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拌面疙瘩 | 作者:刘太年

拌面疙瘩
作者:刘太年
用面粉做稀饭,在老家那叫“和糊涂”。如玉蜀黍面糊涂,以前还有红薯面糊涂,等等。按理说,白面(小麦粉)属于细粮,和糊涂应该是很好喝的了! 其实不然。白面糊涂喝到嘴里,糊嘴粘牙,让人“咯腻”,还没有玉蜀黍面糊涂好喝呢!  如果把白面糊涂当成浆糊往墙上糊报纸,倒是挺好用。
也许是为了让这好东西能好吃的原因吧!  人们便发明了“拌面疙瘩”这种独特的传统美食。
拌面疙瘩的叫法很多。拌汤、整甜汤、疙瘩汤等,不一枚举。尽管名称很多,却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学名。查字典上百度都找不到关于拌面疙瘩的介绍。
拌面疙瘩看起来很简单,它不需要繁琐的调料,也没有神秘的技术。然而,你要想把它做得好喝,并非易事。
老太太没有文化,也不懂拌面疙瘩所涉及到的物理化学知识,可她们硬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高明的拌面疙瘩工艺,堪称炉火纯青:先是把面和成稍硬一点的面糊,用水浸上,让那面糊醒一会儿。然后倒出水,用筷子使劲地搅打,待面糊充分上劲儿了,再浸入水中。这样反复的次数越多,效果就越好。然后,洗出面糊中的面筋,把面筋挑开,就可以入锅了。
行家做出来的面疙瘩,汤里没了面筋,晶莹透亮,光滑细腻;余下的面筋部分,多为条状,吃起来便有了嚼头和口感。如果再散个鸡蛋花或荷包个鸡蛋——那真是色、香、味、型俱佳。难怪传承至今,百吃不厌,始终嘀逗着人们的味蕾!
尽管拌面疙瘩成本不算很高,但在那个粮食紧缺的年代里,也不是随便就能吃到嘴里的。毕竟它用的是“细粮”啊!
有这么两种人,喝面疙瘩那是当之无愧,堂堂正正:一种是得了病的病人;另一种就是坐月子的产妇了。
病人躺在床上,两眼微闭,一气两悠。床边有人问:“你想吃啥?我去给你做。”病人答:“不~想~吃。”那人说:“有病了,得强吃!  我去给你割点。”病人答:“不~吃。”“那给你整点儿汤吧。”病人答:“中。”
可见,家乡人在什么都不想吃的时候,心里边仅余的就是拌面疙瘩这一种饭食了。
病人的家属走到街上,有邻居问候病人的病情:“这两天好点吧,能喝多少汤?家属回答:“嗯。好多了,都喝大半碗汤呢!你瞧,人们在衡量病人的恢复程度,用的也是喝面疙瘩的多少。
产妇在月子里需要恢复身体,需要母乳喂养孩子,就全指望这面疙瘩打荷包蛋了。在婆婆看来,这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面疙瘩就是所有营养的全能冠军。只要能喝“汤”,这“月人”就“扎实”,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
其实,有的产妇身体素质好,饭量大,吃这面疙瘩打鸡蛋,营养也就够了。出月子的时候,照样白白胖胖;而有的产妇“奸馋”,月子后期,那面疙瘩就实在咽不下去了。因为吃菜少,活动也少,还会消化不良。打个嗝儿都是吃荷包蛋的鸡屎味儿呢!  吃不下去,只能少吃,是不能改换食谱的。月子里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害苦了这类可怜的产妇!
当然,除了这两种人,有些人也偶尔可以享受喝面疙瘩的待遇。那就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家长会端一碗面疙瘩,送到学校的教室门口,老师就示意那个学生出去。满教室饥肠咕噜的一帮学生,光想斜着眼瞅瞅外边那面疙瘩碗,好不羡慕!
再就是早上去地干活的个别人。这些人往往是家里有人做饭。他们蹲在地头喝着面疙瘩,碗里可能还泡着馍片,窝着荷包蛋。喝着面疙瘩不仅肚里不再叫唤,还能趁机歇一会儿,两全其美。
曾经,我也享受过一次地头喝面疙瘩的过程:本家的七爷,端了一碗面疙瘩要让我喝,神态很是严肃。当时我还小,也不敢问原因,就糊里糊涂地不那碗面疙瘩喝了。后来才知道,是七爷的两个儿媳没有商量,都给七爷端去了面疙瘩。重复了。那么多人偏偏就让我喝,还是七爷对我好。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肚饥时激发出来的面疙瘩情结,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情有独钟。我们这些喜欢喝面疙瘩的人,在家里属于“小众”,得趁孩子们不在家吃饭的空档,才有机会享用面疙瘩。否则,只能跟着他们喝果汁、吃麻辣烫了。

▼▼

作者简介:刘太年,河南洛阳吉利区人,曾在西安商业部门工作,担任过团支部书记、行政经理、工会主席等职,现已退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产后第六天,来一道山药疙瘩汤,营养丰富好喝不腻 #月子餐 #产妇月子餐 #月子餐食谱
【散文】春晓||疙瘩汤
最美面筋疙瘩汤
价值8000的面疙瘩汤的做法, 吃过一次, 你就想再来自己做第二次
北方人的最爱,颗颗分明,也是汤也是饭,营养易消化
怎么做出大小均匀口感好的疙瘩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