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冬梅 | 情比岁月长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曾有段时间,我痴迷于穿越剧, 唏嘘那穿越时空的爱恋,感叹那人鬼情未了的执着。在时空交替之中,我懂得了人世间所有美好的真情,可抵岁月的悠长。
不满足故事的美好,我执意在生活中寻找同样的美好。宇宙山河浪漫,人间点滴真情,都值得我们热爱这世界。
光阴流转无觅处,深情以待自成诗
早晨的河边,走路锻炼的人颇多,一来是那环境怡人,二来是生活的优渥,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养生健身了。
即便是节假日,我向来也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早早醒来,无事可干,喜欢到河边散一下步,感受一下清晨的美好与生机。
许是经常在河边溜达,迎面或侧身而过的晨练爱好者,既陌生也熟悉,尽管叫不出彼此的姓名。
在这些晨练人群中,有两个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大概七十岁左右,一个身材微胖,慈眉善目,脸色红润,须发花白。另一个身材瘦削,唯一让人觉得特别的,是他的眼睛。那眼窝深陷,两只眼睛都蒙上了一层翳,几乎看不见瞳仁。
微胖的老者拉着瘦削老人的手,两人一前一后,蹒跚地走着,不时地谈论着什么。他们走得不远,从这座桥头走到那座桥头,然后就坐在河边广场的长椅上,休息一会,又拉着手慢慢走回去。
每次从他们身边经过,我总是抑不住好奇,腿脚不便,眼睛又看不见,按理说很少这样天天到河边散步。何况,到河边要上下斜坡台阶,的确不太方便,可两个老人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在河边散步。
尽管好奇他们的故事,我却不愿打扰老人,只是从旁人口中得知他们是兄弟。我脑补着他们之间的故事,也许哥哥的眼睛本来是好的,因为父母去世的早,幼小的他便承担起养家糊口、照顾弟弟的责任。可能后来遭遇不测,眼睛受伤失明。也许为了弟弟,他一生未娶,终于把弟弟拉扯成人,又为弟弟娶妻成家。后来年纪大了,生活不便,弟弟感念哥哥一生的辛苦付出,就主动照顾哥哥的晚年生活。
也许这个故事还有其他版本,可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兄弟俩,相依相伴,安度晚年。每天牵着手到河边转转,享受着安闲自在的生活。
古人云:至亲至疏兄弟。不仅兄弟,人生所有关系,都难免要经历种种考验,君不见历史上同根相煎的故事何其多。比如说曹植兄弟俩,那首《七步诗》至今让人涕泪。可也有兄弟情深的佳话,比如说苏轼苏辙俩兄弟。当哥哥苏轼入狱时,弟弟苏辙自请贬官,保住了哥哥的性命;当哥哥被贬时,苏辙担负起哥哥一家老小的生活。
在苏轼苏辙兄弟身上,我看到的是患难与共的宝贵亲情。不过,在两位老人身上,我更看到了相依相守的至臻亲情。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临近菜市场的十字路口,早市时人流量颇多。一些附近村子的农民,总喜欢在路两旁摆摊,卖自家吃不完的菜。
每天早起上班,经过那个路口,我总会被一对老夫妻吸引。
路边流动卖菜的,大多喜欢骑着三轮车,也有挑着菜筐的。可这对老夫妻与众不同,每次都是开着电动车来的。
老先生把车停在路旁宽敞的空地上,然后从后备箱里拿出要卖的青菜。一个编织袋,几把小青菜,简简单单摆在桥头的路旁。老妇人坐在小板凳上,静静地守着菜摊,自等有人问讯。老先生也搬一把椅子,静静地坐在旁边,悠闲自在地看着手机。
其实老人卖的菜,品种不多,今天是几把青菜,明天是几根黄瓜,后天就是几捆豆角几个茄子,全然不像专门的菜贩子,完完全全是闲来无事练摊的。
看着那简陋的菜摊,我总觉得这样开着电轿大张旗鼓地有些划不着。我猜想或许是老人喜欢种菜,家里种的吃不完,放坏了又觉得浪费,还不如拿到菜场路旁,换几个钱。再说,年纪大了,挣不了钱,老是伸手管孩子要钱,花着也不敞荡,何况现在孩子们挣钱也不容易。
也许老先生拗不过妻子,尽管觉得不值当,可架不住妻子愿意。担心妻子不会骑三轮车,害怕妻子走路不安全,顾忌妻子一个人卖菜寂寞,于是每天开着车,心甘情愿拉着那点可怜的小菜,陪着妻子在路口摆摊,消磨平平淡淡的时光。
每次从路囗经过,看着那安静守着菜摊的老人,我就想着世上最浪漫的事到底是什么呢?是海誓山盟?是甜言蜜语?是花前月下?是鲜花钻戒?是香车宝马?是不离不弃?是至死不渝?……浪漫有一千个定义,但没有一个定义能够把它的内涵穷尽。我想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把爱当成一种责任,把情当作一种包容,陪着她平淡度日,伴着她悠闲做事,俗世烟火,柴米油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认识老段纯属偶然。自从婆婆住进养老院,隔几天我和先生都会去看看她。一次生病住院,没想到腿突然不听使唤,走路困难,只能坐上轮椅。行动不便,自然需要人特别看护,于是婆婆就搬到了相应的看护区。
那天又去养老院看望婆婆,发现屋子里住进一位老人。老人闭着眼睛,面容安详,平躺在床上,鼻子上插着氧气管,脖子上也插着管子,看样子像是个无意识的植物人。
正和婆婆说着话,屋里进来一位老者,他就是老段,刚刚去办入院手续。看到我们,便笑着打招呼。
闲聊之下,我们了解到老人的情况。老段是个退休医生,妻子几年前得了脑血栓,动了几次手术后,竟然成了植物人。几个孩子都在城里上班,平时工作忙,不能帮忙照料。老段就一个人在老家照顾,每天注食、换管、翻身、按摩、洗涮,累得是精疲力竭。后来就在村里找了个护工,管吃管住,工资开得也不低。可能侍候植物人的工作累人,护工没多久就不愿干了。老段也是快七十的人了,的确照顾不过来,于是就多方打听养老院的事,听说这个养老院不错,所以就住了进来。
怕养老院的护工不熟悉如何照料,老段晚上住在儿子家,白天一天都呆在养老院,什么时辰翻身,如何把饭菜用搅拌机打成糊状,怎样用针筒往胃管里注射,以及洗管换管,事无巨细,反反复复示范给护工看,教护工怎么照顾。
经常和老段在养老院碰面,渐渐熟悉起来。许多次都忍不住想问问他,这么长时间了,病人就那样躺着,恐怕也难受,家人每天都得来更换管子,想必也受累。这样维持着,对没有任何意识的病人来说,到底值不值得。
我终究问不出口,听护工说,送到养老院,老段完全没有撒手不管,怕住在孩子们家里不方便,就自己租了一间房,天天来看。碰到有事,不得不回老家,就安排三个孩子轮流来照看。
我明白,人好歹有一口气,哪怕不动不言,可对于孩子们来说,妈还在,家就在。曾经听老段讲,当初自己工作忙,孩子们小,家里全凭妻子一个操持,受苦受累。现在孩子们成家了,自己也退休了,妻子本该好好享享福了,却不幸成了植物人。亏欠妻子的,怕是怎么补都补不回来。
每次看到躺着的病人安详平静的样子,我想,她一定感受到了那份真情,才会从从容容沉醉在昏睡中。每次见到老段,看到他细心地给妻子扯扯被单,我都会不由自主想起那句诗:“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曾经,我以为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曾经,我一直执着于书中所描绘的美好爱情,是梁祝荡气回肠的绝唱,是宝黛至死不渝的忠贞。但从老段身上,我突然发现爱情应有的样子。平淡的流年,能够相濡以沫;意外的伤痛,能够不离不弃。走过人生的平湖秋月,趟过了岁月流年的风雨,依然携手相伴,在时光清浅的光阴里,相依相守,彼此陪伴着一起慢慢变老。
有人在诗中写道:“幸得识君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人生,是一场温柔的行走,遇见爱,遇见花开,遇见深情,若不辜负,皆是美好。
有一种幸福,叫幸好遇见你;有一种守护,叫幸好还有你。短的是岁月,长的是真情;相遇在天,相守在人。


作者简介

李冬梅,河南济源人。济水一中语文教师,喜欢读书、写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离死亡最近的50万人,在视线之外艰难挣扎
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李冬梅】
70岁丁克老人的悔悟:一辈子不生娃,年轻时潇洒,老了却受尽苦头
【原创第950篇】死亡,就像一场旅行,只是永远没有了归期。
父母到了晚年,你是愿意接到身边孝敬,还是送到养老院?
一辆破旧房车,两位绝症老人,为何旅程刚开始,他就选择了结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