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苓散加减-慢性心衰(李志道)
刘某,男,52岁。2010年2月18日初诊。
    主诉:心悸、气喘伴下肢浮肿2个月。
    患者于2月前因心悸、气喘、下肢浮肿而入院,经生化、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等检查,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闭锁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口服地高辛、双氢克尿噻等治疗2个月,心衰稍有缓解。现寻求中医药治疗。
    诊见:精神倦怠,心悸,自汗气短,动则气喘,小便短少,下肢浮肿,舌淡,苔薄白,脉细数。
    中医诊为心悸,证属心阳气虚,水湿内停。
    治以温阳利水。方用五苓散加味。处方:茯苓、猪苓、白术、葶苈子各15g,桂枝10g,泽泻、黄芪各20g。3剂,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
    2月21日二诊:服上方后,心悸、自汗气短明显好转,下肢浮肿稍退,尿量较前增。效不更方,守原方继服。
    先后调理3周余,期间曾因喘不甚而去葶苈子,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心悸、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其病机关键点为心阳虚衰,故无论是否具有阳虚症状,均应温补阳气。心力衰竭的水肿正是阳气虚衰不能化水所致。治疗首选五苓散。方中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泽泻、猪苓利水渗湿,泽泻利水而不伤阴,尤为常用;桂枝不仅能宣通心阳、利水,还能平降逆气、活血,其功之强,可见一斑。由于本方体现了通阳化气利水的治法,尤适用于心衰阳气为水湿内盛所困,膀胱气化不行之小便不利、肢肿者。另外黄芪既有补中益气止汗之用,又有升阳利水消肿之功;而葶苈子既有强心之力,又有泻肺行水之效。二者亦可助五苓散化气行水。[姜婧,张绪峰.李志道教授应用五苓散加味临床举隅.新中医,2011,43(7):179-180]

温馨提示: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文中所涉及的疗法、处方等仅供参考,未经医生辩证诊治,请勿盲目尝试!如有需要,应经医生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强心利水方组成:人参10g,黄芪30g,制附片10g,葶苈子10
刘渡舟医论医话100则——痰饮论(二)
唐蜀华: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治心衰
心水案
小荷健康
(3)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顽固性心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