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立政《游读济源》之:济源王屋山地区应是中华文明发祥地

常言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三帝到如今。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中国社科院知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图腾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王大有先生,专程到济源实地考察上古文化遗存后,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济源在上古三皇时期至少有两次建都,确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王大有先生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华上古文化研究,其上古历史断代年限,与我国后来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基本吻合。他的《三皇五帝时代》一书,受到了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周谷城、贾兰坡院士的高度评价,其中多处涉及王屋山和济水,但他本人并未亲自到过济源。为了弥补缺憾和充实完善研究成果,今年4月8日至12日,王大有先生在出国考察前欣然接受市政协任传国主席的邀请来到济源。在这里,他白天跋山涉水进行野外科考,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文化遗址、文物遗存、历史地名和上古神话,夜里关起门来专心致志查阅当地的历史资料,终于证实了济源市“上万年人类活动历史”,确认上古三皇时期伏羲女娲和神农炎帝,至少两次在济源建都的史实,并深入对国宝级馆藏文物及创世文化与创世神话关系等进行专题调研,其论点、论据在辞行前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公开发表后,使所有与会人员茅塞顿开、为之一震。

济源地区主要是三皇五帝(以燧人、伏羲、神农三皇为主)活动的区域。王大有先生把济源的区域文化分成三大板块、两大载体。三大板块即历史文化、道教文化和风景名胜文化;两大载体为王屋山与济水显性文化载体和文化遗址与历史地名隐性文化载体。三皇五帝是一个时代的概念,不能简单地把他们看成一个个具体的人。五帝文化是流,不是源,三皇文化才是中国的奠基文化。上古历史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由世代口耳相传延续下来的。因为年代久远,枯燥的历史不便记忆,古人便把自己最有名的几个祖先用最美好的语言进行神化传下来。所以神话传说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神话传说中的原始神话(创世神话)里头有历史的内核。历史地名是历史的化石。文化遗存是最有力的实物证据。运用科学手段充分调动显性和隐性文化载体,可以弄清没有文字时期的那段上古历史。

在此之前,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谢凝高先生根据在王屋山区发现的打制石器,首次提出“济源有上万年人类活动历史”的论点。这次王大有先生从历史学、考古学、古地名学、古图腾学、古文字学、古天文学等诸多方面入手,进一步证实三皇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等在济源地区的详细活动情况。他明确指出,过去我们讲盘古开天地,盘古氏就是燧人氏的后裔。历史上伏羲氏曾确定天的北极,也就是宇宙中心,在天地中心立表木(相当于天安门前的华表),区分天地,确定方位,这在远古时代是了不起的大事,所以叫开天辟地,混沌初开。济源有个盘谷寺,古代应该是盘古祠(寺后有祠的遗址)。后来地球上发生了大洪水,女娲、伏羲氏劫后逃生,在王屋山丹凤朝阳之地筑凤城,建都于此,重新确定人伦婚姻和天地方位,因此说女娲再造天地、再造人类。中华的第一个姓是女娲、伏羲的风姓,风姓是百姓之祖,所以是他们正式开创了中华文明。女娲、伏羲在王屋山建都立中心表柱,王屋山凤城就是王者之屋。他们在这里创立了回归年周天历度,将一年定为10个月,将一月定为36天,一年360天,这样年底就会出现天有不足,于是在360天后加过5天过大年,这就是女娲“五石(上古时、石不分)补天”的出处。济源的邵原,鬼方人在那里立过郫都(方国),地下文化遗存十分丰富。那里的小沟背一带五色石、鳌背山、娃娃崖、女娲庙等原型物系列完整,应该是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神话故事的原创地。

济源的蟒河流域是神农氏的发祥地。现在的克井是神农氏的一支叫帝克的种族住的地方,承留是另一支叫帝承的种族住的地方,其地下都有文化遗址,特别是克井原昌遗址,发现了大量的仰韶文化时期的红色彩陶片,正好和神农氏历史年限跨度一致,并有夯筑城墙遗迹,因此可以说原昌是神农氏都城的遗址有实物证据,远远超过庙街那个夏代少康都城遗址,年代至少要早2000年以上。

在济源轵城先后出土了两件国宝级文物,一件郭沫若先生鉴定为桃都树,王先生在郑州博物馆见过,造型比较简单。济源博物馆还有一件别人没有识别出来,说是百花灯,其实仍然是桃都树,而且比郭老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不知要精美多少倍,甚至比成都广汉三星堆的青铜扶桑树价值还要高。因为三星堆的扶桑树是西方若木,不是中原的桃都树。夸父是炎帝的又一支,以猴子为图腾。济源的这棵桃都树,底盘三旋,表示昆仑三重;中间为表柱,周围有戴冠的猴子;表柱天盘上八个方位都有一只小鸟,叫太阳鸟;顶端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又称天鸡。在中国神话里,桃都山上的天鸡鸣,天下鸡随之鸣。这与五龙口桃都山的情形完全一致。桃都树是祭祀用的重要礼器,立表木的地方就是天庭,所以称桃都,济源连续出土桃都树,就进一步印证这里是夸父之都、炎帝之都。

当然,王大有先生的上述看法只是一家之言,但他严谨的学术观点,将会引发新一轮的济源上古文化探访热潮。




作者简介:李立政,河南济源人,现任市旅游业协会会长、市文旅集团文化总监。从事旅游工作30多年,在历史文化研究与旅游景观开发相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与人合著《河之洲在哪儿?》《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主编《赵姓简史》《中华赵姓发迹地-河南济源》,还有《老子悟道王屋山》等上百篇论文,在国内外报纸和学术刊物发表,为济源旅游发展和景区景点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  编辑:玉川子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北法律师事务所杨胜利律师;编辑微信:dahewenxue20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不是郑州,而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城
从三皇到清帝,一天一点小历史(伏羲篇)
Suriel & Sunwind: (转载)《千字文》详解 A
2012海峡两岸(济源·王屋山)道文化合作论坛观点集萃
“远古 太古 上古 中古 近古”划分的界限
济源长春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