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知识(中学)必背简答题6

50. 简述因材施教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51. 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1)说服教育法。

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2)榜样法。

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3)指导实践法。

也称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4)情感陶冶法。

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5)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6)品德修养指导法。

也称个人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52. 简述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 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 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 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发展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25),建立家庭生活,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25~60),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60~死亡),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

53. 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54. 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55. 如何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

(1)有效地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角色扮演;

(5)价值辨析;

(6)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6.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57.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建构主义)

(1)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2) 前运算阶段(2~7 岁);

(3)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4) 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以上)。

58. 简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

一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根据上述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理论。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为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59. 简述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2)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4)中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

(5)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需要逐条展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学科目二主观题考点总结
精选教育学心理学试题
浅谈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梳理九
论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09年招教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