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诵读 | 端午情思 | 作者:阿米杰/诵读:韩秀丽

在诸多的传统民俗节日中,我特别在意的,除了春节就是端午节了。如果说,春节是亲情的一次聚会,那么,端午节则是自己内心情感的一份寄托。

端午节,又叫五月节。它总是在草木茂盛、繁花似锦的季节翩然而至,将人们凝固了一冬的心情氤氲得分外滋润,可谓既应景,又照应心情的一个节日。家乡的端午独具特色,除了粽子之外,那五颜六色的葫芦插着艾蒿挂在商铺门口,悬在每一户人家的窗户上,迎风摇曳,灵动而又鲜活。这是我们家乡一带独一无二的风景。

今年的端午节,我下手比较早,倒不是我这个人“恨活儿”,我只是喜欢在不紧不慢的准备中,享受那份连着温情、接着地气儿的氛围,另外捎带着消磨一些“慵懒”的时光。

那天周末,女儿加班,就把孩子送到了我这儿玩。孩子一进门就告诉我,她们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007文体玩具店,比她平时去的动炫文体玩具城还大。我知道孩子的小心思,她婉转地向我表达着想去那儿玩的心愿呢。从文体店回来,我俩都非常满足,她选了积木拼接玩具,我则选了手工彩纸。

有些情景,在几十年前的今天,竟是如此相像,仿佛镜头重新回放一般。也是端午节前夕,同样是我八岁的时候,妈妈就是这样领着我走进百货商店。妈妈买回来了叠葫芦的亮光彩纸,我则手拿着发卡和头绳,母女两人那种开心满足心情和今天是一样的。

回到家里,我有点迫不及待,想让孩子陪我叠葫芦。没想到,外孙女居然同意了,小大人似的坐在我身边有模有样地叠了起来。“阿星,姥姥小的时候就是跟你太姥这么一起叠葫芦的。等你长大结婚有孩子了,你能和你的孩子一起叠葫芦吗?”“能啊,我得告诉我孩子,我叠葫芦就是跟姥姥学的,姥姥叠葫芦是跟我妈妈的姥姥学的,这就叫传承。”我一下子愣了,她仅仅是一年级的小孩子啊,怎么会知道“传承”呢?我有些恍惚,仿佛通过时光隧道,来到了母亲身边。我坐在炕上,依偎着母亲,跟妈妈一边学着叠葫芦,一边聊着天。发卡和头绳被我放置在了一边……

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亲情的力量竟是这么伟大,它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阻隔,无论亲人在与不在,身心都已然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喜欢在清风绿意中赶早市。开河鱼、土鸡蛋、秧苗栽子、还有山野菜,市场上都非常抢手。蹲下身来拨弄着包粽子的竹叶,闻闻它的清香,顺便打听一下菜价,再和菜农聊聊闲嗑。我就这样东走走,西逛逛,把自己中意的绿色蔬菜买回了家。至于糯米、大枣、蜜饯、葡萄干等物品需要去超市买,我还有的是时间,不着急,慢慢来。

晚饭过后,我喜欢逛逛夜市。端午节前这儿热闹得很。那些推着车卖着葫芦的小贩们忙不迭地从白天的集市上转战到夜市中来。琳琅满目的葫芦迎合着买家。五彩丝线做成的手串,还有荷包,以及小小的类似工艺品的扫帚等等,都非常精致。从野外采摘的艾蒿也早早地摆到了摊位前。

现在的工作节奏影响着生活节奏,就连节日也成了“快餐式”。人们往往懒得梳理节日的细节,就更别说去享受节日的过程了。小时候奶奶就告诉我们,艾蒿必须是五月节当天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采摘的,葫芦也得在太阳出来之前挂上去。北方的太阳起得早,不到四点钟就爬得老高了。每年这一天,奶奶大清早就把我喊起来,催着我去东山采些艾蒿回来。我们住在东山脚下,只身上山是家常便饭。我一溜小跑,也就一刻钟的功夫,就把艾蒿拿回了家。然后把艾蒿撕扯成几段放在脸盆中,自己先洗把脸,再挨个把哥哥、弟弟喊起来洗脸。这种仪式让我多少产生一种神秘感。奶奶说,用艾蒿洗脸,一年不长疮疖,不被蚊虫叮咬。我特别相信奶奶的话,非常用心地按照奶奶的要求去做。可也是,谁愿意让自己的脸留下疤痕呢?

我们达斡尔族并没有过端午节的习惯,自从汉族奶奶来到我家,许许多多的民间节日也就来到了我家。奶奶除了春节回乡下和她家人团聚之外,端午节和中秋节基本都在我家过的。奶奶把每个节日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做的饭菜也都有滋有味。奶奶的到来,让我们这些小孩子们享受到了节日的无穷乐趣。

奶奶来我家过的第一个端午节,我还依稀记得,那是一种过年的感觉。那一天,奶奶成了总管,指挥母亲如何把葫芦拴在艾蒿上挂在门口和窗户外,告诉母亲怎样把五彩线系在我们兄妹几个的手腕和脚腕上。一切准备就绪,煮熟的鸡蛋和粽子就摆上了餐桌。那时候的粽子不是糯米做的,而是大黄米,我们又叫粘米。奶奶为了给我们改善伙食变换口味,时不时回乡下取一些粘米、土鸡蛋、榛子、蘑菇等好吃的东西来贴补我们。我现在保留的一些端午习俗,都是从奶奶的言传身教中学来的。也就是从这一天始,我知道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知道了用煮熟的鸡蛋在身上滚一滚,以示滚走霉气,求得平安;也知道了葫芦象征着福禄;知道了艾蒿、五彩丝线是用来祛病驱邪避毒的。

人们经常夸我是有福之人,既然有福,那就同享呗。节日到来之前,我叠了不少葫芦,送给了两个女儿,也送给了其他亲朋好友,当然,还送给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亲人,那就是天堂里我的父母亲和保姆奶奶。葫芦葫芦,寓意福禄福禄。借用葫芦,捎去我诚挚的祝福,祝愿亲人们健康幸福,祝愿父母亲和奶奶在那边一切安好!

我还用心地包了一些粽子,把蕴藏已久的爱都裹到了里面。本来嘛,黏黏的糯米,就如我的念想,缠绕粽子的丝线,恰似我的情思。这个勾起我美好记忆的节日啊,一直储存着我对亲人不变的爱恋。

钟声,准时在早晨六点响了起来,那是从客运站方向传出来的,余音悠远绵长,顺风传送,半个小城都能听到。自从新客运站启用以后,钟声也应运而生。清晨六点开始,傍晚六点结束。每隔一个小时报时一次,十年来一直如此。在小城生活久了,我对这钟声竟然产生了依赖,有点晨钟暮鼓的感觉。每每听到它悦耳的声音,潜伏在自己心灵深处焦躁不安的情绪就好似被熨帖了一般,变得格外温润、宁静。

钟声再次传来,我下意识地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自从有了钟声,我就养成了这个习惯。时间久了,我方知,当初并不仅仅是为了对时间,而且还有印证钟声是否在坚守着小城的意思。忽地,我暗自笑了,自己对端午的倾心,原来与守时的钟声一样都是一种坚守呢!

时针指向七点整。我把粽子、鸡蛋、米粥和两个小菜摆到了餐桌上。端午这天的早餐简单而不失节日氛围。吃着粽子,咀嚼着节日的香甜,再看看窗前姹紫嫣红的葫芦,丝丝缕缕的葫芦穗子正随风轻轻扬起……我知道,它牵扯着我的情思,将其放逐到很远很远......

作者简介

阿米杰,达斡尔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人,齐齐哈尔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教书两年,后从政,现已退休。

诵读嘉宾

韩秀丽,河南省济源市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工作。她热爱朗诵,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业余时间,常组织协调“洪森诵读”艺术团沙龙活动,参加济源市举办的大型公益诗会等活动。

出品:大河文学dahewenxue.cn

大河文学,为您每日推荐值得深度思考的文章!

本期主编:商林溪

本期编辑:长   城

本期图片:网   络

编辑微信:dahewenxue20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情思
散文 | 端午情思
老北京这样过端午--北京地方志
散文天地|隔窗听雨:五月艾蒿香
【端午节专刊:散文】又是一年艾叶香/晨曦
范云阁:​粽叶飘香端午情(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