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大中医千古名方,男女通用,50岁以上都用得上

 8大中医千古名方,男女通用,50岁以上都用得上

说起中医千古名方,大家脑海里第一想到的是什么呢?估计很多人都能说出很多,像四神汤、四物汤、补中益气汤等等。

咱们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宝藏丰富,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和疾病斗争的睿智体现。这些能够流传下来的方子,基本都安全、方便、有效,毕竟大浪淘沙,亿万人亲身实践证明效果才能留存。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8大中医千古名方,补气血、补肾、养胃、止咳、治痰、祛寒湿、失眠……每一个都非常经典!

所有方子都详细的方解,这样大家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通过这些方子也能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中医药文化,更好的将中医融入生活。

01 补血第一方:四物汤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保健,可以让您健康一整年。春季三个月是万物萌生的季节,肝主生发,养好了肝才能健康,肝藏血,养肝必补血。

有“妇科养血第一方”美名的四物汤,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最早见于晚唐医书,后被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是补血汤,且见效快。

【组方】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功效】 补血活血,润肤养发,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等状况。

【方解】

熟地黄甘温味厚,既能滋阴又可补血;

当归甘辛温,既能补血又能调经,与熟地黄搭配,可以增加补血作用,同时还能让瘀滞的血活起来,起到活血作用;

白芍酸、甘,能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使滋阴补血的力量更强,其甘味又起到了缓急止痛作用;

川芎可活血行气,与当归配伍相得益彰,又使诸药补血而不滞血。

02 补肾第一方:六味地黄汤 

 

这个方子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是医圣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所创肾气丸,宋代儿科医家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可以对付很多老年人的疾病,如肾虚、耳鸣、脱发等。

大家最熟悉的补肾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就是出自这个方子。

【组方】熟地,山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

【功效】滋阴补肾,可治疗肾阴不足所引起的虚火牙痛、牙齿松动及口舌生疮。

【方解】

方中熟地黄为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萸肉山茱萸温补肝肾、收涩精气;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

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泄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泄”。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

03 补气第一方:四君子汤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难免气虚。补气第一方是四君子汤,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四味药材均属于平、温药材,不燥热,补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所以用“四君子”来命名。

四君子汤男女老少都适用,不过5岁以下的小孩就不建议服用。

【组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补益脾胃之气,是补气基础方。

【方解】

党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

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

茯苓渗湿健脾,苓术合用,促进健脾除湿和运化之力的增强;

甘草,甘温,能调诸药,让它们共同发挥补气健脾的效果。

04 失眠第一方:酸枣仁汤 

在没有安眠药的古代,人们是怎么治疗失眠症的呢?

医圣张仲景就有一个千古名方——酸枣仁汤,调理失眠收效甚好。

有歌诀道:酸枣仁汤治失眠,川穹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风如睡梦香甜。

【组方】酸枣仁(炒),甘草,知母、茯苓、川芎。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虚烦失眠,心悸不安等症。

【方解】

酸枣仁性平,味甘、酸,能补血养肝,益心安神,敛汗;

川芎,性温,味辛,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能调血疏肝;

知母,性寒,味苦,质润,能清热降火,滋阴除烦;

茯苓,性平,甘淡无味,能宁心安神;

甘草清热,调和诸药。

诸药相配,滋阴养血,清热降火,调血疏肝,安神除烦,以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肝阳上旋而致虚烦不得眠等症。

05润肠养胃第一方:四磨汤 

四磨汤是宋朝王府常用御药,后此方载入宋代医学名著《济生方》和明代《痘疹金镜录》之中,美名很快传遍长江中下游。

渐渐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习惯:婴儿出生一周后,不论是男是女,有病无病,都给服用四磨汤,这样,孩子成长过程中,一般不会再闹肚子,肠胃特别好。这个习惯从民间到现在已沿袭1000多年。

【组方】木香、枳壳、槟榔、乌药

【功效】破滞降逆,补气扶正,对肠胃疾病很有效。

【方解】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乌药顺气畅中、散寒止痛;

槟榔导滞、杀虫、利水;

四药合用可理气调血、疏通经络、调和脏腑,从而恢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完全符合 “气上宜降之,气逆宜顺之” 的中医理论。并且由于是纯中药、见效快,对于治疗儿童肠胃疾病、中老年人消化功能紊乱有较好疗效。

06祛湿第一方:徽琼散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除,百病无”,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许多疾病的关键,甚至还会恶化疾病。徽琼散是根据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参苓白术散加减而成,副作用小。

【组方】鸡内金、人参、赤小豆、薏米、白扁豆、茯苓、桔梗、砂仁、山药、莲子、甘草

【功效】适用于湿气重,痰多,头脸油腻,水肿肥胖。

【方解】

人参:解决气虚的问题;

鸡内金:能祛湿,主要解决脾虚,胃弱;

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解决脾虚胃弱;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解决肺弱,胸口闷的问题;

山药,莲子:滋阴补肾;

红豆,薏米,茯苓,白扁豆:利水渗湿;

甘草:调和诸药。

07 治痰第一方:二陈汤 

中医治痰名方“二陈汤”,因用药简单、功效显著而广为流传,成方始见于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离今日有千年的历史。

【组方】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炙)。

【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

【方解】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胃;

橘红理气燥湿、化痰和胃;

茯苓渗湿健脾化痰;

生姜降逆止呕化饮,并助半夏、橘红化痰和胃,且能制半夏之毒性;

炙甘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调和诸药;

乌梅味酸,收敛肺气,和甘草酸甘化阴,以防半夏、橘红、茯苓辛燥渗利之性耗伤气阴。

08润肺止咳第一方:秋梨膏 

秋梨膏是由秋梨和祛痰中药配伍加工而成的药膳饮品,《本草求原》中所载的"秋梨蜜膏"为史料记载,相传始于唐朝。

据说,唐武宗李炎患病,终日口干舌燥,心热气促,服了上百种药物均不见疗效,御医和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正在人们焦虑不安之时,一名道士用梨、蜂蜜、及各种中草药配伍熬制的蜜膏治好了皇帝的病。

秋梨膏过去是宫廷内专用的药品,直到清朝由御医传出宫廷,才在民间流传。

【组方】鸭梨6个、干红枣80克、冰糖150克、老姜20克、蜂蜜80毫升(秋梨膏组方有多种,这里只只取了一种)。

【功效】去火、降燥、润肺、止咳。

【方解】梨润肺,枣补血,姜暖胃,蜜养神,滋阴润肺,通便清火,是女性佳饮。

关注峰哥每天学一些中医知识,做自己的神医,峰哥祝愿天下无疾,愿所有人都精神饱满, 健康幸福快乐每一天!

注意:文中药方仅供学习与参考,如需借鉴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用药!#国医的精诚力量##中医式生活##女性健康##女性健康[超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大千年名方,太珍贵了!补肾、补气血、祛寒湿…赶紧收好
是中医人就不该错过的“国宝”古方!(上)
揭秘国家级中药保密处方“定坤丹”的组方
中医千古第一方
千金不换的名方
这几个药方,堪称国宝,一定有你需要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