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振兴征文 ‖ 心仪艾草(大愚)

 心仪艾草
大愚

站在大岭之上,任风从远山吹来。岭上一道道的梯田里,艾叶翻卷,白浪滚滚。心房里,一阵阵淡淡的艾香飘出来,飘在思绪里,飘在神清气爽的感觉中。
大岭艾,久已闻名。亲临其境,依然不同的感受。那是风景,是乡亲们致富的途径,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更是山区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
其实。让人思忖最多的是艾文化、艾历史,是数千年以来中华先祖的文明意识以及艾草带给先民们的物质所需与精神寄托。
从已知的历史记载可以知道,自从人类能够取火、保存火,艾草就登上了命运的舞台。也许,自然之火能够冉冉不绝,艾草起到了重要作用。《淮南万毕术》“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古人将冰削成球形透镜,对着太阳,照射在艾草上,火就生着了。《本草纲目》说:“阳燧,火镜也。以铜铸成,其面凹,摩热向日,以艾承之,则得火。”因此说,艾火开启了人类早期文明不为过。
我的老家在邵原镇刘寨一个叫翟庄的自然村,三十年前,父亲在村里一个叫秋树洼的地方种了一沟艾草。
五月端午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父亲就到了秋树洼割艾草,然后用箩头担回来,铺在屋檐下的背阴处晾晒、杀青。晚上,劳累一天的父亲便坐在院子里拧艾绳。艾绳,三股,拧在一起,比乡村里担麦子的疙疤绳略粗一些,一般五、八尺长。拧好以后,挂在房子的羊角上,晒干,随时取用。
艾绳易燃,也耐燃。夏天驱蚊虫,冬天祛风寒。下地干活,点一根放在地头,点烟袋省火柴,还能把火种保存下来。休息的时候,燃一堆火取暖,烧个红薯、土豆,能填肚子。
那个时候,当过十一年兵的父亲对我说,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就是用艾绳保存火种,用艾草治病,可好哩。
我的父亲在村里算是见过世面的人,还爱学习,读过不少古书,特别会针灸。
那时,年龄小,不太懂。
年龄渐长的日子里,一直在读一些书,便对艾草的故事有了些了解。
远古之时艾草,除了引火种、保存火种之外,就是占卜之用。早期的先人们点燃艾草,用艾火辅射龟甲、羊板骨和牛板骨,通过骨板开裂形状,来预测天像、人事或收获,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 “篙草卜”。我能够理解我们的先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释然那种古怪又没有根据且充满理想主义的幻望。但是,我决然不相信。
不过,我想信另一种事实,这种事实就记录在我们的先史中。
姬亶的祖先,原来在晋南一带。因为受到狄族或其他部族的挤压,向大西北迁移。迁徙途中,他们有一支驼队,专门驼运艾草。因为艾草不仅能让他们保存火种,更重要的是,他们利用艾草的火烟,可以找到部族饮用的水源。他们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上挖一个九尺宽丈八深的大坑,将艾草点燃覆盖,然后登高远望,巡查观看,只要有冒烟的地方,就在那里挖坑,一定可以挖出水源。有了水源。完全可以让人畜生存下来。
我能够充分理解艾性的道理,正如“艾草通经络,穿地道。”沙漠戈壁之水道,亦即大地的经络。经络相通,便可以找到水源。
到了周初之时,姜子牙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即有专门的车队载以艾草,以备时用。以后的春秋、战国,艾草已是军事上重要的战备物资。
另一篇记载的是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跨大漠,远征匈奴本部。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出兵,中途迷路,人困马乏,饥饿缺水。好在右将军赵食其备有艾草五车,设埋烟火,找到水源,救济兵骑。后来,卫青南征渡过沙漠,到达漠南,遇见李广与赵食其,才归于军中。
这次迂回失道之后,李广叹于刀笔之辱,自刎于帐中。赵食其也因为失道当斩,赎为庶人。
你看艾的力量有多大,它可以救人于水火,施人于生命,成就军旅之存亡。我对艾,更有了敬畏感与神奇感。
更为神奇的是艾在医疗与生活中的作用,突现的异常平凡。《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蓄,终身不得”,说的是艾灸之法。艾灸,好像适应于各种寒症。惜不懂医术,不可以深究。而我,对家乡那种对艾草的爱,深信不疑,那种传承千年的古方与民俗,已成了我和乡亲们习以为常的事了。
大岭农村合作社正在赶制艾产品,那细密艾绒,在乡亲们欢快的巧手中,变换着花样,成为五月端午的抢手货,我则看上了很像小时候家里的那对花枕头。
娘曾对我说,外婆家里穷,她出嫁到赵门时,只陪了一对老粗布染花枕头,那对枕头一直陪伴着母亲到八十二岁那年离开这个世界,才在家门前的十字路口烧掉。听老人们说,在十字路口烧掉的物品,母亲会在阴间收到。
我买了三条枕头,一条送给九十岁的岳母,她娘家在外地的黄河滩上,从小受过不少苦,不一定享受艾枕的好处,而且她父母早亡,还是个独生女。另一条送给女儿,她学习正上劲,想让她高兴高兴,鼓足干劲,功课上更进一步。还有一条给她妈妈,她妈妈体单,还做过一次大的手术,中医上说艾草提升阳气,能压避邪气。我也没有亏待自己,买了两个艾灸包。因为,我常用的那个电热艾包,也该换换芯了。
同事艾墨说,艾叶是很好的食品,她在沟沟岔岔中采了不少艾尖,说是回来包饺子吃,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向往,想着有一天吃一顿艾芯饺子。不管怎样,生命里,饺子是我在食品中的最爱。
大岭风很是温和,一排风车在艾的田野上轮回。
已是艾快要成熟的季节。友人吴诚告诉我,艾一年两收,五月一次,八月一次,两次之后还有艾叶长出来,来自外乡的人们,可以在这个时候,来到大岭随意采收。
吴诚强调说,只要田地有肥力,艾的效力都很好。当然,三年之艾会很平和,就像大岭之上那风,很有亲和力,也很有威力,能转动风车,转动一个产业。
大岭艾,已然风行起来。大岭艾让大岭人变得精神抖擞,去迎接新生活。
我爱艾。我想,在某一个时间,回我的家乡,去种一块艾园,不是为了经营,而是为了艾和爱。

END


作者:大愚,邵原人。喜自在,好睡眠,多不醒。略识文字,偶以为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草与钻木取火的关系
【艾灸视频】艾灸厉害得要上天!央视报道艾灸应用
艾叶泡脚的几个小验方
特种兵野外生存(七)
艾灸五千年,何以独用艾(上)
艾草背后的神奇:闻艾烟,知病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