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韩彦” 征文 | 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丽韩彦 | 作者:牛玉武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红色韩彦征文”,这是大河文学编辑部承办的一次征文比赛,但我孤陋寡闻,不知有韩彦,更不知道有红色韩彦,这和平时不爱出行有很大关系。所以,我得去韩彦参观学习一下,一次肯定不行,得多次。于是,我就约上一位退休的老军人,一起出发了。
老军人姓马给我当“司机”。老马听说要下乡了解情况,非常高兴,他喜欢和农民接触。
一路越川过梁,急弯盘山,老马还得心应手,谈笑自如,俨然是一位心地宽厚、遇事不惊、聪明睿智的家伙。我们一路走一路谈一路笑,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听他讲。讲他的老家如何如何穷,讲济源的现在如何如何富,他说济源发展得很快,远远超过了相同级别的地市。济源人干嘛像嘛。就说车子底下的公路吧,修的平整,养护的也不错,路面没有坑洼或隆起,优于全省公路,乃至在全国都是有名气的。山坡因长时间下雨,也有塌方的痕迹,工作人员能用最快的速度,处理得干干净净,还对塌方地段进行了加固。看着汽车平稳的行驶在绿色的林荫道上,老马预测今天的韩彦行肯定会有好“彩头”,我心里舒坦极了。
韩彦村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东北部,民风淳朴,绿荫成片,空气新鲜,就连阳光似乎也有些甜,是绝好的疗养圣地。那里的气候温和、土质肥沃,种什么长什么,而且叶绿、花红、果子大。全村辖7个居民组,285户,1079口人,现有村干部5人。党员29人。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00亩,种植山楂树17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7年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业(山楂树)间或种一些粮食作物。
走进韩彦村,站在山坡上,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山楂树。红果一嘟噜、一嘟噜的挂在树上,在太阳、蓝天白云和起伏落差很大的地形地貌的相互映衬下,俨然是一幅美丽的田园画,特别的赏心悦目。夏天的阳光已经走远,它的余热还在,但它已不再是火辣辣的,缺少了许多紫外线的辐射。山里吹点小风,秋天天空就变得清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在秋风的吹拂下,看着一嘟噜、一嘟噜红透了的山楂果,在枝头摇曳,感觉到摘红果庆丰收的日子已经到了。

韩彦村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并已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韩彦红果节。2017年韩彦村荣获国家农业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2018年荣获河南省“旅游特色村”称号。

韩彦村有着英勇的革命斗争史,它的人文底色是红色的,看过卢化南老师、卢耀庭老师写的“红色韩彦” 和“七孔窑岭阻击战和抗日英雄卢书英”后,我明白了什么叫韩彥村,什么叫红色韩彥村,我和老马都为之震撼。 七孔窑岭阻击战,是韩彦村人民协同中国军队,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也是韩彦村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最痛苦的悲惨历史。虽已过去七八十个年头了,这场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所谱写的悲壮赞歌,仍一直回响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

在新修缮的中国特别支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李锡振、吴振在组织赵开汉、党继新、薛子中、卢国宪、高景章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开会并举手表决。于1926年冬,建立了早期的党组织——中共韩彦特别支部,点燃了下冶及济源周边地区的革命烈火。1927年11月,创建了豫西北第一个兵工厂——西山造枪局。西山造枪局有力地支援了济源、阳城、 孟津、沁阳、 温县等地的武装斗争。1933年5月中共韩彦特别支部遭查抄被摧毁。于是,革命者的鲜血,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下,在反动派的枪炮声中,四散流去,唤醒了千千万万个民众。红色的鲜血浸润了韩彦的土地,播撒了红色的基因。为此,熟透了的山楂果就变成了红色的果。山楂树在革命的韩彥村长大长成,山楂花在革命烈士的墓旁怒放,红果结在一代代年轻人的心里。

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韩彦村,烈士们的壮举激励着一代一代后人。“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继承革命遗志,永保革命气节,坚定理想信念,怀揣梦想,勇往直前,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思想永远昂扬,步伐永远坚定,这就是我们面对先烈的铮铮誓言。我们要珍惜美好现在,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让爱国、爱党的高尚情怀融入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下冶镇第一初级中学学生陶玉彤激动地说。“在有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上,必将长出挺拔茂盛的大树,结出红彤彤的果子!”

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丽韩彦。山楂果熟了的时候,红的满山遍野,这时它又叫红果,鲜红的果子一嘟噜一嘟噜的,压的红果树东倒西歪的,要是风再刮大点,不是树倒就是枝断。还有村里那条坑洼的小路,晴天车进不来,雨天人出不去!“这么多的红果怎么销锕”?红果树也是有灵性的,它也有忧虑。
“下一步,我们将成立农村合作社,把大家种的红果收集起来,统一市场销售,统一田间管理,让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下冶镇韩彦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如是说。“也可以和有关工厂合作,制作饮料,罐头。提高红果的附加值,使村民种植有技术,管理有方法,销售有出路,收入能增加。让逝去的烈士,看到他们的后代,没有给先烈们丢人,而是日子越过越红火,先烈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在这里我要给驻村工作队点个赞,他们急村民之急,想村民之想,给韩彦村修了两公里4米宽的水泥路,路修到了田间地头,路修到了各家各户家门口,路方便了村民,成了村民和政府的连心路,成了家户睦邻之间的团结路,成了连接村外世界的致富路。
“这条路修得真不赖!”下冶镇韩彦村村民张世连指着家门口的一段路告诉我们:“以前这里是一条窄窄的小路,路面破损严重,坑坑洼洼的。现在这里修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大家真的很开心。”
从曾经的坑洼路到如今的平坦水泥路,山坳坳里的村民多年的期盼终于实现了,感受到了“马路通到家门口”的幸福。
现在韩彦村,红果树种植发展到了1700余亩,80%以上的村民依靠种红果树都增了收入,脱了贫,尝到了甜头。“这条路两边都是红果树,路修通以后,我们管理果树,采摘果子方便多了。”正在红果树间劳作的村民王来如实地说,“路通了以后,相信这些红果会卖得更好,我们的钱袋子会越来越鼓。”
一方俊山秀水,熠熠生辉,一个美丽的乡村,叫响在中原大地。红色的韩彦,也一定会在美丽的乡村建设中,对得起先烈,不忘初衷,率先在小康路上,昂首挺胸,越走越远!

作者简介: 牛玉武,笔名惜阳,河南济源人,退休后开始写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闻革命老区枝仔村见闻:传承红色基因,老区村展新颜
记者探访“罗浦暴动”起源地 海边古村涌动红色活力
马遇伯丨​红色基因的光芒
昔日革命根据地 今朝和谐新农村———岳西县响肠镇请水寨村美好乡村建设纪实
红色记忆代代传承
走近盛泽大谢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