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80年代的麦忙假 | 作者:史先明

1980年代的麦忙假

作者:史先明

久在小城,偶去镇里,看到麦穗渐渐黄了,不觉间,又想起来1980年代的麦收和忙碌:六月金黄麦飘香,家家田里收割忙。瘦弱儿女推车走,爷娘滴汗上谷场。

初夏天热,麦收匆忙。上小学的我们比城里的孩子多了一个叫做麦忙的假期,时间一般为6月上旬。这个“麦忙假”是最受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共同欢迎的假期。老师一宣布放假,我们就一窝蜂窜回家,根本顾不上这十天假期等着我们的是劳累辛苦,还是大人们的训斥夸奖——反正就是放假了,不用再上学了。同时,还感觉作为家庭成员,必须参与到家庭里一年最累、也是最重要的劳动里面去,并引以为豪。

孩子们放假,用家里大人的话说就是他们能干多少就干多少,放屁就添风,最起码不用干活的时候还想着别耽误了孩子们上学。老师们也愿意放假,因为那时候的教师家都在农村,家里都有地要收要种,耽误了农活和耽误了学生一样是要不得的。老师经常以“耽误庄稼一季子,耽误学生一辈子”这样的话来一边宽慰自己,一边等着放假;我们这时候也都是劝老师说,放假吧放假吧,要不我们帮你割麦去——其实都是瞎客气着玩,谁也没当真。

记得当时,放麦忙假的高兴劲刚上来,我还饶有兴致的看着爷爷蹲在水井旁边磨镰刀,一边磨一边用手试试刀刃是不是锋利,这时候我常常心里一抽——千万别剌手啊!等到看着爷爷忙着找齐打场用的杈子、木锨、簸箕,甚至是种玉米用的镢头;父亲从城里买回来干虾、咸鱼干;妈妈腌好了一大坛子咸鸡蛋;家里土豆、番茄、包菜什么的都准备一大包的时候,我就知道真的该忙了。

高兴,只是一时。常常是放假头一天还没适应天上的毒太阳,我们就被拉到麦田里派着干各种活。反正是拿不了镰刀就帮忙捆麦子,捆不了麦子就帮忙往车上装麦捆,装累了就在后面推车,帮忙拉到打麦场上去;实在不行,就往返于家里和地里之间送水,反正不能闲着。在田里忙着的孩子们,最盼的是田头用自行车驮着个白箱子的人——箱子里面是厚厚的棉被子,被子里面裹着冰棍。对于卖冰棍的白箱子和吆喝声,我们是最敏感的,反应也最快。往往是卖冰棍的一露面,我们就开始不断提醒大人,卖冰棍的来了啊,或者说在那边停着呢,人家都在买......总之是各种想吃。其实,冰棍只不过是水加点糖、糖精、绿豆冻到一起,不像现在的样式繁多;价格也不算贵,一般是一毛、两毛一根;口味有纯冰的、有绿豆的。在烈日下累得汗都流不出来了,腰也直不起来了,嗓子里要冒烟的时候,跑到阴凉的树底下,吃着透心凉的冰棍当然很舒服,舒服的后果是能再接着吃一根更好、不用再迈一步到艳阳下暴晒更好......其实这都是瞎琢磨,吃冰棍相当于补充能量,必须得干更多的活,而一根冰棍的价值被大人不断地用小麦来换算。再者,大家都忙收麦,卖冰棍的也不可能老来,所以吃冰棍儿不是常态。常态的解渴办法,是不能长时间干活的小孩子往返田头家里带水,有的是白开水,有的是煮了点绿豆的清水。有时候实在渴了,就去村边上用塑料桶接井水喝,这井水虽说当时喝了没事,但是麦后一般会拉肚子,俗话“麦茬烂,大人小孩屙一遍”说的就是这个。小时候,爸爸还往凉开水里加点柠檬酸和糖精,水的颜色便有些发黄,将其封闭好了摇一摇就有气泡,我们就相当于喝了村里代销店卖的那种酸酸甜甜的汽水了。

小孩子的气力在那里摆着呢,再怎么干也只是一小会儿,不可能和大人一样长时间干活。就算你能干,父母也不会真的让你老是在地里晒着累着,毕竟谁家的父母不疼孩子啊,看着孩子累得散架,晒得脱层皮,心里也不忍。所以小孩子更多的时候就是打下手,比如捆麦、装麦、推车、卸车等等。有时候,一块地忙完了,就让我们拿着口袋拾麦穗,然后用筢子搂麦秸;更早的时候我们还挖过麦茬。只有在这种时候,我们才有一种统领一块麦地、傲视麦田的感觉,好像这块地就归我管了,慢慢收拾吧,反正晚不了种棒子。我们拉着筢子在地里狂奔,顺便追个蚂蚱,摘个马炮(一种形状像小西瓜、玻璃球大小的果子)。实在累了,就躺在田头的杨树底下歇歇。这时候,杨树叶在夏季的风里刷刷地响着,布谷鸟“割麦—插禾”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远处的人们在忙碌着,有的田地上一片金黄色的波浪随风起伏,有的田地里老人和小孩一起整理收割后的麦田,还有远处逐渐堆起来的麦垛,如山一般的,高低起伏,长短不一......这一切都让人沉醉。

麦收是抢,是从老天爷嘴里夺粮食,那几天最怕的就是刮风下雨。收到场上的麦子一般是放几天等更干了再脱粒。等麦子逐渐干的过程中,如果地的墒情好,就可以播种了——种玉米、大豆,栽棉花苗和红薯苗。如果天气凑巧,种下去就来场小雨的话,本来一片黄土麦茬的地里,很快就会生长出一片片嫩绿色的芽,然后是一根根细细的柔弱的枝干顶着两片叶子;红薯苗棉花苗也从刚开始蔫拉吧唧的样子抽出了新叶,慢慢又抽出了新的藤和枝。刚刚经历了丰收又看到新的希望,无论老少都是十分高兴。有时候,地里太忙了,家里人顾不过来的一些琐事就交给我做——比如喂春天养的一窝小鸡。我拿泡好的大米、小米去喂一群纸箱子里叽叽喳喳的小东西,有时候还喂剁碎的包菜。现在,每每在饭店里吃“手撕包菜”这道菜的时候,我都会叨叨:当年我拿这东西剁碎了喂小鸡,现在竟然成了好东西了。

1980年代的麦季,连收带种陆陆续续要持续半个月甚至二十天,比现在麦收时间要长一倍。如果谁家人手多,干活利索,十天时间也可以大头落地,剩下的再慢慢收拾。所以,麦忙假一般是十天。不过这十天对于小孩子来说已经很累了,毕竟没有真正的干过多少农活。那些缺劳力的家庭,孩子一个麦忙假下来,的确和成年劳动力干的活差不多。于是他们也就成了家长用来教育我们的“别人家能干的孩子”,受到了大家的赞同和认可。

麦忙假结束,小孩子尽管有家长的爱护,但后背和肩膀上还是晒脱了一层皮。特别是刚开始几天,晚上睡觉都得侧着身子睡,真的很疼,用手一撕,干皮就下来了,脸也是黑黑的。累到最厉害的时候,正好到了上学的时候。再过几天,收种都结束了,就到了阴历的六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开始过小年,放炮仗、蒸糖发面馒头、炖猪肉,整个村子里都弥漫着新面馒头的清香以及肉香。忙碌了将近一个月的乡亲们用美食慰劳自己,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多年以后,每每这个时节,已久不干农活的我,也能听见乡邻燃放的炮仗声。脑海里就会瞬间出现这样的场景:“晨起忽闻爆竹声,方知六月小年忙。久在樊笼远稼锄,早忘旧园新面香。尤记儿时麦入场,父兄爷孙奔走慌。旬日劳碌人改颜,简备肉食慰饥肠。” 

责编 | 远岫

编辑 | 李艳萍

审核 | 凌霄

图片 | 网络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 "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侯艳|忆我的童年时代
又见冰棍
拾 麦
苗茵葆:儿时的夏天
80年代最真实老照片
芒种三天见麦茬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