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振兴征文 ‖你的幸福是我最大的期待(张珊霞)

你的幸福是我最大的期待

张珊霞

2019年9月,根据组织安排,我到谭庄村任第一书记。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深知农业的困顿,农民的不易。刚到谭庄村,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想干点事只能等、靠、要;不能出门务工的姐妹们,唯一的出路是务农,家庭收入低;大多数人农闲时都外出务工,孩子们大多缺乏陪伴和引导。刚驻村不久,听了一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聆听了来自全国的优秀第一书记的事迹。她们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深深打动了我。第一书记这个称号在我心里变得更加神圣庄重起来。那天在日记本中写道:在未来的日子里,要手捧“第一书记”的徽章,无畏前行。两年来,我始终以一种奋斗不息、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以一股敢想敢干、开拓进取的闯劲;以一份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韧劲,深深地扎根于基层,服务于百姓。倾尽全力,让谭庄老百姓在幸福的大道上前进一大步。
深耕细作,扶贫产业扎根发展
产业是一个村庄持久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产业发展了,群众增收致富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刚入村时,村里的鸭蛋厂刚刚建成,正在进行试生产。如何打开销路打开市场,是我面临的第一个难题。面对新鲜事物,我一边发动帮扶力量,一边找来书籍学习。为了带动村干部一起学习,统一思想,白天忙完工作,我每天晚上为大家朗读经营方法和策略,让大家通过语音来学习,所有的干部都能参与进来。经过三个月的学习,“诚信”经营,要把这项产业作为持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一件大事来抓,成为我们的共识。我们还讨论制定了“初心、梦想、担当”的企业宗旨。
思想统一了,更重要的是要好好干,我始终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帮助两委干部树立发展的信心。刚开始,新产品又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为了打开销路,我们一律送货上门。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给一个客户送100元的咸鸭蛋和为老百姓代销的30斤红薯。遇到下雨堵车,正常1个小时的路程,走了3个小时,八点半走到小区门口,却怎么也联系不上客户,小区门口已无法停车,送一趟实在不容易,我只能坐在车里等待客户回话,不停的为过往车辆挪车。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等到,最后只得把产品带回家,第二天早上赶在上班前把产品送到了客户手里。大家听起来可能觉得很可笑,跑3个小时,只为送100元鸭蛋和30斤红薯,明显的赔本生意。不停挪车的焦躁,白跑一趟的沮丧,疲惫的身心,使我狼狈到了极点。回程的路上,我在心里问自己:值得吗?值得!我送的是鸭蛋,也是谭庄发展的希望和老百姓生活的希望,万事开头难,一定要坚持。就这样,我带领村两委干部踏上了产业发展的送货之路,数不清两年来送了多少次货,跑了多远的路,提前退休的车轮胎见证着一个产业起步的艰辛。
正是这次狼狈的送货,让我深刻反思一个问题,如何让走不出家门的老百姓,在土地上就业,如何帮助老百姓把种植的优质的农产品销出去,增加收入。经过充分的调查,我向村两委提出了一个发展思路:合作社要开拓“订制小农业”业务。利用山村环境好、无污染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照杜绝使用化肥农药的生产标准,为城市家庭提供品质优良价格公道的农产品。这种模式,一是可以帮助老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稳定就业;二是让我们的家庭都可以吃上放心的蔬菜粮食。目前,已经有多家单位与农户达成初步种植协议。
除了送货上门,我们还郑重向社会承诺,所有保质期内的咸鸭蛋,如果出现胀袋等不能食用的问题,我一律免费调换,保证消费者的利益。销售以来,我们只接到过一个顾客的反馈,并立即为顾客安排了调换。用心细致的服务是我们一直的追求。去年中秋节,有一家单位订了700多箱蛋黄月饼,要求第二天早上八点必须送到。当天偏偏遇上一个检查,我们没有场地包装,只能等检查结束,才能开始包装。为了在约定的时间内送到,两委干部和来帮工的百姓,一直工作到翌日凌晨3点,保证了送货时间。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产品的销售造成很大的困难,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把扶贫产业发展好,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帮扶,要主动出击,寻找销路,让市场接受,这个产业才能真正活下来。疫情过后,我们立刻开始研发新产品,利用端午吃咸鸭蛋的习俗,生产了“粽情端午”礼盒,开展直播带货,扩大宣传和销售。中秋节前,我们又研发了蛋黄月饼,抓住端午、中秋销售旺季,创造了销售新高。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余万元,超过年初计划20%。两年来,我们发放务工工资7万余元,7户建档立卡户每年可以在合作社领到分红。看到大家领到钱后开心的笑容,我感到无比幸福。
今年,我们开始布局线下渠道和开拓线上销售,初步建成辐射到焦作、新乡、洛阳、三门峡以及山西等地销售网络,并成立了拼多多店铺,开店一个月,就销售160多单。
在和村里群众一起生产的过程中,大家说:张书记,你是城里来的,咋啥活都会干,出手比我们还快。身边一些朋友总结说:你真适合做生意。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因为我有着强烈的愿望,和强大的动力。希望谭庄百姓的生活更幸福,我愿意为此付出所有的努力。
心手相连,为谭庄百姓筑起安全防线
产业发展是关键,安全稳定是基础,2020年的春节,是我们最难忘的一个新年。2月3日,王屋镇发现确诊病例,我们连夜召开小队长会,对疫情防控工作再次进行安排部署。当天夜里10点,突然接到上级通知,在确诊病例排查中,发现谭庄村有2名群众与其同乘一辆车。当得知这个消息后,瞬间村里炸开了锅,武汉疫情的严重程度,让大家六神无主、紧张万分。我和支书一边稳定大家的情绪,一边动员村干部连夜查找两名同乘者,第一时间要求所在小队人员,全员隔离。人员排查出来后,我向村医询问同乘者的基本情况。村医说:两人年龄较大,身体都不太好,同乘后,都得过感冒。当时村里还有一名群众长时间高烧不退。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病毒,面对铺天盖地的感染数据,村医的心理防线几乎要崩溃了。我迅速理好复杂的思绪,让自己冷静下来,镇定地对他说:“你把心放宽,不要想那么多。当前,咱们首要的是高标准做好隔离消杀和体温监测,控制好疫情。”两个同乘人员的身体状况,我非常担心,当即咨询了卫生部门的几个朋友。朋友听完情况介绍,沉重地对我说:“两个人抵抗力差,已经出现了感冒症状,你在村里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放下电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突然到来的意外情况,让我深深懂得了“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句誓言的分量。不仅仅是写在墙上的一行字,它是实实在在抗在肩上的责任。此刻我只是一名党员,是一名第一书记,无条件保护群众的安危,我,责无旁贷。
高峰时段,谭庄有32户103名群众在家隔离,防疫任务非常重。更重的是内心对群众生命安全的担忧。同乘者隔离的7天,是最难熬的7天。当母亲得知村里有同乘车人员后,第一时间打来电话,非常焦急。我故作轻松地说:“妈,没事,已经隔离了,山上非常安全,你照顾好自己。”挂了母亲的电话,我立即给大姐发去了微信:姐,如果谭庄出了问题,你要照顾好咱妈······
终于,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抗疫取得了圆满胜利。在抗疫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刚入村不到半年的我,也和谭庄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走在路上,老百姓主动对我说:辛苦啦!张书记。简单的一句话,瞬间化解了我对家人的想念和担忧。更有一些群众主动为我送来新鲜的蔬菜和亲手蒸好的馒头。脱贫户孔转运,负责打扫村里的街道卫生,他说:张书记,你为我们村出力了,你太辛苦啦!假期休息几天,总会有群众打电话问:你咋这几天没来,还来不来,可不敢不来昂。家里有了好吃的,会打电话让我去尝尝。可亲的谭庄百姓把我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常常让我感动。
幸福学堂,为谭庄种下幸福的种子
教育是切断贫困代际传播最有效的方法。谭庄村1至9年级,有28个孩子在山区就学。其中有7个孩子因各种原因,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大部分家长家庭教育知识比较欠缺。如果他们得不到好的陪伴和教育,很难改变家庭的现状。为了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真正切断贫困代际传播。经过充分考虑,我决定在村里开设“幸福学堂”,利用妇联的资源优势,与多家培训公司对接,邀请到了专业的绘画、绘本、文化课老师。每周五下午,孩子们从学校返村后,集中到“幸福学堂”,一起谈心、写作业、学绘本、学画画,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爱心企业“绿萝”公司,每年为村里的孩子发放奖学金,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幸福学堂”开设以来,先后有苗洪森、杜丹、原静平等多位专家教授莅临学堂为学生授课。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不同程度得到提高。之前爱玩手机的孩子现在能主动放下手机,大部分孩子的绘画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幸福学堂”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和视野,点亮了梦想,照亮了前行的路。希望将来,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造福谭庄。最让我欣慰的是村里的大学生们多次向我表达:将来也要像我一样为村里做贡献,让村庄发展的更好。
在驻村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和谭庄的两委干部吃住在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克服;面对疫情,一起抗战;一起劳动,一起努力,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我们早已结下了犹如亲人般深厚的感情。在为发展产业的共同学习中,在为完成生产任务的加班加点中,在为服务好顾客的装卸搬运中,我们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加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2020年7月济源示范区党建观摩中,我们喜获山区组第一名。多个党员群众激动地对我说:你们把谭庄建设的真好,我们看着心里真高兴。经过两年的驻村努力,村里的集体经济得到了发展,推动谭庄各项事业在收官之年,跃上了新的发展台阶。扶贫产业扎根山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每年的5万元增加到20万元,为乡村振兴鼓足了后劲。“幸福学堂”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为村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2019年底开始,每年春节前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50元到100元不等的红包。每年端午、中秋等节日,为老人们送去慰问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在外工作人员春节期间回到村里,还专门给我发了一条微信:张书记,我们今年回来谭庄过年了,谢谢你为谭庄做出的贡献......
党员群众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舞。“十佳第一书记”“五一劳动奖章”“河南好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一份份荣誉是认可,更是激励。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仍将继续努力,不负组织的重托,不负群众的期望,为谭庄百姓的幸福生活不懈奋斗。

作者简介:张珊霞,济源示范区妇联驻王屋镇谭庄村第一书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书记风采 | 邵庄镇马石西村张勇:把满意写在群众的脸上
准贫困户老杨
【我的驻村生活】宜阳县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日志选编(三)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丰顺大龙华这个乡村大变样,城里人都想搬来住
村民的“贴心人”——平凉市崇信县新窑镇宰相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杜恒的帮扶故事2020060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