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平图书馆旧址——北京古建(二)

北平图书馆馆旧址在北京文津街7号院,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图书馆建成于1931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乃中国近代第一座图书馆,现为二十世纪中国建筑遗产。北京市文物局对图书馆建筑风格的介绍是:图书馆正门为三间座式琉璃门,体量高大,气势宏伟;主楼二层带前廊,配楼一层,楼间连以平顶连廊;书库在主楼后部,各楼均有地下层,造型仿清官式宫殿楼阁,绿琉璃庑殿顶,汉白玉须弥座式栏杆。 

2023年3月1日探看图书馆,图书馆大门立于文津街北侧,三座门楼连为一体。顶履绿琉璃瓦,正脊之上鸱吻高耸,四条垂脊瑞兽排列。梁饰青绿彩画,朱红大门镶八十一颗金钉,中门两侧墙壁之上嵌绿琉璃壁画,汉白玉基座稳如磐石。门前两座汉白玉狮子傲然蹲坐,更添大门的恢弘气势。图书馆大门履绿琉璃瓦顶,乃清朝亲王级,然朱红大门纵横金钉八十一颗,却是皇帝御用配置。可见当年建造图书馆在国家事务序列中等级之高!

图书馆院内两柱华表矗立于东西,五星红旗猎猎于文津楼前,重檐庑殿顶之文津楼绿琉璃瓦履顶,绿色巨柱撑起典雅的青绿彩绘雕梁,汉白玉须弥台基稳稳托起巍巍文津大厦,龙腾之丹陛石镶在大厦台阶正中,两尊汉白玉巨狮俨然端坐于丹陛两侧,图书馆正院大中华之精气升腾于碧瓦蓝天中。

图书馆东院前是碧波粼粼的北海公园,站在临琼楼大门东向放眼,琼华岛苍翠郁郁,太液池瓦蓝悠悠,令人仿佛能看到当年嘉靖朝首辅夏言随同嘉靖帝舟行北海而成青词《御舟歌》的情景:“御舟北,臣舟南,积翠堆云山似玉,金鳌玉栋水如兰。臣舟南,御舟北,云龙会合良及时,鱼水君臣永相得。”

图书馆的建筑虽一身中国风骨,但他的设计者却是位外国人。1929年前夕图书馆筹建之初公开征募建设方案。方案的审查委员会由美国建筑学会推荐的顾理治、亚特理和伊墨逊三位外国建筑师组成,他们对方案的审查原则是:图书馆建筑应该成为四周风景的一个部分。丹麦建筑设计师莫律兰的方案获得头奖。获奖理由是:“他能将现代图书馆的需要与中国宫殿式的建筑互相调和。” 

审查委员会的评审固然重要,但真正选择图书馆建筑方案的决策者是中国人,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饱学之士,如蔡元培、梁启超。是他们具有的中华文化精神决定了,这块曾经是金朝的大宁宫、元朝的兴圣宫、明朝的玉熙宫、清朝的御马圈的土地上,建成了与紫禁城、景山、琼华岛、太液池融为一体,与周围建筑环境成为一首建筑之歌的中国建筑风骨的图书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来的专家认为,图书馆显著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体现了建筑和周围环境相结合,把环境当做主体,建筑辅助于主体,配合主体的非常现代化的建筑理念,是中国人的智慧,值得全世界学习。

图书馆内外有几件饰物,均是近三百年的文物,其身影与图书馆建筑相协益彰,值得一观。

四尊石狮子。三间座式琉璃门外蹲坐着一对中重一万四千斤的石狮子,傲视街头,格外雄伟。这对狮子乃皇家遗物,原本蹲坐在圆明园之长春园东宫门前。1930年5月7日,图书馆致函管理颐和园事务所,请求捐赠圆明园东宫门外石狮了一对。颐和园事务所同意捐赠,但是希望支付一千元。5月30日,北平市政府训令颐和园事务所,以市政府捐赠的名义拨交石狮给北京图书馆,款项减为五百元。石狮子是用十二匹骡子的大车运回的,由于石狮子太重,压坏了海淀至西直门二十二里的马路。

图书馆正院文津楼前还有一对石狮子,威严庄重,气势磅礴,总高3米多。这对狮子原在惇勤亲王府门前。惇勤亲王奕誴是咸丰帝的五弟,咸丰帝行四,奕誴行五,因此惇勤亲王府也称五爷府,府址在朝内的烧酒胡同。民国后王府衰败,奕誴的后人为了生活变卖王府物品,府门前的石狮子卖给了图书馆。图使馆的两对石狮子论等级,大门前的高于文津楼前的,大门前的是皇家守卫,文津楼前的是王爷府门岗。

两柱华表。图书馆正院内有两柱临风而立的华表,其须弥座上江崖海水九龙腾跃,柱身升龙昂首而飞,云板穿柱祥瑞缭绕,承露盘上瑞吼蹲坐向南而望。两柱华表为图书馆平添中华神气,令正院更加庄严端正。华表都是成对而立,图书馆正院虽然是一对,但她们不是正配,仔细看,其六角柱底,一个是笔直的六角边,一个是园角六角边。柱身纹饰也有些微不同,不仔细观察难以发现。

圆明园经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和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劫掠后,废墟中的安祐园前尚存四柱华表。四柱华表屹立至1924年冬,燕京大学运走三柱。1925年5月燕京大学再运余下一柱时,被派出所制止。嗣后市政公所特派人员将此华表运至天安门前放置。1931年6月图书馆经市政府同意将放置于天安门前的华表,和燕京大学校园三柱华表之一运回图书馆。运输人员在燕京大学选取华表时并不知四柱华表为不同规制的两对,以为四柱相同,选其位置便于装车的一柱运回,形成了今天北京大学校园内和图书馆内的两对华表并非正配的趣谈。

蟠龙丹陛。文津楼台阶正中铺有一方蟠龙丹陛石,丹陛石虽已断为三截,但石上蟠龙雄浑,神态生动,成腾飞之势。盘龙丹陛石乃圆明园内正大光明殿遗物。蟠龙丹陛石为皇帝御用之物,皇帝坐在御轿之内,轿夫担轿行于丹陛两旁,御轿隔空行于石上,其他人等均禁行。

昆仑石碑。图书馆正院东侧草坪上立有一通昆仑石碑刻。昆仑石原置于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福海西泊岸望瀛洲浴身澡德亭之侧。两面均有乾隆帝的诗文,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侵蚀,字迹多不可辨认。其中一面的碑文是“今朝乃要领,俨然见蓬莱。可望不可即,劳者非贤才。” 望瀛洲是乾隆帝每年端午率王公大臣,观阅福海龙舟竞渡之处。

两通石碑。在图书馆西院花园内矗立着两通碑刻,一是圆明园文源阁东侧碑亭内的文源阁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了乾隆甲午年(1774)孟冬的御笔《文源阁记》。该碑可见明显的人工修补和加固痕迹,石碑文字也仅存半数,但仍可辨其大意:以水喻文,願溯其源,命为文源阁。原七部之一的《四库全书》藏于文源阁,无奈书与阁在英法联军劫掠下付之一炬已然一百六十余载,观其碑而痛彻心扉。

另一通碑刻为教谕骑射碑,碑刻源自圆明园山高水长楼侧畔,楼在圆明园西南端。乾隆帝每年正月十三前都要在山高水长楼举办大型酒宴,宴请蒙古王公、外国使节。碑阴刻有乾隆帝御制诗,碑阳刻有“国立北平图书馆记”,馆记乃蔡元培撰文、钱玄同书丹,落款1931年6月25日。

文津街名。1913年六月民国教育部致电热河都统,拟领取藏于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四库全书》来京。热河都统同意后,时任教育部佥事主管图书馆事务的鲁迅先生前往搬取。1915年9月在鲁迅先生的督办下《四库全书》暂时入藏于北京什刹海北岸的广化寺。1931年国立北平图书馆落成后《四库全书》正式入藏图书馆。就此图书馆于1931年4月10日致电北平公安局,拟以馆藏《四库全书》来自避暑山庄文津阁为源,将馆舍门前无名街道命名为文津街。5月18日公安局复函图书馆同意将馆前街定名为文津街。文津街因避暑山庄著名藏书楼文津阁而得其名。图书馆主楼亦因之而名文津楼。

镇馆之宝——《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帝命编修《四库全书》,设立"四库全书馆", 皇六子永璿全面负责,著名学者纪晓岚为总纂官。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份《四库全书》缮写告竣,贮藏于紫禁城内文渊阁,是为"文渊阁《四库全书》"。此后的第二、三、 四份《四库全书》缮写告竣,分藏于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四阁均在北方,是为北四阁。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七月,乾隆帝谕令:再抄三份,分藏于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 三阁均在南方,是为南三阁。图书馆建成后,曾藏于北四阁之一“文津阁《四库全书》”移藏于北平图书馆,遂成镇馆之宝。现《四库全书》尚存四部,大陆三部,台湾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平图书馆旧址
国立北平图书馆
《四库全书》及其七座藏书楼
无标题
狮子和华表
至今未破解的《永乐大典》失窃之谜!︱《永乐大典》居然被当成砖砌了墙!︱北京地铁16号线中段站名掌故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