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桦树要漂亮些
很多年以后,我又路过了那幢如今挂着for sale木牌的红砖小别墅。门前依旧是正六边形的蜂巢小路,秋树绮斓,潮湿的红叶与黄叶落了一地;狗屋却空了,没有肉骨头也没有彪悍的大狗,给我讲铅笔里有森林的大哥哥也移居海外了。红红与黄黄间,触目是聚少离多的伤逝之感,四片、五片、六片……真像白先勇的小说。
  大哥哥戴圆眼镜,三分徐志摩,专业是哲学,“整天跟忧郁如黑死病的康德尼采休谟打交道,不读些轻松的书来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实在吃不消。”放假在家的时候,他读遍了企鹅原版英文小说,说是练英文,中文也读,白先勇的《台北人》就在列表里。
  是上学期期末时了,白先勇应邀来大学里做演讲,讲他拍的纪录片《关键十六天》,讲白崇禧将军和“二二八事件”。复习时间紧,我还是愿意扔掉课本来听一听白先生的舌底莲花。讲堂外冷雨冰冰,我的伞也断了一根伞骨。同来的还有一个海南的同学,他说他崇拜白崇禧,我也是慕着白先勇的文名而来。巴尔扎克在拿破仑雕像上贴了字条:彼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以笔锋竞其业。白先勇大可效仿一番的。
  白先勇会写小说。张爱玲之后最会写小说的一个。他的《台北人》和《纽约客》真好看。形容读书都爱用“啃”,读白先勇则完全用不到牙齿,那么简洁、那么从容,一百页读下来居然感觉才读了一页。他笔下的人物尽是久居大陆,风雨飘零之际辗转至台湾,那个时代的各阶层都有,白驹一隙,物是人非,浅浅的海峡是去年今日的小扉,故事外故事内的桃花美人却都老了。
  演讲到了提问环节,文学院一个女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其中一个很尖锐:“为什么您的小说写南京,会写到中山陵后一片白桦树的场景?要知道,白桦可是寒带植物啊。”白先勇讪了讪:“那时候年纪轻……白桦树要漂亮些,写小说嘛……”
  我回去重读《台北人》,找到是《游园惊梦》里的一段:他那匹白马在桦树林子里奔跑起来,活像一头麦秆丛中乱窜的白兔儿……可是那些树干子,又白净,又细滑,一层层的树皮都卸掉了,露出里面赤裸裸的嫩肉来。他们说:那条路上种满了白桦树。
  我发邮件告诉大哥哥这件趣事,他回复说又想起读白先勇的那段悠闲日子了:“生活就是小说,表面很淡,可是总有一股深沉的暗流阴阳相生,人人如此。仿佛老家门前潮湿的红叶黄叶,都象征成了桦树,跟白家姓了。”
  ■王轶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轮美奂《台北人》
樹猶如此:读《树犹如此》
当我们的文化不完全时,我们的灵魂会一直流浪
麦芽荐书|第五十八期《台北人》
三言两语荐书——台北人 | 悦读读书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