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味治耳疾常用的中药


小编导读

耳朵为五官之一,是听觉和位觉的外周感受器官。耳病是五官科常见病证,如耳鸣、耳聋、中耳炎等。临床上,有一些中药对治疗耳疾有很好的效果,方宝华老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

蔓荆子

为散风之药,入肺、肝、膀胱三经。其长于疏散头面风热,一般用于外感之颈痛、偏头痛之症。但汤头歌诀有一方,名谓益气聪明汤,中有蔓荆子一味,乃借其体轻而浮,以鼓舞清阳之气,升行达于颈面而通利九窍,故治耳鸣、耳聋失聪。可见此药非独用于外感,内伤之调治亦在运用之例。

柴胡

柴胡擅疏解、透泄、升举,乃少阳胆经之药。其治耳聋,出自小柴胡汤。在伤寒二三周时,出现耳聋,此乃表里混杂之邪骚扰,胆气窜犯脉络,无以安宁。柴胡气质轻清,不仅能疏泄胆经以安络,尤能举引清气而行阳道,少阳枢机和解,踌躇之邪循经而散,则窍络何以不宁,清窍何以不聪。

夏枯草

夏枯草为清热药。民间俗用败毒散防治夏天热疖,其中就有此药。其性苦而辛寒,乃肝胆经之用药。具有清肝火、行肝气、开肝郁之特点,清中能散、能行,故可用于肝胆实火所致耳疾。对耳道脓疮、肿胀能起到消炎排脓之作用,使脓肿消退,如无脓肿,则肿胀亦可借其消除,乃一味治疗耳疾之要药。

远志

远志能通神明而养心,宁心神静以思远,故称远志,斯乃少阴经之药,水火并补之品。心肾俱属少阴,肾开窍于耳,心亦寄窍于耳。远志长于宁心开窍,治心亦即治耳,故可用来治疗耳鸣、耳聋之虚证。

石菖蒲

石菖蒲走心肝二经,兼受芳香清冽之气,善辟秽醒窍开塞,实乃一味治耳疾之要药。以《证治准绳》中菖蒲益智仁丸为例,石菖蒲善通心气而开心孔。心在上乃君子之官,居神明,主宰意识感觉;肾在下乃作强之官,出伎巧,耳知音抑扬。二者皆为少阴之脏,经气互通,故通心气之药无不达于肾窍,心肾相交,则神贯通窍敏捷,能闻音听微。

五味子、磁石

二药治耳疾出于耳聋左慈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磁石。五味子乃一味滋养收敛之药、酸甘化阴之品,其能补五脏精气而独敛肾气,故肾亏精气内虚之耳鸣、耳聋、失聪,唯此药独胜磁石味咸、性寒质重,入肝、肾、耳,以镇纳安神为能事。精不足,阳上浮之耳鸣、耳聋,用之则可起镇纳养肾固阴之功。肾气足,浮阳安,则宅舍不升,耳聪明,聋闭开,则音道启展,乃闻可听。

名医经验集

孟河名医方宝华,悬壶济世七十载。

若问先生凭借着哪些技术与经验治病救人,书中寻来自不会错。

《方宝华医论医案集》,看孟河医派名老中医的杏林情。

 

《方宝华医论医案集》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方宝华先生乃孟河医派丁氏门人,得丁济万亲授,一指禅推拿功夫则承继世伯党波平的秘传。先生杏苑深耕近七十载,治学严谨而不泥,守规而取用于巧,临证而善通变,辨析独具见地,治疗常有新解,立法处方切中肯綮,用药精炼简约。本书从医论、医案、膏方等方面论述方宝华先生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希望能给后学以启迪。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方宝华医论医案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丁林宝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祖望耳疾用药经验》一般引经药:苦丁茶、夏枯草耳闭气塞:石菖蒲
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名家医案(上)
【耳聋耳鸣二药:石菖蒲10克、骨碎补10克】
治耳鸣耳聋偏方
中药绝学:一味石菖蒲,竟有这么神奇的功效!
四十岁之后耳聋耳鸣,两味药一补一通解决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