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爱是首格律诗

□北 乔(北京)

父亲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给予我的神秘感。总觉得父亲是座山,高大威严。山中怪石林立,树木森然。这是座无法走进也不敢靠近的山,只能抬头仰望,也偶尔地窥视,但终究一无所获。

父亲总是很严肃,好像一面对我,面部肌肉就失去了活力。可能父亲有时也会有柔和的目光,温和的表情,只是我忽略了,或者他的威严已经完全淹没了我。有旁人在,父亲可不是这样,他比一般的人会说笑。可我知道,即使这样的谈笑风生离我再近,也不属于我。气氛相当融洽,情境完全呈现开放状态,一切都触手可及,但似乎总有一道无形的墙把我隔在外头。当然,这样的场面,我很少能遇到。就是遇到了,我也会主动避开。我们家有规矩,大人们说话,小孩子不允许参与。吃饭也是这样,家里来了亲朋好友,小孩子不能上桌,只能远远地眼巴巴地望着他们大吃大喝。在吃的规矩上,似乎比桌上的菜多得多。比如大人没到小孩子不能动筷子,不能把自己喜欢的菜挪到自己跟前,不能在盘子里挑挑拣拣,筷子不能插在碗里,吃饭时不翘二郎腿……实在是列举不过来。

父亲,就是规矩的化身,什么事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他不做任何解释,只是一句“这是规矩”。余下来的,就是照着做就行了。不守规矩,轻则会被那像柳条的目光和言语抽打,重则就是实打实的巴掌“呼”地奔过来。这一切就如同私塾先生与学童的关系,学童只管摇头晃脑地背诵古诗古文,别问那么多,一字一句背下来就得。不会背,那伸出手掌让戒尺来伺候。父亲与私塾先生的口气是一样的,这不是打不是罚,是帮你长记性。

在家有在家的规矩,上学有学校的规矩,参加工作了有单位的规矩有社会的规矩。无论到什么时候,父亲和我说得最多的都是“懂规矩、守规矩”。浑身写满规矩的父亲,就像一首格律诗,句法句式平仄对仗,样样都是铁板一块动弹不得。

我上高二那年,有一次体育训练扭伤了脚脖子,脚脖子肿得比大腿还粗,是被同学架回家的。父亲回来后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就出去了,再回来,手里提着一根用小树做成的拐杖。父亲把拐杖放在我身边,口气不容置疑,“没多大事,学还得照上。”那一刻,我真的恨他恨得要命。第二天,我就这样拄着拐杖去学校。直到三四个月后,我才听说,那几天,我上学放学,父亲都在远远地望着。还有,他其实到学校向老师说明了情况,说,如果我不能来,他就算是帮请假的。

因为参加体育高考受伤,我三年的辛苦化为泡影,成长中第一次受如此重的打击,那一段时间,我感觉每天都是昏天暗地的。父亲还是一如往常的平静而冷峻,好像压根儿就不关心我。但我发现家里的饭菜变好了,来看我的同学多了,常常也有同事来家里和父亲聊天。父亲和他们讲他的经历,他们也向父亲说他们曾经的挫折。这中间,父亲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人的一生,总是要吃些苦遭点罪的,早早晚而已,这是规矩。”秋天过后,我实在是不想再上学了,就报名参军。学校老师知道了,都来找父亲,让他劝说我继续复读。可父亲说,都报名了,得按规矩来。其实我知道,如果父亲不同意我去当兵,我是走不掉的。后来,我走的那天,送我的人武部长悄悄对我说,你爸来找过我,说你真是想当兵。我这才有些回过神来,隐约觉得许多事都是父亲故意安排好的。

许多年后,我才体味到父亲这样方式特殊的爱,似乎也才有些读懂了这隐藏的父爱。

那年,年迈重病的父亲起夜摔伤被送进医院。母亲悄悄打电话让我赶紧回去一趟。父亲很快就晓得母亲给我打了电话,对母亲说,不懂规矩。紧接着就给我打电话,没事,你那么远,我没什么大事,别回来了。我知道不经他同意回去,他会很生气,我就说单位没什么大事,请假也很正常的。可父亲严肃地说,不让你回来就别回来,这是规矩。

这些年,我也做了父亲,年纪渐渐大了,似乎步入了怀旧的年龄,母亲也会时常和我说起那些往事。母亲是位很好的导读者,让我知道了许多以前父亲暗地里关爱我的事,也让我读懂了浓浓的父爱。我的父亲像天下所有的好父亲一样,无私地播撒无微不至的父爱。

父亲就是这样,对我爱得那样的深厚而细腻,但从不表露出来。严厉的外表下,有一颗滚烫的心。那些家传的人生不可或缺的礼数道义,是他的信仰与体验。在他看来,父爱,就是要让子女内心生长出这样的坚守与坚硬。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用“铁骨柔肠”这样的词语,但他用行动一笔一画把这词语写得潇洒漂亮。只是,这样的父爱无色无味,在当时我是无法感受的,只能在人生路上回味时才渐渐感觉到。当我试图完全读懂这份父爱时,我发现这是一个极丰富又有些晦涩的世界,只可以意会,却难以真切地表述,而更多的,则总是无法读透。

这样的父爱,真的就像一首格律诗,一首以年份原浆酿成的诗行。古典中流淌着现代气息,看似老旧了,但其实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坚实大地。面容冷酷,条条框框如钢筋铁骨,但其里都是爱的柔软情的温馨。读不懂,悟不透,看似古旧了,但让我们的内心强大而丰蕴,提供了我们不断勇敢而快乐行走的动力。

这份格律诗式的父爱,我得用一生来阅读,来参悟。或许,在我儿子面前,我也是一首格律诗。我希望是,又不希望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爱是拐杖
关于父爱的经典语录
那些年,我们未曾读懂的父爱
《读懂了父亲之心》
有一种亲情,叫父爱如山!(献给全天下的父亲)
我的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