与军眷,共87姓、万余人,成为各个姓氏的开闽始祖。这些人的后裔陆续漂洋到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台湾2300多万人口中,有近80%的祖籍在河南固始。包括连战、王金平等,祖籍地都在固始。形成这种现状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陈元光入闽开漳、建漳。
云霄县将军山陈政、陈元光父子雕像
漳州市陈元光墓
在闽台,多年来人们为“开漳圣王”立庙奉祀,香火如昔。仅台湾崇奉“开漳圣王”的官庙祠宇就接近300座,这是台湾广大同胞认同根在大陆,台湾永远与大陆亲如一家的象征性标志。绝大部分台胞认为自己是陈元光所率将士的后裔,认同自己的祖籍地在固始。
陈元光是唐初由河南固始入闽的领军人物之一,被后世尊为“开漳圣王”。陈元光祖祠作为固始人南迁的重要标志,成为众多固始开漳将士后裔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自唐代以来,播迁于福建、台湾及海外各地的固始开漳将士后裔纷纷到固始寻访、拜谒陈元光祖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圣祖
关羽信仰
民族大迁徙的先驱者
开漳圣王陈元光到底有没有带来闽南话?
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开漳圣王陈元光的艰苦历程
朗诵||云霄将军山公园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