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X零后,道路通向中庸

文/江隐龙

        不知道是不是有那么一个时期,八零后的人集体讽刺过九零后脑残——如果只是网络的无意识狂欢,那这种现象便不必当真。八零后与九零能有什么区别?七零后与八零后又能有什么区别?如果耶稣晚出生几年,九零后也就成了八零后;反之,八零后也就成了九零后——年代的划分,也不过是凑巧。

        八零后对九零后的所谓“吐糟”,一定不会比任何一个时代对下一代人的指责更强,只不过网络发达了,很多想法变成了文字而已。而九零后对八零后的所谓“反击”,也不过就是年轻时看到了中年后的自己——要相信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的平庸的,骂别的人话,往往会应验到自己身上。

你还记得“吐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吗?

        大一天天泡网吧约妹子的学生,到大三的时候开始泡图书馆上自习,是大三的他比大一成熟了吗?不是,是就业率来逼他了。单身时一向懒散拖延的男人,结婚后开始加班拉客户了,是已婚的他比未婚的他成熟了吗?不是,是生活压力来逼他了。一向讲究小资情调的妻子,有了孩子之后放弃游山玩水开始炉边灶台了,是做为母亲的她比原来更成熟了吗?不是,是孩子来逼她了。其实生活在大部分的时候里都不由人操纵,所谓的鸿鹄之志也大多没有了下文,无非是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就如同社会上的人一样:升学、工作、结婚、生子、养老、去世。

        所以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反思,年龄到底意味着什么。生理上的衰退?有些中年才开始健身的人身体会比年青时还好。物质上的充盈?对于那些破产或经历了失败的人未必如此。心志的成熟?越活越不明事理的人可不在少数。事业的成功?那就更说不上。但是有一点是稳定的,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肩负的重任会越来越重。当一个人年轻到没有家庭时,私生活散漫一点没有什么问题。再年轻到没有工作时,只要家境不太差,课堂之外也可以肆意走走停停。再年轻到连学业都没有的年龄,那更不需要负什么责任,一个两岁的孩子拉裤兜了,会有人为他清理;一个三岁的孩子走路摔跤了,别人责怪的会是带他走路的大人。

        可是大部分人还是无法躲开这个流程的——升学、工作、结婚、生子、养老、去世。想到有可能在就业过程中四处碰壁,自然就会想多读书。想到自己的提成连房租都付不起,自然就会去努力提高业绩。想到娶不到老婆,可能会想办法买套房,想到要有孩子了,说不定还会去兼职养家。想到延长退休的政策,就希望多攒点积蓄免得老来凄凉。想到治病的花销太大,说不定一狠心就从医院走了出来……人若没有责任,一定会更自由,但一旦有了,就不能不去考虑。说到底这和时代无关,更谈不上是八零与九零的区别,只是年龄到了,相应的责任自然会适时出现,难道应该逃避吗?

有那么一天,你会感到身心俱疲。

        小时候没有梦想的人百里挑一,长大后能坚持梦想的人也是百里挑一,这并不是因为人心易变。人生很少有能够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向前走的例子,大多数选择都是因生活所迫,人生的负重非经历过不能理解。没有体验过社会的理想只是一个念头,书生意气下的豪言壮语更不算数,为什么罗曼罗兰那句“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引起了那么多人的共鸣?因为世人受得伤,真的太多了。

        相比二十岁的青年人,大多数中年会更中庸。当直言不讳得罪的人多了,自然学会旁敲侧击了。当赤胆忠心换来了欺骗与背叛,自然也就小心提防了。当明白多说无益多做多错时,自然也就愿意置身事外了。谁没有用心浇过一盆花,当花死了,相信面对第二盆依然能保持足够的热情;但若一个人浇了十盆花都死了,他还会不会有热情去养第十一盆?

        可是社会啊,它是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天真而缔造出童话的。

        年龄不一定会带来智慧,更不一定会带来成熟,与日俱增的往往是碰壁之后的自我保护。受伤多了,自然就老实了。中国有很多老话,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道理,但却会流传下来,为什么?因为能让人更不容易受伤。

打雨伞不会让雨停,但能让你不被淋湿。

        就比如有一句古话叫“劝合不劝分”,为什么呢?

        如果你的朋友闹分手,你劝分。如果他们和好了,你岂不是很尴尬?如果他们分了,找到的下一个还不如之前的,会不会迁怒于你?你若劝合,他们各好了,两边都好做人。纵使分手了,想必朋友也不会因为你劝人家好好过日子而生你的气,这就是做人的道理。

        年轻的时候觉得,做人不能这样,要就事论事。这也没错,可是理性往往不是感性的对手——当你劝了一对、两对甚至三对情侣分手后,发现自己一下子失去了六个朋友,身边做和事佬的人却依然和所有人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尽管你之前是那么看不上他的中庸——的时候,也许会感觉到深深的疲惫。你不可能因为劝别人好好过日子而与任何人撕破脸,但一旦劝分,有些结就打不开了,由此又引出了另一句古话:“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龙凤配》:哥哥劝弟弟分手,然后自己要了那个女孩。

        谁心里没有嫉恶如仇的侠义心?谁希望和自己看不上的人“同流合污”?但一定要把自己的厌恶表达出来,让对方下来了台吗?事实证明,那些让人所不齿的人,通常都是些善于奉承溜须、能为人所不能为的人,而这样的人在盛行丛林法则的社会更容易上位。当这样的人上位时,得罪过他的人一定不太好过——问题是,明明大家都看他不顺眼,为什么你——只有你要得罪他?

        你也可以说自己洒脱,这也不是什么坏处。可是当你同事的孩子都上了好一点的幼儿园,只有你的孩子因为你得罪了关键人士而被“名额”排斥在外时,这份“洒脱”真的能让你挺直腰杆吗?当你的同事都渐渐升迁、涨工资而你没办法给妻子父母多补贴些家用时,这份“洒脱”真的能让你心安理得吗?如果你得罪了一个医生,你的孩子可能会失去一次好的救治;如果你得罪了一个邻居,你的家人可能会多遇上一次相邻关系诉讼。你可能不喜欢这个社会的运行方式,但想必还不至于无视中国依然还停留在“人情社会”的现实。如果你也“贫贱不能移”,就只能乖乖猫在国内,那你每天面对的势必就是这些你看不上却实实在在能影响到你或你家人的人。我们当然遇事不怕事,但如果可以避免事,为什么要选择事多的生活方式呢?

        二十岁的人精力充沛,觉得没问题,惹事也不怕。可是你不会永远二十岁,你不会永远一个人,你不会永远健康而没有责任——这和教育背景、知识体系、经济发展程度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你只是还没有长大而已。

        中国男人的魅力值或许,或许没有西方电视里的男人魅力值高,但这真的代表不了什么。“男主外女主内”这句古话,依然没有过时——并不是说这句话对。“劝合不劝分”对吗?不对。“凡事留一线”对吗?不对。但不这么做,后果可能不会太好。“男主外女主内”在理论上对吗?不对。但对错真的重要吗?

做女强人没有任何不对,但你承受的一切,没有人能替你扛。

        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就算再爆出再多的“丈母娘”与“女强人”的新闻,也不可能改变中国乃至世界依然是一个男权社会的现实。女强人不是不可以当,但这条路走得会比男人更艰辛,就算成功,也不会得到和男人一样的社会评价,更不一定能得到幸福。就算是再优秀的女人,也一定懂得趋利避害的道理,有舍才有得,一切只是选择。没有人觉得女人不应该成功——只是成功的代价或许太大,到最后可能得不偿失而已。

        所以,如果因为看不上周围的男人而没有选择一个中庸的态度,只会让自己的异性圈子更小。也许身边真的没有男人配得上你,这不是你的错——但你需要考虑的是,你是不是有决心单身一辈子。或者你有能力找到真正的好男人,但这个概率也许不会太大。或许到最后你会随便找一个男人——但既然会走到这一步,年轻貌美的你总比年老色衰的你更容易找到更好的。

        这一切都不是对女权主义或平等主义的抨击,没有人阻止你追求自己的梦想。作为一个中年人,我们所表达的无非是,选择之前,请多考虑——这又是另外一句古话:“三思而后行”。

        跟电脑下过象棋的人可能知道,电脑的级别越高,运算时间就越长,下棋就越慢。但这样也就越不容易输——人生也是这样。二十岁的孩子,还有任性的资本。你们还没有背负重压,这真的不是八零与九零的问题。不信,你去看看那些家境贫困、失怙失持、家里还有一个小妹妹要养的同龄人,你会看到你们之前差别。

穷人孩子早当家。

        所以,如果一个年轻人认为中年人的人生的终极目标并不明朗,那或许只是说明那个年轻人还青涩到依然在思考所谓“人生的终极目标”的阶段。再过十年,你也许会发现,比起当年的那个中年人,自己才是混沌与空虚。

        所以,如果一个年轻人认为中年作家人为了迎合和讨好更多的读者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那或许只是说明那个年轻人还没有明白一个不知名的作家连推广自身风格文学的机会都没有,而他只是凑巧符合了一群人的审美,写作的历程如此顺利。

        所以,如果一个年轻人发现中年人开始怀旧而柔和的时候,那或许只是说明那个年轻人实在太年轻。回忆确实会剔除那些不美好的部分,等你到了这个年龄,也许自我保护的能力会更强方式会更多样。

        中年人已经经历过很多了,亲密关系不再如校园里那么能够吸引到他。他们要的更多是一个和谐而张弛有度的交际圈子。太亲密的朋友容易反目,太亲密的异性朋友更容易出问题。很多时候,中年人并不比年轻人更懂得真理,他们只是更了解人性。当我们看到一个朝气蓬勃的孩子时,满心希望这个孩子可以历尽沧桑之后依然保持初心,只是当孩子长大成人时,却不知他们自己是否不能保持这样的希望——但无论如何,看到能肩负起责任,又能一直坚持梦想的人,总是开心的。

真的只是更老了吗?我想了解赫本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但这和八零或九零,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

声明
1、本文所引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原作者认为不妥,请告知本文作者(新浪微博:江隐龙),作者会尽快删除并对上述行为表示歉意。
2、本文由江隐龙发表于十五言,公共平台转载请联系作者(新浪微博:江隐龙)或十五言编辑lizi@15yan.com授权,禁止非授权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妨做自己生活中的英雄!
【原创第1480篇】人在旅途 | 爱情,才是生命的原动力。
现在的人都活通透了
年过四十意味着什么?中年人也可以开启人生的第二春
为什么有了孩子后,无论男女都会变得油腻?
“骂我可以,不要扣我工资”,这句话一夜爆红,把无数人的心扎成筛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