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和影子父亲
                                                               谢则林

  在我四岁半的时候,父亲就撒手人寰,只隐隐约约记得母亲急匆匆去了另一个城市,几天后回到上海,家中石库门房子底楼就设了灵堂,挂满了写有黑字的白布挽幛。

  母亲当时没有固定的工作,只好含悲忍痛将我送到苏北如皋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交给祖父母去抚养。祖父母年事已高,强忍爱子早逝的伤痛,一口应承下来。我的童年提前结束了。

  在要不要送我上学读书的问题上,祖父和祖母发生了分歧。祖母想起读过书的父亲的遭遇,坚决不同意我去上学,她忍不住啜泣起来。祖父忙劝解道:“别过分伤心,儿子走的路没错,我不相信儿子的悲剧会在孙子身上重演。”祖母最后让步说:“你做主吧,我不拦你。”

  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爸少年时的同窗好友,这位石老师精心教我,鼓励我超过父亲。

  家中客堂的米柜内侧排列着十多个祖宗牌位,父亲的牌位排在最末,他的八寸半身照片镶嵌在镜框里。毕挺的西装,褐色的领带,头发向后梳得纹丝不乱,面带微笑,两眼炯炯有神,果然英俊优雅、帅气逼人,尤其是那两道既慈爱又威严的眸光,无论我走到房里的哪一处,都直逼逼地射向我。

  也许是对爸爸的向往让我渴求知识,我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就不满足课堂上那点知识,总想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一有空就想找书来看。祖母叫我吃饭我总听不见。由于石老师帮我在小学阶段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进入中学后各门学科均衡发展,学得也不太吃力。我的作文常被老师表扬,簿子发下来,上面全是赞词。我站在爸的遗像前,默默地说,我要一辈子与书本为伍。

  1957年我考上上海第一师范学院(现为上海师大)中文系。四年一晃而过,我毕业分配到本市晋元中学任教。心仪的职业和理想的事业高度融合。踏上教师的岗位,我就像一辆加大马力的汽车直向前奔驰。语文教师的工作量特别大,不管多忙,我还坚持读书,坚持写作。

  我清楚我这辈子只能有位影子父亲了。但我总还想能让影子清晰些,因为到现在为止我所获得的全是记忆中的碎锦,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来。一天,趁母亲心情比较舒坦时,请她将父亲从乡下闯到上海后的经历,尽可能详尽地实事求是地说给我听。她说,我爸初到上海,人生地疏举目无亲,曾靠写字画画刻图章卖钱维持生活。他积极求上进,有求知欲有事业心。爱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上海举办讲座,他每讲必听,认真记录,被陈先生的育人理念和人格魅力深深吸引,陈先生也十分赏识他,相互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从此,我爸追随陈先生,先是搞幼儿教育,后又从事成人教育,先后在陈先生和陶行知先生主办的报刊上发表文章。爸爸无论内在还是外表都堪称一流,他讲课形象生动,很有吸引力,与此同时,他还进行文学创作。1942年中某一天,父亲接到陈鹤琴先生从南京发来的教育研讨会的邀请函,他欣然赴会。在会议期间,他突发伤寒症,疾病来势凶猛,竟不治而亡。

  令我惊诧与惊喜的是,我爸居然和我走的是同一条职业道路,不,应当说我居然和我爸走的是同一条职业道路,我们父子都是用教书育人和业余写作编织人生的经纬。

  作为影子父亲,他从来没有向我明示过什么,是冥冥之中的天意?父亲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形象一直耸立在我眼前,他的热血在我血管里流淌,他的生命在我身上延续。

  十日谈

  我家的故事

  炎炎夏日如何度过?明天起请看一组《消夏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记忆|朱家德:母亲为周海婴补习
还父亲一个真面目
“锦园”故事 曹可凡
故乡与祖籍
书边碎笔:彭德怀的不孝
黄冀||我的父亲母亲——父亲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