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去大芬看画

 ◎ 提 墨

一位策划高手主策的“看理想”系列视频节目,非常有看点。文艺的门槛很高,以绘画、音乐和文学为切入点,几位当值艺术家不辞辛劳,带来很多被流行冷落过的一些好作品。任何艺术作品,都应该有它独特的表现力。表现的媒介繁复多样,表现的主题亦然。可是一个艺术家,只能朝着他自己的方向去表现他的主题。横看成岭侧成峰,变完了形式,就要向主题的唯一性靠拢。

我听闻大芬美术馆有一个画展,所以周末就去看了。说来惭愧,来深圳多时,还是头一次去大芬油画村。深圳这个城市今年已经满35周岁,大芬油画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被大众关注,兄弟油画城市有我熟悉的厦门和莆田。这次画展展出了不少新生代画家的作品,我从头看到尾,有一些作品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顺着美术馆往步行街走,几条并行的街被小小的走廊衔接,逛完了这家画廊,拐进没有空调的户外小走廊,会看到画家在工作。

细细观察,我发现这里确实是产销一体化的存在,庞大,丰富。风景画、人物肖像、装饰画、雕塑作品,很全面;下线的装裱、画框制作和印刻公司也非常多。一楼沿街店面多是门户敞开,展示着知名或者不知名的画家作品,店主一般都很热情,也会提醒你可以看看。看到名画的临摹作品,也是走马观花,不能细细分析笔法和结构,只是色彩的洪流会瞬间将你淹没。从平地上起高楼,和从空白处起意境,都具有一样的哲学意味。从无到有,情感的表达,表达的质感,要不靠点画取势,要不借用线条劈开新路,又或者只用色彩阐释某种真理。但是格局这种事,不是想有就能有的。

得有天赋。

这让我想起王希孟。是的,十八岁,少年出豪杰,千里江山如画更甚画。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一篇访谈文章,提到岭南画派。文章里就提出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画家到底该不该到处旅游写生?按照道理,是应该。可是如果不去难道就没有好作品吗?这也不好说,还是要看天赐……

简言之,你在现场或者不在现场,你心里得有画。写实,还是避实就虚,还是抽象变幻,这都要归结于你自己内心里的艺术素养的量化。总之,得有什么事物在你的记忆中停留过。我想起在大芬油画村作画的青年艺术家。他们专心地站在画布前,手边总放着一个手机,他们就对着手机屏幕上的风景画,在明暗对比之间,时不时画上几笔。在我看来,这种画法有它生硬无趣的一面,但是也情有可原。

有句话是这样:做事,你不要急,但是要快。但是唯有艺术,是快也快不了的事。你快就容易批量化,一旦批量化,情感的浓度会被稀释掉。那还有什么意味深长?又何谈作品能经得住时代的考验?一个艺术家,是生来就长着触角的人,他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又必须与众不同。产业链的完善是很有效率的,而过犹不及。音乐家为了一首曲子,文学家为来了一个句号,画家为了一个他所深信的世界,都应该警惕这种来自现实世界的突袭。

在这创意的深圳新城,我总免不了对她有更多更美好的期待。也许,从大芬开始,我们能发出更加艺术的声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有些画家画了很多裸画,这些裸画是用来卖钱的吗,你怎样看待?
靠「抄袭」出名的油画村,一度「生产」了全球70%的山寨名画
中国油画第一村穷途末路了?
东方风来 艺术花开
II 中国有2万个梵高,他们的画畅销世界,却都在为生存挣扎着!
【鉴赏】《面对面·油画作品交流展》作品欣赏(28)(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