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雄自古多遗恨,一腔孤勇炳千秋

英雄自古多遗恨,一腔孤勇千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说课

娄底一中 刘霞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英雄自古多遗恨,一腔孤勇炳千秋。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曲五首》中的第三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我将从追本溯源解教材”“立足素养设目标”“以生为本说过程三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追本溯源解教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责任与担当,综观四篇古文和五首诗词,我发现每一课里都立着一位或几位负责任,勇担当的英雄。辛弃疾作为一名文武双全的爱国词人,他和他的词都成了英雄的传奇,正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绝佳素材。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为一首咏史怀古词,意蕴深厚,又因用典之故,初中生理解起来实在不易。为了上好这堂课,我阅读了《辛弃疾传》(邓广铭著)、《辛稼轩词集导读》(常国武著)以及《把栏杆拍遍》(梁衡著),深入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及词作风貌,极力探寻隐藏在词句背后的思想感情。最终我将辛弃疾定位为南宋孤勇者,我想这大概是我的独创了。由此本节课的两条主线也已确定:英雄担当与诗词鉴赏。
二、立足素养设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立足核心素养,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反复诵读,能抑扬顿挫地朗读诗歌,积累诗词名句。
2.方法与过程: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词人忧国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之志。
教学重点: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词中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典故。
三、以生为本说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六个环节:一是巧引歌词导新课,二是初读诗歌识英雄,三是品读诗歌惜英雄,四是悟读诗歌论英雄,五是总结课堂巧提升,六是布置作业荐阅读。
(一)巧引歌词导新课
导入部分,播放时下流行且深受学生喜爱的歌曲《孤勇者》,引用歌词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顺势导出文武双全,怀才不遇的南宋孤勇者辛弃疾。
(二)初读诗歌识英雄
播放声情并茂的朗诵视频,给学生以示范,将朗读要求总结为抑扬顿挫四字,并分解为重音、节奏、停连,语调等具体指导。
(三)品读诗歌惜英雄
这个环节主要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诗歌品读。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对导学案上老师精心设计的探究题展开讨论,探寻词人蕴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然后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点评可补充,可质疑。在这个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在学生展示点评的过程中,老师穿插补充作者介绍及相关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让辛弃疾这个文武全才的英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词人的思想感情得以自然呈现,知人论世的方法总结也水到渠成。紧接着趁热打铁,在对比阅读当中进行巩固练习,学以致用,这样就顺利完成了从一首到一类的迁移。
(四)悟读诗歌论英雄
辛弃疾的英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其怀才不遇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这时开展以辛弃疾的悲剧是否可以避免为论题的辩论赛,促进学生利用本课所学及已有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也满足了学生一吐为快的表达需要。这时学生对英雄的态度不再停留在敬佩与惋惜,而是多了一份理性的考量。时势造英雄,英雄也一定程度推动或改变着时代的进程历史没有如果,但未来一切皆有可能”,老师这样的引导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五)总结课堂巧提升
我们比辛弃疾幸运,生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不必做孤勇者,我们只需将个人的梦想汇入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就能彼此成就。由历史到现实,由古人到自身,少年情怀,家国天下。至此,学生对悲剧英雄的叹惋已化为现实奋进的动力,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六)布置作业荐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辛弃疾很冷门的一首词,开头两句就惊艳了世人,读后让人大呼过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师展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刘瑞清)
辛弃疾的这些词写得太美了
《念奴娇 ·赤壁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